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11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河系姚姓宗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16:55: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姓简介
(代序)
姚姓因姚重华生姚墟(xū),因而叫姚墟氏;因舜帝建虞(y?)国,所以也叫有虞氏;姚姓旺族居吴兴(古越国之地),因此又叫吴兴氏。前两个氏名都包含着舜后的二十九姓,真正能和其它姓氏区别开来的是后一个——吴兴氏。; @, J" `' x/ L: C0 e: u; n$ W
8 Y) G2 Q2 \/ Q) A6 G# N
吴兴武康,是姚姓兴旺发达之地,各处姚姓,大多发源于此。先是姚逢为护羌校尉,迁陇西为赤亭羌(烧裆氏)之祖;后是姚纲因事魏,举家迁陕州硖石,发展为陕郡姚氏;再后有姚异为大理卿迁至云南;同时不少人散发至闽、粤,行成无数支系。现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北、重庆、云南、贵州,陕、甘、宁,乃至全国,甚至海外,姚姓均不少。) x6 u: L  h2 S

$ `5 ~, Q; _* b6 J/ M6 {% F文献记载;中国共有姓氏5660个,其中单姓3484个, 复姓2030个,三字姓146个。目前还在使用的姓氏只有3050个。据最近人口普查统计,中国一百个大姓中,姚姓居64位。这一百个大姓排列是:
! ~& n6 U7 ~5 ]# o' i8 T7 y: I# F5 _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赵 黄 周 吴 徐 孙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马 罗 梁 宋 郑 谢 韩 唐 冯 于董 韦 程 曹 袁 邓 许 傅 沈 曾 彭 吕 苏 卢 蒋 蔡 贾 丁 魏 薛 叶 阎 余 潘 杜 戴 夏 钟 汪 田 任 姜 范 方 石 姚谭 廖 邹 熊 金 陆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顾 侯 邵 孟 龙 万 段 雷 钱 汤 尹 黎 易 常 武 乔 贺 赖 龚 文
( _, O# ]1 y, w) U! ^% J
昔自重华生姚墟始有姚姓以来,姚姓就不断地裂变为其他的姓氏。舜后二十九姓,相传为:姚、妫、陈、田、穰、咸、法、王、袁、辕、占、息、陆、司马、胡母、颛(zhuān)孙、子献、子鞅、子芒、子尚、子禽、子与、子寐、子沮(jǔ)、子夏、子宋、第二、第五、第八,已无法一一考证。现就所知略举一二:重华与娥皇、女英婚后,尧让他们住在妫汭,其后有为妫(归)姓者;到姚满,被赐为妫姓;因封陈国,子孙遂以陈为姓;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因此发展为胡姓;陈胡公之子陈申有庶子靖(白庚),他的九世孙叫伯爰,其后发展为爰、袁、援、榬、溒六姓;陈地妫姓有孔宁,发展孔姓;陈宣公小儿子公子西,字西夏,发展为夏姓;陈完遇难,逃到齐国改为田完,其后为田姓;田完五世孙田桓子的小儿子田书封乐安,赐姓孙;齐威王孙孟尝君逃魏任相,谥号文子,其后为文姓;齐宣王有玄孙田修,逃难改姓王,成为王姓中重要的一支。( P* [( u! C2 H" D* ?( i" I
- ^0 O' y5 v  d8 _- l( u
在台湾,舜的后裔成立了宗亲会,各县均有下属机构,因陈、胡、袁三姓同财大势重,轮流担任理事长。他们分别在马尼拉、台北、曼谷举行了第六、七、八届年会。据说全球舜的后裔有两亿多人。0 C& N( t5 v6 E1 p  ?
0 \2 G  _9 Q" x2 n5 q. u1 F
我们这支姚姓经历的变化是:姬(jī)→姚→妫→陈→田→妫→田→妫→姚。: q* J5 R8 a  c% {* [

; T0 F3 m- E: O: Z9 K据查,重华之前,是姬轩辕之后,是为姬重华生姚墟而叫姚重华;其子商均为姚姓;至姚满,赐姓妫,其子以陈为姓;到陈完改为田完之后,就是田姓了;直到田渊逃至吴兴,其子妫征,是为妫姓;妫征子田平、孙田丰是为田姓;田丰子田恢避难又改为妫姓;田平五世孙妫敷,才又更为姚姓。
& d) w9 c. G6 N/ a" ]: ]+ h+ K: F# l' b
姚姓中名人不少。据桑君编著的《新百家姓》记载,姚姓家族历代名人分类统计如后:
1 t' S( B% K5 K$ }% f- P
       类别   A1 |: y! q9 z
时代
1 H* x0 K* k$ S; l1 j# V5 p# a/ v
政治名人
军事名人
文化名人
文学名人
艺术名人
科技名人
工商名人
女名人5 l1 p7 L" k2 I7 {3 M
合计
古代
. V( e- O: H. ?4 X$ M, S
5
5
3
4
1
' R9 p; P6 ~# n: x: U
/ K' U2 z2 q) h. O/ u3 c% K  v: ?

( l! m1 J, _* b( h
18
近代) Z& c7 c! l( v6 v( A4 f+ T+ H2 H
3
2
3 a5 F) V) h2 E) u9 P/ |
, e0 l" B7 P8 z, o% x
1

" B5 |/ c) R) K+ R% B! V8 n

' D) o8 {9 Y8 K6 e- U' O
' |, W% j3 |4 @* x
6
现代
1 Q; R0 G( Z4 Z6 @- ]9 J/ r. G
1
$ I2 A/ y& V5 n3 b0 {5 I$ e0 @
& W9 Q" c! e* v
* z3 E* A' n9 w; T' g" h7 F
2 w# I' Z! r6 ], E2 \1 t, q5 o

% T+ s, l  y. s* H
9 a, k. Y8 l- v- U) u$ ~
1
2
合计
3 K3 a. }& ]2 c' }- }/ m: T
9
7
3
4
2

' A/ M! E( L6 i3 p
# t; a. H0 T, N, p- u
1
26
这个统计虽不完整,但可见姚姓的一斑。
( L' o/ ], p$ F" c1 }  A/ \
姚文长
2003年12月5日星期五于沙河

沙河系姚姓宗谱赠送荣誉.jpg (73.23 KB, 下载次数: 98)

沙河系姚姓宗谱赠送荣誉.jpg

沙河系姚姓宗谱的封面.jpg (100.33 KB, 下载次数: 77)

沙河系姚姓宗谱的封面.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1# 逍遥随风* F+ O8 o/ d- f1 |9 J

* |4 c1 k  T' p9 q+ F7 |" m
先祖画像图选人文始祖  黄帝
7 ]5 W" O9 X+ y0 L8 H: h
姬轩辕
姚姓始祖  姚重华

; e; F+ c& A' n5 A% r舜帝
井木犴星  姚期

: T! f0 b% x8 p( z+ K二十八宿之一
陈国国君  姚满
" Z5 O1 T0 h+ U
陈胡公 妫(guī)满
齐工正  陈完

0 O$ a% i2 L* e+ ?4 u/ n# T! u田完(敬仲)
齐国国君 田因齐

- G0 ?& G2 \0 |. r) ^( ]齐威王  战国七雄之一
孟尝君  田文
" c  ^: d+ j: x+ Y
四公子之一
武安侯  田蚡
2 ?5 l7 Z) X: U2 J" s
汉丞相
西汉将军  田延年

6 o; z6 `- }" J0 P% h/ z大司农
吴兴始祖  田渊

. a- d+ {9 z" w妫(guī)渊
代穆侯  田丰
+ ]2 R6 d4 `. d7 b, L- T% h$ \
(即:姚丰)
东汉将军  姚基

. Y0 g, W5 V0 E开国功臣
护羌校尉 姚逢
6 G( h& F4 m3 r6 P" @' i: w0 E
赤亭羌之祖
后秦皇帝  姚苌

- I% O4 N7 W" d万年秦王
比隆公  姚增坦

1 T& h, w0 g9 i" ~" c2 u比绛郡公
大学士  姚思廉
' H) }0 Y8 _7 G' z
丰城公
唐朝宰相  姚崇
/ P, B9 f2 q* C# Q& |! T. e% S
姚元之
潮阳始祖  姚孚

1 L3 \2 x; m! N* u# |/ f, H念一公(景清)
沙河始祖  姚富

' C6 [* T- y( A& ]姚厚村
桑田馆馆主 姚清华
' g& F2 L. L2 {! @
姚笃(dǔ)贤
姚重华后裔发展示意图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00:40 | 只看该作者
2# 逍遥随风7 [& ~$ E" j( J! z8 p' {

' {! S. j* r  r" q$ a
族谱序文选武康《吴兴氏谱》序(节选)$ X2 S4 y& p$ b( g

6 W1 o4 O, E: P/ U姚姓虞舜生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穆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十二世孙僧坦,隋开府仪同三司,比隆公,进爵比降郡公。生二子:长察、次异。

) o; G) N' G7 c$ v1 D陕郡姚亦出自武康。
! v# n. M+ s4 Y3 Z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剌吏),生祥。
' m- C( h" k( U' Q4 v' Q5 \9 F
唐 姚思廉 公奉
贞观六年(633年)
注:! d5 c* ^2 X6 k6 F1 X* \
姚思廉(585-?年),唐代吴兴人,丰城公,瀛州修文馆大学士,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完成。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
, R% r; g+ o* X

3 q. k1 X/ c" S平远《姚氏宗图》序
) a3 _/ T5 K, z  z9 Q) Q8 n' S1 f  E2 c  z1 E
自大宋以来,年已久远,迄今无记,不能详闻之。
4 @! G7 J$ s9 G7 j: M8 s( k

* x% f( @* G; U4 l8 D叶繁枝盛,有条不紊。舜帝后裔,应知木有本而枝叶荣,水有源而奔流远,人有祖而嗣续盛。是人之于祖,犹木本水源之义,不可不急谱也。
! n( L0 C7 M* h! q7 n+ q% X  ~0 l( W) E* k
古帝之后,为世家巨族,往往变姓裂氏,以长子孙。三代以上,莫盛于姬周,其苗裔至百三十余。盖舜裔,凡二十九姓,皆自姚姓变妫姓,众史无及此说者。周以孝治天下,舜以大孝格天,祖宗功德不同,故天下培之亦异,此其大较亦然。周以孝治天下,而当时历世三十,历年八百,无改姬姓之旧。焕发其详,殆尽天下,极私是也。百三十八姓中,最昌者不过一、二,余多失传,而姬氏不甚著。舜起侧陋,以大孝格天,而即禅禹,不私其子孙,无由尽发其祥。积愈厚而流于先,是以二十九姓,多旺族,而姚之传也,遍海内。一本万叶,其盛靡穷。嗟呼,孝之关系,岂不存在矣哉!/ [$ Q% o4 {7 t% m

) _5 \# X& z1 i+ P8 h, Y0 c" t今粤之姚本于闽,闽之姚本于越,越之姚本于帝舜。舜六十五世孙渊,有放而逃至吴兴,于浙江变妫姓而居焉。渊裔孙冀州剌史平复姓姚(亦说是复姓田,到敷始复姓姚),是武康起家之祖,此吴兴氏所由称也。7 m2 t7 Q9 ?3 P4 Z
0 f5 L7 y1 F  \: d' M
由武康迁莆田、宁化、潮州,或迁陕散居会稽山阴。由武康而莆田者,分莆阳霓坡派及莆福韶溪派。莆福韶溪派分发孟、仲、季派。孟派由莆田而惠州,古籍枉善。由武康而潮州者,古籍潮阳程。迁其程乡者念一公,生四子:祖德舟迁海阳;祖章徙居处之安远,久之,得有更姓为妫,以避本籍差役者;祖盛迁石正;迁大石者,则我世祖(念一公之仲子)祖隆也。祖隆四传之后,分起竹乡(即古梅州,地名初隶程),万历中割为平远,并辖大拓、超竹。
& ]+ w, |# {) b4 }
. F$ f8 h3 S9 @9 s7 M正礼之庆庙,以序昭穆,而祖传之子孙、叔伯、兄弟咸治焉。谱成得礼之遗,意欤以为孝思所寄托云耳。6 a4 K- A8 Y* H9 X2 B) Y' ]

