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帝出生地考 冯浩菲 一、有关舜帝出生地的记载和解说 关于舜帝的出生地,主要有4种记载,第一种见于《孟子·离娄》下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 第二种记载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谓: 舜,冀州之人也\[1\]。 第三种记载见于《史记正义》所引《孝经·援神契》,其文云: 帝舜生于姚墟\[2\]。 第四种见于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其文云: 瞽叟妻曰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 以上4种记载是文献中所见关于舜帝出生地的最早的记载,其中《孟子》、《史记》的史料价值大,所记比较可靠;《孝经·援神契》是两汉之际出现的七纬之一,纬书的大部分内容荒诞不经,但一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和古史传说还是可用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帝王世纪》所出稍晚,但由博采经传杂记而成书,均有所本,可供参考。这几种记载中提到舜帝的出生地有3个,即“诸冯”、“冀州”、“姚墟”。历代学者关于这3个地方的解说可依次归纳如下: 1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于《五帝本纪》“冀州之人也”句下注云:“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3\] 2《史记正义》又于“舜耕历山”句下引《括地志》云,越州余姚县、濮州雷泽县,“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4\]。 3宋代孙奭《孟子疏》认为《孟子》与《史记》的记载一致,故谓“今云舜生于诸冯,则诸冯在冀州之分”\[5\]。即认为举方域则为冀州,论具体地名则为诸冯。 4宋代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谓:“诸冯,在河中府河东县,其地有姚墟。”\[6\] 5清代焦循《孟子正义》谓:“青州府有诸城县,大海环其东北,说者以为即《春秋》书城诸者,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盖相传自古,就疑近是。”\[7\]乃谓诸冯在山东之诸城县。 6杨伯峻《孟子译注》谓:“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8\] 细绎以上关于舜帝出生地的6种解说,就会发现第1、3、4种3种解说实际上是一致的,依次说明蒲坂属冀州,诸冯在冀州蒲坂,姚墟在诸冯。蒲坂是汉代以上的地理名称,隋朝改称河东县,清朝称为永济县。也就是说,按汉代以上的地理概念论,舜帝生于冀州蒲坂县诸冯地方之姚墟。冀州蒲坂县,今为山西省永济县。其他3种解说则各异。 二、可以信从的三种解说 我们认为,以上第1、3、4种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合而观之,对舜帝出生地作了明确的揭示,可以信从。原因是:第一,如前所述,古代记载舜帝出生地的4种典籍中提到了3个关键性的地名,即冀州、诸冯、姚墟。这3种解说不谋而合,将3个地名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揭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县)诸冯(里)之姚墟。这决不是巧合,而是说明古史事实原本如此,即古之冀州有蒲坂诸冯,诸冯有姚墟,舜帝生于其地。唯其如此,故后世的4种记载虽然角度不同,行文各异,但所反映的事实却隐然不诬,一脉相承。《史记》只记方域,故云“舜,冀州之人也”,《孟子》只记里籍,故云“舜生于诸冯”。《孝经·援神契》等只叙具体出生地,故云“生于姚墟”。古人行文简严,字斟句酌,互相发明,多忌重复,故4种记载似歧异而实相足。至于《孟子》中的“东西”之论,“千里”之言,(《孟子·离娄下》接“(舜)东夷之人也”句后云:“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则不难理解。蒲坂对岐周,自然为东西之势。《离娄》篇那段话主要论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的要旨,“千里”之言与《梁惠王》篇“不远千里而来”之“千里”相类,均属概言,而非确数。再者,蒲坂距岐周,道路崎岖,也几近千里。与《孟子》之文相符。反之,若必以东夷为山东,那么距岐周便不是千有余里,而是几千里之遥了,显然与《孟子》之文不合。还有,“东夷”、“西夷”,意同于东方、西方,并不是指东方的夷人和西方的夷人,因为舜和文王都不是夷人。