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及其价值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7 22:5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及其价值
宋会群
一、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韶乐与韶关的关系
韶乐是跨越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清末的祭祀天地四望之神、郊庙及宴飨时所用的“大乐”,其对我国礼乐制度的形成、人与“天地同和”的基本理念、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几近五千年的声名,决定了韶乐是一种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非常巨大的、潜在无形的文化资源。
因此,当前各地都在竞相开发韶乐,以提高其城市知名度、文化品位和增加旅游收入。目前,山东淄博、曲阜等地据春秋战国时的“齐韶乐”和隋以后的“祭孔乐舞”已开发出了所谓“祭孔韶乐”,据说湖南、河南洛阳等地也在积极开发。但是,文化资源的地方区域属性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即:当地文化与韶乐有没有关系?关系多深?如果毫无关系而进行开发,只能是浪费财力人力,不会被世人认同。所以,韶关开发韶乐必须先明白韶关的古文化与韶乐有没有关系,有没有历史根据和文献根据,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开发韶乐。
据我们的研究,大舜时代的韶乐是南方苗蛮部族的文化,其起源于南岭周边的粤北、湘南地区,在舜与苗蛮的战争、交流、部族融合中传至中原,成为三代时期礼乐制度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粤北、湘南是韶乐的发源地,所以这一地区不仅有大舜、象、叔均、娥皇、女英的许多传说,韶关更有关于舜登韶石奏韶乐的许多古迹。魏晋南北朝时期,粤北的丹霞地貌已因这一传说,被形象地命名为“韶石”,隋开皇年间置州时,又因这一传说被命名为“韶州”,以后,“韶”成了这一地区最响亮的名称,是这一地区的标志,而韶乐的“天地同和”、“尽善尽美”精神,也成了这一地区包容四方外来文化(如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的内在动因,形成了以“和合”、“包容”、“交流”、“务实”为突出特征的“韶文化”,直至近现代,粤北地区仍然扮演着南北方文化交流、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流、外洋文化与中华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因此,如果说当前全国哪个地区最有资格恢复、开发韶乐的话,我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粤北的韶关地区,因为这一地区在得名上、韶乐的起源上、韶文化的形成上都与韶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证据如下:
()韶关得名于韶乐
1韶州得名于韶石。韶关之“韶”得名于韶州之“韶”,此不证自明。韶州得名有下列记载: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十道志》曰:“韶州始兴郡。《禹贡》杨州之域,春秋战国皆楚地,秦属南海郡,二汉属桂杨郡,吴置始兴郡,晋因之,宋改为广兴,齐复为始兴。隋平陈,为韶州,以韶石为名。”
《十道志》乃唐初梁载言(中宗时人)所作,当时已“传于世”。此言韶州始置于隋,而名为韶州的原因则是韶石。稍晚一点的《元和郡县志·韶州始兴下》也曰:“隋开皇元(元当为九)年平陈,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东北韶石为名。”
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三十五:“(曲江)有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等,似双阙,州取名焉。”看来,韶州因州东北的韶石而得名,殆无疑义。
2韶石得名于韶乐。既然隋置韶州时,不用当时已惯用的曲江、始兴、衡州为名,而改用新名,说明韶石早已在此前闻名于世,其声名足以和曲江、始兴、衡州相比。其实在南北朝时已有关于韶石的记载,如《水经注·溱水》:“东江又西,与利水合。水出县(曲江)之韶石北山,南流径韶石下,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
这是对韶石较早的细致描述。韶石之所以在魏晋时就著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其独具特色的丹霞红岩地貌。北宋时附近已有望韶亭、尽善亭、建封寺等建筑。
如此美不胜收的俊美红峰,引起古人的高度重视是必然的。为何称为“韶石”呢?有下列文献线索: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郡国志》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二,状若双阙。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
《元丰九域志·附录·古迹·韶州》亦云:“韶石,《郡国志》云:舜尝登石,奏韶乐。”
《太平寰宇记》也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分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分析以上记载,《太平寰宇记》与《御览》所引《郡国志》大同小异,应出自《郡国志》,《九域志》也引的是《郡国志》,所以“舜尝登石,奏韶乐”的说法当祖述《郡国志》。宋代以前作《郡国志》的有汉司马彪、晋袁山松、南朝宋的刘澄之,另有《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元和郡国志》。此处的《郡国志》有“韶州”二字,而韶州设置在隋代,因此其只能是《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唐代《元和郡国志》。
《元和郡国志》首倡“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不知根据所在,但其必有更早的文献为据,如其所言的“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和《水经注》的“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就可相互印证,说明《郡国志》所言有其根据。这说明早在东晋初年(晋穆帝永和二年,346),韶石已为人所知,著于文献。再者,古代认为粤北的韶石是舜奏韶乐的地方的观点,并非只有《元和郡国志》,唐韩愈、宋苏轼及明清的《韶关府志》、《曲江县志》、《始兴县志》、《乐昌县志》等地方史志均有这样的认识,仅举数例: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韩愈诗:“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苏轼集》卷二十三《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古迹》:“韶石山在韶州东北,高七十丈,阔一百五十丈。昔虞舜登此石奏韶乐。晋永和二年,有飞仙游其上。张循州韶石图,有三十六石。”