9 ^2 q" p: X0 B7 O8 M# X0 i
宋 江南路 提刑副使裔孙支 重修
姚斐熏 录
注:
: p* f1 d" B' B8 U宋江南路提刑副使裔孙支,即季派朝宝之后裔。朝宝,宋之副使,名臣。: U  f0 x# k/ s4 p
姚斐熏,宋时由闽莆福迁宁化梅州,驿修官。立籍韩莆之均田,为平远姚墟氏裔孙。祖隆同辈。9 n3 o8 e) |5 |6 F8 y8 b& s
+ A5 V7 @( c/ U3 |" H+ A

# X/ g- x* {; j0 f/ ~麻城《粤东姚氏迁楚图》序
8 C9 c2 I5 c9 W+ c  Z
% a& @% A! o+ K8 U盖谱者,谱其所谱,以传家族也。犹衣服之有冠,木水之有本源也。
8 f& k! P! @/ ^0 K# c8 I7 T" i# r* p& _" \/ ]" ]- @" y
有宗族必有姓氏。史记云:“姓者,所经世系不相紊乱也;氏者,以别子孙而从其出也。”有人说,姓是大,主脑,氏是后来分别处。由此可知:姓则今之大宗,氏则今之小宗也。因致思天有阴阳五行之运,往者过,来者续,人之生身也。形质递嬗(sh鄋),既不能常留其身以示后人,迨历年既久,世代逾遥,数传之后,子孙众多,或里居各别,迁徙不同,见闻俱异。甚至以先人体之所分,而视如秦越者有之。惟记载以为遗留而后,涣者以聚,疏者以亲。是则谱非常派,而续谱亦急务也。
, T$ B9 y" j2 ^) v! f7 u( w" n8 y$ a* f! Z, G
吾宗系出有虞,显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蕃于河南、闽、越、吴、楚、山东,世泽世系。而家于南楚辰州府,仅有谱帖,只存大略。洎清初叶,余家兄增纂,虽加手订,未成,因有多代,生庚、居址弗详,即今平远姚氏之所由来也。
* E5 D0 [# y) }0 E
7 c, Z0 d. }. h" B吾盖惟太守公,姚氏之所由昌。与其所以,悠且远矣。先是潮诸鼎盛,巍显世代,不乏其人。惟平远一支,久而未贵。后以经商等起家,到太守弟兄始显。而太守公历宦司郎,叠典徽、杭两大郡,此故二千石。昔汉武帝曾称其相曰:“夫朕治天下,实为此官(指田蚡,为武帝时丞相,封武安侯)。”岂不伟哉!往者,予为司马时,与太守同宦,数闻其言:“歉之,不克前贤为恨。”- M  R' Q% u) [+ n5 I

; w, m3 {+ Q4 c" ?6 N% P, h至孝者,莫大于亲亲;亲亲者,莫要于睦族。尊祖敬宗之义,由此昭焉。太守公身为贤大夫立朝,临门犹念念不忘家族若者,则其所以为子孙,为祖父可知焉。上蔽佑而启后昆者,盖可知矣。而况六世祖谦,常以里长受事行间。掌册绘图,导剿东石坝贼。其时不分玉石,奉令杀无赦。谦不忍,损资,以赌缩其地,又使扶老挈幼而去,全活亿万百姓。师至则无功,坐谦受贿,罚军需千两,仅乃得释。此其积功累仁为何如?$ `+ `) a# c8 \/ D- q/ n

' Y* L  B2 L. B) F$ k夫舜,圣人也。徒以一帝之兴,不足以尽置酝酿积富。而至后裔,或发于越,或发于闽,或发于陕,分为赤亭羌之支。而在粤者,或于潮州,或于海,或于惠,渐次发焉。推而至今,江楚吴晋间,不鲜加冠者。盖称自汉、晋、唐、宋、元以来,未之有及平远者。亦圣人之裔也,有多因行善尚未发者,亦犹潮、海二阳及惠,并闽、秦、晋、江楚未发之姚。至太守公始,何必苦诸不若汉、晋、唐、宋、元之先祖兴盛也哉?后之子孙,世守兹谱,衣德闻期,无负于圣人之裔可也。
1 l# K( }: e6 p$ q. j
9 ]) t$ g" o3 V2 ?9 C- H有旧谱未剞劂(jīju?雕刻),亟修而梓之。是岁也,太守公方领吾郡,称粮二千石。不予鄙弃,移书支谱序命之。余不敏,聊叙其略于简端。若其详言,则有太守公之记略于时。
; J9 J7 i+ I" [2 q/ \
清  姚如春
1 o6 Z6 M2 u* J9 `
注:姚如春,即如庶子,生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癸巳岁七月十九日,清康熙十六年春(公元1678年)丁巳岁孟春月赐进士,出光禄大夫,经延讲官,礼部尚书,加一级前二部尚书郎,继任都察院左都尉使,兵部督辅,左侍郎,后授右侍郎,事刑、事两部。死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癸未岁十二月初一。
+ j4 \. k6 j. d( l
% X+ p( A, B! s! T; N

" _. F% y) I9 s1 v/ U沙河《吴兴氏谱》序0 H+ f' b; `" m" |& _  y
盖闻树无根则枝叶何以茂,江无源则泉水何以流,国无史则历史何以考,家无谱则支派何以查。所以国有史书,家有族谱。世代子孙知其木本水源,不致紊乱者,明矣。2 C2 y# j: m- ~1 X
3 {7 U6 H$ f9 o; V
吾族祖虞舜,耕历山。尧闻其贤而妻之以二女,让以帝位。舜知其子不孝,复以帝位让之夏禹,足见其子孙仍归于农。故史书称之以德服人。传至汉代,有姚基为光武将军;唐有元之,为玄宗宰相。
% @1 \% \* H) N: W2 l6 x) G- Y' f# `7 P9 ?2 K7 c. j* s" Y& s
复查在明朝万历年间,我始祖公姚富,字厚村,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四川省叙州府四川省叙州府庆符县沙河驿,择地居焉。生二子,长讳启明,次讳玉卿。后值李自成闯王起义,兵荒势变,公有明哲保身之见,遂与长子启明公仍归湖北。于是次子玉卿公独留焉。
% Y  u9 p" ?( j* V7 p/ G- g) x由玉卿公发派至今,子孙茂盛,不啻(ch?)螽(zhōng)斯衍庆,瓜葛绵延矣。其后迁居各地很多,流散亦不少。" @, \# ?) k3 r
/ T( ^2 v( F8 D
谱既注明字派,亦当序焉。怎奈迭经变迁,遗失不免。犹幸搜索残余,喜可全,此乃我族不幸中之一幸耳,是序。
5 Y9 f1 Q% J) J- ~9 F
姚景仪著
丁卯(清嘉庆十二年,即公元1806年)桂月(8月)初稿
乙酉(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正月(1月)修改

$ i" q2 W9 G  C. f9 m1 k沙河景唐支《姚氏家谱》序+ u: z5 ~) v9 {3 h

$ K, h' m: w& b! j作谱者,何以昭亲也。亲者,无失其为亲,非亲者,不得强以为亲。
3 K! m1 L* r5 n7 X
4 v/ H& c9 e% |* u/ L) S, [我氏始祖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由楚(即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入蜀之宜宾县大许堰老虎沟邻居,继迁四川省叙州府庆符县二甲安定乡大罗村麻子湾。7 ^0 I5 [$ r& J; O, l+ C) i" V. R* I
$ j( r! t: {+ O; U% C
当献贼寇乱蜀中,我祖值烽烟兵燹(xiǎn)之际,携长子仍归楚地。生庚茔籍,概邈以难稽;世系源流,飘然散佚其与。孺人留居是邦者,惟玉卿公一人而已。* z6 F& ?) m1 n+ z5 B! S2 X) R# Z* w3 _

5 V8 r6 v9 r. }6 J; Q玉卿公生春华、春荣。华生世科、文科、登科;荣生志科、联科、应科。迨世科生明,明生景唐,至增秀凡七世。嘉庆年间,行派稍紊,道光丙申,秀乃约族釐(l?)正。然虽更正,而先祖之生庚,仍属散见;子孙之繁衍,终鲜统一。每一想念窃歉然,何以慰我先灵?且秀年近七十七矣!若不急订一谱,数传以后,其或有同姓乱宗之弊,秀等能免厥(ju?)咎(ji?)乎?岁壬戌,始遍采各房旧时残简所录,汇成一册,以传永久。庶几我祖在天之灵,其默然慰焉矣。至后,英贤辈出,丕振家声,谱牒赖之以增辉,族势因而滋大。事固非难,秀实殷然,有望于继修者,是序。" W$ I; l  n' l" I& E- {
(入川)七世孙 姚增秀 撰
清同治四年乙丑岁(1865年)朔上巳日

- ~" p) N8 [/ g( f2 r4 N0 I# n沙河景唐支《姚氏家谱》再序
7 T% [8 y9 D2 }1 o9 I" \8 h  I4 j' K- X
盖闻木有本、水有源,所以稍长流息而不紊也;国有史、家有谱,所以昭绪记实重本笃亲也。故氏谱宜重焉。  A) x! y4 ?# u: ^

8 X5 e. U$ r! T+ Q7 \/ [* N我氏始祖富公原籍楚之麻城,自入川宜长庆以来,约四百年余。兹宗传一十五世,不独曰枝叶之冗繁而莫询其次序,尤可见也。自视如秦越人行人者有焉,而散失无源之痛者亦有焉。2 G/ _8 |2 c/ u5 c# @" E# i
: q9 _& b, `) v: ^* ~" m
窃我高祖秀公于嘉庆间,义行垂传谱记,遣凤池公(即凤翥)体行修理之事,至同治四年十一月,不幸秀公竟寿寝,次凤翥公又殁。简稿未尽成善,而又有凤和公(即凤腾)续承父命弟志,并翼(j?希望)族人有若江河之水长,而按谱以稽。深然雁序,自出坚锐。经数载之功,加详底蕴,其心欲全谱册。殊天不眷于我氏,讵知腾公又殁矣,其事遂止耶。* z- A  \6 |0 y! a" C* E# ]. o! x

0 x5 s- E" L3 `3 T$ x, t延及八十年余,有暮生之松,出民国之际,处时族务,无不冗积,经众推理。以才力薄弱之身,历十三年,毫无寸功以对我族人表树,惭为我氏后人。迨民国丙戌,复会族议,同意重考整理阖族之庚甲,汇付刊劂(ju?),成全氏谱,以礼遗训,以尽族义。事正半途,时逢解放,弗特新修未遂,而旧稿竟失。致使我阖族之籍,顿渺无稽。然此皆松负有不肖之戾也,诚足痛哉!" T1 A9 k! ^* F6 j3 H( L

) G, H+ ~. ~" M复忆及腾公之遗训云:“家有谱犹国有史,所以昭绪记实、重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忘源流之肇(zh鄌)始,而得以敦伦雍穆焉。是故,家谱应作于记载繁衍之日、迁移之秋,若不记迹传宗,终似蘋浮江海耳。”言念及此,痛泣尤深。至今我氏之枝叶,放泛四方而系序无考,以对亲敬伦,俱成沦没耶。此十数年,腐败不死之身,徒增马齿。是以略述数言,下垂后代。倘蒙祖宗天灵,殷眷在兹,有启裕于姚氏者,而自有英贤子孙以续全其事,复振家声,为氏族之梁模,符松之厚望耶。
, Q( i0 o! a( e- {7 s+ a; |6 w  U) S
(入川)十一世孙 姚清松 笔
公元(1962年)壬寅之冬继延(1963年)癸卯春 拟于野茅菴

