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企石 | 清代“御书楼”牌匾藏身深巷村 雕刻清官姚梦鲤历史; D: _- H+ u2 E( ~
在东莞企石镇深巷村,有一块“御书楼”牌匾。据考证,该牌匾属清朝进士姚梦鲤所有,据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据村中老人回忆,该牌匾以前挂在深巷村的御书楼门中,但御书楼在1959年的特大洪水中被冲垮。 姚炳金老人介绍御书楼牌匾的历史 刘兰兰/摄 在现有资料中,御书楼并未保存任何建筑的史实资料和图片,御书楼的旧观只能印刻在深巷村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唯有牌匾留下,时至今日,遗失的文物古迹让深巷村民深感惋惜。 “御书楼”牌匾见证清官 在深巷村村委会,村干部姚惠全拿出了这一块牌匾。由于无处摆放,这块牌匾被搁置在角落里,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灰。由于年代久远,有村民在2000年为沧桑破旧的牌匾上了红色油漆,模糊的字迹也用黑色墨水重新描画一番。姚惠全指着牌匾下方一块说,这一角原被火烧毁,幸好未烧及文字,现已经用新木板修补过,以保持牌匾的完整性。
# ]! F9 M( _5 t$ g* f! t
据悉,“御书楼”牌匾长1.12米,宽0.45米,原是悬挂在姚梦鲤读书的房屋(位于深巷怡云姚公祠侧,即御书楼),牌匾自右至左,有竖刻的阳文凸字。匾上文字是一则志记短文:“臣侥侥,大廷赐锦、赐笔,继又颁赐御书。一介微臣,膺此殊遇,不为世袭曷。表敬共庆,即同堂兄弟少年同读。书楼宇之额曰‘御书楼’。俾子若侄见以是名楼,思臣蒙宠渥之由,由斯楼奋发之地,世世子孙观焉、修焉、游焉,息焉,不觉闻鸡起舞矣。雍正十年,臣姚梦鲤敬拟”。
/ G. H; i2 ]$ {1 ^* ?& g+ W3 P1 i
牌匾上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说到御书楼及其牌匾,就不得不提到姚梦鲤。据《东莞县志》(民国卷)记载,姚梦鲤是企石镇深巷村人,字锦江,生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从小家境贫寒,虽然一直寒窗苦读,学识渊博,然时运不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数十载过去了,考了八次仍未中举的姚梦鲤,终于在第九次(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考中进士,列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再等了6年,姚梦鲤终于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出任浙江淳安县令。 - s/ W6 ]4 U; y% ^1 ^) ]+ q
怡云姚祠堂(东莞阳光网) 后因年事已高,姚梦鲤告老还乡,获雍正准奏,赏赐了十几担咸菜,并在深巷建御书楼。其后,姚梦鲤亲书一匾挂在御书楼前,这块牌匾上的字迹,即是姚梦鲤为感谢雍正帝的赏赐所写。 ! k1 Z+ @2 w: T5 ]/ n
“海公重来”为官清廉 据《企石镇志》记载,为官期间的姚梦鲤清廉公正。淳安在地理方位上比较偏僻,是个穷地方,加上当地民风彪悍,没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不过淳安自明代便已有名气, 因为大清官海瑞曾在那里做过县令。姚梦鲤一直都是以做海瑞那样的清官来要求自己,所以对于自己被任命为淳安令,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急切地前往上任。
) f$ F0 K) c+ z
姚梦鲤一到淳安,恤民苦,建仓廒,备灾荒,“革陋规,惩奸恶”,使“贿赂不行,讼风稍减”,深得民心。他还 “表扬忠孝,提倡端品”,在乡间推广礼教。所以,淳安人都称姚梦鲤为“海(瑞)公重来 ”。由于姚梦鲤在地方官任上表现出色,廉洁自律,他被朝廷升为礼部侍郎,官拜一品。 & B2 y9 P0 U) r
告老返乡时,姚梦鲤还有一段佳话广为流传。据说,雍正帝知道姚梦鲤为官清廉,问他需要带什么回故乡,提出的请求都可为他实现。姚梦鲤叩谢雍正,表示家中老母喜爱吃咸菜,望能赏赐带之还乡。雍正准奏,并令人把白银藏于咸菜下。但被其发现后回绝,只把咸菜带回。待姚梦鲤返乡后,又把赏赐的咸菜一一分给了邻里乡亲。 ' s/ L2 x, N% p, _
被洪水冲垮的御书楼 时至今日,姚梦鲤的故事仅能在群众中心口相传,所能保存的资料少之又少。历史上,深巷屡遭水患。1959年,深巷遭遇了几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倒塌房屋百余间。御书楼也在此时被冲垮。唯一庆幸的是,在废墟中找回了这块牌匾。69岁的姚炳金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总忍不住摇头叹息。“我家也在那场洪水中倒塌,屋里保存的很多史实资料也随之失踪。”姚炳金说,在当时看来,保命尚且困难,谁还能管那么多。 4 D1 w: M2 G. l: x( {: _
在姚炳金的记忆里,御书楼的格局为上下两层的实木楼,首层由大小两个门进入,入门左侧是一座书房。在1959年特大洪水后,该处被改造成为饭堂,结构也与御书楼完全不同,外观看起来像是小洋楼。直到2006年,该饭堂也被拆除,至今剩下一块空地,归村委会所有。
6 {/ R4 l7 |- y, k7 Y# e9 ~
“当时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御书楼结构的相关资料或图片,现在想要重新修复已经不可能了。”姚惠全说,姚梦鲤未留下任何子嗣,仅留下唯一一块牌匾,依稀能窥见姚梦鲤当年对钦赐告老还乡的感恩之情。(刘兰兰) 7 R4 L) Y6 _- J# f
1 |6 c6 M* l4 r)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