以上三条,都讲了韶石与舜奏韶乐的密切关系。据《曲江县志》,张循州曾仔细考察过韶石山地貌,作有《韶石图经》,除左阙石、右阙石之外,又增三十四石。宋及以后,舜登韶石奏韶乐的认识被士人普遍接受,见于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文献。如宋向子湮《登望韶亭》有“两峰对起,象阙端门云雾里”、“箫韶妙曲,我试与听音韵足”;宋扬万里《韶石诗云》有:“新隆寺后看韶石,三三两代略依稀”、“一来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帝时南岳来时巡,宫深殿室皆骏奔”;明李先春:“虞弦声动引南熏”、“韶石嶙嶙带晚云”;清廖燕:“参差韶石拂云稠,虞帝曾经奏此丘;岩窦窍虚声自响,钟瓠韵古迹勘留。”清欧堪善:“闻之虞帝巡岭表,箫韶雅乐叶九成。九成台榭雉碟高,磬管尚留韶石名。”等等。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1)韶关得名于韶州。(2)韶州得名于韶石,韶石得名必然早于韶州。(3)韶石得名于韶乐,其得名时间当在东晋或以前。(4)舜在粤北的韶石奏韶乐是唐代以后学界的普遍的看法。(5)既然韶石得名于韶乐,韶石得名在东晋或以前,那么,舜在韶石奏韶乐的传说当起源于东晋或以前。
()韶乐的发祥地在南方苗蛮地区(粤北、湘南地区)
上述结论所据都是魏晋隋唐及其以后的文献,而舜的韶乐至少当是此前2000多年以前的乐舞,所以不能盲目的把它作为信史,必须根据更早的文献来说明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与舜奏韶乐有联系的地区不仅限于韶关市,我们必须全面地占有资料,方能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接近历史真实。根据文献记载,传说中舜奏韶乐的地区至少有下列几个:
1粤北韶关地区。前已证,不赘述。
2湖南九嶷山区。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九嶷山)二十六日……转出箫韶峰之北。盖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两歧,北尽即为舜陵矣。”“东与箫韶水合。其西一溪,又自应龙桥来会,三水合而胜舟,过下观,始与箫韶水别,路转东南向。”
湖南九嶷山古为苍梧,乃舜葬之地,自古以来有许多舜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传说往往是山水命名的源头。九嶷山九峰之一被命名为“箫韶峰”;而峰下之水也被命名为“箫韶水”,当源于此地远古的舜奏韶乐的传说。
3广西桂林虞山地区。《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游虞山)是为薰风亭。亭四旁多镌石留题,拂而读之,始知是为虞山,乃帝舜南游之地。其下大殿为舜祠,祠后即韶音洞,其东临江即薰风亭。”
今薰风亭刻诗有明正德藩臬王骥与同僚九日登虞山一律颇可观。诗曰:“帝德重华亘古今,虞山好景乐登临。峰连大岭芙蓉秀,水接三湘苦竹深。雨过殊方沾圣泽,风来古洞想韶音。同游正值清秋节,更把茱萸酒满斟。”
韶音洞、大舜祠、虞山都与此地舜的传说和舜奏韶乐有关。“风来古洞想韶音”,是说风吹洞中发出的音响像韶乐一样。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命名为“韶音洞”。其实,粤北的韶石得名也与这种神秘的自然声响大有关系,如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云:“韶石皆空心,窍穴相通,风入其中,大小声一时响应,箫韶遗音,犹可仿佛其一二也。”这种声响,始动于风,终成于窍,风大则余韵长鸣;风小则微微动听。变化万千,令人遐思无限。此时把这种美妙的自然音乐想象为我国文化中最突出的尽善尽美的韶乐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中国大地上的“响石”不在少数,为何独南岭周边地区的“响石”与舜奏韶乐相关?其关键在于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或记录)的关于舜的传说。
这一地区舜的传说很多。突出的有下列数事:
1舜和其子叔均(又称商均)、尧子丹朱葬于苍梧(九嶷)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大荒南经》:“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2舜弟象在始兴(今韶关始兴)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舜弟象封于有鼻。”《路史·发挥五·辩帝舜冢》注云:“《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
《广东新语》卷十九《坟语》:“始兴县南二十里,有鼻天子冢,或以为象。”
3舜之二妃在今湖南,《楚辞》、《山海经》、《史记》等都有记载,从略。
舜作为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其故事和传说遍布于大江南北,但关于韶乐一事,却集中在南岭周边地区,包括今湘南、粤北和粤西(广西东部)。而在其他地区不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如果再向前追溯早期文献,晋代及其以前南岭周边地区已有关于韶乐的传说:
《艺文类聚》卷第九十引晋枣据诗曰:“有凤适南中,终日无欢娱。自怨梧桐远,行飞栖桑榆。奋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
此诗说“南中”的“箫韶”之音已逝,说明南中原有“箫韶”。据有关文献,南中或指云贵,或指岭南,或泛指南方地区(《中华大辞典·南中》)。既然如此,南岭地区至少在晋代就有关于“箫韶”的传说了。如果再上溯,先秦文献也有记载:
《楚辞》卷五《远游》:“氾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南疑”,汉王逸注:“过衡山而观九疑也。”“二女御《九韶》歌”,二女即舜妃娥皇、女英,《九韶》即韶乐;二女奏韶乐时“使湘灵鼓瑟”,王逸注:“百川之神,皆谣歌也。”由此可见,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之南国(今南岭周边地区。《通典·州郡·古南越》:“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韶州,春秋、战国时,皆楚地。”)已有舜奏韶乐的传说。
还有的先秦文献,直接记载了舜(或启)舞九韶的地方:
《今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槿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袁珂注:“郭璞云:‘《大荒经》云:大穆之野。’”郝懿行云:“《大荒西经》作天穆之野,此注云大穆之野,《竹书》天穆、大穆二文并见。此经文又云大遗之野、大乐之野,诸文皆异,所未详。”珂案:天、大古本一字,穆、遗、乐音皆相近。
以上三种文献,都直接提到了舜(或启)舞九韶(九招即九韶)的地方,但所言名称不一,据袁珂按语,则“天”、“大”本为一字,大穆之野即天穆之野,又“穆、遗、乐音皆相近”,则大乐之野、大遗之野也即天穆之野。
7 k0 ]# Y+ \, H( R$ _

