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文化精神略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8 12: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文化精神略论
李瑞兰
虞舜作为被列入三皇五帝谱系的中华文明始祖,为世所公认。后人纪念缅怀大舜,不仅因为他为中华文明的生成、发展、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还由于他所代表的舜文化精神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值得今人和后人继承和学习。
那么,舜文化精神之精华何在呢?
从社会道德层面上看,舜文化最为突出的内涵,首先在于其倡导孝道和宽容,使社会最为基本的单位——家庭得以和谐。据传,舜在这方面表现不凡,足可垂范天下。
如太史公在《史记》中所志:“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殊非不易。民谚:“家和万事兴。”每一个家庭若都能相对和谐与稳定,其结果必然有利于社会安定,民生兴旺。
提倡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文化需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如何进步,都改变不了人从小少到老衰的自然规律,只要老人群体存在,作为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孝文化,就有提倡的必要。宽容,更是和谐人际关系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人的个性千差万别,若对自己看不惯的、别人不理智的行为全然难容,整个社会就会充满各色人等的自相冲突,各种文化创造力就会因之被肢解。因而,古今往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以宽容求和谐。因此,“和为贵”,被视为中国文化富于人类性的价值选择。
不过,具体到被古代哲人,尤其是被儒家所描写的为常人所难及的舜的孝道和宽容而言,我们在汲取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尚需注意剔除其非理性的成分。
把孝视作“仁”的根本,把仁视作“礼”的灵魂,欲以“孝”而求得家和,以家和而求得社会有序、国家安宁,是儒家社会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这本身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故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那么,如何以“孝弟”化成天下呢?在由父系大家长过渡为君主、由父系家族之宗法演变为国法、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国古代政权形式和组织结构下,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君主要做孝悌的榜样,如此才好教化民众。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孟子亦云:“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
正好,传说之中的古代圣君大舜,是出了名的孝悌楷模,于是,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的论著中,尤其是在儒、墨两家的论说中,舜的孝悌之举便被渲染到了极致,甚至有的做法很悖常理,但儒家的师长则解释说,常人做不到而舜能为之,乃圣人之所以圣。其实,过犹不及,我们今天需要继承的是舜文化的精华,对被儒家夸大其词的不适部分,自须剔除。我们姑且看看儒家,尤其是孟子,是如何用尽心思来描绘大舜那超常的孝悌之举的。《孟子·万章上》篇里,集中描述了舜将孝顺父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精神世界和对父母、弟弟屡次加害于己时所表现出来的大度和宽容。
其文曰: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里……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羝朕;二嫂使治朕栖。’象住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更有甚者,当桃应问孟子:“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
从实而论,上述文字,可能仅是孟子的推想,不一定符合实际。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孝是至高无上的社会与政治道德,以至于即使瞽叟犯了杀人罪,作为君王的儿子舜,宁可弃天下,也不能弃其犯罪的父亲,而应该偷偷地背上罪犯父亲逃往远方的海边,“乐而忘天下”。到此,孟子作为儒家亚圣的社会政治逻辑就变得混乱了:本来,他强调孝悌是为天下有道有序服务的,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并以孝悌作为古代圣君所代表的最高社会道德品格,所谓“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孟子·告子下》)。那么,如果孝悌一旦与天下太平安定的仁政和王道发生冲突,自然应首先维护平天下的大局,从道不从亲,大义而灭亲,这才是儒家的终极追求,怎么能因一个犯罪的父亲而公然违法乱纪置国家政治的稳定与清明而不顾呢?于此,庶民尚不可为,况最高当权者乎?故而,对于儒家宣传的舜文化中以无原则的违反社会公德的“孝”作为社会最高道德原则的说教,必须予以批判,即弃其糟粕;而对其提倡的以孝道和宽容来赢得家庭和睦,并进而由家庭和睦推动社会安定的积极价值取向则应予以肯定,汲取其精华。这就是有批判地继承。
