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之韶乐及其起源地杂谈 马新义 一、关于韶乐的基本情况 韶乐又称九韶、九招、九歌、大韶、箫韶,史称“舜乐”。关于九韶的作者,史书中的记载不尽相同。在《通典》卷一中载“舜作大韶”;在《竹书纪年》中载:有虞氏“作大韶之乐,即帝位”;“在位十有四年,奏钟、石、笙、莞,未罢,而天下大雷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韶乐虽名为舜乐,但并不一定就是舜亲自创作。秦汉以来,舜作韶乐的说法盛行,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定论,音乐界和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专家也多沿从此说。 韶乐的内容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赞美当时的社会生活。自舜帝后,夏、商、周均把韶乐作为国家大典用乐。韶乐是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交响乐,演奏时应当是运用编钟、磬、陶埙、笛、箫、排箫、古琴、钟、瑟、木鱼、鼓、石等这些当时已经有了的中国古典乐器,伴以乐舞,具有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高潮时“百兽率舞”、“百鸟齐鸣”,气氛热烈。 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载:相传舜南巡时,为的是征服三苗,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当他来到汉苗交界的一座山时,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急。舜帝于是命人奏起了韶乐,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曲声中纷纷丢下武器,伴着音乐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从此,这座演奏过韶乐的山得名韶山。 时过近两千年,到了公元前517年,孔子来到齐国,那天,孔子的马车正在大街上行驶,忽然听见有演奏音乐的声音,他立即吩咐驾车的人扬鞭赶往演奏现场,原来是齐国的乐队正在演奏韶乐。孔子听了韶乐,心醉神迷,惊叹不已,大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这位音乐素养很高的大学者所说的“尽美”应是指演奏的艺术形式、音乐旋律而言,而“尽善”当是指其内容、主题和教化功能。自从听了韶乐后,他陶醉于奇妙的旋律之中,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精神的享受,音乐给人带来的美的体验是物质远远不可比拟的。至今临淄尚有“孔子闻韶处”的碑记。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王室的乐舞时看过韶乐,他赞美韶乐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事不敢请已!”意思是说:“德行至高无上啊!伟大啊!像天那样无不覆盖,像地那样无不负载。即使还有高尚的德行,也不会比这更高尚了。”史学家司马迁也称颂《韶乐》的功能,并认为“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韶乐是在中国音乐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音乐,流传达三千多年,到唐初失传。 二、关于韶乐起源地的“资格”之争 舜的一生除了从政外,博学多才的他,有两大杰出的贡献:一是制陶,龙山文化精美绝伦的黑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因此,专家们又称黑陶为“舜陶”;二是韶乐,也被称为“舜乐”。而这两大创造都不可思议地失传了。舜陶失传达四千年之久,而舜乐也失传近两千年。因此,这两大创造也都不可避免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发掘,韶乐作为众所瞩目的中华瑰宝,也必然引发了各地追踪探源,试图再造辉煌的热潮。关于韶乐起源地的归属也引起了争执。最近,因谁是韶乐正宗,哪里是韶乐起源地的资格之争,在广东韶关、山东淄博、湖南省的湘潭和韶山四个城市间打起了口头官司。四个城市都推出了不同版本的“韶乐”,而且都进行了排练演出。据报道:自1994年始,当年孔子闻韶的山东临淄开始挖掘整理韶乐,1995年,专事研究齐文化的学者王赣先生在古籍里发现了一个古琴乐谱(是何古籍,及其背景不详),这个古谱的名字就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经有关专家考证认为,这就是失传的韶乐之一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吴钊经过几年的研习,最终将这个谱子演奏出来,并定谱。根据此谱,山东省歌舞剧院的音乐家刘源在保留原谱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分祭祀、芋舞、射猎、凤凰来仪等多章,并在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演出。湖南韶山市专门成立了“韶乐艺术团”,据说根据韶山山歌、浏阳古乐等改排成一部乐舞“韶乐”并到广州等地演出。韶山公开宣称“我们才是真正的韶乐”,而且还抢先注册了“韶乐”的商标等等。笔者认为,这种不从实际出发,不立足于科学论证,单凭主观意识的断言定论是不能服众的。 三、韶乐“是在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质疑 在湖南省韶山市韶乐艺术团的演出介绍中称:“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的韶乐是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清同治《湘乡县志》中关于舜在汉苗交界山上演奏韶乐的记载说明,当时的南方诸族的文化远远落后于汉。正是因为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的差异,才出现了三苗的老百姓被汉人的韶乐所征服,进而化解矛盾的奇迹。既然汉文化远比南方的少数民族先进得多,开化得早,那么,说舜根据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改编韶乐就是不合乎逻辑的。如果说舜先去南方少数民族学习巫歌回来再创作,再带人马南征、被围、演出,那同样也讲不通,既没史实记载也不符合情理。这种说法不过是受功利影响的主观想象罢了。