  M; a0 h" n# f.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2:50:57 | 只看该作者
韶关开发韶乐的历史根据及其价值# L+ b" _! p" ]
% ]" j1 v% ?0 i  J, M- ^" i( v

  }, s, f4 m! W' T$ b. Q9 c5 I7 R* }9 M" q. ~
宋会群2 d& l" y1 S  }/ b8 `( |
- ~  U# g! X' [* s7 ~

5 g; q" q# i! i$ A% E1 `
7 x2 O/ w* [9 E1 ^. Q' p# N6 ~+ p5 C+ i3 p
+ \0 S2 g. R& e+ t# Z: p& V* b
, Q4 H" H- J4 Q# F4 X( o+ @3 i- R

0 r1 A. ~6 K7 A; G+ D8 N3 H/ T- }" A2 q, c1 a- R; c1 Y
天穆之野在哪里,史无载,清代学者郝懿行也云“所未详”,但《大荒西经》说是在“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据《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可知,湖南的苍梧(九嶷山)在赤水之东,则赤水之南必然指九嶷山南或西南一带地区,也即今粤北、粤西、云贵以东一带。经文“西南海之外”的“西南海”,一般认为,当指古洞庭湖西南一带地区,也与这种推测不谋而合。因此,舜或启“舞九韶”的地方当在今湖南九嶷山(或古洞庭湖)以南或西南一带,正值南岭周边地区。( g6 m% ?2 c1 ]$ q; S; I- K

