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族早期居地及三迁考 王晖 舜的部族与出生地为何地?《孟子》、《史记》等古书有“东夷”和“冀州”等几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但结合《管子》等古文献来看,舜部族有“三迁”之说。舜“三迁”地望和途径反映了史前大洪水的历史背景,通过传说中舜“三迁”地望和途径的考察,通过虞舜传说与今天的考古发现进行比较,可以推定舜部族早期居地在今浙北会稽一带。 一、虞舜为“东夷之人”及其迁徙原因考 古文献中有关舜早期居地大致有五说,这五种说法差别甚大。 1舜为东夷诸冯人。《孟子·离娄下》述孟子之语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十分明确地指出舜为东夷之人,但他所说舜的具体出生地“诸冯”地望并不清楚。 2舜本为冀州之人,在今晋南蒲州、虞乡一带,此说以司马迁、皇甫谧、郦道元等为代表。《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谓舜“家本冀州”;郦道元《水经·河水注四》说法亦同。 3《世本》等谓舜居汉中西城县的妫墟,其地在今陕南汉中市洋县县城之东。《汉书·地理志上》“汉中郡·西城”下颜注引应劭曰:“《世本》:妫虚在西北,舜之居。”《水经·沔水注上》云:“汉水又东径妫虚滩。《世本》云:舜居妫汭,在汉中西城县。”《后汉书·郡国志五》“汉中郡”下云“成(城)固,妫墟在西北”。按,舜所居妫墟之地,或云在汉中西城,或云在汉中城固,这应是不同时期的政区归属不同[1],按《水经·沔水注》所言其地应在今汉中市洋县境内。 4《括地志》等书认为舜生之地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之东,即今山东省荷泽市与郓城之间。《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孝经·援神契》云舜生于姚墟。”《水经·瓠子河注》云鄄城西南五十里有桃城,或作洮城,或谓桃城亦作姚城,因姚墟而名,即舜所生之地,又谓大城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有雷泽,即舜所渔之地。[2] 5《风土记》等书认为舜为姚姓,为浙北上虞人,汉上虞故县距余姚有七十里。《太平御览》卷八一引《风土记》佚文云:“舜,东夷之人,生于桃丘妫水之汭,损石之东。旧说言舜,上虞人也。虞即会稽县,距余姚七十里。如宁上虞南乡也,后为县。桃丘,即姚丘也,方相近也。今吴比亭,虞滨在小江里。县复五十里,对小江北岸,临江山上有立石,所谓捐石者也。斜角西南揩(阶),俗呼为蔫公崭高石也。”[3]《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上面所言舜出生地有东夷诸冯冀州(晋南)、汉中西城县(陕南)、濮州雷泽(山东东南),浙北上虞这五种说法。这几种说法中只有《孟子》舜为东夷诸冯人的说法地望模糊不详外,其余地望都是比较清楚的。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看,《孟子》、《世本》及《史记·五帝本纪》最应值得注意,尤其是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孟子》。《世本》,成书有战国、秦代、秦汉之际几种说法,而且舜为陕南汉中西城县人的说法只见于《世本》,似为孤证,姑且不论。其余四说古文献中屡有记述,而且与下文所述舜部族“三迁”说也是遥相呼应的。 笔者认为,《五帝本纪》所言舜为“冀州之人”实际上是舜数次迁徙最后定居的地方,并非舜族原居地。孟子所说舜为“东夷之人”是对的,是首先要肯定的。但“舜东夷之人”为何地、“诸冯”在何处则需要考察了。上引《括地志》等书认为舜为濮州雷泽人、《风土记》等书认为舜为浙北上虞人,均符合《孟子·离娄下》所言舜为“东夷之人”且距周文王有千里之遥之说。但从古注、古书所谓舜三迁等说法来看,则使我们更倾向于舜本为浙北上虞之人的说法。 东夷“诸冯”与“负海”之地。东汉赵岐《孟子章句·离娄下》卷八注云:“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赵岐虽言“诸冯”等为地名而“负海”,但仍未确定为何地。清焦循《孟子正义》说“赵氏盖略闻诸冯之地之负海而未得其实,故浑而言之”,此言推测有理[4]。赵岐虽不十分清楚“诸冯”之地,但大概还知道“诸冯”的地理位置是“负海”,也就是说是背负着大海。