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康姚建国 由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和塔铭 说“冯翊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15 23:18: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k2 m- Q+ X& F+ e
6 D9 h# h* T* \9 R- a
/ }5 d5 f/ m8 P3 i) v, P
  武康姚建国 由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和塔铭说“冯翊姚”(资料和信息来自舜姚文化论坛群姚建国和姚波的交流)) v1 W/ J3 |1 W& y" c" U
9 W& D8 B( F8 q4 T% J3 `
# \1 |( v7 w% `& }3 L+ \
% D# t, |3 K1 S" v* B

6 E. d/ y/ X# i. G5 O% S& Y+ d
4 ?" X3 Q# u# Y! k3 J
5 F4 }* n% q( B! _

) O- D/ U8 D) R" ~4 ?1 i4 a* E
' m/ [  b0 H9 g4 C( O  j6 M   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大唐法律禅师墓志》:“大德讳常一,俗姓姚氏,其先冯翊莲芍人也。大舜之后,源流且长,冠冕相承,事传谱牒,枝叶浸远,因宦东周,今为河清人也。”
2 J! i5 D( w: y+ e1 d& y; k& K   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刻置。姚骥撰并书。方形,高44厘米,宽45.5厘米。志石刻文22行,行22字,另有12行刻于盖石背面。盖题篆书“大唐法律禅师墓志”。法津禅师(698~770年),名常一,俗姓姚,河清(今河南孟县西南)人。姚骥,隋内散大夫、忻州刺史。5 I9 \9 A& T( e8 ?8 g% N& k
$ \, n* W# L/ n9 u! M

. L* d3 e+ T: S$ V   法津禅师,俗姓姚,名讳常一,是冯翊莲芍人。他的家族背景显赫,曾祖父姚纬是朔方节度使,祖父姚信曾任秦州成纪县令,父亲姚恭则是隋朝的右南使、飞鳞监。这些家族成员的事迹在史书中未曾留名,却在法津禅师的塔铭和墓志铭中得到了永恒的记录。
, U5 k1 J! e) ^. l8 {   法津禅师在开元年间剃度为僧,他的修行之路漫长而坚定,先后师从襄阳明律师、长安花严法师、东京大照禅师,他的足迹遍布长安花严寺、秦州灵鹫山、长安宝台寺、长安荷恩寺、三原化城寺、长安化度寺。他的圆寂发生在唐大历五年八月十七日,享年72岁,僧腊51年,他的塔院被赐予万年县洛女原,身塔高达30尺。
& i/ c) P) d! R4 w# E7 f5 J8 Q, W- h$ \7 H, b6 h
, t' i8 Q0 I7 n* }+ ?, z

! q+ M% r& @4 @1 c' M
5 j* t% |7 ]4 ]& Y( [  o(1)
( n5 M: X1 G; W8 b1 [* A0 ?& M, T& T9 U& y* k
% s6 a4 V9 G: X- c7 C

+ {1 j# h& `4 j9 Q# L0 T- c3 b* B/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11:02:33 | 只看该作者
2 N* Z( K" [) w: e8 |& Q+ `8 z
武康姚建国 由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和塔志说冯翊姚
   3方墓志:法津禅师(姚常一)2方(一墓志 一塔铭),加姚子彦1方。这3方墓志一起读,很有意思。
: p/ f) f* f' V% C: `   塔铭是僧人墓志。高僧逝世后,都要建塔,埋葬于塔下。有的塔下面有地宫,埋藏佛舍利。例如少林寺塔林,都是历代高僧的墓塔。所以,塔就是佛,佛就是塔。
( D5 J$ f4 i) k; C   从孙,就是自己亲兄弟的孙子,俗称侄孙。
. z! h  U1 F. s  @" A3 }/ G$ l1 n1 f6 i) G6 K- g5 M
7 a+ G# q# j5 K# ?9 x
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铭(姚子彦墓志铭3 e6 w! p$ T: y" K3 n
   有唐秘书监永安县侯姚公讳子彦,字伯英。其先冯翊莲勺人也。至高祖僧洪,徙家河东。祖思聪,秘书少监。父坦,汝州梁县丞,赠秘书监。
9 m3 W) h4 t! i3 y   , a  ?* V4 Q7 N# Y" e8 Z9 f
大历五年(770)《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大德讳常一,俗姓姚氏,其先冯翊莲芍人也。大舜之后,源流且长,冠冕相承,事传谱牒,枝叶浸远,因宦东周,今为河清人也。”5 n, s- K: E( K  r
    唐大历五年(770年)刻置,姚骥撰并书。+ Y6 T! l5 N8 @( T
    方形,高44厘米,宽45.5厘米。志石刻文22行,行22字,另有12行刻于盖石背面。盖题篆书“大唐法津禅师墓志”。法津禅师(698~770年),名常一,俗姓姚,河清(今河南孟县西南)人。, O! F. r% O0 ]# x8 F
, _* u" E* M" y2 ?9 v& k9 w% Y. R