6 Q& l: k* ?" n4 R沙河景仪支《族谱》补序
0 @; F$ ?1 T' A8 G6 A& K. R
4 s1 q! c: E! k3 s我家历代《族谱》,早年虽有遗传,因世久年湮,朽烂固然颇多,遗失亦复不少。乃于公元1955年乙未岁,经(入川)十二世孙姚文康搜罗残余,撮集再成我家族历代《族谱》。但枝叶甚繁,各地流散,有不完善者。希我族同辈,知其始末来源,可添缮完竣,以备传观。虽说不能光前,亦可裕后。并希后代子孙,善于保存,不负我之愿望矣!1 C7 l/ j, L( Q8 Z: ]4 U  }
. Q/ F% g; l5 I7 v! O* R
(入川)十二世孙  姚文桂字海瑚  书
公元1990年6月28日

& g/ t, j' G5 R沙河景任支谱序
3 G$ A( H, A: C4 q2 Z  ?/ o8 [5 q; {$ v! [6 K" H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谱之作,诚不可也。余生也晚,质愚鲁,家有脉,尚不能说,何况关族之谱乎?惟虑是年今支,脉分派衍,无谱就将无据,定会茫然不知祖籍。所以出自内情,将同族各家名讳庚辰清查录出。希后世子孙,各亲其亲,各祖其祖,承先业而耕读;虽南北悬殊,而按谱以籍。森然随序,油然而敬生,蕴然而演。
! e$ M) E% r" [" g' f
姚文海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04:05 | 只看该作者
3# 逍遥随风) m$ o% ^/ B3 C& p6 \0 F
* e; v6 K4 K- v7 L7 t
" R% A. t; v$ I: [. H, N0 C
姚姓专用楹联
) B7 z4 s9 h% A. q1 X. z7 ?
' h2 f+ h- `# q0 `! {
一、重华共印文明帝              复姓先传代穆侯(1)! q# i/ H) i( S: J
二、历山事迹光万载              妫(guī)水名声振千秋
( ]7 t, P" [+ M8 k# P; x三、姚墟脉派家声远              虞舜宗风世泽长+ h) |7 \( c" ?$ F) i
四、唐朝宰相贻谋远              汉代将军燕翼长) j- M* i7 ^0 ?9 {( X* o
五、学士尚书世第                帝王将相名家. O* V9 i( R7 `0 |; e3 X
六、学闳两汉(2)                书撰梁陈(3)
9 D: k7 B. l2 M, h7 ]2 e& L七、四俊(4)名高光百代          三不(5)世誉振千秋( o- H  H  h6 }' R) t" w: A
八、自历山畎(quǎn)亩6而乐道  舍耕稼陶7渔以经商5 `' c, `1 T0 |4 k6 F& a
九、重华世弟                  虞舜家风5 ~4 z6 l$ k. K/ }

4 p* U2 q2 u9 ]; {( P注:1、代穆侯:指田丰。- j, e1 ~' d8 P0 N
    2、学闳两汉:指姚燧。& [7 h3 I! p. p* u7 I- x; t
    3、书撰梁陈:指姚思廉。4 s4 J, D% M8 x% m/ L' n
    4、四俊:指姚勉。姚勉,号学波,为文顷刻立就,与胡仲雪、刘元高、黄梦炎合称锦江“四俊”。9 p* u! m; b6 |0 b4 s6 t9 K% j
    5、三不:指姚文灏(h鄌)。姚文灏,宋朝人,官拜礼部尚书。自谓人生有三不:1毁誉不入,2请托不行,3贿赂不通。
& m5 X4 _1 d. @# V- [/ F    6、畎亩:指田地。这里是耕田地。) n# K% P& O1 n, X  J
    7、陶:指从事做陶器。
6 ?( H' `+ `' a/ {1 k" R, U9 h7 d
姚姓家训
& j! V2 S; g5 I, f1 k

. X8 ?- [; r6 I9 n/ V- O7 C( |2 o
5 l5 Z6 J1 o& B( O3 y  i( c
虞舜家风,尽心为民。克已奉公,不循私情。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尊老爱幼,和睦乡邻。
各行可做,耕读为本。遵令守律,训育儿孙。 $ r; D' h7 m$ I$ h0 @8 b

( i# d4 y6 g4 S- s注:姚景仪初稿,乙酉年清明(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通过。* L7 l3 ?7 `/ ?& c8 f  _; s$ y) \; M

5 Z9 t& G) N. M6 G1 v1 }, v( ?/ ^沙河系字派: b# T$ N& {! L# ]3 a3 S

, u9 E( d9 S' Z8 [: d①诗富公世传景,希泽②鼎③明清。
文运天之赐④,树德家必兴。
守成培尔本,多学继以馨(xīn)⑤。
拔萃⑥光前代,超群启世钦⑦。
美集⑧开祥庆⑨,善术⑩有奇英。
卓(11)立丰功显,大彰(12)伟业新。
道中(13)绍先进(14),治正(15)习愈纯。
克赞(16)朝廷化(17),宗传永震声。

. Z3 j( A% c  ]/ G& U# [
注释:
①字派:它是子孙蕃衍发展的阶梯,依次排序是区分老幼尊卑不可逾越的依据。此诗由姚景仪初稿,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景仪公是为自己支谱写的,写的是前6句和末2句,而且第一句是“玉春科玉景”,清明会觉得应作为应为整个沙河系写,便改第二个“玉”为“于”,那是在丁卯(清嘉庆十二年,即公元1807年)。第二次景仪公把第一句改为“富公世传景”,插入中间8句,清明会通过,那是在乙酉年清明(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沙河系入川有意识统一字派是从景字辈开始,字派用完之后,可以又从景字派开始,也可以再编。

% c- c0 w/ w8 D6 w/ k
②希泽:景字辈前未有意识统一字派,长房在统一字派之前,已用“增、凤”,因此不再改动。
③鼎:鼎盛。
④赐:原为通假字“锡”,读作“赐”。赠送,赏赐。
⑤馨:读“xīn”,散布长远的香味。这里是指好名声。
⑥拔萃:超出聚集在一起的人。
⑦世钦:世君,皇帝。
⑧美集:把美好的品德集中起来。
⑨祥庆:吉祥,喜庆。
⑩善术:把好的方法变为自己的技术。
0 r9 L- r$ C8 v7 f+ A* Y) f9 l
11、卓:高而直。这里是卓越、显赫的意思。
12、彰:张扬。
13、道中:即中道,中庸之道。
14、绍先进:绍,继续,继承;先进,前辈中的楷模。
15、治正:治学的方法正确。
16、克赞:克制(自己),帮助(朝廷)。
17、化:教化,用教育感化人。
2 Z2 w* \% ?& b2 P! O
翻译:富公句:从姚富公一代一代地传到景字辈,希望得到皇上的恩泽鼎盛于明君治理的清朝。
" p4 G) B2 i; n8 P( L( K# a
文运句:文学方面的命运,上天是会赏赐的,只要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家庭就必然会兴盛起来。
) W/ }& r: b" J  G2 G" L$ |
守成句:守住已经成功的事业,就能培植好你的根本,再多学一些知识,好的名声就会不断地传开。

+ }, `6 K1 ]+ H# Y7 I: [
拔萃句:能出类拔萃,就能光耀祖辈,能超过众人,就能启发、打动皇帝。
美集句:能把所有的美好的品德集中一身,你就能开出吉祥,喜庆的前程;能把别人的好方法变为自己的技术,你就会有奇才、英才的美称。
4 B7 _) m7 B9 }9 @5 A
卓立句:立下卓越的显赫的丰功,就会大大地张扬你的新的伟业。
. [7 w8 h/ N+ w& C
道中句:采用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就能继承前辈中的楷模,治学的方法正确,学到的知识就更加纯粹。
% }# f2 ]8 p& B1 P1 h, i/ J1 @! h! T2 R
克赞句:克制自己,帮助朝庭进行教育感化,宗族就会永远流传上去,并且声名大震。
简评:这道诗旨在教育族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方面,要有好的品德,要学习知识、技术;在“齐家”方面,要打好基础,守住已经成功的事业;在“治国、平天下”方面,要为国立功,要帮助朝庭教化。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07:13 | 只看该作者
4# 逍遥随风3 u) y% G# H/ ^* t9 e9 R
; c1 }, q0 |7 ^2 J$ D: k" r

1 d9 b: \- a3 T+ }3 U, G: k* R# Y. k" B
姚姓名人选介3 D7 g' d, A2 C$ t6 S

7 r- f: ~' y. C% a, Y/ d' d" t1、姚重华, Q' ~% O5 D! a; f, W9 k

" V+ z. F3 n! C' m, e  v6 X' d姚重华(约公元前23-22世纪),名思,字都君。即舜(sh鵱)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xū),故姓姚。因目重瞳,故曰重华。" t; O- v9 S5 m6 d

: Z4 s& F2 H* l& F舜性致孝,曾躬耕以养父母。舜生母早逝,后母很坏,生弟名象,不明事理,且非常傲慢。糊涂父亲瞽(gǔ)叟却宠着他。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还为舜修了粮仓,分给舜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便和瞽叟一起策划,三番五次想害舜。
: X6 o; x5 m, d+ ^7 E
; d* t0 [' s1 ?; t  Z( C) F2 G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仓顶。当舜登着梯子刚爬上仓顶,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烧死舜。舜见起火,想顺着梯子下来,可梯子早被撤走。这时,舜急中生智,拿下头上的斗笠夹在腋下,象鸟儿一样轻轻飞落下地,一点儿也没受伤。" F. Y+ k* L; s* w% |
+ I( Q  B' l" d" m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一计未成又生一计。这天,刚吃过早饭,瞽叟就让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后,瞽叟和象立即用石头把井口堵死。他们满以为,这样就可以把舜的粮食和牛羊夺到手了。没想到,舜在井里,发现一小孔有光,便从那里挖个洞钻出来,若无其事地回到家中,仍旧与家人和平相处。' s" ?4 E) E* p9 w
6 Q5 f# F8 b/ d7 u
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尧认为舜很有胸怀,的确是个理想的继承人,于是就把首领的位子给了舜。
! Y( ?+ s- Z. f( J2 D$ ~8 T# G
舜接位后,建都虞(y?,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他仍保持着勤劳俭仆的本色,跟族人一起劳动,受到族人的爱戴。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gǔn)用禹治水。南巡死于苍梧,后称湘君。
/ }4 W# J1 b7 P+ ^; f. v! C6 ]$ X1 n# m2 S# U5 L
他也象尧一样,晚年挑选贤人治理民事,选拔了治水有功的大禹为继承人。
( o" D6 S* c0 [
% u( V3 Y" \9 i* \- s- n2 |" R
. ?0 [2 q/ K' ?5 l* e2、姚期
8 D  i3 ~- P9 N( v. `" c5 |/ _* \2 v9 r, S) G& d
姚期(约公元前17世纪),忠谏于夏桀,被灭。死后为二十八宿井木犴星值日官。6 l& U( p1 m* @" e" C. T

