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燮集序$ `; o- s, X* w# @
清殿百代之末,故能吐茹醇駁,揚扢利病,藝林之盛班班多可述焉。考據之學姑弗論,即以文學言之,詩、古文具一代氣象,詞、駢文號稱中興,小說、戲曲綽有可觀,未可以晚近忽之也。三百年間,懷鉛操觚、振奇發秀者後先相隨,代有聞人。求其冥心獨詣、破舊生新,可抗行前修者,吾得鎮海 姚復莊先生也。" F6 ~& I, l& _ J+ y5 V
8 p- l# R Z6 e. r
先生幼即穎悟邁倫,博極群書,胸中所儲淵深浩涆,莫可方物,然豐於才而嗇於命,累上公車不第,鬻書畫以自給,以一孝廉終其身,浮湛江湖,牢落無偶,故一寄其意於詩古文辭,以能文鳴於當時。今觀其所作,其詩則不主一格,唯變所適,其沉鬱頓挫、蒼涼激楚處逼近少陵;其駢體則使事求活,琢字避熟,其沈博絕麗、奧衍閎深處突過六朝;其詞則巧而近雅,華而不靡,其婉約蘊藉、清空醇凈處人以為白石再生。不特此也,先生又以其餘力攻治經史之學,考訂纂輯,丹黃弗輟,著作滿案,然為文名所掩,多伏而不彰。戲曲、小說,時人多視為小道,先生亦力為表彰之,實導俗文學研究之先路。以上得其一端,即足名家,況兼而有之乎?
( a5 S$ l3 D7 m3 ?) U& w& L% C1 o
$ M; e- W6 r7 |4 w, k# d 姚燮集之輯創議於庚寅,越三年而始蕆功,凡得文若干篇,詩若干首,詞若干闋,殘本傳奇半部,復莊之文學畢見於此矣。若夫全集之編集,體大事艱,不可猝成,俟諸異日可也。% ^. g8 N) o* y0 R# o
$ n0 Q4 I' l2 L5 Y8 O! p6 N, ~' @凡例: q& I7 t S: Z V* L% C: }
一、本書收錄姚燮所撰詩、文、詞、曲四類。
& O, i9 q4 x/ s& [4 A二、本書收錄各集及其版本如下:
3 w2 [/ m. O9 c% t( C7 | 詩集三種:
! S1 y, k* h0 r8 Z$ E1 r 復莊詩問三十四卷,以浙江圖書館所藏道光原刻本為底本。2 A" s* d1 K' `& Q6 w
紅橋舫歌不分卷, 以江益明先生藏紫荊花館抄本為底本。: U! |4 Q% k5 n5 R' B) I
西滬棹歌不分卷,以天一閣藏稿本為底本。' C$ U; \% y% [ F+ T# k8 d9 U
文集三種:
! H; X9 t' _$ e D6 A p 復莊駢儷文榷初編八卷,以浙江圖書館道光原刻本為底本,3 b9 j' v9 G2 A' n& g- a' h: D( L
復莊駢儷文榷二編八卷,以浙江圖書館藏道光原刻本為底本,+ `; ]) M$ C. A% l8 J
復莊文酌初編,以上海圖書館藏抄本為底本。$ v' d5 k5 h$ f! c
詞集四種:2 n: r1 `0 N2 U1 ^: _
疏影樓詞四種五卷,以浙江圖書館藏道光上湖草堂本為底本。 h- N8 t# m+ D! Z1 v3 x
續疏影樓詞不分卷,以國家圖書館藏稿本為底本。& h& m+ i% ]" n7 x, d2 S
玉篴樓詞不分卷, 以國家圖書館藏稿本為底本。' o9 L9 d1 {4 E5 Y4 J* D
苦海航不分卷,以國家圖書館藏稿本為底本。
" T2 j, [% R" v 曲二種:0 r7 [. W3 v4 i7 w* s7 R
紅雪吟不分卷, 以江益明先生藏紫荊花館抄本為底本。
' X3 X0 z4 Q; x1 c! W 某心雪傳奇(存十一出),以天一閣藏張宗祥謄清本為底本,校以浙江圖書館藏稿本。* n1 L& J: s- ^% y* V
三、姚氏單篇詩文詞未編入以上各集散見他書者,輯為補遺,列於各類之末, 注明出處,珍稀文獻注明館藏地,間附按語,若見於姚燮集部外著作者則不復羼入。
, d8 T6 d& e- r/ s四、姚燮各集序跋題辭甚夥,或冠卷首,或置卷末,今除姚燮自序外,彙為一編,移置各類之後,自他書輯錄序跋亦以類相附,並注明出處。
/ J5 b% y0 C) h# g2 c0 ^五、姚燮手稿多有校語評批,今擇要收錄,或鈎入正文,或附入篇後。
+ v" K1 J( |4 V+ O7 f( _4 e六 、全書正文施以專名線。
( x+ V8 T7 |8 \# a* X! b七、姚燮各集用字極為紛雜,奇文怪字俯拾皆是,極難劃一。為存風貌,古今字、通假字、避諱字一般不作改動,異體字及俗字則酌情處理,稀見者改為通行字,常見者依據底本並存,其駢儷文榷兩編多隸古定字,亦多改為通行字。& E! L2 b5 F/ d+ N* t+ ?3 C# B
八、本書遇底本訛誤之處,凡刪字以方括號[ ]括起,凡補字,以尖括號< >括起。2 L5 s) P4 [/ ?6 t
九、本書於底本漫漶不清及字跡難以辨認處以□識之。; w J# I! Z( C
一〇、補遺所錄有校錄自姚燮草稿而篇題不具者,亦試為擬定,以©識之。* ~, n: l4 O+ H0 k4 P, w
2 q1 d$ t M2 g%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