) _* x3 J# W  x: ]5 `   姚坦与法津禅师(姚常一)是亲兄弟。
5 s$ D3 S+ p+ u( ]! ~   
法津禅师为唐肃宗出过很多力。荷恩寺是皇家寺院。0 V7 S. Q. \9 F# W) @8 ~
) q% n+ @, g' S6 c$ ?$ T2 d. k

: b7 U' V, f& E! f   姚子彦有子曰骁、曰骥、曰骖、曰骃、曰骕,号于昊天。. e( q# b( U$ x  m9 Z9 h. x
   印象里,姚子彦有两个儿子任刺史。姚骥是礼部侍郎姚子彦儿子,曾任信州(江西上饶)刺史。姚骃任过浙江处州、湖州刺史。3 C# x# y- m% [0 [1 W0 X
   一个家族,姚子彦家族实力不俗。我把这个家族称为冯翊姚。

3 ?) Y: F" v1 m% l
1 z+ Y3 b3 J! {# f# t" e; i' ^2 e
(2)
5 p9 X6 D" c) J) \+ ^$ t
; V% C* F: R" k& H( T! \  D: M1 l& n& I: _

7 a, D- O9 O4 D+ V7 z1 m& E$ f
2 A/ q/ M; r: x) W% T$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11:06:2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9-16 11:02% N7 J2 A. e' p$ P% a
武康姚建国 由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和塔志说冯翊姚   3方墓志:法津禅师(姚常一)2方(一墓志 一塔铭 ...

2 O. Z& j2 L; J/ i( @5 G1 o1 w! g  Y
姚建国说:& W3 O8 U/ _$ o& D% G
      “专门写过一文,认为:姚僧洪就是太医姚僧垣的亲兄弟,姚最因杨秀一案被株杀后,姚思聪避难入姚僧洪一脉。”
4 i. q8 d( o& t6 A0 @: Y     
4 d. J9 D( F+ q: T9 N3 {( k: |$ `7 z) h$ ?! |6 t
姚建国说:( @' L" ], y/ R( M0 q% z
    晚唐,冯翊姚姚存、姚制因宦任静海镇竭使,遂衍生静海(今江苏南通)姚。& O1 u0 E& I+ }! }; u
    我认为,冯翊姚与吴兴姚存在必然的联系:
- t4 v% F2 k$ ^. @+ Q' n# [    1、根据北宋进士、吉州知州姚原道墓志(黄庭坚撰文),姚原道 静海人,祖上任静海镇竭使,其墓志认为其家族属吴兴姚。8 e" G$ |8 Z: g" t
    2、基本同时,姚僧洪孙秘书监姚思聪,北周太医姚僧垣孙秘书监姚思聪。
4 @2 ?0 @9 i$ J: }8 ?6 T    3、地点:姚僧洪为冯翊莲勺人,姚僧垣曾任华州刺史,遂为华阴人,后裔有尚书右仆射姚南仲,下邽人。
6 @; v0 D0 n9 J$ e0 E! Z历史上,莲勺、华阴、下邽距离很近,历史上虽多有变革,基本同属冯翊郡。
, J) a2 t& D: n* M/ p; A& R3 n& q    4、据于以上事实,我专门写过一文,认为:姚僧洪就是太医姚僧垣的亲兄弟,姚最因杨秀一案被株杀后,姚思聪避难入姚僧洪一脉。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14:34:0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4-9-16 11:06
$ }, }1 i5 g: H; b: m5 ]姚建国说:3 R% x/ z/ X9 p8 u
      “专门写过一文,认为:姚僧洪就是太医姚僧垣的亲兄弟,姚最因杨秀一案被株杀后,姚 ...

) |9 E$ c4 c+ D9 m% W# _) |2 d
4 Y2 |# W0 _3 }* j" s/ |       姚最是蜀王杨秀友,受连累而遇难。
: {: u( b' ]6 ~. ^0 X: \8 i' d/ M8 X8 w, T( ?1 k
% X: {* h& s: o/ F  J
隋朝蜀王杨秀
0 w8 t& V& Y/ t* F3 J( E        杨秀(573年-618年),杨坚第四子。开皇元年,立为越王。未几,徙封于蜀,拜柱国、益州刺史,总管24州诸军事。二年,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本官如故。岁余而罢。十二年,又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复出镇于蜀。秀有胆气,容貌瑰美,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敬畏。秀渐奢侈,违犯制度,车马被服,拟于天子。及太子勇以谗毁废,晋王广为皇太子,秀意甚不平。杨广恐秀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仁寿二年,征还京师,坚见,不与语,欲斩秀于市,以谢百姓。后废秀为庶人,幽内侍省,不得与妻子相见,令给少数民族婢女二人驱使。炀帝即位,禁锢如初。宇文化及弑炀帝后,欲立秀为帝,群议不许。于是害之,并其诸子。据传葬吟阳八合坞。生子杨孝,杨明,小名爪子,隋亡,隐蔽于闵,其后代绵衍至今。
6 C5 x8 W# M" u7 C" x' p! {
2 K* H' S6 Q7 Q
4 V6 }4 V5 B1 t: s# R
(3)
) o$ |* }6 L. Q
( o# f: U% a8 z3 M# ?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发表于 2024-9-18 15:49:30 | 只看该作者
大唐法津禅师墓志和塔铭
" f# ]! ]) E  C0 z3 |在唐元和二年(807年)的四月八日,一件名为《唐法津禅师塔铭》的文物在时间的长河中刻下了永久的印记。它在1980年四月的某一天,于西安市东郊席王公社卞家村的土地上重见天日。与此同时,同一片土地还孕育出了另一件珍贵文物——《法津禅师墓志铭》,它诞生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如今这两件历史的瑰宝都安然无恙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展厅之中。
: m6 P; A1 E: |2 ?" |
  p# Z8 o: x8 P* Z
9 z2 `1 t3 g- M, ~3 O! N
+ p. b3 s0 S5 Q2 T) a
( r# R: ?2 H: |

