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12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的发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8 12:0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2-11-6 11:02 编辑 ( @0 E. U3 m) g1 o# H1 P! `

$ E7 H6 M% K7 f

一、宋元时期

宋朝时期,姚姓大约有3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41%,排在大姓的第五十六位。河北为姚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姚姓总人口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陕西、江西等省。当时的河北、江浙、陕西是姚姓的三大聚集中心。南宋初,姚崇家族复分迁桐庐、钱塘、富阳、诸暨、萧山、南昌等地,宋末元初又由余姚迁安徽桐城、休宁等地。宋元期间600年,姚姓人口向东南迁移,姚姓人口的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

陕西五原(定边县)姚氏:姚兕,宋神宗时任雅州刺史、通州团练使、鄜延总管。弟姚麟,宋徽宗时,官至都指挥使,节度建雄、定武军,检校司徒。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战功卓著,时称关中“二姚”。姚兕长子姚雄,因战功历任武康军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武康节知熙州,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次子姚古亦以边功,官至熙河经略。

河南柳城(河南西华县)姚氏:姚枢,元初任东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拜昭文馆大学士。子姚炜,官至平章政事。侄子姚燧,元代著名文学家,历任大司农丞、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福建古灵姚氏:姚崇九世孙姚棨,任礼部员外郎,唐昭宗光启元年(885年)跟随监留王镇守福州,遂居福州。姚棨第四子姚廷义任盐铁副使,姚棨长孙姚仁北宋景德年间任观察使,其后分迁福州的侯官、罗源、连江、长乐、福清等县。

6 F+ `9 j! B5 [/ V; z5 V: V, v
二、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姚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为明朝第三十三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二省姚姓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45%,其次广东、江西、安徽、山西四省又集中了姚姓25%。浙江为姚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32%。明初姚姓进入台湾。明清时期,姚姓盛于江南,尤以桐城姚氏最为耀眼。

河南陕州姚氏:陕州姚始祖宣业公(祖汾父刚,二世祖姚安仁,三世祖姚祥,四世祖姚懿,五世祖姚崇,六世祖姚彝----从41世起辈分为法、正、光、明、守、基、立、隆、允、志、宝、善

山东巨野姚氏:姚崇后裔,金元时姚清自陕州移民垦荒,迁居山东巨野。清代时达到鼎盛,被称为"巨野第一名门望族"。自第四代姚恭任获嘉知县起,明清时期登科举的非常多,官至七品以上的数十人。其中较为著名者有明朝大夫、口北监军道姚会极、沁州刺史姚梅园、万历朝太医院判姚默;清朝武昌守备将军姚锡年、徐州守备将军姚鸿烈、河南巡抚、贵西监军道姚学瑛、江西知府姚体备,翰林院大学士、浙江道监察御史姚舒密、御林军十营总领姚良才等;另有民间"神医"姚宏、著名文士姚安、姚黄等皆名重一时。

安徽桐城姚氏:姚崇后裔,自浙江余姚迁入,明代姚胜三(姚崇十八世孙)随父官居安庆,后在桐城麻溪落户。第五代姚旭,明景泰二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明末清初,桐城姚家人文蔚起,出进士16人,居官者数十人,著名文学家达14人,成为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影响非常大的有:姚文然,明崇祯进土,清初官至刑部尚书。姚范,姚文然之子,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翰林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姚鼐,姚范侄子,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曾任刑部郞中,充山东、河南乡试考官。并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后致力于教育,弟子遍及南方各省。他与方苞、刘大櫆一起,创立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将桐城派推向最高峰,同时也将吴兴姚氏推上姚姓"第一名门"的地位。姚范曾孙姚莹,嘉庆进士,著名文学家,官至广西、湖南按察使。

南昌、宿松、镇安姚氏:洛阳姚崇的后裔姚渔,为避金兵南侵,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渡江南迁豫章郡(南昌)鄱阳县瓦屑坝。

元末明初,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造成江淮地区人口税减,赤地千里。明朝政府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历时48年,持续实施瓦屑坝移民。洪武四年(1371年),豫章郡鄱阳县姚木一偕三个弟弟渡江北迁,姚木一、姚木二迁居安徽宿松县恭山南面石角头(祝古桥),为宿松姚氏之祖;姚木三迁熙湖(太湖县),姚木四迁龙眠(桐城县龙眠乡),俱成望族。

