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与“九疑山” 郑国茂 伟人毛泽东《答友人》诗中“九嶷山上白云飞”之“嶷”在“疑”字上加了山字头,江泽民主席给舜帝陵的题字也写作“九嶷山舜帝陵”。而秦汉时舜帝陵庙遗址附近玉琯岩的摩崖石壁上宋代方信儒所书的“九疑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以及石壁上刻凿的汉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九疑山铭》,其山名却用“疑”字,几乎所有的典籍说到该山均用“九疑山”。那么,“九嶷山”与“九疑山”究竟谁是谁非呢? 我们首先考证一下“嶷”与“疑”的本义。汉代许慎所编的《说文解字》中对“嶷”字的含义这样说:“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从山疑声。”《辞源》就“嶷”字注释说:“山名,见‘九嶷’。”由此可见,“嶷”字是专用字,天下“九嶷山”独一无二。而“疑”字的含义有多义,如:迷惑,犹豫,疑问,估量,猜测。 按说,九嶷山既然为山,当用“嶷”字最好。 好之一,天下名山虽多,而九嶷山只是唯一。“嶷”,“九嶷”,“九嶷山”所指均是同一地方——舜帝南巡崩葬之地,“过化”之所。这样,一说到九嶷山,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舜帝、舜帝陵,一说起舜帝、舜帝陵,人们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九嶷山,就如同说到南京紫金山人们就想到孙中山,说起孙中山人们就想到南京紫金山一样。于是,山由人扬名,人给山增色,九嶷山与舜帝陵互相辉映,会与日月同辉。 好之二,九嶷山从古至今已与数位帝王和国家最高领导结缘。中国道德文化始祖舜帝藏精于九嶷山;夏禹在南岳衡山筑紫金台祭舜;秦始皇、汉武帝南巡,分别于云梦、盛唐望九嶷山祭舜;宋祖赵匡胤拨银敕建九嶷山舜帝陵庙;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亲拟祭舜帝陵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主席毛泽东诗颂九嶷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江泽民为九嶷山舜帝陵题字。历朝历代的帝王或国家最高领导中,毛泽东与江泽民为九嶷山欣然命笔,而二人用的都是“嶷”。今后大家都去“疑”用“嶷”,既规范了字,又便于树立九嶷山的品牌效应,岂不再好不过! 好之三,见“疑”字就使人联想起迷惑,怪异,猜忌,恐惧;使人想起疑惑,疑难,疑问,疑团,疑冢,疑神疑鬼。而见“嶷”字使人联想起的是《诗·大雅·生民》句:“诞实匍匐,克岐克嶷”那种高峻状貌;使人想起的是《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想起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一应地表示“高尚”、“高耸”的高貌,九嶷山用“嶷”,使人高山仰止,那有多好! 好是好了,但是,中国人赖以考证词汇出处来历的权威书籍《辞源》,却对“九嶷”析曰:“山名,即九疑。”而对“九疑”析曰:“山名。《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注·湘水》:‘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也作‘九嶷’。《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望祭虞帝于九嶷。’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却原来“九疑山”也很有些来头。 我们倘若再追索下去,就会发现“九疑山”用“疑”字还不是将头上戴顶“山”字帽就能提高品牌价值那样简单。舜帝崩葬问题定论得最早的《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历史上对舜帝葬地的定论完整得无懈可击的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舜“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被称之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此外,《通考》、《十三经》古注、《国语》、《汉书》、《汉纪》、《淮南子》、《风俗通》、《世纪》、《皇览》、《舆地考》等涉及舜帝葬地问题,皆说舜南巡,崩葬于苍梧“九疑山”。 问题复杂了。我们如果仅从“嶷”字的专义性、权威性、规范性、褒义性考虑而将“九疑山”统统写为“九嶷山”,这就意味着要将全国所有的图书翻个底朝天;今人所写之书将“疑”改写为“嶷”尚好商量,要将那些流传了若干代的古老而珍贵的原始史籍重新排版印刷,或者挖补处理,这就比将“九疑山”写作“九嶷山”难度大得多了,除了愚蠢横蛮得焚书的始皇帝,恐怕没有谁会这样做。 