因此“东夷之人也”,就等于说东方之人也。再者,舜帝的九世祖黄帝,七世祖颛顼都生于东方,建都于东方,故论其祖籍也是东方之人,亦即所谓东夷之人。要之,这3种解说合而观之,将古史记载中提到的与舜帝出生地相关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合理地连接在一起了,既揭明了舜帝的出生地,又使4种古史记载互相补充,若合符节。因此说明这3种解说是正确的,可信的。其他3种解说无论诸城说、菏泽说还是雷泽说、余姚说,都既不能使3个地名合理地连接在一起,又使4种古史记载互相矛盾,无法理解,显然有误,不可信从。 第二,这3种解说合而观之,对舜帝出生地的揭示,不但使文章开头所提到的4种古史记载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而且从《尚书·尧典》中也能得到有力的印证。《尧典》云: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联位?”岳曰:“否德忝帝位。”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敖,克谐以孝,烝烝,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这段记载是说,尧帝年老,向群臣询问继位之人,群臣推荐虞舜。虞舜当时是一个普通百姓,尚未婚娶,跟父母兄弟一起耕作陶渔为生,有孝顺贤能的名声。对此,尧帝已经有所了解,故一经群臣举荐,便欣然同意,并说,“我要试一试”。遂将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虞舜为妻,企图看看虞舜怎样对待两个公主,怎样处理家庭关系。虞舜按照当时的妇礼,使两个公主在妫汭做了虞家的媳妇。能治家则能治国。因此尧帝得知后甚为高兴,知道虞舜可以继大位。孔颖达《正义》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这就是说,妫水流经蒲坂,虞舜一家老小生活在妫水旁,也表明舜帝的故乡即在妫水旁。妫水与诸冯同在蒲坂县境内,相去不远。《尧典》标其水域,故云“厘降二女于妫汭”;《孟子》、《史记》等记其地域,故云冀州、诸冯、姚墟。行文方法不同而已,与史实无碍。尧都平阳,属今山西省临汾市,在蒲坂之北,相去不远。唯其两地相近,故当日虞舜孝顺贤能的美名容易为朝臣和尧帝所了解,尧帝嫁女观舜也容易施行,合情合理。倘谓舜生于遥远的东方的诸城、菏泽或南方的余姚等地,这些事情就不好解释。因为当时属于原始氏族制社会,生产落后,交通不便,数千里之外,尧帝的权力能否有效辖及也成问题,何况又不闻彼地有妫汭。要之,《尚书·尧典》是记载尧、舜二帝事迹的最古老最权威的典籍,仅此一条记载,亦足以说明舜帝生于蒲坂之诸冯,而不生于远离尧都的其他任何地方。 第三,《尚书·尧典》与《史记·五帝本纪》均称“虞舜”,即在“舜”字前加“虞”字。《史记索隐》云:“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9\]张氏《正义》引《水经注》云:“干桥东北有虞城,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10\]《帝王世纪》亦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今永济县东部仍有“虞乡”地名。这说明舜为古虞国之人,而当时的虞国正在今永济县之东,而后世带“虞”字的其他地方的地名多为舜之后代的居住地,因此亦可证明舜生于今之山西省永济县,而不生于别处。 第四,我国许多史籍中所记载的舜帝微时的生活地域,如服泽、历山、雷泽、河滨等,根据历代学者们的考释,大都在蒲坂一带,也间接证明舜帝生于蒲坂境内。如《墨子·尚贤上》云: 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清代毕沅《校注》云: “服”与“蒲”,音之缓急。或即蒲泽,今蒲州府\[11\]。 又如《尚贤中》云: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霄泽\[12\]。 《史记·五帝本纪》也云: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13\]。 “濒”与“滨”通用。南朝宋裴骃《集解》云: 郑玄曰,“(历山)在河东”\[14\]。 唐张守节《正义》云: 《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历山南有舜井。……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行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15\] 今人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于“渔雷泽”下注道: 一名雷水。古泽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16\]。 