清朝亁隆末年至嘉庆时期,宿松姚氏大批北迁,先后有近200支北迁,85%迁往陕西,记载有具体地点的有陕西的蓝田、镇安、商南、柞水、洛南、商州、山阳、旬阳等县,还有临近的河南淅川县、湖北的陨阳等。其中迁居镇安县四支,分别是:世槐祖大绅房姚本奏迁居米粮镇米粮川,世椿祖大缘房姚若广迁居西口镇岭沟口,世槐祖大索房姚全胜、世道祖大元房姚若潮先后迁居永乐镇锡铜沟。

镇安姚氏的迁徙路线:江苏苏州市(东汉妫恢)→浙江德清县(东汉姚敷)→河南三门硖市(南朝姚宣业)→河南洛阳市(唐初姚懿)→江西鄱阳县(南宋中期姚渔)→安徽宿松县(明洪武四年姚木一)→陕西镇安县(清朝亁隆末年至嘉庆时期姚本奏、姚若广、姚全胜、姚若潮)

三、当代姚氏

当代姚姓人口达到420多万,为全国第64大姓,占全国人口的0.35%。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苏、浙江三省,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安徽、河北、河南、山西,这四省又集中了24%的姚姓人口。四川为当代姚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姚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以江浙、四川为中心的两个姚姓高居住区域。从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姚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作者:姚阳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2-10-8 14:31:34 | 只看该作者
《姚氏的发展》,作者姚阳辉
0 N9 h7 Y1 X1 g  Q6 p作者何许人也?该作来源?作于何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2-10-8 14: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南阳姚文书
& Z5 Z+ {* e7 H/ c5 R: h0 x5 \' n
- L$ Y* j8 x: Z7 J% v" C' L" B6 A; _) k* N8 V" _; h
    其中“宿松、镇安姚氏”之说,值得注意。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2-10-8 15:08:39 | 只看该作者
一、宋元时期宋朝时期,姚姓大约有3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41%,排在大姓的第五十六位。河北为姚姓第一大省, ...
0 D) o% t) m& q' Y;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2-10-8 12:03

, \4 `+ f( n: ?" v7 ]: }; O1 }
     南昌、宿松、镇安姚氏:洛阳姚崇的后裔姚渔,为避金兵南侵,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渡江南迁豫章郡(南昌)鄱阳县瓦屑坝。
) r3 ?5 p( M* _% s) X3 O% c     这段表述是不正确的,豫章郡(南昌)鄱阳县瓦屑坝是包括姚姓在内的许多移民离开这个地方公认的码头。而不是一开始就进入瓦屑坝。鄱阳湖地区涨水时,汪洋千里;干旱时,草岛连片.鄱阳县是鱼米之乡,至今人口都是江西第一大县。南昌姚氏谱系中多处记载,明洪武时期南昌姚氏受朱陈大战影响,逃往都昌.鄱阳.景德镇等地。至今少有人归宗。并有人逃往安徽,去年灵壁县有一支几百人认祖归宗。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2-10-8 15:4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8 16:25 编辑
! [# k# H/ d7 e2 Y7 M6 d  {+ @, J" d8 v* t# M" \( j( N" j
姚燧:(一二三八— — 一三一三),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岁而孤,依伯父姚枢成人。三十八岁被荐为秦王府学士。至元间,官陕西汉中遂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元贞元年 (一二九五),以翰林学士应诏修《世祖实录》。大德五年(一三○一),出为江东廉访使,九年(一三○五)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 v! J1 d  {3 G. t6 ~* P     原来这个姚燧当过江西行省参知政,所以在南昌姚氏族谱的序言中,如蜻蜓点水般点到姚枢两次。但是南昌族谱确实没有把姚枢和南昌姚氏联系起来。没有去攀这个名人。6 I) N, y3 \  w
    姚燧当官时是1305年,此时南昌姚氏只形成姚湾和斗门两个村落,但当时便有名医行世,遐迩闻名.此时南昌姚氏离开灵源已经100多年了,而现在灵源的许多村庄还子虚乌有。8 M4 D- ~; _9 M4 i# j# w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6: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0-8 16:40 编辑 0 t, H! _6 Z) ?, e+ p, B; ~

( A+ n: |$ p- C4 e, `2 z回复 2# pszyyao   s# C. Z" J( r: o5 a* s( `
! s+ q! z+ Q4 B, X6 u5 W2 E7 J

