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 15:03 编辑 " X D# f$ `9 }
7 [* c1 Y6 ?. G) A1 U4 I4 z
锐意改革 ——浅谈三朝宰相姚崇的政治品格
( O* F( q+ {" y, C政治品格指为官从政的政治品性和从政风格,是个人人品在政治生涯中的真实表现。在《资治通鉴》中被大史学家司马迁称赞为有唐以来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辅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自武后到玄宗,以尚通、善应变,曾三度为相,政绩斐然。虽然其资质自有其特殊过人之处,但是从其内心来讲,主要应该是其“敬德保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姚崇是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经历了高宗、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经历复杂,仕途起伏不定,有时困顿非常,但终能破壁而出。他的优点就是善变求通。变通,是姚崇的经验和风格,也是当时政治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突出表现在于改革创新,不墨守成规。在他看来,解决政治问题不能拘泥,不必循旧,必须力求变化,才能走向通达。后人曾评价说:“姚崇资性明达,善应事机,委曲通变以成国家之务。” 一、十大治国纲领 唐玄宗即位以后,姚崇第三次被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位于宰相之首,成了辅佐唐玄宗的首批宰相中杰出的一位。“是时,上初即位,务修德政,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姚崇根据自己多年的政治经验,果断地辅佐玄宗 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兴利除弊,革故鼎新,根除了唐中宗以来的许多弊政。“首佐玄宗起中兴业”,从而被旧史誉为“善应变而成天下之务”的“救时之相”。 唐玄宗在先朝旧臣中最器重姚崇。他即位后的次年,便密召姚崇,准备重用其为宰相。姚祟“知帝大度,锐于治”,于是“以十事上献”,即史称的《十事要说》,这是姚祟提出的十项治国建议,也是最大的改革内容,具体是:①武后以来,实行严刑峻法,我主张为政以仁恕为先;②朝廷用兵青海,遭致失败,而不进行反省,总结教训,建议不鼓励以边功邀赏的做法;③近来奸佞之人触犯刑律,却因宠而不受惩罚,希望能法行自近;④历来皇后临朝,都由宦官出纳王命。我主张宦官不参与政事;⑤皇亲国戚多以贡品讨好皇帝,朝廷公卿和封疆大吏也纷纷仿效。建议凡租赋以外的各种贡品,全部杜绝;⑥先朝外戚、公主交替掌权,朝廷秩序杂乱无章,建议外戚、亲属不任朝廷要职;⑦先朝对大臣不严肃,有失君臣名分,希望您对大臣以礼相待;⑧有的大臣因忠于朝廷反而获罪,以致耿直之臣深受挫折。我主张鼓励群臣勇于进谏,敢于触犯忌讳;⑨武后营造福先寺,上皇(睿宗)营造金仙、玉真二观,费巨百万。我建议禁止道、佛营造;⑩汉代因外戚吕禄、王莽、阎显、梁冀等而乱天下,国家为甚。我希望把这一鉴戒作为永久性的法度对待。这10条意见,区区200余言,却是姚崇深思熟虑后,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的改革措施,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有的放矢,确属救世良方。贤能宰相遇到了开明君主,唐玄宗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并委以大权。从此姚崇就将这10件事作为施政纲领,协助唐玄宗兴利除弊,开始了拨乱反正,振兴唐朝的宏伟事业,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在认真阅读了《新唐书·姚崇传》之后,批注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在读到姚崇的“十事要说”时,批注赞扬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毛泽东遍览二十四史,历史人物汗牛充栋,政治纲领能以“古今少见”博得他激赏的,确实凤毛麟角。这10条政治纲领,是唐玄宗和姚崇的正确决策,成为开元年间治国兴邦的指导原则。 姚崇晚年辞去相位后,其10条政纲仍然得以贯彻实施。他以政治家的敏锐的眼光,力荐广州都督宋璟接替自己担任宰相。而宋璟则能“萧规曹随”,任职后力主限制女宠、疏远谄臣,放宽边役,减轻刑法,禁销恶钱,严控边将,轻动干戈,秉公选贤。他沿着姚崇的治理轨迹,将施政纲领逐条贯彻下去,可谓是姚崇未竞事业之延续。正如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说“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力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下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P/ t- r/ Y" J- _1 z* Y%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