《帝王世纪》云: (舜)年二十,始以孝闻,尧求贤,而四岳荐舜,尧乃命于顺泽之阳,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耕于历山之阳,耕者让畔,渔于雷泽,渔者让渊;陶于河滨,陶器不窳。尧于是见舜于贰官,设飨礼,迭为宾主。南面而问政。 《后汉书·郡国击》载河东郡有云: 蒲坂,有雷首山。 南朝梁刘昭《注补》云: 县南二十里有历山,舜所耕处\[17\]。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于“(河水)又南过蒲坂县西”条下云: 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乃径历山下,上有舜庙\[18\]。 以上所引表明,我国历代许多学者都认为史籍中所载舜帝微时的生活地域服泽、历山、雷泽、河滨等均在蒲坂境内。我们认为,这些注解是有根据的,可信的,而其他种种歧异的解释则是靠不住的。舜帝微时年幼,同父母兄弟一起生活,耕田,渔猎,做陶器,总是在自己的故乡,生活地域相去不远。年龄稍大,出外做做生意是可能的,但距离家乡也不会过远。(《孟子·离娄》谓“迁于负夏”,《史记·五帝本纪》谓“就时于负夏”。迁,即贸迁有无,亦即“就时”之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生意。负夏,或谓在今山西省垣曲县,或谓在卫地。)因此客观上就存在着—个条件,即舜帝微时的生活地域历山、雷泽、河滨等应该在一个地域之内,相去不远。符合这个条件的解释是对的,否则就是不对的。历代大多数学者的考释符合这个条件。即认为历山、雷泽、河滨等都在蒲坂境内,有深远的历史根据,因此是可信的。其他种种异说所指的地方则不同,有历山,却无雷泽与河滨。有雷泽,却无河滨与历山。有陶字地名,却历山、雷泽、河滨并无,而且都没有深远的历史根据,故不足信。这是其一。这类记载中“陶河滨”的意思,应该是说在黄河畔边烧制陶器。(在先秦文献中,“河”字一般专指后世所称的黄河,其它流水也各有专名,称“某”。以单字为名,黄河称“河”,其它河流称“某”。以双字为名,一般是单名后加“水”字,称“河水”、“某水”。如《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浮于淮、泗”之类是以单字为名。《山海经·海内西经》“河水”、“洋水”、“弱水”之类是以双字为名。另外,“陶河滨”与“耕历山”、“渔雷泽”连称,也表明三处毗邻,不会相离过远。故“陶河滨”是指黄河之滨,非泛指其他水滨。)这就是说,其生活的地方应该靠近黄河,否则,如何“陶河滨”?遍核历代学者们考释舜帝微时活动地域时所指认的地方,只有蒲坂即今之永济县符合这个条件,其地位于黄河东岸和北岸,黄河流经县境西部和南部,形成拐角之势,全长近100里,滩泽广阔,适于渔业陶业。相反,其他被指认的地方,无论诸城、济南,还是菏泽、定陶,当时都不在黄河畔上。因为据考证,公元前602年以前,黄河故道从今河南延津县向东北流,取道今河北之巨鹿、武强,而由天津入海,根本不从山东境内过\[19\]。至于南国之余姚,与“陶河滨”就更加无缘了。这是其二。因此,历代许多学者都认为舜帝微时的生活地域历山、雷泽、河滨等均在蒲坂境内,看来这是正确的。人们幼小微贱时的生活地域一般都在故乡,即出生地附近。特别在尧舜时代,洪水怀山襄陵,道路阻隔,生产不发达;又是在一个父亲为瞎子、母亲不懂道理的家庭里,更其如此。因此,其微时生活地域在蒲坂境内,也表明舜帝的出生地是在蒲坂,而不在别处。 三、其他三种解说辨疑 在关于舜帝出生地的6种解说中。有3种是相合的,已如上所论。其他3种解说,即第2、第5、第6种均有误,不可从。除第二部分中已经提到的一些理据之外,我们还可以对其疑误之处分别加以辩说。第2种解说,即《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另说,原文全文如下: 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20\]。 《正义》前文所引《括地志》又云: 《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印舜所生也\[21\]。 这里牵涉到两个地方,一是越州余姚县,一是濮州雷泽县。越州余姚县乃今浙江余姚市,远离黄河流域,偏在南土,与本文第一部分开头所引古文献中关于舜地出生地的4种记载毫无瓜葛,因此舜帝不可能生于其地,《括地志》的另说当属出于某种原因的传说而已。故《正义》引《括地志》又一说云:“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22\]其说或近是。 濮州雷泽县,今属山东省鄄城县。虽在黄河流域,但第一,其地属古兖州,不属冀州。第二,已如上所述,春秋以前,黄河故道不从今山东境内经过。鄄城靠近今黄河南岸,而今黄河河道山东段形成颇晚。可见濮州雷泽县,与古文献中有关舜帝出生地的4种记载其实也挂不上关系。还有,其地与《尚书·尧典》篇所载舜帝重要资料无涉。据此不难认定,舜帝的出生地也不会在该地。至于其地有历山、舜井,则另有原因在,说详后文。 