还有一说更近荒唐:“湖南省韶乐研究专家在以韶山冲为代表的山歌中,找到了隐含韶乐原形的许多素材,同时发现,现存的浏阳古乐就是清代的中和韶乐,而清代的中和韶乐又是传承于明宋之前的《韶乐》。”这个意思就是说:浏阳古乐就是韶乐,韶乐的创作是受韶山民歌的影响。韶山不过是舜带着人马征服三苗,向相对开化晚的地区去传播中原文化,到韶山演出了一场,怎么就把著作权留下了呢?根据韶山民歌和浏阳古乐改编了几首乐曲竟然说“我们才是真正的韶乐”,这种论断是不值一驳的,因为并没有任何可信的凭据证明浏阳古乐就是韶乐,既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个大前提不成立,那么后边的推论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关于临淄王赣先生发现的古琴谱 临淄王赣先生发现的古琴谱,据说只有韶乐中(《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一部分,到底是不是原谱,还有待继续考证。我个人认为,韶山是韶乐演奏地之一,临淄也是韶乐演奏地之一,但是,孔子在临淄听韶乐演奏的时间要比韶山的演奏晚近两千年,自然临淄能够保存下古韶乐乐谱的可能性要比韶山大得多,可信性也大得多。如果真是韶乐的古谱,即使是一小部分,也是十分难得,是中华之幸了。 五、演出地与起源地的不同 众所周知,一台戏或一部音乐作品,在排练好了以后可以到处演出,可以在很多地方演出,但是演出地和作品创作的起源地不是一回事。韶乐在韶山等到地演出过,夏、商、周均把韶乐作为国家大典用乐。从《周礼》的记载可知,韶乐除了作为宗教大典用乐外,也用来祭祀名川大山,在国家有吉祥降临的时候,也要“奏九韶以乐之”(《庄子·达生》),演奏地那就多了,近两千年后又在齐国的临淄演出过,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地方就是韶乐的起源地。起源地应当是作者受影响最大的生活环境、作者音乐修养所形成的地域文化,以及作品产生前作者的生产生活经历所在地。 六、韶乐的起源地应该是在舜帝故里诸城 不管韶乐是在哪里演出过,不管是在哪里发现了韶乐的原始曲谱,我认为,真正的韶乐的发源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舜造就成为一个音乐家,促成他的作品构思并完成创作的地方——生他养他的故乡,今山东省诸城市。其理由如下: (一)舜作韶乐的时间当在接受尧的禅让之前或之后不久,因为“韶”同“绍”,意为继承的意思,《韶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歌颂并继承。《礼记·乐记》郑玄注:“《韶》,舜乐名,言能继尧之德。”如果作为一个大学问家的郑玄说的有道理的话,那么,尧王到舜的家乡寻访他,并请他出山,这时舜的年纪已经30岁,直至禅让、“作大韶,即帝位”这段时间里,舜不可能再去专门学音乐,他的音乐修养应当是他在故乡学习和多年陶冶下形成的。 (二)舜出生的诸城是一个音乐非常发达的地区,诸城一带先民是非常喜爱音乐的,有着喜爱娱乐的传统。丰收了,农闲了,父老乡亲们欢聚一堂,一起唱唱跳跳,老老少少乐一乐。在诸城的诸冯村至今还流传着舜创作的那首“尔乐乐,我乐乐,尔吾同乐乐”的古老歌谣,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里的人民对音乐的挚爱和这种传统的古老。1970年,在诸城西北的龙宿村的一座大型战国墓葬中,曾出土古代大小不一的三套乐器,其中有编钟、编磬等青铜乐器和石质乐器,多达29件,如此众多的精美古乐器在山东省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佐证了这一带的音乐活动在古代就非常发达。这样一个大环境,为生长在这里的舜受到多方面的音乐陶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至清代,诸城的古琴的制作技术和演奏风格,已达到了一个令全国古琴界瞩目的境界,曲目的传承、音乐论著也广有影响。因此,诸城古琴成为中国著名的古琴流派之一——诸城古琴派。其代表人物王冷泉、王心源、王心葵,他们三人被誉为中国古琴界“琅琊三王”。曾应蔡元培聘请担任北京大学古乐导师的王心葵在日本东京演奏琵琶时被章太炎称为“环球无双”。在一个县级地域音乐人才如此荟萃出众,并在全国古琴界独树一帜,这绝非偶然,自然与这里古代音乐的发达不无传承关系。这一派几代音乐家均有各自整理的古琴谱存世,这些古琴谱中也说不定有韶乐的成分,尚待专家们研究发掘。 (三)舜是出生在一个音乐修养很高的家庭,舜的父亲瞽叟就是一个盲人音乐家,甚至可以说是盲人乐师的祖师,他不仅是一个演奏家,也是一个制作乐器的专家。他曾经发明了琴和十五弦之瑟。舜的音乐知识及乐器制作技术无疑受父亲的影响最大。他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是在父亲的身边,他从小热爱音乐,加之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几种乐器的演奏技艺。到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造诣很深的演奏家、作曲家和乐器发明家了。他不仅把父亲发明的十五弦瑟改成了二十三弦瑟(有一说是他指使别人改造),还发明了吹奏乐器——十个管的排箫(《世本·作篇》),创作了著名的琴曲《思亲操》和《南风歌》。在《尚书》中曾明确记载了舜对音乐的论点:“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没有这样的素质,创作九韶这样一部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交响乐肯定是不可能的。 (四)在《史记·夏本纪》中这样描述韶乐:“舜德大明,于是……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即韶乐演奏时演员装扮成各种美丽的鸟,翩翩起舞,百鸟朝凤,出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面。无疑,舜创作韶乐是受到了鸟图腾崇拜的影响。而这恰恰印证了东夷部落对鸟图腾的崇拜。在诸城呈子和前寨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众多的鸟形生活用具,反映了舜正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以鸟为图腾的大环境中,自然就会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舜创作韶乐的基础或必要条件——音乐修养、作曲技巧、生活积累等,应当说主要是在故乡形成的。换言之,韶乐的起源地应该是在舜帝故里——诸城。 (马新义:《舜之韶乐及其起源地杂谈》,《诸城大舜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 b9 N% r0 T# P) I% s*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