6 @5 e$ L1 H0 B7 j! }: n至于“流沙之西”,我们认为,流沙的方位在《山海经》中较乱,如《海内东经》“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苍梧指九嶷,前引文献言之凿凿,则此流沙必然在湖南的东面。然而,《海内西经》又云:“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郝懿行注云:“高诱注《吕氏春秋·本味篇》云:‘流沙在敦煌郡西,八百里。’《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云:‘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注云:‘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今青海东北湟河之源地区)。”这样,流沙又应在湖南西北数千里之遥的青海地区。既然流沙方位较紊乱,证明其不能作为方位判断的根据。6 a) D7 _/ Z+ }! i8 X) O7 d- D
! T' e/ p% b- @* I! r# s, w
湖南及其以南或西南地区的居民,古代统称为“蛮夷”,其部族在上古时主要有三苗和百越,如唐杜佑《通典》:8 T/ V2 B. u; j4 D, X. s6 y8 r

3 }5 F$ t  q3 V, `《古荆州》:“荆,强也,言其气躁强;亦言荆,惊也。或取名于荆山焉。盖蛮夷之国,盘瓠之种。”注云:“昔高辛氏有畜犬,曰盘瓠,帝妻以少女。其子孙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 _5 S2 I# b0 f9 I4 B. d3 f0 [2 V7 @$ Q! |& h& o8 R) \7 o
《州郡·古荆州》:“潭州今治长沙县。古三苗国之地。”4 \" g" A7 f0 t( Q2 h# r& K
2 Y1 R. B1 T9 c+ V0 x+ I# V+ A
《州郡·古荆州》:“岳州今治巴陵县。古苍梧之野,苍梧野不止于此郡界,侧近之地皆是。亦三苗国之地,凡今长沙、衡阳诸郡,皆古三苗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3 z9 E3 x  W' O3 {0 [
7 b2 g' L, l, n! H3 `( e% V4 E
《州郡·古南越》:“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
2 m$ v) ^" z4 P* ^* Z: P  T% X" H- u$ m( |2 x* U
既然舜舞九韶的天穆之野在今湖南九嶷山以南或西南一带南岭周边地区,而这一地区在上古时又分布着蛮夷部族的三苗和百越,则舜韶乐的发明当与这一地区的蛮夷有很大关系。这种关系在古籍中有清晰的记载,表现为舜舞韶乐,“三苗来格”,如:
3 u. [) s; h8 k6 o1 C1 D5 V0 m
0 s" X: i* ?5 F; ~- h# N《清史稿·乐一》:“盖三苗格而《韶》舞,十一税而《颂》讴。”, O) P/ D, n! n  n6 E! S. T