第5种解说,即焦循《孟子正义》,原文引清人赵佑《四书温故录》解释东汉赵岐《孟子章句》“负海”之说(赵氏《章句》:“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也。负海也。”或本无上“也”字,“负”下重一“负”字),认为诸冯之地负海,青州诸城县大海环其北,其地又有冯山、冯村,疑其近是,其实,不管赵岐“负海”之说如何解释,也不管其地有无冯山、冯村,都不能证明诸城就是诸冯,更不能说明舜帝生于其地。因为第一,诸城古属青州,不属冀州。第二,其地南近黄海,远离黄河。第三,其地去歧周三千多里,而不是“千有余里”。有此三点,表明诸城自诸城,诸冯自诸冯,两者不宜相混。其地与舜地出生地无关。 第6种解说,即杨伯峻《孟子译注》据“传说”给“诸冯”作注,称其地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这个“传说”当本自《菏泽县志》。光绪六年叶道源纂修《新修菏泽县志·图考三》为《荷泽古迹之图》,所绘黄河不是黄河故道,而是公元1194年改道以后所形成的现今河道。县境在黄河南岸,图中不但标有诸冯,而且还标有雷泽、历山、姚墟、舜庙、舜井。但是除了在图上标名之外,该《志》中仅对“雷泽”作过极简略的记述,对以上所标其他历史地名则几乎没有别的文字记载。杨氏《译注》所据“传说”或即本此。根据上述论证,我们已经知道春秋以上黄河故道不从现今山东境内过,因此古文献中所记舜帝微时“陶河滨”的地方不会在菏泽境内。这是其一。现今菏泽古属兖州,不属冀州。因此与《史记》“舜,冀州之人也”的记载不合。这是其二。还有,其地与《尧典》中所载重要资料亦无关。因此,舜生于荷泽诸冯的说法仅仅是“传说”而已。至于《古迹之图》上所标与舜帝有关的地名大都无所根据,当是因缘传说而生,不足为凭。 四、《永济县志》的佐证 太史公曾经周游天下,所到之地,“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23\],说明尧舜的事迹流传较广,因此后世的许多地方志中各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是传说归传说,事实归事实,往往从记述的详略、方式、语气等方面可以判别出真假是非。 考之与舜帝出生地问题有涉的各个地方的史志记载,其他地方的史志或不涉及这个问题:或如《余姚志》说明其地古为舜帝后嗣封地,或如山东《历城县志》仅对历山、舜庙各有所叙述,但很粗略,没有系统资料。或如《新修荷泽县志》仅在古迹图上标出与舜帝有关的地名,却很少有文字记载。唯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所刊李荣和、刘钟麟重修的《永济县志》对县境内所括舜帝出生地、微时生活地域及后世所建纪念舜帝的庙宇等,记载极为详细,并有一系列附图。永济县,古称蒲,秦称蒲反,王莽时称蒲城,东汉称蒲坂,又作蒲阪,隋称河东县,清称永济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1961年析出,又称永济县。其古城始建于元魏。《永济县志》卷一《图考》载有《县境全图》.。 其图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图中有黄河,从北向南,又转向东,流经县境西部和南部。有诸冯、舜庙,有雷首山,即历山,又称中条山、首阳山等。历山南有舜井。有涑水,由东向西,流经雷首山南部,注入黄河,有雷泽,有陶城,西濒黄河,即舜所都之处。 该《志》卷一《都图》类一一列出县内所辖乡、里、村之名,其中县北陶邑乡辖18里,又其中诸冯里辖6村,即南陶城、北陶城、永凝、诸冯、舜帝、尊村,其地有舜原,相传为舜帝所生之地。诸冯村有舜庙。该《志》卷十六至二十《艺文》类载有元代郭思真《舜庙记》、明代韩《舜帝祠记》、清代龚廷飚《修诸冯村虞帝庙引》等文,均广征博引,又核之当地古迹文献,对舜帝生于该地有详细的考论,坚信不疑。 该《志》卷一《图考》类还载有《河滨图》、《历山图》、《雷泽图》、《沩汭图》等,并各有考释。 该《志》卷三《山川》类《历山》一目下云: 在县东南六十里,上有舜庙,后周宇文护为总管时所造。《水经注》,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耕处,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杨雄《河东赋》云:“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嘉虞氏之所耕。” 接着引录该县旧《志》详辨历山所在之文,说明虽然海内历山颇多,但作为舜帝微时耕作之处的历山,只能是永济县之历山。 据《汉书·扬雄传》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2年)三月,成帝率领群臣北渡黄河,去汾阴祭后土,回程中登临历观,思慕舜帝旧风。扬雄随从,回来之后,奏上所写《河东赋》。唐代颜师古于“历观”下注道:“历山上有观也。晋灼曰:‘在河东蒲阪县。’”这就是说,早在西汉以上,蒲坂历山上就有纪念舜帝的建筑物,称为历观。