原来南方苍梧山本就叫“九嶷山”,后来为什么就写作了“九疑山”了呢?这全因为是舜葬九嶷的缘故。一是因为“陵”;二是因为“寻”。 中国历史上陵墓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人死后做的土堆称之为墓,只有帝王死后高大的坟墓才叫做陵。而在殷商以前的远古时期“不封不树”,以山为陵。所谓不封,就是不封坟堆;所谓不树,就是不立碑。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在江南九嶷,实际情况就是“天葬”,以山为陵。这就有了“零陵”这个词汇(或地名)。单一个零字,绝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而是零散的意思。许慎《说文》对“零”字这样解释:“零,徐雨也,从雨,从声。”《词海》解释为零碎,零散。因此,所谓零陵,就是散而无定之陵。即是说,舜帝陵一定是在九嶷山,但是是散而无定之陵。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将三皇五帝之陵弄个坟堆,那是后人所为,倒反显出了其假。 如是也就有了“寻陵”的实际情况与传说故事。 舜帝葬在九嶷山,从夏代就开始祭祀。由于舜陵“散而无定”,难于确指,由于九嶷山山峰林立,帝冢难辨,被朝廷遣派祭舜的官员不知道哪一个山峰是舜的葬地,就只好在山门——陵墓之门祭祀。这已经被考古发现所证实。这就是“望而疑之”的来历,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寻陵”情况。 至于流传数千年的二妃寻夫的故事,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舜陵难于确指。说舜帝南巡一去不返,娥皇、女英万里寻夫。二妃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了九嶷山。善良的九嶷山人先时不忍心将噩耗告诉二妃,只说舜帝在九嶷山深处。于是,二妃踏遍了九嶷山九九八十一峰寻找舜帝踪迹。当得知舜帝已经勤民而死的消息后,二妃沿着九嶷山里大紫荆河而上,又沿着小紫荆河而下,过母江,越子江,寻找舜帝陵墓。九嶷山有九座山峰十分相似,都像人们所说的舜帝陵墓。二妃哭哭啼啼,先时红遍山坡的红杜鹃霎时变成了白杜鹃。二妃始终没有找到陵墓。这时,高高的三分石出现在二妃视野中。泪眼迷矇中,三分石三个山峰中,中间直插霄汉的变成了大舜,两边稍矮些的变成了二妃。往日的夫妻情爱全现眼底,二妃哭声更凄惶,更惨烈。从眼眶里流出的泪变成了血泪。血泪洒落在路边竹丛上,眨眼间变成了泪竹。由于九峰相似,望而疑之,二妃始终没有找到舜帝坟墓,最后在湘水源头三分石投身江中。 无数的学者墨客都知道舜崩葬九嶷山,而到九嶷山寻觅帝冢的时候因为以山为陵而又因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而难寻舜帝陵墓,于是《路史·辨帝舜冢》说:“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水经注·湘水注》说:“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径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下,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阳,商君葬其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述异记》说:“衡阳九疑山存舜庙,郡守至官,常致敬修祀,则空中如有弦歌之声。一说九疑山隔湘江,跨苍梧野,连营道县,九山相似,行者望而有疑,因名曰九疑。”2000年出版的《说文解字·译述全本》将东汉许慎对“嶷”字的注翻译为:“嶷是九嶷山,舜帝所埋葬的地方,在零陵郡营道县。形声兼会意字,以其山名,故从山;‘疑’是‘似’,以其九峰形势相似,所以从疑,疑又是声符。”又说:“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也作九疑山。” 原来“九嶷山”之“嶷”之所以写作“疑”,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九疑山”中有太多太深的文化底蕴。零陵、舜陵、九疑,三位一体,皆指九嶷山舜帝之陵。为此,虽然我们承认“九嶷山”用“嶷”字有千好万好,但是我们绝对不要忘记了对于文化含量太大的“九疑山”斩杀起来绝非易事。否则,仅将玉琯岩前摩崖石壁上每字17米见方的“九疑山”之“疑”字头上加上个山字,怕也会吓倒所有闻名中外的书法家的。 所以,“九嶷山”与“九疑山”都指舜帝所葬之地,不存在谁是谁非问题。该用“嶷”时用嶷,该用“疑”时用疑,“嶷”与“疑”对于九嶷山来说各有侧重。 (《舜帝之谜》,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 p1 i) w3 r" t3 J2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