5 E& v1 F$ H$ E, ?" G/ o- ^9 v    姚阳辉,男,汉族,大专文化,陕西省镇安县人。当代诗人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商洛诗歌学会会员,当代诗人论坛超级版主、黄河诗报论坛版主、中国现代诗人论坛版主,栗乡诗社副社长,《内蒙古文学》签约作家。曾创办主编《北阳山文学》季刊。有诗歌等文字刊发在美国《常青藤》诗刊、台湾《葡萄圆诗刊》《海星诗刊》、香港《大文豪》月刊、中国内地《诗歌月刊》《椰城》《内蒙古文学》《当代诗人》《中国诗》《中国现代诗人》《中国诗选刊》《海外诗刊》《诗印象》《商洛诗歌》《旅馆诗刊》《齐鲁诗歌》《太阳诗刊》《长江诗歌》《微光诗刊》《几江诗刊》《超然诗刊》《湿地诗刊》《建安诗丛》《新文学》《人民代表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民政》《榆林新青年》《家园文学》《新锐诗刊》《太阳河诗报》《末代诗人》《诗词百家》《南国诗报》《山泉》《清风》《东坡风》《陕西日报》《当代陕西》《法制与社会》《中国民政》《各界导报》《民声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村报》《商洛日报》,以及《无界诗歌》《指纹诗刊》《杯水诗刊》《华夏诗人》《民间诗刊》《诗网络》《世纪诗刊》《网络诗选》网刊等五十余家报刊。六次荣获各地诗歌大赛奖,其中《我的心是海滩沫浴的贝壳》获“新世纪”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有20余首诗被收入《中国当代短诗精品选》《当代精英诗人三百家》《中国当代爱情诗选》《中国爱情诗歌年选•2011年卷》《当代新潮诗选》等多部诗集。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2-10-8 16: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南阳姚文书 # I: p! W2 A! B& p3 |

" g# Q$ w2 v( Z0 }
# F% p  N" M2 i" b    原来是个诗人.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5:26:24 | 只看该作者
舜以姚为姓,舜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父姓和地姓的姚为氏,称为姚氏。有时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 # y7 ~+ K' {" X3 D: P0 \6 f$ L9 h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为妫氏。 6 b; a* C' T7 C3 @. U! }' R
  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 w- z0 U6 W9 ~9 f) G4 w7 Y* ?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 T! O0 M' W) j1 c
  妫水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关系密切。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 q, }  X/ H. n6 D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
- |% ]) [7 h# v# g! D8 K: e  在田完入齐约l70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4 ?. B) @! v' h6 F4 P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 + o& S2 r( p- U6 d
  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1 {5 A2 g7 _$ a
4 v  C) E. T: W2 F
, K, \# g( V/ v& a6 v, J- J9 l: ?
本文由 http://www.qqywf.com 提供,原文地址:http://www.qqywf.com/view/b_277516.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0-10 05: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南阳姚文书
" \3 V6 h* S  Q' Z' D& x* m4 ]7 l# ~9 a/ X/ P& ~
( L8 _# m4 f  A4 L
    陕西省镇安诗人姚阳辉,也写姚氏文章,好,望能多写点。
' x  @( p4 p: J: a) X   陕西姚氏少在姚网露面,万年姚(京兆姚)可是在 陕西发祥的,陕西竟然是《中国家谱总目》的空白地。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5:52:44 | 只看该作者
偃师姚姓,除土著居民外,多自山西及河南省各市、县迁入。缑氏镇姚凹、孙坡等村姚姓多称其族为唐宰相姚崇后裔。
0 H) R: F9 d" L+ C" X* ~5 |# z* M% f3 P9 ^( |5 a
偃 师 支 脉
2 b; w# j2 c- n' k4 c9 ]3 i3 O: @  _, W4 [
偃师姚姓在全市姓氏中排第55位,共634户272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3%,主要分布于缑氏镇、邙岭乡、城关镇及顾县镇、诸葛镇、佃庄镇、山化乡、府店镇、寇店镇等。(见图片91)$ S& a# H* L: ^" c
& V! j3 \4 i6 G* {
缑氏镇姚凹村姚姓  《姚氏家谱》尊姚宣业为始祖。姚宣业,南朝陈国征东大将军,居吴兴。至四世姚懿,仕唐,由吴兴迁峡石。五世姚崇,为唐中兴救时宰相,居洛阳。十四世姚起铉,流寓山西洪洞。自陈至明,计有二十二代,宦游相接,文人蔚起。二十二世姚才,生子五人:长恭、次宽、三信、四敏、五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柳沟村分迁至洛阳、陕州、孟津、巩邑、襄县五地。其中姚敏和叔父姚钦迁巩邑,首迁瓦公川,恐愚后,复迁回郭镇,虑水患,三迁鲁庄。至三十一世姚忠义,于明中期自鲁庄迁姚凹村。今已传至四十五代,有162户712人。
2 W9 c! f# o% L; d! V4 }/ Q
5 a0 x! K+ q- n, a4 n! i4 H分迁地:; {+ D+ q2 y6 q

