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56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看姚鼐与宋学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8 14:3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看姚鼐与宋学  b/ }. g* N1 O1 u) f, m3 G
卞孝萱,  武黎嵩2 p0 B" K3 n: n9 u- j  m
(南京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 p# W; E. @& X9 C5 O" h   摘  要:本文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中发掘出未曾被利用过的第一手资料,从桐城姚氏的
) l& T( G" V/ b) l) G$ G! H理学家风、 崇尚力行、 表彰节孝等方面考察姚鼐与宋学的关系。由此可知,姚鼐尊崇宋学思想的
1 G, {. B& L3 T4 J, e形成与执着,应追根溯源于其家风。姚鼐反汉学、 崇宋学思想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 O8 x+ e, X, m8 U9 [$ W
% r1 q/ j5 z7 _6 T$ d+ L9 M7 b# |
   关键词:桐城;姚鼐;宗谱;宋学
5 a" M4 ~& _/ i7 r2 ?/ q6 l% x; N
   中图分类号: K820 .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 8444 (2009) 012 00652 03. B) t# P+ X$ O5 v: Y% B
收稿日期: 20082 102 169 N+ ?! d4 Y6 R) U& I: `
) w+ y: B7 x3 u
作者简介:卞孝萱 (19242 ) ,男,江苏扬州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 S! H2 v+ s& f/ x8 S" o
3 x; L4 C9 s5 \/ C+ H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历时最久、 成员最多、
" P. P) @# J; j. o2 T5 J地域最广、 影响最大的文派。方苞、 刘大 、 姚鼐
. W/ Q0 q% ]3 R/ Q! V# @并称三祖,桐城派的建立,实是姚鼐之功①。三8 h7 l9 Y1 x( ~  t, B# E
人之中,姚鼐在文学上影响最为深远。姚鼐号召
6 M( V4 w( |) t$ d# q9 w. ^) \“ 义理、 考证、 文章殆缺一不可” 。所谓“ 义理” 实* Q1 I' |; S0 A0 h
际上专指宋学。其《复汪孟慈书》 中云:“ 今世天( ~3 t) ?+ H- K2 p
下相率为汉学者,搜求琐屑,征引猥杂,无研寻义
# u* H2 D' [# e6 d& s5 ]理之味,多矜高自满之气。 ” 在清朝汉学、 宋学对  _# x& w' i/ i/ K. k) l
立中,姚鼐坚持宋学,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也有其: ], `" B, g9 @5 C4 J4 h) a
乡里、 家族的背景。本文利用《桐城麻溪姚氏宗) f- p% `" s, \) }7 J. M
谱》 中尚未被发掘利用过的重要资料,探讨姚鼐3 d, E( y3 F( B9 ~$ f
与宋学的关系。+ b5 }& E8 b- p- v% d, p# i" f
《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以下简称《 宗谱》 )于5 {+ z/ `% G9 {. \4 i+ x1 Q
民国十年 (1921)由姚联奎等刊印,凡十六册。卷1 e* r% m5 k$ a6 x( N8 Y
首有姚  、 姚鼐、 姚元之、 姚莹等的序。该《谱 》7 i+ b! a0 k/ F
以姚胜三为桐城麻溪姚氏的始祖,至姚永朴、 姚* U3 j# b( R% |2 `* G5 q" f" \
永概兄弟已经绵延二十世。谱中记载了家庭成. {0 c2 {) Q* r
员的行第、 字号、 生卒、 学术、 科名、 仕宦、 姻娅等
, X2 d$ i. F& ^4 J& s; k. y情况。 《宗谱 》 第十六册录有《姚氏先德传 》 七
% G$ U3 r. X5 F1 Y3 A' [& m卷,分行义、 仕绩、 儒术、 文艺、 隐逸、 贞节六门。
8 d+ A6 H4 b3 o8 T/ o: U其完整性与系统性不是其他书籍可以代替的,值' d7 V' u) K$ {1 Y# B' N
得重视。研究该《谱》 对于认识姚鼐思想成因有
) d+ ~8 C/ _/ q3 W2 R% w重要的帮助。此前卞孝萱、 武黎嵩已合撰《从
  l4 I$ P4 B) M  }& \4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 看姚鼐 》 、 《重新认识姚
7 ?+ k( O8 w( _9 S# M鼐— — —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 资料的发掘利用 》
5 {. q  J! o1 b* ], M" W1 E两篇文章,介绍《宗谱》 的重要学术价值,本文是; @0 A1 G9 N# B% h  k% P; w0 U
利用《宗谱》 探讨姚鼐与宋学的关系,以求对这
# y- J/ G5 c! V2 C* u: g个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 ]' V4 N1 [% C8 c一、 理学家风
; m& ]' w* c  u; N$ Y- z   姚鼐尊崇宋学、 弃绝汉学之言论甚多,略举
$ v# ~; M" i8 I2 H; l8 Q数例:在《赠孔 约假归序》 中他说:“ 言忠信、 行6 h4 v4 _7 I/ y
笃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 ” ②斥汉学为“ 末” 。7 m9 b2 _: r  K; j
在诗《 述怀二首 》 中云:“ 世有宋大儒,江海容百
3 W! K( F& m% k( l川。道学一旦废,乾坤其毁焉。寄语幼诵子,伪) z$ a( ~' m& @1 T3 o! S
论乌足传?” ③斥汉学为“ 伪论” 。姚莹《从祖惜抱3 p3 F( a, j% c
先生行状》 也说:“ 先生以为 ……先儒洛闽以来
1 L! W& X  y1 H: L$ \1 g! q义理之学,尤为维持世道人心之大,不可诬也。 ”
+ ^2 @8 d* D6 G, I9 Y/ ~9 O& I- j3 M) m在清朝汉学、 宋学对立中,姚鼐坚持宋学。: t8 F& T' Y/ s' R2 w" f
我们不仅要关注姚鼐与戴震在学术思想上的分( u0 z1 h7 {3 w8 ?7 q
歧,还要注意到姚鼐对于宋学的坚持,有其深刻
* r0 H* c# d, U的乡里、 家族背景。据《 续修桐城县志》 之《学校
: T0 ^' g, U) ~2 R3 m4 N" _' }志 (附风俗)》 ,桐城“ 明以来多讲性理之学” 。可
: D# U. p( t6 E见,安徽桐城有宋学传承的传统,而作为桐城世
7 ~. W5 C/ a2 o. {家的姚氏尤以宋学传家。
/ ?# ~3 [! N' j% U3 F' d9 \/ R4 Y) X从学术上来看,范文澜先生《经学讲演录 》
9 q' b" q9 J1 i0 }2 A/ p三《宋学》 云:“ 宋代最重视的三部经书《春秋 》 、
8 o0 A0 @! I5 }# {  i( p: U《 周易》 、 《 礼记 》 。 ” [ 1 ]6 J1 H. j, s1 M4 y: p3 g" I/ ]
据《宗谱 》 ,仅在姚自虞、 姚
( Z4 x; C' l. @: F承虞两系家族成员中,十世姚之兰、 十一世姚孙
" ?( X5 p! o* E5 c+ G 、 十二世姚文然等 3人治《春秋》 ;九世姚自虞、( T* D: R9 _: x" v5 g
十世姚之骐、 十一世姚孙森、 十二世姚文燮、 十三
) U* f  q  U, V  Z! ^世姚士基、 十四世姚孔锳、 十五世姚范等 7人治
. q; v9 H; K2 ?- M" g- E5
5 q% Y. ]% f7 ?8 G3 A/ {2 [; Z- v& G1 I4 z9 y
! `' O" v$ x3 a( [# _$ ?4 q
在线阅读:http://wenku.baidu.com/view/5ec4126825c52cc58bd6bebe.html