浙江上虞一带北面正是杭州湾,古代建筑大都坐北向南,其地理位置正“负海”而居。这一地理位置的特征明确支持舜为浙江上虞人的说法。据赵岐之说并详细考察“诸冯”之地,《风土记》等佚文所说舜为上虞人的说法是可信的。 除了《风土记》与《孟子·离娄下》及赵岐注可以互证之外,汉初陆贾《新语》亦有其佐证。《新语·术事》云:“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渊,将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此说提供了舜活动踪迹的地点,但“崭岩之山”在何处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太平御览》卷八一引《风土记》中所记的“俗呼为公崭高石”,“崭岩”盖即“崭高石”。此“崭高石”《风土记》谓“雅称”是“捐石”,而“捐石”正是舜所生之处:“生于桃丘妫水之汭,损石之东。”而“五湖”先秦文献多指吴越一带的五湖,不管“五湖”是今苏南太湖的别称,还是指太湖东岸与太湖相通的五个湖[5],结合“崭岩之山”,说明舜活动之地在苏南浙北一带则是可以肯定的。这说明舜生于上虞之说并非孤证。 浙北上虞一带留下的古地名“虞宾”应是舜族在其地活动的遗迹,但魏晋南北朝以来学者不知舜何以会活动在偏远的上虞一带,便把舜部族在浙北上虞居住的传说改造了,或说“虞宾”是舜避丹朱之地,或言是舜后裔所封之处。《水经·阳江水注》引《晋太康地记》谓上虞县南虞宾、王莽会稽,是舜避丹朱之处。《五帝本纪》正义引顾野王及《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江南道二》谓越州余姚县是舜后支裔所封之地。这些说法是不对的,如果传说中舜在会稽上虞一带居住的话,这只能是在尧舜时期大洪水之前,而决不会是在其后。正如下文所说,考古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证据。 二、舜族三迁考 一般说来,除了突出的特征之外,有关历史人物的古史传说很难从考古文物资料方面得到证明。但值得注意的是,舜有关史迹在考古学文化上由比较确切的证明,而且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东南良渚文化与陶寺文化也有文化交流的明证。 1.古文献所见舜活动之地考 古书记载的几种说法实际上是舜曾经活动的地区:濮州雷泽县之东的姚墟是舜族向中原迁徙的第一站,而冀州虞乡一带是舜族迁徙的最后落脚点;并非原居住地。 《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五帝本纪》中所说舜的活动之地也常常见于其他古文献中。《墨子·尚贤中》云:“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的说法还见于《管子·版法》、《吕氏春秋·慎人》、《新序·杂事一》、《淮南子·原道训》、《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等书篇。今上博《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简13也有相同的说法: 尧为善兴贤,而卒立之。昔〔者〕舜静(耕)于鬲丘,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孝养父母,以其新(亲),乃及邦子。 《韩非子·难一》叙述事件则更为详细,但渔、陶之地与上述说法略异:“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此说亦见《说苑·反质》。上述不同说法可列表如下:
2 B% _ Q3 H) b. C. l舜事迹 | | | 《楚竹书·容成氏》、《墨子·尚贤中》、《管子·版法》、《吕氏春秋·慎人》、《韩非子·难一》、《史记·五帝本纪》、《新序·杂事一》、《说苑·反质》、《杂言》、《淮南子·原道训》、《帝王世纪》 | | 《楚竹书(二)·容成氏》、《墨子·尚贤中》、《管子·版法》、《吕氏春秋·慎人》、《史记·五帝本纪》、《新序·杂事一》、《淮南子·原道训》、《帝王世纪》 | | | | 《墨子·尚贤上》(《尚贤中》作“尧得之服泽之阳”) | | | | |