  A% i" u; f' ~! _# g3、姚满
- @  m/ M8 J4 W- \( R6 [& ~6 S
4 T. C, h% I5 _0 g# o姚满(约公元前1067-?年),即妫(guī)满,陈胡公。姚满原为陶正,能利器。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封他为陈(今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庙。把大女儿太妪嫁给他,赐他姓妫,于是姚满改为妫满。
' A3 b8 R2 i! J. Y, J  I1 _8 y; D, Z# r* Q9 I4 ?1 N/ n% W
4、姚基; t4 E0 i* ~5 m7 Z6 a. Y
3 i" a1 E8 z8 d# H
姚基,字霸林(约公元25年前后),号匡次。东汉开国功臣,将军,有免死牌。光武帝称之皇兄,曾谕:“姚不反汉,汉不斩姚。”其子姚刚剑劈太师,发湖北充军,而对他无损。
; e+ F5 \$ c; _6 r/ O) T
+ R) d* H( I) ]& z" b2 x2 `5 t5、姚逢姚逢(约公元290年),官至护羌校尉,使匈奴,被拘囚。后为赤亭羌(烧裆[dāng]氏)之祖。8 N4 C- {6 I/ M( }' o) Z

5 f' \& o% S$ X  w+ g6、姚苌姚苌(公元330-393),字景苌。十六国时后秦的建立者,公元364-393年在位,在位与与前秦符坚相攻。383年独立,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占据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386年(白雀三年)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3 K3 M3 e, |, w% R  P; u# L

& l' \; _( f2 L5 M. }5 Q其父姚弋仲(公元280-352年)羌族首领。2 x: H0 }/ [) ?6 I

( x4 G" N8 H  m' Z; q; `0 B  m& P  [  L其兄姚襄(xiāng)。) ^, I. l, L* W8 r- a

* b- z# Y9 y( |5 Q其子姚兴(公元366-416年)继位,公元394-416年,在位二十二年。
9 ]# m! S( C" b% M& s3 T" B9 j7 i% j) `' ~6 y" i% Y; t
7、姚馥
' L2 |/ y& Q& Q4 x1 g6 w
" _2 w; n- i' y& w姚馥(约公元265年前后),年九十八,好读书,喜欢喝酒。每醉时,好言帝王兴衰,善戏笑滑稽。曾说:“九河之水,不足以渍曲蘖;八籔(shǔ)之木,不足以供薪蒸;七泽之麋,不足以充庖俎。”常言:“渴于醇酒。”群辈常嘲笑他,叫他“渴羌”。及晋武帝(公元265-275年)登基,提拔他为朝歌(在今河南)太守,并说:“朝歌,纣之故都,有美酒,故使老羌不复呼渴。”馥推辞,改提拔为醴(lǐ)泉太守。. ~% e% ?0 w; Z0 r, j; {

) W0 {. c: i2 w- O2 C( `8、姚思廉3 x" t5 J3 |/ a
* X9 u. O7 L1 ~1 ?0 q5 L8 h1 z
姚思廉(公元585-?年),唐代吴兴人,丰城公,瀛州修文馆大学士,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公元630年)完成。
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

! k. V+ ^5 K$ u+ P: l. P# M9、姚崇
2 W$ E- q' W0 R: L( h; F" T$ A' J0 T% m# r0 f' u" V: u/ X* r
姚崇(公元651-721年),亦名,字元之。唐朝宰相,相武后、睿宗、玄宗。封梁国公。
  _) I* C- `* Q) U& r& U7 g! Q6 @1 ~2 M, B. g1 u: |
进入仕途后,得武则天赏识,公元698年被提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平间事,即宰相)。因过于梗直,得罪武后宠臣张易之和太平公主,两次受贬。公元713年(开元元年)第三次被玄宗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三品,位于诸宰相之首)。' `4 H" U. `1 |
2 `( h* Y: f$ @& b1 Z* s+ }
公元716年(开元四年),中书门赵海接受外族贿赂被定死罪。姚崇向来倚重赵海,上书奏请为其减刑。此举引起玄宗不快。姚宗感到再居相位多有不便,于是申请辞职,并举荐宋憬为相。8 H, Z  M! p+ X6 h3 R5 V2 i( a

! }  t2 h" j: m' o) G: D$ z5 i在位时,主要政绩是奏请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扑灭蝗灾,禁绝乱兴土木,奖励群臣劝谏。与宋憬合称“姚宋”,是唐朝最负盛名的宰相。  o. [2 c, |2 h( u. K- x4 ]2 L) m

# X2 B6 f, g3 O& O0 L6 H+ R% Y/ D1 I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姚崇病逝。朝廷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封谥号文献。八年后(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又被追赠为太子太保。8 v6 o" [! x8 p: G' y8 X
4 w; `/ S2 O3 z$ k* M2 }
10、姚合
, `: w1 F8 \/ l/ |: i; P, d5 h
, q* t7 V: ]# s; N) X" `, k姚合(公元775-854年后),唐朝诗人,姚崇的玄孙。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进士,曾做过县武功主薄,世称姚武功;当过县观察史。他任陕虢观察史时结识了年轻诗人李商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任宏农县尉,因活囚忤观察史孙简,将罢官,恰好姚合来接替孙简,二人一见大喜,李商隐避免了一次打击。任过州剌史,官终秘书少监。姚合为人达观开朗,放荡不羁(jī)。他所作诗篇多写个人生活和自然景色,他的诗通俗朴素,他的诗的风格被称“武功体”,被后来宋朝江湖诗派尊崇效仿。喜为五律,刻意求工,颇类贾岛,故“姚贾”并称,但与贾岛有不同。他的诗曾与李商隐结集,《全唐诗》中有七卷为他所著。2 X0 F6 h! K% t0 B( M, o: F
5 M* y9 I/ k) c7 l8 c( I$ B
11、姚枢(shū)8 ?9 f2 E1 t( q0 ?
0 V3 s! I2 K" |0 I) Z
姚枢(公元1204-1280年),字公茂,元朝柳城(今河南省西华)人。元太宗(公元1229-1242年)时,从元军攻宋,受命访求儒、道、释、医、卜的人士,在德安找到儒生赵复。忽必烈为卿王时,请他教授世子经书,并兼顾问。宪宗(公元1251-1260年)时请兴河南屯田。世祖(即忽必烈,公元1260-1264年)时授昭文馆学士,详定礼仪,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收养三岁丧父的姚燧。8 w  ]6 W9 }0 U
2 p- G: y4 B: e' p- r8 f( U
12、姚燧
4 _$ a8 t& F+ e+ y
. L. S, o7 [( h  p# K2 U% ~姚燧(公元1238-1313年),元朝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ān),河南(今洛阳)人,原籍柳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很多,大多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子,后散佚;清人为他收集了《牧庵集》。- I# w% S1 q. B1 @
4 N* w2 W# m4 T$ d0 m' h9 Z3 L9 Q
13、姚訔
% d  S* O6 R6 K+ A. }5 `1 c# ~0 Y( y: Q* v4 ?+ s
姚訔(公元?-1275年),南宋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寄籍宜兴。元军攻陷常州,他筹划划组织民团反攻。未几,宋军收复州城,遂被任为知州。元军师伯颜来攻,他和通判陈炤,都统刘师勇、王安节等坚守半年。城破后不屈牺牲。
# ]; ^+ D2 Z8 M4 q2 R% G4 f. p! J
3 `' q; l: V6 p* W) e7 u14、姚广孝
6 E$ N7 M0 T' P5 _
- G6 M- Y5 K- R9 f3 x姚广孝(公元1335-1771年),名道衍,字斯道。明朝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公元1368-1399年)中,从燕王到北平,为心腹谋士。惠帝(朱允炆削藩,他劝燕王起兵,并为筹划军事。成祖(朱棣即位,还俗,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曾参与纂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工作。
, o' M- g( i9 B9 p5 Y0 m6 ^0 s5 k4 s" Z3 d+ k! ~# F" h
15、姚绶
7 V: X; r7 X& c' E) }$ \' u
4 j4 c% s! [: o+ ^( H姚绶(公元1423-1495年),字公绶,号庵蜀。明代画家。云东逸史又称之为丹丘先生,江西永宁知府。擅画山水:或取法赵孟頫(fǔ)、王蒙,作沙坳水曲、扁舟垂钓景;或写竹石,墨色苍润。工行书、草书。能作诗。2 u; O- W% }: T& c

9 j# \4 t, t2 n4 I16、姚涞
$ d7 S+ E& V+ o( _+ O* [/ N! L  Z' I
姚涞,字维东,明代人。苦读,忽有美女子,授以玉髓丸,曰:助君掇高科。嘉庆二年(公元1524年)癸未,廷试,果中状元。
: }. Q+ c8 r1 L7 ]& P. d- d! _+ ]
17、姚苌* j8 D, m/ q6 x4 c- Y2 }

& r, L& @# T7 X0 O( _, z子姚苌子(公元?-1557年),明代民间抗倭(wō)英雄,浙江会稽(jī)人。嘉庆十四年(公元1557年),倭寇入侵县境,逼迫他带路,他反敌人引到四面都是水的化人潭,并于事前秘密嘱咐乡人拆桥,切其归路。倭寇中计,于是被明军围歼。公遇害,长子亦遇害,事后乡从立祠祭祀。
+ B% ]; O1 s7 ^, D( M6 A5 I! _. [5 V; O3 p1 W* V4 T6 f- r6 B' g
18、姚际恒3 \9 K+ R# x8 v
" r: M. M5 @/ _4 F( }* s5 _$ i
姚际恒(公元1647-约1715年),字立方,号首源,清代学者。安徽人,借居浙江仁和(今杭州)。曾从事《九经通论》的撰述,越十四年而成。在《书经》方面,辨证了梅赜(z?所献《古文尚书》是假的;在诗方面,他极力张废《序》。敢于批评前人不敢怀疑的经书。另有《庸言录》,推论经、史、理学诸子;末尾附《古今伪书考》。收入《不知足斋丛书》。又有《好古堂书目》。
5 y$ v% t$ A+ n# {! F7 r( I! c5 K' G; t" b) H- k
19、姚范
, h/ @. E' o# \1 i1 Z; F& S& f1 u& z( F
姚范(公元1702-1771年),字南青,号薑坞。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清乾隆(公元1736-1796年)进士,编修官。与刘大櫆友善。承受方苞论文主张,持论对其侄姚鼐颇有影响。著有《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等。( z* C" Y, S! H6 y

. }% A7 u6 e( @1 q3 s$ z( |2 ?20、姚鼐
1 [$ i; J" C: O: s) k' o5 A2 h- a# \/ A* j  n
姚鼐(公元1731-1815年),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的散文走唐宋韩柳诸家之路,推崇归有光,遵循方苞,又从学于刘大櫆,成为“桐城派”古文作家的重要人物。主张文学兼具义理、考据、辞章之长,在文论和写作出了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他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章法结构,所写游记描摹山川景色有动人之处。编有《古文辞类纂》,著有《惜抱轩文集》。1 y" Q% x5 a% N0 |% V
) a" I7 |1 v5 L( U
21、姚之富
) j, ^' {8 v3 D5 |; H+ C) _: O% s: a+ v$ [+ |& D$ c
姚之富(公元?-1798年),襄阳人。襄阳白莲教首领齐林的弟子,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1年)湖北襄阳农民起义军首领。嘉庆元年,齐林因发动起义被杀,他与王聪儿、王廷诏等率众起义。次年入川,与四川起义军会合,他和王聪儿同为黄号首领。后在郧西卸花坡阎王匾战斗失利,跳崖而死。  t* J: L4 ]4 [! N( Q2 X) ^7 Q