4 V  ^6 V3 i3 F4 f: A+ X

《唐法津禅师塔铭》以其独特的马卧碣形状,73厘米的高度、117厘米的宽度、16厘米的厚度,以及46行每行25字的铭文,展示了一种行书风格的书法艺术。它的文字由沙门锐璨撰写,沙门法开建立,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庄重的故事。

* e) E" K. L/ Y2 _. n5 W) U- h4 t1 @

法津禅师,俗姓姚,名谭常一,是冯翊莲芍人。他的家族背景显赫,曾祖父姚纬是朔方节度使,祖父姚信曾任秦州成纪县令,父亲姚恭则是隋朝的右南使、飞鳞监。这些家族成员的事迹在史书中未曾留名,却在法津禅师的塔铭和墓志铭中得到了永恒的记录。


3 r7 ?2 F9 Q0 B5 {& }

8 e3 n- v  Z; @7 j# F6 q) P
- K  ~. I. o7 G 7 ~0 l2 p' m; ^

( v: t' M! k7 ], m/ k- n法津禅师在开元年间剃度为僧,他的修行之路漫长而坚定,先后师从襄阳明律师、长安花严法师、东京大照禅师,他的足迹遍布长安花严寺、秦州灵鹫山、长安宝台寺、长安荷恩寺、三原化城寺、长安化度寺。他的圆寂发生在唐大历五年八月十七日,享年72岁,僧腊51年,他的塔院被赐予万年县洛女原,身塔高达30尺。8 u) g2 o! p. Y8 x3 K" }1 w2 A
; e2 w$ i/ x( O, w2 |$ W

( r1 h9 @8 D7 g  A8 L& X0 C/ o& a8 ?3 y, G  Z* n# A
塔铭和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晚唐佛教史、高僧传记和寺院经济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例如,肃宗皇帝对法津禅师的推崇,免除荷恩寺的常住两税,还官收地22顷,立丰碑于寺普润庄,赐予紫袈裟及金钩,设立12所寺庙,度僧千余人,代宗皇帝赐予法津院额为医王寺,派遣将军段物华祭奠并设立千僧会等。9 i# j8 o$ ]8 {  }$ r" x2 C- L9 s

1 X! j! g1 g3 l0 X) O/ ]3 q ; p) W: j/ O/ u( F
+ J1 K" O* A% l1 U
大照禅师,即普寂,享有“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美誉,他的塔位于嵩岳,李邕马撰《大照禅师塔铭》,传记见于《宋高僧传》卷九、《景德传灯录》卷四。而花严法师与明律师的事迹在史书中记载不详,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N9 j' P! q: `4 k* c1 o, U
  r/ j- j9 W1 J

- V0 e( y- S2 V( I2 R
# p6 T- n8 q' ~, ^& O+ _! D: }塔铭的书法,未署书者,不知是否出自法津禅师门下弟子之手。但其书法之精湛,无疑代表了晚唐诗行楷书的最高水平。其书法宽博舒朗,秀润端庄,既有晋人行书的流美旨趣,又具有初唐楷书的峭拔精神。其中“故、至、妙、敕、造、送、秋、就”等字还融入了草书笔意,更不乏轻盈灵动、随心所欲、超凡脱俗的逸态。尽管处于晚唐,其楷书并未受到柳体书风一统天下的影响,这显得尤为难得。其行草则坚守晋人模范,又兼具虚和萧散的仪态,其吸引人之处或许就在于这一派“外假药妙,内实知人”的和谐风骨。
  z  c* v  @" J: |, i3 S; w% E+ p1 _7 |$ y$ W$ J, t

' Y; |8 x$ i) X( P
+ Z3 l% s2 b% k; ]" V& M4 Q9 F& |2 j) C/ b7 b+ X/ p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细节,我们可以想象出法津禅师的一生,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这些文物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得以一窥千年前的佛教盛况和书法艺术的高度成就。

/ H- a; }4 ?& ^4 h+ z' z$ s
% Y7 ~' s( U1 E+ s; I
/ Y. P% Y! J# r, t; j0 z
/ C7 H3 x) a/ @' y7 d
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524841021345211&wfr=spider&for=pc+ M- v: f. C4 f4 u0 |  @0 A
# @- [" J$ t; a. |0 s" z

5 S4 F, Z; e, C9 d: |$ |% m2 C4 \( h& k" B)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3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