+ ?) J: K& ~, \) u- ]% a3 m/ I 从上可见,《韩非子·难一》、《说苑·反质》中所说“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如果说“雷泽”依《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之说就是“东夷”的话,那么《韩非子》、《说苑》所云与其他文献中所说“渔雷泽,陶河滨”之说正好相反。 舜耕历山之地有三说,一谓在今晋南蒲州河东县,一谓在越州余姚县,一谓在妫州。(1)郑玄等学者认为舜所耕历山即河东蒲州河东县雷首山,即今山西永济境内[8]。(2)高诱等学者认为舜所耕历山在济南成阳一带,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近30公里处[9]。(3)舜所耕历山即唐越州余姚县[10]。 舜“渔雷泽”古文献中有三说。一谓唐濮州雷泽县,在今河南濮阳市一带[11],一谓雷泽异文作“濩泽”,其地在唐河东道泽州阳城县,在今山西晋城市阳城一带[12]。三谓雷泽在苏南太湖一带[13]。 舜“陶河滨”之地有两说,一谓在今山东定陶一带[14],一谓在晋南蒲州河东县[15]。 另外《墨子·尚贤下》有“灰(贩)于常阳”,孙诒让《墨子间诂》巷二引洪赜煊注云:“‘灰’当是‘贩’字之讹,《尚书大传》‘贩于顿丘’。”又引毕沅注“常阳”云“疑即恒山之阳”。《墨子·尚贤上》说“尧举舜于服泽之阳”,《尚贤中》作“尧得之服泽之阳”,毕沅认为“服泽”盖即“蒲泽”,清蒲州府:孙诒让认为“服泽疑即(《孟子·离娄篇》)负海”[16]。《史记·五帝本纪》还说舜“作什器于寿丘”,集解引皇甫谧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即今山东曲阜。《五帝本纪》又说舜“就时(莳)负夏”,集解引郑玄注云“负夏,卫地”,《孟子·离娄下》谓舜从出生地诸冯“迁于负夏”,《五帝本纪》索隐引《尚书大传》言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顿丘”春秋时为卫国之地,见《诗经·卫风·氓》,所以郑玄说负夏为卫地大概可信。 上面所说舜活动诸地中除负夏为卫地之外,《五帝本纪》索隐、正义引诸书对历山、雷泽、河滨、寿丘的地望说法纷纭不一。但大致在今晋南蒲州虞乡、唐濮州雷泽县、汉会稽郡上虞、汉鲁县(寿丘,今山东曲阜)及汉卫国之地(负夏,今河南濮阳清丰一带)等地。笔者认为古书传说言舜活动区域多,实际上是与多次迁徙有关。舜族后来多次迁徙,最后才定居在晋南一带。 2虞舜三迁考 《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泽。” 《管子·治国》“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尸子》亦同。而《史记·五帝本纪》则改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改动实际上是与司马迁认为舜“冀州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故历山、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等地依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所言皆在晋南。此说是不对的。《孟子·离娄下》云:“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这种舜“东夷之人”之说正好与先秦诸子言舜有多次迁徙相合,舜大约初为东夷之人,后逐渐由东向西迁徙直至晋南一带。《战国楚竹书(二)·子羔》从第1简到第8简都是谈舜的身世和被尧选为接班人的情况,其中第5简云:“……或以摣而远,尧之取舜也,与之言礼,悦□……”从下句看,上话“以摣而远”显然仍是谈舜的情况。“摣”本作上“鹿”中“且”下“又”的三合之形,可隶定为“摣”,而应读为“阻”。此“阻而远”与《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阻而长”用意同,都是指道路艰险难行而且路途遥远。“以摣而远”中的“以”是“因为”之义,盖说舜所居之地到尧所居的晋中南之地,道路险阻而遥远。这正好与先秦文献所说舜有多次迁徒的情况相合,也与《孟子》所说舜为“东夷之人”的说法相应。舜早期居地并非像司马迁《五帝本纪》等所说是“冀州之人”,舜属“东夷”何地虽不能遽定,但他由遥远的东方向西数次迁徙,最后定居晋南的路线却是可以断定的。 综合舜早期活动在古文献各种传说,一说舜在上虞南乡,即今浙江余姚一带[17]。