7 s( @' q. F/ @- a6 ~22、姚文田9 k$ f* K, n9 _: A. o

1 F/ H2 F6 w: I姚文田(公元1758-1827年),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清朝学者。嘉庆(公元1796-1821年)进士。官礼部尚书,治学宗宋儒,但亦兼取汉学之长。著有《易原》、《说文声系》、《邃雅堂集》等。4 W* n' |! s3 R& n; w
) M' a# A$ [# C* R1 E
23、姚萤
# H% o  i; O# t+ G2 U5 k  I; v- |5 Y/ R' b
姚萤(公元1785-1853年),字石甫,号明叔,姚鼐侄孙。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爱国文学家。嘉庆(公元1796-1821年)进士。任台湾道时,值鸦片入侵。他积极防卫,曾领导军民击败英国侵略军。后奉命脉入藏处理两呼图之间的争端。曾任广西、湖南按察史。他的著作找于散文、议论。著述很多,台湾、西藏资料中有《中复堂全集》。
( |% C: x- B0 ]' H( Y+ E2 P5 p/ A( I
3 y" L" P: C1 Z& s+ \24、姚燮  |% p5 C: |3 z6 i# Z3 R+ r

5 K  K6 V) a, K  T' o  |  |1 v* {姚燮(公元1805-1864年),字梅伯,晚年号复庄,又号大某山民,浙江镇海人。家境清贫。中举后没有考上进士,也没做过官。这生活所迫,奔走各地,对社会有广泛的了解。以绘画著称,兼长诗、词、古文、戏剧。诗歌的成就最高,作诗共一万多首,反映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内容居多,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6 s( S. N" F& U, n# B
" a! Q+ u4 X1 |- H8 C: q5 V25、姚椿   
$ W; t3 d) V7 r
& s' X* s4 H9 x/ `) m( V姚椿(公元1777-   年),号春木。比龚子珍大十五岁,有名词人,著有《洒雪词》三集。% J- i& N& t  m

' D3 I: x8 \( l- m26、姚雪垠
$ S: S( E) v7 q
7 b2 R( E: z) ~7 m  P& |姚雪垠(公元1910-  年),中国现代作家河南邓县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出狱后被学校开除。1937年与同仁编《风雨》周刊。曾被选出为中华抗敌协会理事,并担任创作研究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解放后,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过湖北省文联主席。主要作品有《李自成》、《长夜》等。2 q# V, N) p' W4 H; r6 W
/ i* f2 e7 ?4 q- D4 L
27、姚文元
/ E0 u& A. s" m2 ^+ y
- W! d: w7 S) S, O. n0 D姚文元,姚蓬子之子,姚姓中最大的政治文痞,以理论权威自居,乱打棍子,乱扣帽子,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结成“四人帮”,企图篡党夺权。1976年被党中央一举粉碎。* q" u3 p! U2 E+ R- }2 \6 f

; w& P( B2 J7 `2 `" @28、姚景清. a- E( T7 q6 ~* f. o

+ O* z+ ~6 j7 {) i* g姚景清,当代天津人,中国花鸟工笔画家。擅长画孔雀。/ `1 g# X$ X0 C# R' s3 K# O3 L- C

# }5 U% T% {+ N5 k2 o& _29、姚明
/ Z' Z2 {% O# S' P8 s
( G. |; F3 d) Q* `5 x* S( D1 V! X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第六医院。他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姚志源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方凤娣是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姚明是中国篮球明星队队员, 1998年4月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1997年,获亚洲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冠。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13:04 | 只看该作者
5# 逍遥随风 ; m2 F& J* g" S6 d8 d
: d2 K. Y5 [2 s% z1 ^! o
5 s6 C( X4 E7 o4 M3 Z# S
姚姓文学作品选
3 h9 a8 D  j; a4 W& Y9 z思亲操
" q8 P6 |7 _% N* o% _/ _0 A

6 o0 a- M! L! B4 V. ]" H8 r, C
姚重华 " c/ B! R: ?( P5 x

& p* b) p7 m7 @陟陂(bēi)历山兮崔巍,有鸟翱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泠(ling)1,深谷鸟鸣兮嘤(yīng)嘤。设罟(gǔ)2张罝(jū)3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当归。0 }- J# j- T# z
注:1、泠:清凉。* [  P% j! `. H, R5 X8 N2 i: n
    2、罟:捕鱼的网。5 ?+ l0 X9 G7 z% s$ S) y- n8 Z
    3、罝:捉免子的网。- D, D6 O. H0 e# P
0 d+ Y: a9 n! I3 M7 g7 Z/ [& O" X
6 \# T5 P1 b% D. R
南风11 y0 _5 r$ s0 M  R. t. m
( c# w6 s2 b; {) ~
姚重华 / ^0 t$ v7 M/ J1 c2 Q; K. y
& j) C: X: Z+ D* a- W8 z1 g8 [
, w( ]7 F/ U: Y9 Q7 w, T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2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7 y0 m4 y; c' K
注:1、舜躬耕己,南面无为而治五弦之琴,歌南风之曲。
0 e' }2 n. {# T# H! s    2、愠:怒。, K, Y5 h2 U' T4 E
    3、阜:(物资)多。这里是增加的意思。
) ~, h2 H0 c' V: n0 s0 B
3 W1 |0 @3 t7 w4 Q& M: ?$ q0 t6 L
刘勰传
# Q, c. O; I  P6 L
& Q) n0 P9 ~4 C7 P% M
姚思廉 / T: K" B& |7 G, E

* [* m' B. A; w刘勰,字彦和,东莞莒(guǎnjǔ)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dǔ)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 I0 ~" N; ^9 G, _$ k% U$ _& K: R; l  o5 a/ o; r! c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 G0 w5 ^- }) e% Z1 {7 ]5 M, f) Z4 |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zōu)奭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甚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w5 [6 Z! V2 s& D7 a% X" G/ R1 w
* S# k+ h6 S3 ~! G0 D
予齿在逾立,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 Q; M0 D6 B0 g* |7 ^  @
) ~5 Y  z  ?" E2 R/ i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蒨《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2 T4 t) ]- k7 i' u
) q9 P0 W# A% h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割情析表,笼圈条贯,摛(chī)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赞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v+ o/ p' Q% t. [- J
  r" E/ D. K& F1 K2 s# ~& x
夫铨叙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矣。及其品评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案辔文雅之场,而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yuē)。茫茫往代,既洗予闻;眇眇来世,傥尘彼观。, O% y% R' d: O8 Y6 o! h. v' M+ c
5 ~9 g" z9 x1 H) @
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2 U# E7 T- W- ]8 k& k' ], v  Y! ?* q0 r9 C# Q) |
摘自《梁书》卷五十
! Z$ k/ [5 h- M; T9 [! [
# ?0 }9 ]' U. w% @- S, J
庄居野行5 i* b* r+ W# t3 g; F
3 w7 i% \+ M# [- [! t' z0 C
姚合
' p! m4 ]; y4 ^8 D. {5 X
客行田野间,比邻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垅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下雨栗,何由活蒸藜!
% e- S! h1 H7 U$ g4 S" m, _
! m# M  V+ K% k( d' u4 }# c- G
登泰山记7 d; L1 p* z4 F! e& h+ }5 h5 y

) n' P5 I3 Q" u8 F& g" D7 x
姚鼐 2 Y! c8 [( T! Z! |" m! F
, u4 z: t% N9 D& P; e; p/ x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S! {( J" u* d" `: G4 l

$ |. w$ V1 h- S& Y7 s9 c-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
6 C' ]% y, x" U$ F. `9 ^6 S% y& E+ m  {& L0 P4 b
道少丰,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谓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 K' q% w4 E
% k4 I. w* E+ o2 U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chūp?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龙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支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M' g1 G& a% m! G3 Z/ O9 X1 e3 l. _1 N8 t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 R) y1 i" c8 c* d1 O6 t: e3 J$ a% x! q. N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ixia),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踪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E( r: O( }" |5 k7 ^

1 T' M8 K. z2 H+ Q桐城姚鼐记。( |3 L1 @& w* z$ L; L

0 R5 u! g$ w4 W( ]
出池州
& q" r9 B; ~& c9 `8 E9 F0 U
  T+ W" t8 l! R( q2 i: u! v
姚鼐
5 k  @: g. H2 l: I- G
) q; ~8 d5 T$ ]! C1 j7 E0 ~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州。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1 p- S; X+ u" J& \5 t
; K! O& Y0 c8 o) |- ~3 X
! A; m% A0 S# q; F! m/ V
[中吕]普天乐  别友
# @, ?9 v/ t: {1 a1 x4 I

- F) H- O8 H& S; ~/ R+ g6 p
( U% i3 u# Z% I/ T" E; ~4 T
姚燧 : F9 U0 O6 x5 b( f0 A2 d
5 e+ L- a, t2 b3 L/ e% J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塞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别离又早别离。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6 M) z: Z: n8 H& K6 N
0 A$ H9 l# u1 ^' t( z% i

) d4 }1 v  K) s6 v
[越调]凭栏人  寄征衣/ T7 ~4 a; O" J2 h

. f) m$ g! T3 o0 |2 Z( j( Z0 n2 U8 v9 r; P: H8 v1 r$ M
姚燧 1 Y2 q, y3 b; ]9 T: ?; ]
- Y* v/ g: [0 Q. Y
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8 k# e2 i" c! |2 f9 A
; O* d- D" R  B5 H1 k, `0 u
$ x- V: k: |1 H7 w. j
旜(zhān)帛1
3 J3 [: M4 W+ g8 e2 V0 t2 i: _- t

3 }) W; f3 E3 S/ }0 v4 p$ Q5 d4 n  ]
姚燮 # }4 w8 `0 q4 `

% g/ s, Z$ i; @. A% c( r旜帛连江拥甲斿2,烟脂满地发春愁。谁怜风雨屯军苦,绿酒红灯自画楼。7 a9 q1 y7 Q) a" t5 \
. E- K+ ]" a+ c
注:1旜帛:清军军旗。2斿:古旗。
: t& C, P! G, U0 p6 e7 s
9 g7 S. t6 p. Z1 `4 y- ]8 Y5 t+ I4 ~5 L0 Y, j/ f
韩庄1闸舟中七夕
+ k/ C$ i8 }$ A: C! ]; Z
! ~7 w6 d$ Y/ _0 {9 a

; a, f3 c8 Q6 f, S
姚燮
% E- q+ D" M. q* a; G2 }5 w6 R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桯(tīng)2红晚气凉。烟处柳丝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黄。) O; t9 Q/ W6 r6 C! P# y, r
注:1韩庄:在今山东枣庄西南。2桯:床前几。6 U7 I0 `9 K. X; v& E* p5 e7 c; ]
) e$ d; Y8 ^2 K
寄怀王竹书4 o! {8 N" s4 w' J. R1 g" {
9 J' v0 R1 H5 d
姚美伦
7 [  S' X) W' t& s

" u: C5 U- `* n1 x9 d& b( t# b7 Q/ H, A十月霜风雁影寒,故人渺若隔云端。只因画舫催人急,顿失都门饮饯欢。交到深时行迹略,年当老去别离难。何缘同步苏台上,取得鸣琴月下弹。/ D' c2 L! y: Q/ `

; i, L( G) ^8 E  Q' b注:姚美伦(1868-1931),湖北鄂州人,清末举人。长期设馆授徒,鄂邑名儒。 4 \  e6 K6 e' w4 F& a. ^6 o
: N  h+ V' }/ t. Y' o$ s

) W8 B% w( e$ X7 B5 U; b
雨夜$ l& G+ \# ~* [8 Y. ]/ U. v
8 W( a- w& z- _1 |2 S' B7 ]
姚清华 ( m: P8 T0 b% C, i4 {4 M& N" n, X
. ?. A1 p8 [$ L' m
檐前滴水响千声,惊动骚人一段情。夜寒催我早早寝,随口题诗入房门。4 s2 ~- X2 o4 ?7 i

% \; B1 x$ U5 z7 o注:姚清华(1824-1988),四川高县人。曾设桑田馆授徒。
! }' |7 y3 N. I  y9 b4 `+ i! y( l/ L, |" g
( b, X2 V- s" A4 d/ ?$ Z
鹧鸪天  春望& G' b% \3 C! e# e
8 ?& W7 o# D" y. o- z* C- T& w