从政治道德层面上看,舜文化最值得称道的是:
其一,“行厚德,远佞人”,为政清明。执政期间,爱憎分明,举善除恶,施政有方,决策果断。遂使“内平外成”,“蛮夷率服”。史载:舜启用尧所未能举的“八恺”、“八元”等俊才,为民兴利;除尧所未能除的“穷奇”、“饕餮”等四“凶族”,为民除害,从而高扬正气,优化了中原部落联盟内部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氛围,增强了其影响力和凝聚力。
其二,发扬原始民主,集思广益,选贤与能,在“谋于四岳”、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了联盟内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选,使禹、弃、垂等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部族首领得以各展其才,并通过“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的奖惩制度,奖能罚劣,遂使“远近众功咸兴”,不仅大大提高了联盟的行政效能,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多元文化融合。这些做法在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舜文化精神,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政清明,关键在于“公”字当头,是非清楚,敢切敢拉,扶正却邪。对此,儒家鼻祖孔夫子有句名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那么,什么是“正”?纵观古今中外,站在社会发展进步需求的立场来评判,所谓正,从根本上看,就是公共利益所在所需,合之,则为正;逆之,则为邪。正义和邪恶势力是与人类历史相始终的两股力量,正压邪时为治世,邪压正时为乱世。舜文化中歌颂大舜的清明,首先是正己身,虽“发于畎亩之中”,却“居深山而能为善”;鸡鸣而起,孳孳为善;为庶人时,“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墨子·尚贤中》)了解社会下情;至为帝,则能“明于庶物”,体察民情,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和社会内部的恶势力,能从民众的需求出发,大刀阔斧地采取有效措施,为民兴利除害。在这方面,最为家喻户晓者,莫过于面对久治不退的滔天洪水,舜能果断地走马换将,处置尧所用治水失败之人——鲧,而启用鲧之子禹,改筑堤挡水为疏通河道引水,终于大功告成,“决江河”,“通九州”,“四海会同”,“六府其修”,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部落联盟财源充盈。在却天灾的同时,舜又注意去人祸,将久已为害天下而令尧无奈的四凶族——所谓好行凶慝的混沌、不讲信义的穷奇、顽固不化的梼杌、贪婪无厌的饕餮,用强制手段,迁于四裔,使中原民众免受其害,人们拍手称快。正是在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顽疾的治理上,舜清明果决,出手大方,功绩卓著,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犹豫,不手软,表现出非凡的执政才华,故而赢得了中原民众的普遍赞誉,所谓“天下归心,唯舜为然”,成为历代景仰的清明圣王。
倡导为政者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使各种人才得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华夏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尽才尽力,是舜文化在政治领域的另一大有价值的特色。据传,舜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孔子就以舜为例,给弟子们讲述人才难得的道理,所谓“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史载,这五人即为善于治水土的禹、擅长教化民众的契、明于刑罚保障社会治安的皋陶、能够制礼作乐纲纪社会的伯益等。而这些有专长的贤能之辈的出山,是舜善于发扬原始民主,耐心倾听“四岳”、“十二牧”这些部落长老和首领的意见后下决心举用的。可见合理的人才政策与一定的民主机制分不开。舜之时,联盟内贤能用事,人才济济,自然百业殷阜。故而孔子曾不无感叹地赞美舜因用人有方而成无为之治,所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孟子亦盛赞舜善于为天下得人,所谓“为天下得人难”,“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
华夏之大,从来不乏人才,而华夏文明的发展进步离开优秀的人才必然举步维艰。历史上,凡治世皆得益于为政者善于尊贤使能,人才政策合理;而乱世则大多因奸佞当道,贤才遭贬斥之故。舜作为中华文明始祖,能在人才政策上独领风骚,垂范天下,后人尊之为大舜,仅此一条,则足称矣。舜文化亦因之更为熠熠生辉。
(选自《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6 `/ ?+ v6 @& _6 \* Y4 U0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2-1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