3 p+ s$ j1 a" E1 _5 e! {格,至也。“三苗格而《韶》舞”,是说三苗族到舜廷朝拜而献上了韶舞。《清史稿》的这一说法来源于秦汉以前的文献记载:
* U) u% \9 L. o) s- o; w/ T5 t& P/ f& B1 P7 S/ [
《尚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 m9 X1 E- j( m, d
$ o# m! h' u; s* o( h- |; p《战国策·赵二》:“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 p# l0 f! ~# C9 c- u
; J( q1 U" \0 f% `5 o3 B9 J
《天禄阁外史·巡幸》:“有苗之格乎虞廷之舞,闻其干羽矣。”“干羽格苗,凤凰仪《韶》。”. x8 R# c0 t4 z: M: }5 G, K
  n# \! N8 }! F+ z
干,即盾牌;羽,是韶舞必用的道具。又称翟,翟是雉羽,树之以杆,执之而舞,故亦称为羽。如《汉书·礼乐志》:“礼乐殷殷钟石羽龠鸣。”师古曰:“羽龠,《韶舞》所持者也。”因此,干羽乃韶舞的突出特征,“舞干羽”,即舞《韶舞》。上三条文献是说舞了《韶舞》,导致三苗的顺从而来朝拜。$ S8 }7 t2 H! J( D( z4 F2 {  h
3 G6 k# D# U$ T# n: g0 ~
三苗即苗民,苗民的一支即羽民。《淮南子·原道训》:“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是说舜能用乐使三苗、羽民同化。“朝羽民”,即羽民朝于舜廷,与“有苗之格乎虞廷之舞”同义,因此疑羽民当是苗民的一支。羽民的特征如《海外南经》所云:“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吕氏春秋·求人篇》注:“羽人,鸟喙,背上有羽翼。”其居地在“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淮南子·坠形训》)据此,居于南海的羽民,身着带羽翅的服装,入于舜廷而朝,其舞必被命名为“羽舞”,故曰:“三苗格而《韶》舞”、“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由此可见,以扮相为鸟兽的“羽”舞为突出特征的韶舞,当是三苗羽民的乐舞风格。历史真实是舜征服了苗民,苗民以本部族的舞蹈去朝舜,表示臣服和拥戴,而不是舜舞了韶舞使得苗民来朝。《尚书·益稷》所示韶乐的主题“鸟兽跄跄”围绕着凤凰起舞,也形象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韶乐当是南方苗蛮部族的发明与创造。: E: i0 e+ Y# L" j% a- t" L9 M
5 D' R( h; s4 l
或许有人会问,中原华夏族祭祀天地、四望、宗庙的韶乐怎么可能起源于南方的苗蛮地区?其实这不足为奇,因为古人原本就是这么认识的:! [6 q) J  |! T" c/ G
7 W$ `/ ~" F& c+ t5 L
《宋书》卷一九《乐一》:“又《周官》:‘师掌教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享亦如之。’,东夷之乐也。又:‘鞮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哥,祭祀则次而哥之,燕亦如之。’四夷之乐,乃入宗庙,先代之典,独不得用。大享及燕日如之者,明古今夷、夏之乐,皆主之于宗庙,而后播及其余也。夫作先王乐者,贵能包而用之,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 E; {& G' Q3 M+ d' C6 N$ K; x
4 u& P6 H0 h$ |/ G
《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 G9 a! J* b& o# @! e% O8 L, d6 S; F
纳“蛮夷”、“四夷”之乐用于太庙、祭祀之大礼,是为了“作先王乐者,贵能包而用之,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因此把苗蛮的韶乐作为华夏族的祭祀之乐,是古人有意而为之,也是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结果。# \6 h6 E9 R3 G# _9 K- f
( b+ U$ Q- H+ g! H/ z
南岭周边地区作为韶乐的起源地,除有文献资料记载外,还有考古资料的支持。据《曲江县志》(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版,第883页)说:
- P* l5 X; u2 P3 g. d! x7 i+ g7 H3 B) U& p6 o0 B' h
1985年6月,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又在石峡文化层之下发现一层数十厘米厚的另一种文化遗存层,出土的陶片以泥质黄陶为主,饰以粗细绳纹、刻划纹、刺点纹、小圆镂孔为特点。可归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称前石峡文化层。前石峡文化层还出土了一块陶片,拍印有曲尺纹,纹下方有6个手牵手舞蹈人像浮雕图案,此陶片对研究石峡先民的人物形象及广东舞蹈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I8 c0 A- f+ h) L* f
: G% n' x6 M; m, T
若据此,前石峡文化层在石峡文化层之下,据石峡文化层年代在距今4000~5000年左右,则此层年代当在距今5000年以前。但是,在1988年版的《曲江县文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第18~19页)却把带有舞蹈纹陶片这一文化层归于“石峡文化中层”来叙述。若此,则其年代当在距今3500~4000年左右。笔者曾专程到曲江马坝博物馆,见该陶片被陈列于“早期铜器文化”序列中,认为其文化年代与后者一致。由于公开发表的资料只限于上述两项,而正式的考古报告至今未见,所以该陶片的年代仍是一个疑问。但是,据笔者的实物观察,该陶片年代不会晚于西周,因此,它是继青海大通县舞蹈彩陶盆之后的我国早期舞蹈场面的又一重大发现,说明这一地区的先民早在3000年前就擅长舞蹈,这一地区作为韶乐起源地是顺理成章的。
, Q2 r, N- G- f1 Z( Z3 W+ Z+ W" j& \' W5 g* e# I
(三)结论——韶乐是韶关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5 e7 c/ E0 y; s, Y- F; \) h- u% j

3 k1 x# ]7 C$ Q% ~8 e0 Y  O/ x- |1韶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礼乐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从先秦直到明清,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教化曾起过重大作用。特别是对古代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体系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但学界对韶乐的起源及其文化影响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乃年代久远、史阙有间所致。我们所考,也只是凤毛麟角,是诸种可能中最有可能的一种而已。1 H7 f. ~% o2 ]! ^