也说明西汉时代,人们习惯上都把蒲坂作为舜帝的出生地和主要生活地域对待,故登临瞻仰,寻慕遗风。扬雄是西汉后期著名的词章家和文献学家,史称他博览群籍,无所不见,他对蒲坂历山与舜帝关系的认识,当然有深远的文献根据,决非后世一般文人之随意吟咏可比。又如《雷泽》一目下道: 雷泽,在县南四十五里,首阳山下,南流入河,相传舜渔于此。 又如《妫汭泉》一目下道: 妫汭泉,在县南六十里。《水经注》:历山有舜井,妫、汭二水出南曰妫,北曰汭。《通志》云:二水东西相距二里,合流入黄河。 清代重修《蒲州府志》对永济县舜帝事迹的记载与《永济县志》大致相同。要之,乡邦文献古迹是当地的荣耀,因此世代相传,源远流长,而且都比一般史籍所载详细。《永济县志》对舜帝事迹的记载如此详细,地名历历可指,文献一一有征,事迹接于耳目,遗风闻于千古。这一切有力地证明,舜帝的出生地和微时的生活地域,还有建都之地,就在当地。 以上4个方面的论证表明,在历代学者关于舜帝出生地的6种解说中,第1、3、4种解说合而观之,对舜帝出生地作了明确的揭示,即认为其生于古冀州蒲坂县诸冯里之姚墟,这种认识有深远的历史根据,合情合理,可以信从,其他的说法则不可从。 历史地名雷同的比较多,与舜帝出生地和微时生活地域有关的地名如诸冯、姚墟、历山、雷泽等的雷同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3个:一是不谋而合。特别是姓氏命名的地名最容易不谋而合。中国的姓氏很多,各个姓氏的人繁衍迁徙,遍布各地,凡其聚居之地,往往以姓氏命名,或称庄,或称村,或称坡,或称湾,或称山,或称墟,等等,各因古今方俗而异。因此各地诸如冯村、冯山,姚坡、姚墟之类相同的地名特别多,现代如此,古代也如此。一是迁徙者以旧地名新地。留恋故土,思慕祖先,是人之常情。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以群体形式离乡背井,迁往一处新地方,往往用故乡的地名给新迁地命名,表示对故乡和祖先的留恋与纪念。汉高祖刘邦为取悦其老父,在长安郦邑筑城,命名新丰,即是人所共知的典故。东晋时代,由北方迁往南方的侨民大都聚族而居,因此产生了许多与旧土同名的侨乡。这也是人所熟知的。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美国的纽约、新罕布什尔等即是其例。关于姚墟、历山的同名现象多属此类。还有一个原因是附会等同。被指称的地名与原先的历史地名实际上不同名,但一经考释者说解牵合,印象上又同名。如《墨子·尚贤中》和《史记·五帝本纪》均谓“渔雷泽”,原名“雷泽”,但《史记集解》引郑玄说却等同于“雷夏”,《括地志》又作“雷夏泽”。又如《孟子·离娄》谓“舜生于诸冯”,原名“诸冯”,但焦循《孟子·正义》却以山东诸城当之,其根据是诸城有冯山、冯村。结果在后人的印象里,山东的“雷夏”和“诸城”似乎又可名作“雷泽”与“诸冯”。明白了这类情况,对历代学者关于舜帝出生地(包括其微时生活地域)所作的不同考释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1][2][3][4][9][10][13][14][15][20][21][22][2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32、225、32、32、31、31、32、33、33、33、31、31、46页。 [5]《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5页。 [6]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四库全书》第20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7页。 [7]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第317页。 [8]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页。 [11][12]孙诒让:《墨子闲诂》,《诸子集成》,第4册,上海书店,1986年,第27、34页。 [16]王利器:《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9页。 [17]司马彪:《后汉书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3399页。 [18]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4页。 [19]谭其骧:《黄河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8、44页。 (《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 r! {: w1 v' G! T: C# t# n# r
- J- |" u q( c2 j6 Y: R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