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虞舜活动地望考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07: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虞舜活动地望考略
柳方来
虞舜,是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五帝之一。《夏商周年表》自禹代舜纪年,表明虞舜时代的存在是信史,舜是一信史人物。文献记载,他由庶人而被举,敷布“五常之教”,选贤任能,有大功于天下,受尧禅为帝;他开创了中华优秀道德之先河,奠定了今中国的基本格局;晚年,禅位于禹,实行了人类早期的民主制度。《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舜始。”后世誉之为“德圣孝祖”。舜之遗迹被视为圣迹,人们争以本地有此圣迹为荣耀,至使舜之遗迹几乎遍布华夏。舜出生地,即有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可谓众说纷纭。舜活动地也因之有多种说法。究其实,一个人的活动地不等于出生地,活动地可多变,但出生地只能有一处。目前虽无可信的考古资料可以证明,但从文献记载和现存传说遗迹中,亦可大体理出舜出生及活动地望脉络。
一、舜“东夷之人”,其出生地应在东夷方域
《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这是今见有关舜出生地且称舜为“东夷之人”的最早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周处《风土记》:“舜,东夷之人。”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亦云:“舜……东夷之人也。”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且被儒家尊为“亚圣”,其说必有所据,可信性应毋庸置疑,故其“东夷”人说为后世认同。舜当政后,任用皋陶、益、“八元”、“八恺”等一大批东夷贤人,似亦可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
那么,舜既为“东夷之人”,其出生地“诸冯”当求之于东夷方域。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说文》:“夷,东方之人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谓:“东夷之区域,由青、齐而海嵎,而兖、徐。”[1]其大体区域指今山东、苏北一带。又,《诗含神雾》:“生大舜于姚墟。”《孝经·援神契》:“舜生于姚墟。”则“诸冯”  “姚墟”或即一地,或相距不远。今山东诸城、菏泽、平邑均有诸冯,而苏北一带无此地名,考舜生地,可从山东诸地中分辨求之。
汉赵歧《孟子章句》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宋朱熹《四书集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清焦循《孟子正义》疏云:“唯青()居大东,海在其北,故郡称北海。海在北,如负之然也。赵(岐)氏盖闻诸冯之地负海而未得其实也,故浑而言之。今青州府有诸城县,大海环其东北,说者以为即《春秋》‘城诸’者。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盖相传自古,窃疑近是。凡言人地以所生为断,迁卒皆在后。孟子亦据言舜生而东也。由此以推,则知历山、雷泽、河滨,与夫负夏、寿丘、顿臣之皆东上,斑斑可考。”焦氏所言冯山、冯村在今山东诸城市。《春秋》所载“城诸”,在鲁庄公二十九年(665),鲁文公十二年(615),时称诸邑。然诸城一带无“姚墟”地名。
杨伯峻《孟子译注》云:“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山东通志·古迹》:“姚墟,在(菏泽)县东北六十里。皇甫谧曰:舜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应劭曰:姚墟与雷泽相近,后世称为姚城。《一统志》云:(姚墟)在濮州东南九十里,今属曹境,傍有诸冯村,孟所谓生于诸冯是也。”[2]言舜生于此,与此地雷泽有关。雷泽即雷夏,《尚书·禹贡》:“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云:“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正义引《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夏县郭外西北。”雷泽县即汉城阳县,隋改置雷泽。《水经注》:“雷泽在城阳故城西北。”城阳故址在今山东菏泽与河南濮阳交界地带。杨先生称诸冯在菏泽县南五十里,似已至今定陶县境。定陶有陶丘,《山东通志·古迹》:“在县西南十里,古曹城中。《尔雅》‘再成为陶丘’。后汉志古陶尧所居,《帝王世纪》‘舜陶于河滨’,曹国西南陶丘亭是也。”[3]然舜传说遗址,多集中于今菏泽北鄄城境内,杨先生所云诸冯地望,今难以确考。
