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20-8-13 12:10
! ^ T' u1 m+ {6 ^& d0 T- D& l湖南平江长田姚氏族谱载:
3 V! L4 F# q8 [ 颐,号雪门,江西南昌府泰和县人,榜眼 。
0 _* M/ Z- u6 O( ^, V 頤題於長 ...
5 F! l0 A* M+ w. u8 [; L* ?清榜眼姚颐,未入张典和臧典。 应当宣扬之。 姚颐(清朝时期) 字震初,号雪门。吉安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清代榜眼,官员。 姚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午科举张书勋榜登进士第二人,世称榜眼。/ O) ?1 b0 E2 P$ m5 K2 j4 }
姚颐自幼好学,刻苦发奋读书。其于干隆二十四年(1759)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五年后,赴京会试中式,姚颐与会元胡珊等十名一道呈进,殿试钦点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姚颐入鼎甲之后按常例,授翰林院编修。后应外任贵州乡试考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颐出任该恩科会试同考官。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年(1775),姚颐再任会试同考官。干隆四十一年(1776),出任知吉安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姚颐出任提督湖南学政。当时正值省试,士子们云集城门,他大开城门接纳众学子,教诲他们,并表示一视同仁。在督视学政之时,姚颐清风廉明,世人称颂他“风宪”。- |% p6 t9 M2 V% b5 G3 I
姚颐以儒雅治理文风,宛如秋霜冬雪变为和风甘霖,亘古未有。姚颐顾念士子,每日晋见,却从未干任何私事。并非只因为相信他律身严格,也是大家敬仰他,深深地爱戴他,所以不忍心用不肖的心态窥视他、小看他。姚颐说:“名声其次,爱才就是要真爱。总而言之,当今自己要知道自爱。”士子们都传颂此话。凡他所到之处,正文体、重仪规、见考生、掖孤寒,与众讲画,士皆敬服。* v& R, e. ?1 [5 H! e
乾隆四十三年(1778),姚颐出任山西知府。他先后在京城三次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升任詹事府左中允,入值上书房,久侍皇帝身旁。当时人都有以为非同一般。后来,正直的他因与朝中权贵不和,出上书房,累任官职先后为左春坊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官至按察之职。
5 D2 t" p3 U( `" ? 姚颐在视察湖北学政时,对有关部门法纪严明,依法痛惩违犯的官员。他曾经说:“法治用于已经做成的错误,不如禁止在还没有犯错误之前。”在监督科考时,凡试卷有图书记号的,如同关节,虽然是佳品也一律不録用。尤其对复试,更加严格。; u2 c" y- x% c. H. y: p% }; }8 j& I0 |
姚颐对自己十分严格,而其爱惜士才乃出于天性。诗文优秀的就称赞不已。而且不用口试。他时常教诲他们立身、行己、作人要向古代贤人学习。姚颐告诫守门断吏,不得堵塞前来拜访者,只要报上名来就来者不拒。他设酒款洽,和霭待人。他精于识鉴,一旦发现贫寒学子是可造之材就提供膏伙,亲自着中授教他们。依赖姚颐而成大业的人十分多,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曾对诸生说:“凡人自待如上峻峭阪,前脚踏实,后脚纔可以移动,否则是要翻下去的。”) |. y1 Y3 i- M7 {
姚颐一生推崇从善如流,登第为善,用此去教育后人。他任满离开湖北时,广大文士都很想念他,后为他建了《去思碑》。
# s3 O( u; Z7 h4 S) j姚颐赴湖南廉察大公大儒,当地百姓都知道他爱惜学子,也必定能爱护平民百姓。姚颐的确善断,屡屡昭雪冤狱。官吏皆慑其而不敢为奸。
X. I3 q! S) d- G0 _ 后数年,姚颐赴甘肃任职,病逝于访使任上。因为没携带亲属家眷,他的丧事和费用全部都是由湖北人王经纪承担,直到将姚颐的灵柩送回千里之外的故乡。时人称这是他平生爱士所获得的回报。& l& ?5 l- Y. N
姚颐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善写诗,诗宗苏东坡、黄山谷,一洗铅华粉饰之陋习。姚颐也善长于古文,其文风清淳似颖滨、且兼欧阳修公的飘逸宕荡。. A! A$ _& B4 `6 p; S- P, I# r) u
姚颐著作很多,有《雨春轩诗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