7 \6 o+ ?" o1 J/ \) A
姚达三
/ V, q) a+ p' `; U+ i. d6 Q
0 K& O7 T% Q- Y# P. s
三月江南少放晴,濛濛春雨细无声。东郊渐觉花蕾绽,南陌依稀草木青。    循曲径,览江城,莺歌燕语报春临。千山织锦层层绿,碧水粼粼翠柳横。
0 H* s% {8 V$ n3 Q% r: I, _) [: e( S' @, ]2 ]' t- s* `( ?
注:姚达三(1824-  ),湖北浠水人。曾任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
% ^7 v5 \) Y$ w3 a& `8 f) n: p4 m  G  m( h

( ^) Q3 n  x) T9 u# C7 c
天净沙  思' N( _9 M8 m% n# `% Y" S
4 e" Q4 _! S7 A% D
3 w3 X/ r. r1 Z" v/ a
姚松岩
  Y1 s* ~+ x8 x+ }& z! U, J6 g

3 Z8 ^; c/ K, t' V( J苍松碧柏黄花,虹桥绿水渔家。古树孤村系马,茂藤荫下,思儿留学天涯。% s5 r/ W" v" Y; F+ v

" ^/ M3 v. X8 f5 g+ Z注:姚岩松(1825-  ),女,武汉市人。离休前任省测绘大队副队长。
% `6 }, z1 }- A5 E, B' C2 A$ B( G, l+ O" T; T8 F6 W
0 I' b4 |8 f# ?% k; |, k8 Y
女冠子  缅怀亲人8 Q4 J$ d: m, G6 ^
2 j) x1 @/ i1 H+ N6 `% u8 E3 Z

4 F1 K' C( L: z& P
姚松岩   z$ N7 T1 V2 s; H9 w% ]
7 z) x; ]; |. ^, i% ?
垂柳扬絮,亲人乘风归去,不胜愁。梦里长相聚,依依似旧时。    海中明月漾,庭院桂花霏。忽忆叮咛语,壮思飞。
7 Z* q% `1 z% L$ C+ l$ b" a2 a5 V0 }/ i: Q( n7 R
过武关怀古4 p8 B3 O# Q0 C
1 O% Z* `/ |- g
姚人全
8 T, b3 s/ i: e

$ d  p' \, \( w不纳忠良谏,怀王入武关。留秦身客死,遗恨满商山。# M" f6 t( p/ K8 e  R( ~
7 }, ^7 ?& Y) ?/ F9 ~
注:姚人全(1828-  ),湖北蒲圻人,中学一级教师。9 k- s: P$ h" Y

+ l7 t' _2 ]& x8 z
元旦感怀7 [" @4 n9 [  j: b# a, R9 {9 O% b

7 v/ T5 q$ s2 l: A
姚万孚
2 W+ I3 E; p' s& b+ z  G! U

& ], o$ z# C3 _6 n3 ~$ j9 g8 _8 R, Q搔首春庭感岁华,郑虔三绝望犹赊。五旬虚度风超耳,一事无成日倾斜。捡点青箱常自愧,添来白发动余嗟。何时得遂出怀愿,也学梅痴百幅花。. ~: d. ~, n7 M  \9 m8 M4 Y( w

: \  c; _! L8 Y6 n* J注:姚万孚,湖北监利人,退休干部。
3 h2 g$ I# Y; z2 m5 y6 _$ X7 g) g
- V; j) G! k* [) c' H) J
2 F  Y5 U# }  P9 m# G8 _$ r. ?
火化炉. v! m4 u  r" \) d+ T
; ~0 U* u0 C6 W% v4 H
姚东海 4 I: K6 _* r) y* ^  K1 [% X; L2 {
4 l4 A6 W  ~& @% j. @
不趋权贵不欺贫,一入炉堂俱火焚。冒出浓烟余碎骨,此间待遇最公平。
* x# e+ j: g" N9 \# {, [% P3 Y! w* H* ~6 l; ^
注:姚东海,湖北人。新洲县诗社常务副社长。
! n8 q/ c- f' A) j' l* |- m7 c( ~2 o% F. }0 y, t( e' X3 |

* b  s" L1 R& e+ M* q
水龙吟  晨望1 m$ C- d; ]+ z
/ c9 e0 \( Z! P$ w: L9 C. s& d, t
1 p# X/ |, w" Q1 q  T
姚文长
! N3 S; t9 i, e$ u! @0 s
0 c6 u1 Z7 t1 D6 O
近山不明不皂,隐隐中山山岚(l醤)绕。山叠几层,田隔几冲,雾凝几道。渐远渐小,渐小渐渺,远山难找。唯峥嵘山岩,奇峰险坳,白茫中,偶然冒。   河里江中水淼(miǎo)。那水气,猛展妖袄(ǎo)。无志入水,无能冲霄,水面虚奅(p鄌)。遮了汩(gǔ)汩,盖了滔滔,迷了浩浩。全不见,洪水奔腾真貌,难掩水哮。" ^4 I) M, l- S' K& r$ R

2 s/ n* r2 z, J/ q. i9 K1 j. \9 b  |注:姚文长(1944-  ),四川高县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 N' D) @8 }' h3 I0 P/ C) G: C# I
" @! g# D; Q+ u" X

- e9 E( E3 b" P  Z: F' F- Z4 _; q9 Z+ Y
水调歌头  咏石
- e! ]; w7 d. X5 V) t; B; X

( i% q! d0 L, l+ L, N  S( Z/ L6 {
: y1 k/ s+ z! T/ @" ~0 v& |. O6 R
姚文长 : i. D0 v4 z+ O
* \% T4 J3 s* E6 f) V* c- ]
宁碎亦难屈,掷地响铿锵(kēngqiāng)。纵然烧煅成末,洁白也如霜。曾补苍天一角,更塞沧波万顷,取火露锋芒。万里长城在,亘古立苍茫。     铺路基,负枕木,扛钢梁。喜见列车呼啸,滚滚向前方。或作擎(q韓g)天巨柱,或作等闲路础,一样热心肠。不惜成齑(jī)粉,为尔垩(?雕墙。+ V1 V  i& r( B
/ R: `+ W$ O7 o- v0 \8 s7 X7 E3 \
注:此诗发表在宜宾诗词楹联学会《金岷藻》第三期。 . X: u2 E3 i/ G/ N- k
% |. u2 i2 E$ j$ x: v6 ~

3 t# F. q- [7 Y0 ^* ^3 I1 `* |. q0 O* ?' R- A. \! K' O: e

7 i9 b* l/ E/ p: R& ~5 T
附:公仆三字经
8 m/ o7 f' w9 @- [$ D6 c; H5 g
* R' ]2 X3 ]$ J
& P) r1 [: R* [8 S
姚衡 6 R+ a, L* g9 J6 {  z! v

9 \1 {. u" t# ]3 I# f8 {公之仆,应知位。非老爷,非权贵。孺子牛,民养喂。为人民,当尽瘁。言与行,示范垂。上梁矩,下梁规。学习勤,休荒废。方向明,路才对。举原则,不偏昧。公生明,明生威。廉如风,清如水。不谋私,人敬佩。抓大事,轻琐碎。扬重点,效倍增。干实事,莫虚吹。若浮夸,似犯罪。善团结,和为贵。人心齐,坚可摧。知用人,集兰蕙。星映月,更光辉。任劳怨,怀落磊。胸如海,百川汇。闻过喜,勿饰非。知差距,勇直追。人生短,创业伟。对后人,方无愧。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17:58 | 只看该作者
6# 逍遥随风
: {9 J( G( Y$ s; Q$ O9 g& W4 W- p" n( b6 L8 p" S5 |/ c
沙河系姚姓老谱世系图
. B- E, O3 ]- P& x3 k) t- M% f; u' p5 ]9 k, A8 I
世系图一 舜帝以前的世系图
* D1 n# [6 m, {/ V2 R

6 P9 Y! L3 V! x世系图一的说明:3 F: a0 Y7 {! w7 V' E
: J  E: _9 {- P9 y
本图主要根据汉朝司马迁著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 a6 X' N$ J1 y; J  d9 z6 C- s' Z$ j: g4 i( x
1世:少典,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有人说,少典是国名,不是人名。
1 a5 K3 r2 Z7 n. B) d2世: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其母有蛟氏,孕二十四个月而生。生而有神灵,见世能言,长而敦敏,成人聪明,具有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奇异功能。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故亦姓姬,取名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曰黄帝。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女嫘(l閕)祖,生少昊、昌意、龙苗;二妃雷氏女女节,生休及清阳;三妃彤鱼氏,生辉及鼓夷;四妃嫫母,貌丑而德充,生苍林、万阳;余妃生十六子。其子得姓者十四人,共计十二姓,十二姓为:姬、酉、祁、己、滕、葴(zhēn)、任、荀、僖、姞、儇(xuān)、衣。+ V3 B2 H' S" \. H
黄帝为我中华民族之人文始祖,在位百年,一百一十岁。八月既望,黄帝崩,葬于今陕西黄陵县城东一公里处桥山东麓。传位于少昊。
$ y1 `  h) a6 H% i0 p+ f5 ~0 x3世:昌意,黄帝元妃之次子。0 n, ]$ K) G' z6 i' Q  z! z" K2 R
4世:高阳,即颛顼(zhuānxū),五帝之一,昌意之子。生穷蝉及熙(即鲧[gǔn])。传位于帝喾。
6 Y/ Y* N( ^6 `  V5世:穷蝉,颛顼长子。
  L, X8 m. t. f. D6世:敬康,穷蝉之子。/ G6 p) m7 Q, b2 ], [% ]6 n) ?5 S
7世:句望(勾芒),敬康之子。" x. d9 H, d; c8 c: ~- A! {8 f( r1 r
8世:桥牛,句望之子。
5 @. ^4 u& \' N. R/ g6 S9 B9世:瞽(gǔ)叟,桥牛之子。生重华及象。
# }/ U! M2 h3 ~$ e9 g  s  b, e10世:重华,即舜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故姓姚。因目重瞳,故曰重华。名思,字都君。性致孝,尝躬耕以养父母。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建都虞,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用禹。南巡死于苍梧,葬九嶷(y?)山,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后人又称湘君。传位于禹(yǔ)。
5 l8 o+ Q4 K, i) P. Q  j" O舜帝为姚姓之始祖,所传二十九姓。尧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女英生商均、商密(季釐)。箕伯、直柄、虞遂、伯戏皆虞后。舜帝死,她们在江湘间哭泣,泪洒竹上,从此竹上有斑点,叫湘妃竹。二女投湘水而死,为湘江水二神。后人称她们是湘妃(亦即湘夫人)。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20:00 | 只看该作者
7# 逍遥随风 ! p4 i3 X8 `2 e7 Z8 l! Z2 h! n