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看姚鼐与宋学.pdf

289.03 KB, 下载次数: 22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1-6-8 17:25:12 | 只看该作者
连线看了全文,好资料。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河南姚亚峰 + 10 收到邮件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1-6-8 21: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姚尚明 7 S* [2 {2 P3 V
, w; g: K4 s6 k. s# D3 z2 |
5 |; e& |5 D8 _4 k1 `) u
    精彩文章,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1-6-18 12:5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姚尚明
& F: |) O. d, ~& }% r3 K+ \' h6 v: R2 P: x" V: f8 S- |% H3 \

1 |( v; K( H7 |2 Z% R很好。6 Y: p* d% p9 ~+ r9 k, _2 z8 U& p9 X

# e' [5 T4 v0 E7 e& f$ l( a【南京大学 文学院】卞孝萱,  武黎嵩,从《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看姚鼐与宋学$ U7 S" F4 Q# l5 @
发表于《淮阴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Vol 31,No1
0 K( [- u/ o; t0 O
6 }; l9 W8 I2 D8 \8 S( v# `
4 e; O2 E) N5 v  m& a, Z请多多转发或链接这类文章。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发表于 2011-7-10 19:4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7-11 09:42 编辑
% Q- l% M& l1 R8 c6 }& l! ^/ f  N) U0 D8 O
     为尚明宗亲《<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看姚鼐与宋学》补充点注解:; t8 T  M% n! e+ G: T
    “宋学”在中国经(经,指儒家经典)学史上,是与汉代“汉学”相对的一种学术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经学研究流派,即区别于经文考据的、重于经义阐述的“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经部总叙》:清初经学“要其归宿,即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周序同在《“汉学”与“宋学”》一文中说:“宋学不过是对汉学的反动。”汉学之所以成为宋学的对立物,是由于汉学只从辑补、校正、训诂入手,从而形成了重考据训诂的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演变为钻牛角尖。以至于有的汉代经师为了解说经文一二个字,居然动用了三五千字加以考据,陷于烦琐的泥坑,从而失去了生命力,致宋学应运而生,取代了固步自封的汉学。宋学摆脱了汉学的章句之学,从经书的要旨、大义、义理着眼,去探究其丰富的内涵,所谓阐释微言大义。从学术角度来说,它是从宏观上把握,开辟了中国学术史的一个新时代。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1-7-10 21:01:42 | 只看该作者
为尚明宗亲《从< 桐城麻溪姚氏宗谱> 看姚鼐与宋学》补充点注解:+ A$ w/ Q4 ^% V6 ?
    “宋学”在中国经(经,指儒家经 ...
+ t& ~: H- x* I. [$ f姚维侃 发表于 2011-7-10 19:44
" Z& E, x! b; i; l7 }3 _: \
9 _7 ?$ F. h7 X' f: J
/ s, f& O4 ~  A- a  o, }' ?5 U( S9 n
读了维侃兄的补充注解,对“宋学”之说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对于“汉学”而从“要义”、“要旨”上“宏观把握。: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