& `. X6 U' l0 K3 z3 k! r缑氏镇镇柏谷坞村9户45人,清末迁入,始祖为三十九世姚气。王湾村10户52人,始祖为四十一世姚万喜。后王湾迁入村一支,今有1户4人。8 f8 `; d! {# W) ?3 e: q3 g
5 p; |2 M2 q: y8 D# |) }) Q! ~
缑氏镇马屯村姚姓   明朝中期,巩县鲁庄姚泽广,因遭天灾,住马屯外婆家,后在此落户,今有280户1200人。金屯姚姓,1919年由马屯迁入,始祖姚堂,今有8户30人。# m  J) [' f" d6 m! B5 ?9 P/ U  V% l* t
. T- u8 j$ a$ D# Q3 _# ^& @: N
邙岭乡牛庄村姚姓  牛庄《姚氏家谱》载:“明末,李际遇反,攻打鲁庄东大寨(寨主姚涵),吾族伤亡达三千余人,寨破,死难、投井、自缢、外逃者,皆有之,幸存仅有二十余人(据巩邑志载)。三十世安邦公,就是在此次劫难中逃至偃师牛庄者。”牛庄(包括牛新村)姚姓今有78户312人。" Z; y, [. p( U

; i) n2 O3 y2 _- [# w$ }分迁地:! |6 o' D, h) k- V

( e' _5 A& E, H牛庄姚姓第四十一世姚遂心,于清同治年间迁往偃师老城,今已传至第四十七世,城西村有7户27人,北关有7户21人。
1 ^! X; }) Y# d- v0 i8 `" s+ T5 {" n1 s7 l0 [0 H
顾县镇回龙湾姚姓  清末由巩县鲁庄迁入,始祖为三十六世长门姚文程,今已传至四十二世,有12户40人。: q# s2 H+ V7 F
4 h# p9 Q% o/ I$ Z; r
缑氏镇南家村姚姓  1976年嵩县库区移民迁入,始祖姚东方,今有1户6人。& U$ P8 w& |4 _: ?9 f

. ]7 X9 q% ]/ l9 ~' P: f8 y大口乡符寨姚姓  1户4人,1975年由嵩县曹子沟迁入,始祖姚松芳。3 S/ V6 U- T, K9 O9 K1 V, m
1 s7 Q2 H# G! O) z# j2 y) v: m3 V
顾县镇营防口姚姓  解放后由洛阳迁入,始祖姚满仓,今有2户9人。- l: L% z' J9 X$ c" Q1 t6 [

. |7 r# E% B) h0 g. ?3 s诸葛镇西白塔村姚姓  明朝时由洛阳姚凹迁入,今有9户34人。刘窑姚姓,1974年从汝州大裕迁入,今有1户7人。
3 O9 j& w$ v1 _& S/ W/ `( D6 C% h+ P( |: l' U2 M$ U) Q6 C6 \
山化乡汤泉姚姓  相传从山西洪洞县迁入,今有3户12人。
- e6 t+ ]0 U& F8 k# P
5 C2 V7 S) v/ f+ |1 u( m首阳山镇古城村姚姓  1990年从陕西迁入,始祖姚怀立,今1户3人。" |- ^: x; z2 \3 x4 w9 u
) a* K! n+ _* _5 J8 @
邙岭乡周山村姚姓  1942年从孟津县迁入,今有3户15人。
( z" w8 {3 |7 t- K& U8 ~) A7 [/ D9 m7 a. s% v
市区姚姓226人。
7 @$ M, W$ F2 w4 s" Z; y) \
: G, A6 i$ w1 M) l. L2 s待考姚姓  邙岭乡杨庄村8户31人。城关镇西寺庄村1户4人,窑头村6户23人。缑氏镇孙坡村10户62人,缑氏村2户12人,邢村1户1人,刘庄村1户3人,布村1户3人,扒头村1户1人。寇店镇水泉村2户13人,后迁庞村镇东庞村1户1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2-1 04: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