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顾颉刚先生书(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8 02:3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答顾颉刚先生书(节选)
钱玄同
《书》似乎是“三代”时候的“文件类编”或“档案汇存”,应该认它为历史。但我颇疑心它并没有成书,凡春秋或战国时人所引《夏志》、《周书》等等,和现在所谓《逸周书》者,都是这一类的东西,所以无论今文家说是廿八篇,古文家说是一百篇,都不足信;既无成书,便无所谓完全或残缺。因为它常常被人称引,于是“托古”的人们不免要来伪造了。现在的二十八篇中,有历史底价值的恐怕没有几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等篇,一定是晚周人伪造的。《逸周书》中,伪篇一定也占了大部分。还有一层,《尚书》即无伪篇,也只是粉饰作伪的官样文章,采作史料必须慎之又慎。前代学者不信任它的,只有一个刘知几。以崔述的勇于疑古,而对于它则深信不疑,这是他被“王道”、“圣治”底观念所蒙了。
(《古史辨》第一册,朴社,1926年)

8 C1 Y7 [9 b7 S" c. x7 q9 r8 g/ u9 p6 t( X; C7 A$ [,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2-20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