* k$ f( J7 X& `; L+ b) X4 m9 g" \2就目前的材料而言,从先秦到明清,关于韶乐起源的传说都是集中在湘南、粤北、桂东一带,中原地区虽有许多关于舜、禹、启的传说,但关于韶乐起源的传说没有记录。根据目前的这种材料,我们也只能说对中原古代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韶乐,可能原来不是中原地区的乐舞,而是南岭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乐舞。随着中原华夏族与南方百越、苗蛮各民族的文化接触和融合,它逐渐地进入中原,并融会于中原文化。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的接触与融合自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换句话说,韶乐作为苗蛮文化,在传说的五帝时代就汇入了中原文化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然的话,无以解释韶乐起源的传说集中在苗蛮地区而韶乐却又是中原礼乐制度的核心这一历史现象。
% I+ Y' R, L' ?% t
3 a5 y+ w8 o# P2 n3舜时南北文化接触和融合的时代和途径,在史籍中无明确的记载,但尧子丹朱在南方建立“讙头国”的传说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0 b  M$ z9 \4 }$ U, N( U- y

7 J+ i' p, d% M% d《山海经·海外南经》:“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或曰讙朱国。”郭璞注云:“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舜)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画亦似仙人也。”袁珂注:“据近人研究,讙头、讙兜及讙朱,皆丹朱一名之异称。郭注所谓‘讙兜尧臣’者,实丹朱尧子也,所谓‘有罪,自投南海而死’者,丹朱兵败,自以为‘有罪’,因‘自投南海而死’,盖丹朱结局之另一传说也。‘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者,丹朱妻子本随丹朱败逃南海,丹朱死后,亦居南海勿去,其后子孙繁衍成国,遂为此讙头国或讙朱国,盖赦而勿究之意也。”, c1 [( }" S1 k1 d. N+ }

' Q$ Y2 b# J( W2 {! d7 e( C, {" s; o尧子丹朱连接三苗,与舜争位,结果战败南逃,在南方建立了讙头国。“帝(舜)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说明中原部族和南方部族在战后的和平共处。史籍所记的舜帝南巡、“南抚交趾”并非都是空穴来风。正是在这种又战又和的形势下,加速了南北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苗蛮部族集团的韶乐在帝舜时融入中原部族文明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其必然性。正如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谈及始兴“有鼻天子冢”时所说:“其葬始兴也,或当舜南巡狩,象尝朝见于南岳,因从舜以至曲江、始兴之间,象薨,即葬于其地欤……舜放兜(即讙头)崇山以变南蛮,考《书疏》:崇山在衡岭(衡山、南岭)之间,与有鼻不远。南蛮风俗于变为中华,意象必有力焉。南裔之人,为之建祠庙、守丘墓,必不偶然。”
" [  b- b/ f$ A" F
6 Y; r0 s/ k2 U2 ]. ~2 I4目前的几处与舜奏韶乐有关的地区,一是韶关地区,二是湖南九嶷山地区,三是广西桂林虞山地区。虞山地区的舜奏韶乐传说与汉代所置的苍梧郡有关,比较晚起,后人附会的程度较大;湖南九嶷山地区乃古苍梧,可靠文献记录了这一地区的许多关于舜的传说,包括奏韶乐的传说。但《大荒西经》明言奏韶乐在“赤水之南”,而《大荒南经》又说苍梧(九嶷)在“赤水之东”,显然苍梧非奏韶乐之地。奏韶乐之地当在赤水之东的苍梧以南或西南,才符合在“赤水之南”的方位条件,适合这个条件的只有南岭的粤、湘、桂交界的南岭周边地区。而粤北韶关,地处南岭,连接湘南、桂东,正是这一地区的中心,且魏晋学者认为“南中”有箫韶遗音,唐代以来的学者都言之凿凿地说舜在粤北的韶石奏韶乐。再者韶关众多古迹与舜奏韶乐有关(如韶石、九成台等),更重要的是,韶州在1400多年以前的得名就是取自韶乐,说明了韶乐的传说在韶关地区源远流长,是古人对此地发明韶乐的朦胧记忆。韶关曲江马坝又发现了3000年以前的舞蹈陶片,雄辩地证明了韶关地区的乐舞起源早、流传广,因此,韶关地区作为最有可能、最重要的韶乐起源地,最有资格恢复开发韶乐!
1 F2 E& @) x: F1 P7 @, O: s
  o& @+ E1 z* e. @3 ~% ?$ [ $ @2 ^! [5 R' C$ P; e) Q7 R5 R
/ q* B# W% \7 n& r
二、韶关开发韶乐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0 ^7 x# I* c5 g! T/ J# h0 X2 ^0 ]4 u. j3 I& l
5 p6 L+ K! r2 K- A( y
0 Z; u) I  o; }  F+ J( C$ L, g
(一)弄清粤北地区的文化起源及其文化特征,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
8 ~! p, x. D% }. `1 j/ j; {! @8 K' I4 ~( z# ^" q5 Z/ |
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是生命力不强、吸引力较小的城市。而城市文化特色不经过对历史、现实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是抽象不出来的。韶关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比较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表现在其区位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 G8 n+ I, E# C) l9 ~$ I
+ ^! ^! Q/ }2 A
韶关的区位特征是南北交通要冲、岭南形胜之地。《韶州府志·形势》对此有精辟论述:“韶治曲江,襟带五邑。东则翁山盘踞,西则桂岭岏,英岗列障于南,韶石排云于北。浈武二江汇而南下,乐泷浈峡不减瞿塘(指长江瞿塘峡)。交广之咽喉,湖湘之唇齿。”
6 |3 F9 Q' y8 K) J, i& U
, k! Y7 o/ Q# P4 l. Y% S3 ^正是这种“交广之咽喉,湖湘之唇齿”的要冲地位和相对独立的自然山川环境,决定了其自上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山地农业文化与平原农业文化交流、海洋外国文化与大陆中国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在相对稳定的区域环境中,形成了不同于“广府文化”和“湘、赣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韶关的区位特征是韶关区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 C. |  d% ]" Q, j0 i1 Q