; M6 r9 ~7 t7 F' c: ?世系图二 舜帝到胡公的世系图世系图二的说明:/ @& ?4 M# j1 R- g+ ]5 C& g  B
本图主要根据唐朝姚思廉编的武康《吴兴氏谱》。参阅汉朝司马迁著的《史记》中的《三代世表第一》。
8 q; }0 N/ B# k2 }) k# k2 |
10世:重华,即舜帝,受位于尧。生于姚墟,故姓姚。因目重瞳,故曰重华。名思,字都君。性致孝,尝躬耕以养父母。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不再争边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建都虞,即后来的梁国虞城)号有虞。作五弦琴,创韶乐。曾杀鲧用禹。南巡死于苍梧,葬九嶷山,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后人又称湘君。传位于禹。  N  H7 g4 ^& k" ~
舜帝为姚姓之始祖,所传二十九姓。尧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女英生商均、商密(季釐[l韂),箕伯、直柄、虞遂、伯戏皆虞后。舜帝死,她们在江湘间哭泣,泪洒竹上,从此竹上有斑点,叫湘妃竹。二女投湘水而死,为湘江水二神。后人称她们是湘妃(亦即湘夫人)。" R- e1 K# W  G8 n$ m
11世:商均,重华之子。夏(约公元前21-17世纪)为封国,食采于虞,都蒲州(即后来的颍川阳城,山西平阳府),蒲州有庙。
0 s: U- R) c/ e; |. i12世:伯夷,商均之子。
4 I/ H+ F0 ~9 {1 G8 V" G" t) D, k13世:强余,伯夷之子。
4 e( h. g1 C) N: {& E7 h) L. T14世:颉,强余之子。生梦熊(生子汶)、虞思。
3 R% w* z1 v$ x* ~2 Z/ _. Y  u15世:虞思,颉之次子。夏代曾封虞思、虞遂。《左传》云:“少康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
  p5 z8 P4 z& h! ?16世:友龙,虞思之子。昔梦熊之子汶,学拳于刘累,以事孔甲。累败而逃,汶因失国相。虞思得封。后友龙复立梦熊之子汶。
9 \6 b9 X+ X% d: [, D7 \' A17世:寿胖,友龙之子。/ k4 @/ g! h  z; R/ z$ B: @
18世:叔仪,寿胖之子。生康伯、康仲。康伯子宗石,宗石子期,忠谏于夏(约公元前21-17世纪)桀,被灭。死后为二十八宿井星值日官。
+ I; p1 \$ Y) U0 h8 h1 Y$ X19世:康仲,叔仪之次子。( q- |( E' ?  U/ N2 a6 M; w, g% ^' x8 P
20世:祖伪,康仲之子。  O! r7 x, F. V, u' _& u
21世:发,祖伪之子。汤(商朝(约公元前17-11世纪)的第一个君主)兴,复封。谥号思公。2 g- ]' N. o8 s7 P$ V/ ?
22世:伪方,发之子。
; P7 \, M& T, i  I4 R23世:振,伪方之子。
1 n% f' j4 g/ {2 \/ m24世:维,振之子。- F7 Z4 H; m3 l+ j5 I$ F2 O
25世:寿固,维之子。3 {3 I& G3 U! P
26世:敖,寿固之子。# P8 s, t+ e/ L; D3 R. o
27世:胜,敖之子。* G, x- e( t3 Y6 C1 ~
28世:元捷,胜之子。% e' i. Y' y$ `- H$ S7 R
29世:偃(yǎn),元捷之子。) Y+ d0 F, g+ S- z+ {
30世:姑猛,偃之子。
# H: P* p8 g$ s( \! o  W& S31世:公允,姑猛之子。
6 `# W+ q5 t/ X+ I9 X32世:简,公允之子。4 w! G- g3 R$ Q- B$ f
33世:填叔,简之子。
  c4 u% O& X. L+ a34世:野,填叔之子。  }# H/ L* q* m0 z' t9 ^
35世:无斁,野之子。
  b$ L1 v) n, ]9 g36世:菑(zī),无斁之子。* F# f1 K# G$ P& e
37世:叔正,菑之子。8 V/ s4 y# a* Y" D
38世:献,叔正之子。
2 f2 J6 g* C) d- b9 g& q39世:亚寿,献之子。" L" N4 b9 [0 E! C% T  P) @8 F% p
40世:原寿,亚寿之子。
  O5 f0 u+ C) q41世:梦延,原寿之子。* |  h) e8 U! y& N
42世:阏父(即遏父),梦延之子。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时,任为陶正。遏父,虞思之後。陶正,官名。
7 T& T- N. f( S  R; t  K7 Y: ~43世:胡公,即姚满,阏父之子。生于商朝辛卯岁(公元前1067年)。为陶正,能利器。西周武王封于陈,以奉舜祀。嫁以元女太妪,赐姓妫(guī),改姚为妫,妫满死后,谥号胡公。生子犀侯、皋(gāo)羊。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21:35 | 只看该作者
8# 逍遥随风 1 q; j* n7 F7 F" t$ E
7 b; x: A: y1 {% E
世系图三 胡公到渊的世系8 V5 H" L) q% E
4 u4 E/ o; d& i. z# H
世系图三的说明% K/ M2 g) N: B- e
- p  R3 I: ~% r8 u! U: Y$ c& W5 l
本图主要根据唐朝姚思廉编的《吴兴氏谱》,参阅汉朝司马迁著的《史记》中的《陈杞[qǐ]世家第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孟尝君列传第十五》、《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o* L1 P" \  Q  d! w  Y+ P, @$ V" P7 \2 Y$ \
43世:胡公,即姚满,阏父之子。生于商朝甲午岁(公元前1067年)。为陶正,能利器。西周武王封于陈,以奉舜祀。嫁以元女太妪,赐姓妫(guī),改姚为妫妫满死后,谥号胡公。生子犀(xī)侯、皋(gāo)羊。5 ]3 y3 I) q4 R. O: }) Y
44世:申公,名犀(xī)侯,胡公长子,相公皋(gāo)羊之兄。生于西周朝壬子岁(公元前1029年),传位相公。生子突。
# r' [  R* m# j+ A; i+ [  f; b44世:相公,名皋(gāo)羊,胡公次子,申犀(xī)公侯之弟。生于西周朝庚寅岁(公元前991年),传位孝公。" B, {+ h0 }# V5 k4 o7 V
45世:孝公,名突,申公之子。生于西周朝丁卯岁(公元前954年),生子圉。2 y6 y* o/ h3 h) t* Y+ a
46世:慎公,名圉(yǔ),孝公之子。生于西周朝乙巳岁(公元前916年),公元前865-842年在位,当西周厉王(公元前841-828年)时。生子宁。& f, a+ M- v$ V
47世:幽公,名宁,慎公之子。生于西周朝甲戌岁(公元前887年),公元前865-842年在位。生子孝。
  G7 A0 U7 H* \48世:釐(xī)公,名孝,幽公之子。生于西周朝庚子岁(公元前861年),公元前842-806年在位。生子灵。
. P( l) j5 l: Z1 e/ h- W/ O) d49世:武公,名灵,釐(xī)公之子。生于西周厉王共和三年(即公元前839年)壬戌岁。公元前806-791年在位。生子说、燮。0 B1 y6 o" Q: p: j
50世:夷公,武公之长子。生于西周宣王十一年(即公元前804年)丁酉岁。公元前791-788年在位。
3 X5 u4 [$ o2 j7 n& J50世:平公,名燮,武公之次子。生于西周宣王十七年(即公元前800年)辛丑岁。公元前788-765年在位。生子圉(yǔ)。
% s; {* ?8 l) Z6 ?2 w51世:文公,名圉(yǔ),平公之子。生于西周宣王四十三年(即公元前785年)丙辰岁。公元前765-755年在位。生子鲍、佗。! N# L/ F4 D& X# P. s
52世:桓公,名鲍,文公之长子。生于东周平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746年)乙未岁。公元前755-717年在位。生四子:长子免(在太子时被杀)、次子跃(利公,公元前710年,在位五个月)、三子林(庄公,公元前710-703年在位)、四子杵臼(宣公,公元前703-658年在位)。
+ B3 q2 |4 ?; x5 ]5 N* T: R6 K52世:厉公,名佗,文公之次子。生于东周平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740年)辛丑岁。因蔡人杀鲍及太子免,而立。公元前717-710年在位。公元前710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生子完。* b' w, @: [3 |  L* O! h
53世:完公,厉公之子,生于东周桓王五年(即公元前715年)丙寅岁。公元前682年宣公杀其太子御寇,完与御寇相爱,恐祸及己,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jī)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完卒,谥为敬仲。敬仲之如齐,以陈氏为田氏。生穆公(孟夷)、蜜公、伾(pī)公、洙(zhū)公、宰公。
% r8 z$ j7 |. `  b54世:穆公,名孟夷,完公之长子。生于东周桓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697年)甲申岁。生子孟庄。
3 `: B9 _8 e% Y) Z( e. E54世:蜜公,完公之次子。生于东周庄王六年(即公元前691年)庚寅岁。, p6 g( h% V8 h+ R$ s
54世:伾(pī)公,完公之三子。生于东周庄王十二年(即公元前685年)丙申岁。
- Y5 G/ o6 x; |0 a" k54世:洙公,完公之四子。生于东周釐王二年(即公元前680年)辛丑岁。
  T1 [# |* d9 g8 }54世:宰公,完公之五子。生于东周惠王二年(即公元前675年)丙午岁。- R" q/ ?7 r0 b- n- ]
55世:伯考公,名孟庄,穆公之子。生于东周惠王四年(即公元前673年)戊申岁。生子湣(mǐn)。" N4 P% q% R( l. E! N
56世:续公,名湣(mǐn),伯考公之子。生于东周襄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36年)乙酉岁。生子须无。
- d2 T% t  F8 `6 X- N3 n  F57世:文公,名须无,续公之子。生于东周匡王四年(即公元前609年)壬子岁。齐相,事齐庄公。生子无宇。
: |9 K* I) l: }) |58世:桓公,名无宇,文公之子。生于东周简王三年(即公元前583年)戊寅岁。事齐庄公,甚宠。生武子开与釐(xī,亦写作僖)子乞及小儿子书。- T2 [. @4 ~. V" _. A* m  j
59世:武公,名开,桓公之长子。生于东周灵王十一年(即公元前561年)庚子岁。
4 U0 e( P% t8 q59世:釐(xī,亦写作僖)公,名乞,桓公之次子。生于东周灵王十七年(即公元前555年)乙巳岁。生常子。% Q" [& e4 v# U
59世:书公,桓公之小儿子。生于东周灵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0年)辛亥岁。被封乐安,赐姓孙。/ ?, O( N5 |. N1 m8 W4 ]# q1 h
60世:成公,名常(亦写作恒),釐公之子。生于东周景王十八年(即公元前527年)甲戌岁。生襄公、于公、疑公。
5 M3 m, @8 v4 ^/ q4 m" y61世:襄公,名盘,成公之长子。生于东周敬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499年)壬寅岁。生白。
& n8 `; ^# I4 Y6 {; N+ D61世:于公,成公之次子。生于东周敬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493年)戊申岁。2 |* J; U5 s/ O# S1 K
61世:疑公,成公之三子。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9年)壬子岁。
3 F+ ], ^/ k3 `4 K$ `. n* s62世:庄公,名白,襄公之子。生于东周贞定王五年(即公元前464年)丁丑岁。生和。
( f: h7 }: S0 z" b; g63世:太公,名和,庄公之子。生于东周考王二年(即公元前439年)壬寅岁。自立为君,改姜姓齐为田姓齐。生午。
$ ]6 L3 s+ d; G% O5 H( G64世:桓公,名午,太公之子。生于东周威烈王十五年(即公元前411年)庚申岁。生齐因。
6 Z0 u1 h# C* I3 R65世:威王,名齐因,桓公之子。生于东周安王五年(即公元前397年)甲申岁。称王,国仍名齐。在位四十六年(公元前378-333年),为战国七雄之一。生辟疆、婴。' R, T6 j$ ]7 Z2 g
66世:宣王,名辟疆,威王之长子。生于东周烈王六年(即公元前370年)辛亥岁。在位十九(公元前332-314年),生地。
5 v! _; i# K7 d- G3 ?1 j66世:婴,靖郭君,威王之次子。生于东周显王四年(即公元前365年)丙辰岁。生子文,即孟尝君。5 b2 K, \- Y1 N" A0 \& U
67世:湣(mǐn)王,亦作闵王,名地,宣王之子。生于东周显王三十二年(即公元前336年)乙酉岁。田齐第五君,在位30年(公元前313-284年)。秦昭王十九年,自称为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湣王称帝二日,复退还给秦,故云:湣王尝称帝。生法章。9 {- _" J) Y- ]1 W; h% x! @
68世:襄王,名法章,湣王之子。生于东周赧王五年(即公元前310年)辛亥岁。田齐第六君,在位十九年(公元前283-265年)。生建王、假王。
4 e# B0 b. ~1 l- O0 e. L# V. @69世:建王,襄王之长子。生于东周赧(nǎn)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87年)甲戌岁。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生嘉、修、良。
* }+ P# A% j" N( @9 M) r69世:假王,襄王之次子。生于东周赧王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81年)庚辰岁。
& y5 U$ O0 U4 j) ~: _70世:嘉,建王之长子。生于东周赧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261年)庚寅岁。见秦兵入宫,后不食而死。生子安,后项羽立为济比王。
: \2 {, c- Y6 d" }0 k5 T9 G70世:修,建王之次子。生于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即公元前254年)丁未岁。见秦兵入宫,逃难,改姓王。
0 q! s  T) O, y, ~5 i& Z+ N& @) i70世:良,建王之三子。生于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丙辰岁。见秦兵入宫,奔走折足,而得免诛死。生疾祜、疾祚。
5 R, ^* E+ `5 N! e( O2 E/ ^71世:疾祜,良之长子。生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壬午岁。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6-194年在位)八年诏楚、齐大族,徙闽中长陵,疾祜徙居。
4 o# Q6 |' c8 A3 B3 A* d& n71世:疾祚,良之次子。生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戊子岁。生昌、留。
# F; V: l7 Y6 }- s2 V8 b0 c9 W; h72世:昌,疾祚之长子。生于西汉高后三年(即公元前185年)丙辰岁。生女为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140年在位)后,景后生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86年在位);生子蚡、胜、牟。" O/ f9 }% D' i! C
72世:留,疾祚之次子。生于西汉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壬戌岁。
) Q. L* b0 z8 {5 T0 g- {: r73世:蚡,昌之长子。生于西汉中元二年(即公元前148年)癸巳岁。被汉武帝封为武安侯、太尉,后为丞相。生子恬,即梧,亦为武安侯、太尉,元朔三年(公元前125年),坐衣襜褕(短便衣)入宫,不敬,国除。
, D2 C/ a6 `% T8 B; ~: p5 Q+ o73世:胜,昌之次子。生于西汉后元三年(即公元前141年)庚子岁。生子沱,封为靖侯,元鼎五年(公元前111年)坐酬金,国除。$ t$ v+ M2 C# J0 q
73世:牟,昌之三子。生于西汉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丁未岁。生子延年。
* ~& T4 X7 U6 F# e  j74世:延年,字子宾,牟之子。生于西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壬申岁。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73年在位)以材略给事大将军,后拜大司农。坐罪,耻入征,自刎而死。生子渊。
0 l  |4 `& R' J! O( N% Q9 ]" q  a75世:渊,延年之子。生于西汉元风二年(即公元前79年)壬寅岁。见父坐罪被收,即逃吴兴,卜居霅溪之崖,为吴兴始祖。生子征。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24:14 | 只看该作者
9# 逍遥随风 ( N- Q. X  W/ ^! B. l- v) i4 Y- k