今山东平邑县(旧属费县)亦有诸冯,明清《费县县志》《泗水县志》均称舜生于此。此村位泗水东境,今平邑县东南19公里,近颛臾古城。附近有地名“桃墟”。《水经注·泗水》云:“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陶墟。舜所陶处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谓桃墟即姚墟,盖舜后有姚姓,桃墟因姚墟而讹。《史记·五帝本纪》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之载,这一带有历山、雷泽等众多遗迹,从《水经注》看,此地有舜帝传说甚古。元代泗水知县孟从士有《重修舜宫记》,云:“出泗水县东,溯朝阳而行八十里之遥,有山曰历山,世传以为舜帝所耕之地。其旁九男之渚,二女之台,指为遗迹者甚多。山之东里许,有祠。有石刻,金大定元年重修碑也。”[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从炎黄二帝族源参王子襄《泗志钩沉》及现地名考证,认为今平邑诸冯村即舜生地。谓:“诸冯即邾风,为(邾风)二族合名。邾族固尝散布泗水,以孱居而名族”[5];“泗水东南与费县接境,费读重唇,亦出于风,唐、虞已有其称,正以同时之风族遍处泰山一带。”[6]又谓:“帝舜出于颛顼,颛顼封庶子穷蝉于姑幕……今泗水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下有姑幕城,《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即此。……穷蝉之国,既在泗水东南雷泽一带,支裔式微,历世居此,舜为其孙,故即生长于斯。”[7]王献唐先生考证:“若历让山,若雷泽,若寿丘,若河,无一不在泗水一方。知舜亦当时泗水之人。”[8]云:“今历山之坳,有帝舜庙,山中有历山村,附近有诸冯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台。《孟子》:‘舜生于诸冯,长于负夏。’历山之下,现有诸冯,境内又有负夏,与《孟子》所述亦悉相合。至于舜井及娥皇女英台,或出后人敷会,未可尽据。”[9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冀州为古地名,《禹贡》列九州之一。《吕氏春秋·有始览》:“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约包括今河南、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一带地区。如据《禹贡》“冀州”而言,《史记》所载显与孟子“东夷”说不合。然“九州”并非仅《禹贡》一说,《淮南子·地形训》所列“九州”即与之不同。《淮南子》所列九州为:东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汇西弇州,正中冀州,西北台州,正北泲州,东北薄州,正东阳州。从上述“九州”之“汇西弇(与‘兖’同)州”、“正北泲(古‘济’字)州”看,此“冀州”似在今山东。《淮南子·地形训》云:“正中冀州曰中土。”又云:“中央之美者,有岱岳。”岱岳为今之泰山,似今山东泰山一带即“中土冀州”之区。近年,有学者考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冀州非行政建制,只表示一种地理形势,证之以金文契文,认为“冀州盖即鬼州、鬼方之意,为鬼族所居。这个鬼族,就是神农、蚩尤氏族”[10]。“冀州大约在汶泗上源,今鲁中山地间”[11]。这一带固属东夷,如此,则司马迁称舜为“冀州之人也”与孟子称舜为“东夷之人也”并无矛盾之处。由上考“冀州”地望,似舜生今诸城、菏泽说亦欠妥。王献唐谓:“山东菏泽、诸城,及山西之垣曲县,均有诸冯。史志或相引为舜生之地。诸冯族人迁至他处,仍名诸冯,故各处多有其名。后人因名敷义,遂为此说,皆不可信。以山西之诸冯,与东夷不合,菏泽二处亦无历山诸地,为其佐证也。”[12]此说应是成理的。据此,《括地志》“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说,亦恐诸冯族人迁徙而致,祖地或在泗水桃墟。
总之,舜为东夷之人,其出生地只能在东夷。今平邑诸冯,固属东夷,且为《淮南子》“冀州”方域,这里有古籍记载,且有地名桃(姚)墟为佐,舜生于此,似较为可信。
二、舜“微为庶人”,为谋生计,居地或常迁徙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至帝舜,皆微为庶人。”照此谱系,舜虽为黄帝九世孙,帝颛顼七世孙,然自穷蝉起,已六世为庶人,故舜一直生活在下层社会里。其虽生于诸冯,然未必一直居此,孟子“迁于负夏”可证。而且从“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13]、“贩于顿丘,就时负夏”[14]、“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傅虚卖贱,于是债于傅虚”[15]看,舜被举之前居所不定,所从事职业也不固定,或耕,或渔,或陶,或作,或贩,涉及农、渔、王、商,几乎是当时社会的各个行业,皆应为谋生计而为之。上述舜所居之地望,王献唐多考为泅水一带。此考为一说,然未必仅于此地求之。