一说在山东定陶至郓城之间,古为大野泽周围一带,《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中所说“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莳)于负夏”中的地望多在这一带。笔者以为后说是对的,舜部族就是从古东夷一带逐渐向西迁徙而到达晋南的。 《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冀州之人也。”依正义舜属唐蒲州河东县一带,即今晋南永济之西。实际上司马迁所说是舜在大洪水时期的居地,并非最初居住地。《孟子·离娄下》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如前所说,舜出生地为东夷,且与周文王所居岐邑有千里之遥,诸冯依据王逸章句所说为“负海”之地,古书《风土记》所说舜本居上虞是可信地。由于大洪水舜时曾频繁迁徙:《管子·治国》云“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三)徙成国”,此说亦见《吕氏春秋·贵因》及《尸子》等[18]。说明舜部族曾经有过多次迁徒[19]。 结合各种古文献,笔者认为,浙北上虞应为舜族最初居地,为今曲阜的寿丘及山东定陶至郓城之间的“雷泽”一带应是舜族首次迁徙之地。而在卫地的“负夏”可能就是舜族的再次迁徙之地了。而“历山”“河滨”一带的晋南就应是舜族迁徙的最终居地了。 三、舜族由东南向中原迁徙的考古学及语言学证据 不仅历史地理表明舜族来自东夷浙北上虞一带,而且从今天的考古发现看,有关舜历史传说事迹也暗示了:舜大概是从新时期晚期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区迁徙到晋南一带的。 1.舜族本属良靖文化说 笔者认为浙北上虞是虞舜部族最早的居住地,此地正是在良渚文化的区域中。古史传说的虞舜为何时?古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孟子·离娄下》的记述推测而出。《离娄下》说舜与周文王出生地相隔千里,其“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书·无逸》说“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可知文王寿命近于百岁。若以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伐纣之年,这样看来,舜距今4100至4200年左右[20]。而良渚文化大约距今5300年至4000年左右,说明舜生活的时代正在良渚文化晚期。而从下面古史传说舜登立为帝筑“璜台十成”的故事中,我们也可看到舜与良渚文化的密切关系。 良渚文化的衰变和消失是史前大洪水以及江湖泛滥的结果,这样浙北上虞一带留下的舜族古地名“虞宾”,就不是《晋太康地记》所说舜为避尧子丹朱而临时居住之地:因为在尧舜大洪水之后,上虞一带经过大水的毁坏和淤泥堆积,不可能再为人居住。而有的占书上说是舜的支裔分封于此,亦无可靠证据。只有《孟子·离娄下》说舜为东夷人与《风土记》说舜本来就居住在上虞一带的说法才是比较可信的。 2.舜筑十重“璜台”与良渚文化“大土合” 古文献记述舜时曾修筑雄伟高大的十层高台。《楚辞·天问》说: 舜闵在家,父何以?尧不姚告,二女何亲?厥萌在初,何所亿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天问》这一段本是谈帝舜史迹的,但东汉王逸注却说“璜台十成,谁所极焉”是言殷纣之事,宋洪兴祖补注进一步说是言桀纣之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一句之前是说舜娶尧二女的故事,其后一句“登立为帝,孰道(导)尚(上)之”是说舜是在谁的引导下而登上帝位的。显然这二者之间的“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也应是说舜的故事。今人汤炳正、李大明等先生认为此句是“指舜登帝之台”[21],笔者以为此说是对的。但“十成”是指十重,极言其高大之貌;“谁所极焉”是说谁为舜修成了这极为雄伟高大的“璜台”呢?这一句与下句是可以连起来的:修成了十重高的“璜台”,舜于是在此“登立为帝”。 8 l5 `. n* U# f$ _' }: h- ?
$ } q/ ]/ U'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