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尧舜禹“禅让”制传说的探讨(节选) 杨安平 传说是存在的,但由于传说的变异性和模糊性影响,氏族公社早期的民主制度由于“时间错位”被错误的放到了尧、舜、禹时代。类似的情况很多,如中原各部落尊黄帝为祖先,就把远古时代一些发明创造,如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养蚕等归功于黄帝或其“大臣”。又如伏羲作八卦,弃始种稷麦,这些无疑是传说中的附会。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盟主(现一般称“部落联盟首领”,我以为尧、舜、禹时代已不同于黄帝以前的部落联盟时代,故用“联盟盟主”一词以示区别)次序相接,这期间中原各部落主要以联盟形式共同对付南方三苗势力,中原基本没有发生黄帝、炎帝、蚩尤时期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同时,水患促进了各部族的“团结”,所以,早在炎、黄时代就已不复存在的所谓“禅让”制,在后人的传说中被安放在尧、舜、禹时代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儒家正是在这样的传说基础上把尧、舜、禹“禅让”说加以肯定化、制度化及经典化的。 实际上我们考察一下先秦史料,就可以发现,关于尧、舜、禹的事迹还有很多不同于墨儒“禅让”说的记载。相对儒家的美化夸张而言,我以为这些史料或许更接近于原始传说,特别是当时非论战性的史书,如《左传》、《国语》、《古本竹书纪年》等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最早反对“禅让”说的是儒家别派荀子,他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说疑》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这都说明在“禅让”说流行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非禅让”说在同时流行,这才能使各家“取舍不同”成为可能,我以为,“非禅让”说应更接近于史实。 唐尧是怎样得到“帝位”的,《尧典》中无载。《史记》称尧乃帝喾之子,尧从异母兄挚那里承继了“帝位”。也就是说联盟盟主职位是在本氏族内父传子再传弟世袭的,这当然谈不上什么“禅让”。 现在我们考察一下被孟子称道为“发于畎亩之中”的舜是怎样“践天子位”的?舜号有虞氏,《孟子·离娄》载:“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舜为东夷族有虞氏部落酋长已被今大多学者所公认。舜以前,有虞氏部落势力弱小,“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到舜时,开始积畜力量。“厉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可见舜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拓展了有虞氏的地域,初步壮大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以至闻名于四岳,连帝尧也有所耳闻。 自黄帝败蚩尤后,华夏族与东夷族已成为联盟关系,所以尧把二女嫁于舜也是自然的。但尧嫁二女还有两个特殊的目的:一是舜势力的日益强盛,尧要通过联姻来稳定、安抚有虞氏部落,以维系自己的部落联盟盟主地位;再一是“观厥刑于二女”,实在有监察虞舜动向的意思。儒者称舜以孝闻,故尧举之,史迁也将尧嫁二女事记于舜耕厉山之前。今知“孝”乃儒家规范,“举孝廉”汉代始有,舜何能以“孝”闻?所以,舜耕厉山事当在前,尧嫁二女事当在后。“孝闻”说当属儒家附会,史迁之误或源于儒者,或由传说的“时间错位”所至。 舜利用与部落联盟盟主特殊的翁婿关系,在诸部落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及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集团势力。这样由舜“摄政”,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内平外成。”舜在聚集自己势力的同时,又极力排斥和打击了一批异己势力,即帝鸿氏的浑敦,少皞氏的穷奇,颛顼氏的梼杌及缙云氏的饕餮。舜“流四凶族……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尧典》也载:舜“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所谓“四凶”都是当时的各部落酋长。南方三苗与中原各部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舜“窜三苗”,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中原各部落中的声望。兜、共工、鲧皆为尧联盟中的部落酋长,且都是桀骜不驯之人,必在舜的剪除之列。共工和鲧都以治水闻名,在当时是较有实力的部落。“共工方鸠僝功”,说明共工确实聚集了相当实力,引起了尧的不安。“鲧作城郭”,并“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领导了相当规模的治水活动,可见鲧的势力也不容忽视。尧称鲧“方命圮族”(《史记》为“负命毁族”),说明鲧与尧这个联盟盟主常有矛盾。但是舜所以容不得共工和鲧,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共工和鲧都反对舜对部落联盟盟主位置的觊觎。舜借尧的名义逐灭了这两个异己势力,“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至此,舜的势力可谓无敌“天下”,最后演出“逼尧”、“囚尧”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 K: Y8 Z! v,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