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舜典》看舜帝时代的社会文明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5 02: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舜典》看舜帝时代的社会文明
黄怀信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虞舜,今天看来已经不成问题。而虞舜最迟自春秋以来被尊为五帝之一,也说明其确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英雄”,对中国古代文明乃至华夏民族的形成必定有过突出的贡献。当然,在今天看来,“舜”只能是一个被该部族首脑世袭的帝号,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因为所谓“陟方乃死”(上了百岁才死),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也就是说,“舜帝”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代称,而且这个时代,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
舜帝时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其文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尽管年代与地望都与尧舜相吻合的襄汾陶寺遗址已经有很好的发现,但毕竟还不是十分全面,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所以,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对之做进一步的考察。
现存记载舜帝事迹最为详备的文献材料,是今本《尚书·舜典》。该《典》文字虽有传说成分,但无疑也有值得信赖之处。在其传说成分的背后,无疑也隐藏着若干真实的信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舜帝时代社会文明。下面我们依此尝试进行归纳:
一、政治文明:《舜典》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五载一巡守。”所谓“岁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等未必真实,“五载”亦未必可信,至四岳也不敢必,但所谓巡守,当确有其事。否则,不可能完全杜撰出来。巡守,自然是一种特权。可见当时国家君主在政治上有特权,而且是至高无上的。
又载:“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意思是开山设置十二州,确定各州的大名山作为各州山镇。禹别九州,世所公认。九州有山镇,《周礼》及《逸周书》均有记载。那么,舜肇十二州,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信。且其下文又记舜“咨十有二牧曰”之辞,说明州尚有牧守。可见当时的国家有一定的行政区划及地方行政官员。
又载:“……同律度量衡。”说明当时国家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又载:“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可见在政府官员设置方面实行的是民主推举制。
又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意思是: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经过三次考核,黜退了政绩不显的官员,提升了政绩显著的官员。可见对官员有定期考核制度。
又载:“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意思是天子每五年巡察四方一次,五年之内诸侯进京朝见四次。相见的时候诸侯全面报告他们的工作,巡察的时候天子实际考察诸侯的成绩,并用车子和服饰奖赏他们。所言年次固不可必,车服亦不必用,而朝、奏、试功,则当有之。可见当时天子有考察奖惩的权力,诸侯对天子有朝觐述职的义务。
二、教化文明:教化,是政治的辅助,也是教育的先声。《舜典》中的教化可分两类,一类是道德教化,一类是音乐(包括诗歌)教化。道德教化,如言帝舜“慎徽五典,五典可从”。是说帝舜曾经认真地宣传五典,使之能够被接受遵从。五典,即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道。又如:“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五品,以郑玄说是指父、母、兄、弟、子五者。不逊,即关系不合顺。五教,即五品之教。可见当时有专门针对人伦关系的道德教化,其目的是为了求百姓亲、五品逊。又云:“悼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意思是只有我们自己的惇德确实很大,而且远离奸佞,蛮夷才会顺服。可见有崇德的思想。崇德,也是教化。《史记·五帝本纪》曰:“德自舜明。”看来确当如此。