舜生地为诸冯、姚墟,在今泗水东部。舜生活之时代已处农耕社会,舜又“微为庶人”,自然不能脱离农业生产,其最初所耕之历山在今泗水一带应是合理的。今泗水有雷泽, “雷泽在泗水治东六十里”[16]。“雷泽秋色”为当地著名景观,至今遗迹尚存。舜陶之地亦在泗水,可从《韩非子·难一》“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证之,其陶之河滨之河必在东夷。“至谓河滨,虽不言何河,就上各地证之,其为泗河,又无疑矣。”[17]可以想见,上古之人农、渔、陶未必专事一职,适农时而耕,农闲时或渔或陶,则舜起初耕、渔、陶之地当即出生地今泗水一带。今济南亦有历山,宋曾巩《齐州二堂记》曾予考辨,谓舜耕处,《大清一统志》同此说。舜或曾耕于此,但不能因之而否定出生地之历山。又,今山东泰山脚下的肥城有都君庄,《山东通志》谓:“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即帝舜成都之处。”[18]《帝王世纪》:“帝舜有虞氏,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华,字都君,有圣德。”都君庄亦或曾为帝舜居处。“作什器于寿丘”之寿丘,则在今山东曲阜。《史记》正义:“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元和郡县志》:“今寿丘在曲阜县东北六里。”寿丘地望,古今只曲阜一说,曲阜在今泗水县西二十公里,更为舜曾生活在今山东泗水一带的有力证据。“迁于负夏”  “就时负夏”之负夏,学者或谓即“负瑕”。“负瑕,在(兖州)县西二十五里,亦作负夏。《史记》‘舜就时负夏’,孟子言‘迁于负夏’。今城北三里有负瑕泉,一名舜泉”[19]。西汉称瑕丘,故址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亦泗水所经之域。又谓负夏在今菏泽一带,此可能亦不可排除。上述地名,均在今山东,且以泗水流域最为集中,王献唐“知舜亦当时泗水之人”说或为不谬。“贩于顿丘”之“顿丘”,《诗·卫风·氓》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句,址在今河南浚县西。此顿丘亦或汉置古顿丘县,为今河南清丰。“债于傅虚”之傅虚,今虽不详其址,然必距顿丘不远,亦应在河南。从“顿丘”、“傅虚”二地名看,舜曾居今河南濮阳一带是无疑义的。值得提及的是,舜居上述各地,并非仅舜一人,《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从“即求,常在侧”看,似透露出舜举家随舜迁徙之信息。
舜的圣德、宽容、纯孝赢得了人们的爱戴。“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20]。因之,年三十被四岳举荐。帝尧为考察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21]。“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22]。是时“舜居妫汭”[23],已由东夷徙至今晋南了。妫汭、虞,为舜被举时乃至禅尧位前较固定住所。《尚书正义》:“虞与妫汭为一地。”《尚书集解》:“妫,水名,在今河东府河东县,出历山间。”《水经注》:“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一说汭非水名,妫汭指妫水隈曲之处,虞为舜居处之地名。《论语注疏正义》:“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以微至著,常称虞氏。”虞,古国名,地在今山西平陆,然平陆无妫汭二水,此“虞”当系永济虞乡。证之《路史》,虞乡为虞无疑,后称舜为“有虞氏”应即源自此地。《尚书正义》称“舜为生号”,《史记集解》引谥法云“仁圣盛明曰舜”。则“舜”之号或为人们对其敬称。如“舜”为敬称,则必非起自本人,或与帝尧之考察有关。舜初居虞乡时仍为庶人,其“耕”  “渔” “陶”应仍是其常业,后世以舜起初“耕”、“渔”、“陶”之地名名之亦属常理。尧“以二女妻舜”、“使九男与处”后舜之表现,使尧认为四岳所言不虚,“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24]。或“舜”之号即始自此时。如此说成理,则“虞舜”之称皆应缘自居于虞乡,始之于虞乡。
舜居有迁,见于《孟子》。由东夷而晋南似可看出舜渐次西迁之轨迹。既有迁徙,“微为庶人”的舜在迁徙之处留有耕、渔、陶之遗迹是自然的。族迁名随,这大概即今山东、河南、山西各地均有历山、雷泽、陶墟的原因。其他地方或有舜称帝后巡视稍驻遗迹,如《尚书·尧典》“东巡守,至于岱宗”以及“南巡守”、“西巡守”、“朔巡守”等,但与其微时无关。至于后世舜后裔播迁,为怀念先祖又将其先祖有关的地名带至各地,使这些地名遍及大江南北,那应是再后的事了。
三、舜“都蒲坂”“卒于鸣条”,应在山西运城
《帝王世纪》:“舜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阳,或在潘。”《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曰:“平阳,今晋州城是也;潘,今妫州城是也;蒲坂,今蒲州东二里,河东县界蒲州故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女坛。”
古籍言舜都地望不一,或舜都确有变迁。因舜继尧位,《帝王世纪》载“尧都平阳”,平阳故址为今山西临汾,在全国学界有共识。舜在平阳继承尧位是无疑问的,曾一度为都也是可能的。潘,《路史·国名纪丁》云:“潘,故县属上谷,本北燕州,贞观故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墟。”《括地志》:“妫州有妫水,本北燕州,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据此,潘故址在今北京市怀来县一带。学者考证,谓怀来妫州妫水是后来之名,显非虞舜始居之地,系舜后裔播迁,族迁名随的结果。舜都应以蒲坂为是。