0 k% O' B7 d, c# {5 s0 ^4 U, Z+ w韶关地域文化的人文特征,我们认为是由民族交流、融合所决定的“包容、和合、务实”精神。上古史上,本地区土著接纳了百越族、苗蛮族的南迁定居;古代史上它又接纳了湖南武溪蛮的瑶族和数次大量南迁的汉族(现在的客家),唐代时,靠这一地区的包容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南禅宗;甚至还接纳了像利马窦等这样的西方传教士及基督教文化。无论是外洋文化、海洋文化、平原农业文化,还是客家人、瑶族人、壮族人等都能在这一地区生存、发展、繁衍,说明了这一地区的原来居民排外性弱,包容性强,这种以“和合”为区域文化核心的博大情怀,无疑具有像《韶乐》一样的“尽善尽美”的特质。如果我们追溯韶关区域文化的“包容”“和合”精神的源头,会很自然地追溯到舜《韶乐》所显示的“文德”精神。换句话说,南岭周边地区先民们向舜廷所献的韶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表达了一种爱好和平、包容万千的情怀,当这种情怀被中原华夏族吸纳后,就被推崇为礼乐制度的核心,“与天地同和”从此成为中华民族最值得珍视的民族精神。因此,韶关研究开发韶乐,不仅对于说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制度和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的来源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且对抽象韶关区域文化特色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 U* R2 c" d( z( j. a1 ?6 ^  j6 Y3 s0 `" r/ X6 C
(二)开发利用韶乐,对韶关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d2 z& @7 n9 E+ x! D! V; G
5 ?$ d2 {* r" f% J; v. z! E
首先,由于韶乐的知名度很高,所以韶关在宣传上打韶乐牌,会大大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 j% {9 u' F  ?3 C% H0 G
5 w- Z! s/ [6 ^5 @" H1 o6 Y
其次,韶乐是集音乐、舞蹈、歌唱于一体的大型歌舞,乐器奇特,扮相别致,可观赏性、可娱乐性都很强。因此这种新颖别致的大型歌舞,会使人们耳目一新,对于招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A+ X9 ?* \' l- i; @# g1 m, z' l5 o

, q5 f6 |3 @; V& C8 }再次,韶乐又是韶关市新挖掘的优秀地区文化资源,它的开发,对于提高韶关市的文化品位,制定长远的城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也有重要的意义。( b0 p5 v( J3 C9 U# m/ U5 z

* m7 L9 [2 S2 k 0 P% `9 y5 K5 L% K, {
; h; y, `1 {- V0 L  j% d: [, F* a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第24卷第7期]- U; u. w  [+ L3 {' q. M) I

$ {+ X: K, Y6 s! k% J: w' q7 h" o- R5 p
; G- {1 a0 B8 G4 f0 K  K% |* x' ]5 l3 X/ V5 I& Y
, Y- `3 s- B9 Q. x1 [+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