音乐教化,如:“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可见又以乐以及诗、歌作教化,以期达到神人以和,社会安定。又云尧帝丧,“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可见社会上确实普遍有乐,正是以乐为教化的真实反映。孔子在齐闻《韶》,可见其流传之久远。《吕氏春秋·察传》载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看来舜以夔为乐官作教化,是确有其事。
三、礼仪文明:礼仪,主要表现在祭祀方面。《舜典》记载的祭祀活动及名目繁多,如“类于上帝”——祭天神,“禋于六宗”——祭阴阳寒暑水旱之神,“望于山川”——祭山川之神,“遍于群神”——祭所有神灵。“至于岱宗,柴(亦是祭天),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日至于南岳,如岱礼”;“至于西岳,如初”;“至于北岳,如西礼”——祭四岳。以上皆自然之神。又云“归格于艺祖,用特”,又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艺祖、文祖皆指帝尧之神。一面言二格(至),说明有固定的庙宇。天地自然及祭祖先之神皆祭,所以舜有“有能典朕之礼”之问。看来关于祭祀的记载,也是可信的。又言“修五礼”。五礼之名自是后起,但当时礼非一种,亦可肯定。又云“伯,汝作秩宗”。秩宗之名先秦别无所见,于此当属可信。可见已有专门负责礼仪的官员。
四、法律文明:《舜典》反映的法律文明也很突出。如云:“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象以典刑”至“怙终贼刑”几句的意思是:制定刑法,用图像画成各种常刑以警戒人,而不实际施加于人。犯罪当受五刑的人,都宽大以流放代替;用皮鞭做官员的刑罚,用木棒做教训人的刑罚,用铜做赎罪的刑罚。因过失造成伤害的,全部赦免;如果坚持过错死不悔改的,处以死刑。这些自然是后人的叙述,而且“五刑”等名也可能晚出,但当时有刑法而且不止一种,应当没有疑问。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的传说流传至今,而且有实地可寻,就是最好的说明。又云:“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士”,主刑狱之官。皋陶,是一真实人物。那么舜以皋陶为士,自然也可不疑。可见当时国家有专主刑狱之官。“五刑”以下诸句意思是:五种刑罚要实施,行刑要在三个固定场所;五种流放也要落实,具体可以落实到三个地方。总之,处理案情,只有明察,才能公允。应该说也有可信之处。
五、农业文明:《舜典》中关于农业文明的记载,无疑是舜命弃后稷之事。原文曰:“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周人的祖先世代为后稷,《国语》等书有明载。《逸周书·商誓(哲)》记武王曰:“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享),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惟后稷之元谷用蒸享。在商先哲王,明祀上帝,□□□□,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用胥饮食。”可见后稷确有其人。而“后稷”在初本为动宾结构的词组,意思是主管或负责黍稷之事,后以为官名。文献别无命后稷之事,那么后稷非舜所封又从何而来?所以,舜命弃做后稷,必当确有其事。舜命弃为后稷而播时(莳)百谷,说明当时的农作物品种已十分繁多。而且言因“黎民阻饥”而播时(莳)百谷,说明当时已完全处于农业社会,人民主要靠农作物为生。又言“归格于艺祖,用特”,“特”为公牛。可见当时已养牛。还有所谓“二生”,以周制指羊羔和雁。说明当时亦已养羊。言“三帛”,说明当时已有养蚕。
六、手工业文明:《舜典》中数言“五瑞”、“班瑞”、“五玉”、“五器”,皆指玉器。又言“在璇玑玉衡”,无疑亦是玉器(详下),说明当时有玉器加工。又载“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共工,就是做工官。后世流传以至于“共工”成为神名,说明历史上确有其人。所以垂做共工,亦当确有其事。既有专门负责工事之官,说明当时手工业已不止玉器加工。所以,《舜典》中所谓的“三帛”、“鞭”、“金”,即纺织、制皮、冶铜之类,亦不可尽视为子虚。
七、科学文明:这里所谓科学文明,具体指天文学方面的知识。《舜典》记舜帝“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玉衡,根据传统的解释,就是用美玉珠玑装饰的观测天文的仪器。七政,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那么就说明,当时天文学已发展到可以观测的水平。当然,其观测也可能只是简单的。但是,其事确当有之。因为结合《尧典》的记载,当时观测天文已完全可能。《尧典》曰:“(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说明当时不仅已经能够通过观测确定二分二至,而且已经测知一个回归年的实际长度为366天,与后世公历相同。所以,舜帝时有观测天象的璇玑玉衡不足为奇。可见当时的天文学确实已达到较高水平。
(《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3 }5 S) I6 D! y" S" k9 h  m. W$ K/ j1 h. _+ ^, z) f

1 K% n4 o' y; D2 f( 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