蒲坂为舜都,有文献记载,有遗迹证明,史证确凿。1999年版《辞海》“蒲坂”条释:“古邑名,在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相传虞舜都于此。春秋属晋,战国属魏。”《辞海》系当代权威辞书,释文集古今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可以为据,不再赘述。舜都于此,方与《尚书·尧典》舜“东巡守,至于岱宗,柴”相合。如果在“潘”,至岱就应称为“南巡守”了。
孟子云舜“卒于鸣条”。今本《竹书纪年》亦载:“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则鸣条为舜暮年居住、驾崩并埋葬的地方。《书·汤誓》孔颖达疏引皇甫谧云:“安邑县见有鸣条陌、昆吾亭。”安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城。这里曾先后为虞州、安邑郡治所。1958年与解虞县及临猗、永济两县的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运城县,1983年改设运城市,今为运城市盐湖区。盖因境内有盐池,历为中国著名产盐区而得名。鸣条即盐湖区鸣条岗,距市区北十公里,这里有舜帝陵庙,据当地县志与庙内碑刻载,陵冢始于禹时,庙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书·高祖纪》载:“十有六年(492)……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当与尧都平阳、舜都蒲坂葬鸣条、禹都安邑有关。
据《史记》、《帝王世纪》载,舜寿百岁,其一生最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晋南。三十岁被举时居妫汭,五十岁摄行天于事当在平阳,六十一岁代尧践帝位后应定都蒲坂,九十九岁时居于鸣条。后卒于鸣条,葬于鸣条,鸣条地近蒲坂,应是合理的。《史记·五帝本纪》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则称卒地为今湖南宁远。想宁远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百岁高龄的舜帝却“南巡狩”至此,似可能性不大,此“苍梧”或即竹书所云鸣条之“苍梧之山”。《墨子·节葬下》:“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曰“西教”,其“道死”之地当求之西方。墨子生活时代早于司马迁,其“西教”说可与孟子“卒于鸣条”印证。今“南己”虽不可考,大概和“鸣条”“苍梧之山”是一回事。
综上所考,舜为“东夷之人”,其出生地和最初活动地当在,东夷方域。舜被举前“微为庶人”,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为谋生计,其居地不断迁徙亦可理解,《孟子》“迁于负夏”可证。三十岁被举时舜居于妫汭,说明舜已由东夷徙居晋南,因而舜在今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均留有遗迹。舜后裔播迁,又将先祖地名带至各地。在晋南,舜开始了七十余年的政治生涯,成就了中国上古史上的一代圣君。今运城市有舜都,舜陵,与之邻近的临汾又是公认的尧帝故都。孟世凯先生指出:“运城地区有不少虞舜活动的传说遗迹见诸于史籍,夏禹早期在这里也有遗迹。这里有浓厚的虞舜文化的学术内涵,有学术研究的可行性。”[25]中国先秦史学会在盐湖区建立“尧舜禹研究基地”,为虞舜文化研究搭设了广阔的平台。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发现,研究的深入,尧舜禹文化研究一定会呈现崭新局面,虞舜居地之密码也将最终得以破译。
注释:
[1][5][6][7][8][9][12][16][17]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27、482、486、483、482、482、482、474、482页。
[2][3][18][19]《文渊阁·四库全书》缩印本第539册,第394、397、391、361页。
[4]《泗水县志·艺文》。
[10]温玉春:《黄帝氏族起于山东考》,《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1]温玉春、曲惠敏:《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山东考》,《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13][20][22][23][24]《史记·五帝本纪》。
[14]《尚书大传》。
[15]《尸子》。
[21]《尚书·尧典》。
[25]《先秦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 }! W' Y3 P$ N  |# W
' @$ W( j$ F% `) z9 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