% `* W+ p3 `$ i9 n
世系图四 渊到班的世系图
  J9 R8 k  F, B/ G' x& I: k$ E. }
0 E1 ]; F, z) ~* U

# r% |' n  ~6 X5 m
5 ^& W: t$ t' \& t" b" X, k% g; J世系图四的说明:9 ]3 [- H; |6 W4 b( o; v9 T) y
本图主要根据唐朝姚思廉编的武康《吴兴氏谱》,参阅为唐朝宋祁著的《唐史》中的《姚氏宰相元之年谱》。
6 R* E' z6 Q8 N75世:渊,延年之子。生于西汉元风二年(即公元前79年)壬寅岁。见父坐罪被收,即逃吴兴,卜居霅(zh?)溪之崖,为吴兴始祖。生子渊。7 K  ?# j1 h# h
76世:征,渊之子。生于西汉甘露四年(即公元前50年)辛未岁。吴兴有归安县,归与妫同音,其父以为象征妫安,因为其取名妫征。生子平。
0 [% q6 ^/ T+ w( Y8 C77世:平,征之子。生于西汉阳朔元年(即公元前24年)丁酉岁。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冀州剌史,通京房《易》。复姓田(亦说复姓姚,为吴兴始祖)。生子丰。# P3 I: Y  f! L9 z: M: P' o
78世:丰,平之子。生于西汉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壬戌岁。王莽篡位(公元9-23年),求舜之后,封代穆侯。生子恢。
7 S: N$ N( F- c1 q0 C5 r79世:恢,丰之子。生于新莽地皇三年(即公元22年)壬午岁。因莽败乱,与父复归吴兴而家居。生子显。
! Z6 e  o. T) A80世:显,恢之子。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即公元61年)辛酉岁。隐居不仕,钓于箸川,号箸泉醉翁。生子奕。
. E" D3 X9 \) ]% V& [: A81世:奕,显之子。生于东汉永元八年(即公元96年)丙申岁。西陵县令。生子敷。/ b; ~) i" ]# z& S4 B) y
82世:敷,奕之子,复改为姚姓,居吴兴武康,武骑常侍。生于东汉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戊辰岁。生二子:长子膺、次子信。
2 g' L5 m. c1 x, U3 X! K83世:膺,字产和,敷之长子。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即公元150年)庚寅岁。屡(lǚ)官少府。生子伯,蜀汉(公元221-263年))葛亮为丞相时辟为太守。
& A% f3 r, M  T0 X2 s% i( J83世:信,敷之次子。生于东汉永寿三年(即公元157年)丁酉岁。吴(公元222-280年)选曹尚书。生二子:长子逢、次子巡。
( p; C9 @. v8 d$ Q84世:逢,信之长子。生于东汉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甲子岁。官至护羌校尉,使匈奴,被拘囚。后为赤亭羌(烧裆氏)之祖。$ ~' _8 A% }2 R- g( B! w
84世:巡,信之次子。湖山乐号默叟。生于东汉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戊辰岁。生子桓。( v& z( o1 F7 |; b! M
85世:桓,巡之子。生于东汉建安五年(即公元210年)庚辰岁。生子墨。
. u3 O+ V& S5 E9 x& O' Z* E9 K86世:墨,桓之子。生于三国吴嘉禾四年(即公元235年)乙卯岁。生子和。
8 Q, L- K( D& W9 t9 D) H; d% j87世:和,墨之子。生于三国吴永安五年(即公元262年)壬午岁。生子岳。1 ?7 P0 c  ?. Z
88世:岳,字弋仲,墨之子。生于西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庚子岁。曾为羌族首领。王逊知宁州时,为大将军,大破李酿,有大功。后以谮(z鑞,诬陷)赞(辅佐)黜(贬退)。殁于东晋永和八年( 即公元351年)辛亥岁。生子襄、苌。# Q$ V% |( @+ C4 Q* ^
89世:襄,字杰,岳之长子。生于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26年)丙戌岁。痛父非命,洁身不仕。生子度。
/ L1 H% _8 m8 a0 D  w89世:苌,字景苌,岳之次子。生于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30年)已丑岁。十六国时后秦的建立者,公元364-393年在位,在位与与前秦符坚相攻。公元383年独立,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占据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公元386年(白雀三年)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殁于公元393年。生子兴。
) X4 @" n7 _# n; C: E. b3 h' W7 u90世:度,襄之子。生于东晋永康元年(即公元373年)癸酉岁。生子元。+ x) P; ^6 j  ]9 h) E( t
91世:元,度之子。生于南朝宋永初十一年(即公元410年)庚午岁。生子汾。$ n3 \+ P" ~8 S, y9 ?+ i
92世:汾,元之子。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即公元447年)丁亥岁。隐居不出,征召不仕。生三子:长子纲、次子纪、三子菩提。
) G% s( r  u+ D8 w8 _: {93世:纲,汾之长子。生于南朝宋元征三年(即公元475年)乙卯岁。公事北魏(公元386-534年),举家迁陕。生子宣业。宣业为梁(公元502-557年)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之子安仁、安仁之子祥,均为隋(公元581-618年)汾州剌史。祥之子懿,字善意,即思廉之长子憕(zh鑞g)过继,原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
1 n3 ~& `2 l, Y# k9 h  E8 J8 V+ s" W93世:纪,汾之次子。生于南朝齐建元元年(即公元479年)已未岁。生子敬业。
: E0 ?+ x! I7 U4 U6 H/ a* n93世:菩提,汾之三子。生于南朝齐建元三年(即公元481年)辛酉岁。生子增坦。: ?3 k, M" W0 ?% c
94世:僧坦,菩提之子。生于南朝梁天监十七年(即公元518年)戊戌岁。官隋开府,仪同三司,封比隆公,进爵比绛郡公、开国公。生二子:察、异。
2 t, \2 p& `$ p; L( K4 v5 D# W' _7 S95世:察,僧坦之长子。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即公元554年)甲戌岁。陈(公元557-589年)选曹吏部尚书,隋进爵比绛郡公。梁、陈的史官,尝撰《汉书训纂》。陈亡,由吴兴迁京兆。生子简。/ V0 Q' m, y& f' V7 I; X; f- D
95世:异,僧坦之次子。生于南朝陈永定三年(即公元559年)已卯岁。大理卿,迁云南。生二子:长子思琪,次子思惕。! M6 x# C/ W$ f  l2 Z' a
96世:思廉,名简,察之长子。生于隋开皇五年(即公元585年)乙巳岁。瀛州修文馆大学学士,封丰城公,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公元630年)完成。生二子:憕(后改懿)、恽。7 K; Y; V; c! F9 k" @/ w4 r( ^
97世:懿(憕),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先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丙子岁。生四子:崇、敬、班、文。3 y& x0 ]: G0 Y7 Y* f
97世:恽,思廉之次子。生于唐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辛巳岁。公为丰城令。生子弘庆。4 H' S4 H. S% i) K
98世:崇,原名,字元之,懿之长子。生于唐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辛亥岁。尚书、丞相(相武后、中宗、睿宗),封梁国公,封宣城公。进入仕途后,得武则天赏识,公元698年被提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平间事,即宰相)。因过于梗直,得罪武后宠臣张易之和太平公主,两次受贬。公元713年(开元元年)第三次被玄宗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三品,位于诸宰相之首)。公元716年(开元四年),中书门赵海接受外族贿赂被定死罪。姚崇向来倚重赵海,上书奏请为其减刑。此举引起玄宗不快。姚宗感到再居相位多有不便,于是申请辞职,并举荐宋憬为相。在位时,主要政绩是奏请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扑灭蝗灾,禁绝乱兴土木,奖励群臣劝谏。与宋憬合称“姚宋”,是唐朝最负盛名的宰相。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姚崇病逝。朝廷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封谥号文献。八年后(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又被追赠为太子太保。
, n- {  [( b* J98世:敬,字元景,懿之次子。生于唐永徽五年(即公元654年)甲寅岁。漳州剌史。
4 s* `+ p( Y5 ?; Z: s98世:班(亦写作斑),字元明,懿之三子。生于唐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已未岁。尚书、丞相,封宣城公。生子宗正。
! K" ^8 y' ^! t4 {6 R+ g7 Q1 m98世:文(亦写作纹),字元亮,懿之四子。生于唐鳞德元年(即公元664年)甲子岁。后迁重庆发展为太和系。
0 n5 ~  J/ c: c- l98世:弘庆,字元素,恽之子。苏州剌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