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8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关于山东小云南姚姓资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0 17:5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先祖在顺治8年由小云南迁到奉天,这里有没有小云南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3-11 12:19:49 | 只看该作者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3 q5 P1 m* }5 j& A# B$ Z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 O2 P) q5 V: V( m  Y9 Z) j2 L小云南在山东说 % `3 \  @7 s' s6 a1 M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 B2 ]$ d6 h) C0 _- m: n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 S0 P8 Z0 R# R& C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5 D) H5 D, R. V/ X0 _  D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 G8 \/ \; }' X. T* H& Y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 F4 C' O# L0 \% Q+ x! H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 n6 b+ S: v  O" @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 X" B0 i) G# ?4 f4 O0 C9 U, w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 ^' g/ |. a, ^& c#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 `) h; s* Z1 I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3 g# Z! z) E+ o0 y4 c, V) h5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3 L" `$ I; }4 N, y9 n* u+ ^5 i7 Q5 p% U, Z; K* Q2 }# R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8-3-11 12:25:17 | 只看该作者
小云南”是大理州祥云县云南驿。
8 C6 r$ l* ]5 w8 s' r/ W. c
1 V( _; @9 F% ~- S* z2 n一楼说不见“小云南”的记载,我不敢苟同。下面将鞠平原先生的《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一文节录如下: ( s" y6 F4 b$ K: B/ B  Q' T; Z7 S

; o1 Z/ y5 i8 J# c' Y4 A昨天从家谱网得知,关于“小云南”在何处的问题,一直是东北和山东部分地区广为流传的话题,也是目前网上热烈讨论的问题,学者和网友对其具体位置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网友(甚至包括一些学者)称“小云南”一词,史籍中未见记载,经过爬梳,平原从部分明清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关“小云南”的材料,现奉献给大家。
. o6 [0 U! l9 q) X5 X- |“小云南”一词,出现较早,依平原所见,最起码在《宋史》(卷496)、《文献通考》(卷330)中已提及,只不过此“小云南”指当时的南蛮部落(亦有“大云南”)。因网友所据家谱多是明中叶以后修订的,故而以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史料来映证应该恰当一些。
4 w, Z2 f* \3 L4 H) H一、明代官修典制史中的“小云南”。
" R: r1 m, e' S) Y# _8 ?《诸司职掌》、正德《明会典》、万历《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三部典制体史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谓是明代不同时期的行政法典,其权威性可想而知。修于洪武二十六年的《诸司职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不分卷)载明初云南设有“小云南土官”一事。后修的正德《明会典》(《四库全书》本卷九十六)、万历《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本)亦沿用这一记载。显然,在明洪武年间即有“小云南”一词。另外《礼部志稿》(《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一)中,也沿用这一说法。
% [5 e$ j+ [* m7 f, o6 s二、明人游记中“小云南”。
& h% Q5 ^( ^' s: G$ E/ m' \明人杨慎《滇程记》(《四库存目丛书》本)载:“自镇南州普淜驿六亭而达云南县界。所经有桃树坡、金鸡庙、孟获菁、安南坡。坡有巡司。下坡地复坦夷。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士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
- x7 w: ^8 p' m2 [明人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四库全书》本)的价值,众所周知,不必赘述。文中多次提到“小云南”一语,其中有指“云南驿”者,如其卷八上云:“……其下皆涸,而川水实由之北注。又西二里,过大水堰塘,堰稍北,复西十里抵西山下为小云南驿宿。”也有指“小云南”地域者,如其卷八上云:“循东山北行五里,即青海子之西南涯也,遂与小云南来之大道遇。……”卷八下云:“……始知南龙大脉,自丽江之西界东走为文笔峰,是为剑川丽江界。抵丽东南邱塘关南转为朝霞洞,是为剑川、鹤庆界。又直南而抵腰龙洞山,是为鹤庆、邓川州界。又南过西山湾,抵西洱海之北,转而东,是为邓川、太和界。抵海东隅,于是正支则遵海而南,为青山、太和、宾川州界。又东南峙为乌龙坝山,为赵州、小云南界。遂东度为九鼎,又南抵于清华洞,又东度而达于水目焉。……”
( i/ L/ M; _& ~% u0 Y明人程本立《巽隐集》卷三《云南西行记》(《四库全书》本)载:“姚安西南行百里曰普淜驿。驿西行五十里,为古云南,今称小云南;西南四十里为品甸。今立云南县,县西北行四十里为白厓甸,甸西山有关焉,关西四十里为赵州。”
; }4 [# b0 n( K+ e" O三、明清诗词中的“小云南”。
8 H9 @; z8 a' ~5 S明人程本立《巽隠集》卷一有题名为《过小云南》的诗词,其文曰:“眼明百里眺晴川,洗我悲辛一迥然。山气成云无五色,石光如镜有千年。荷戈戍士终怀土,卖剑居民尽力田。自古华夷归混一,今人未必重开边。”
/ _( `8 R7 ?7 i4 }《云南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九载有清代云南督学吴应枚的《滇南杂咏三十首》,其中一首文字为:“到小云南一水通,飘扬血色绮罗丛。莫教担雪街头卖,剩取璚浆染大红。”该诗词文字下,还有一段注释:“云南县,俗名小云南。土产细布,名洱海红,以雪水染色更鲜艳。” ; @0 A) W, ]; Z" R
四、方志中的“小云南”。 , V  R) i, V; }' o! a- I6 X
除了诸多网友所引的山东方志外,笔者另搜了两条,以供参考。《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七十八(《四库全书》本)载:“云南故城 在今云南县南八十里。……《明地理志》:‘云南:唐匡州,地蛮,曰白子国。南诏置云南州。’《滇略》:‘汉元封初,彩云见白崖县,在其南,故曰云南。’《通志》:‘县旧与洱海卫同城,后因县署倾废,移驻行馆。’《滇程记》:‘古云南,郡治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治城。’”另外,《云南通志》卷六云(《四库全书》本):“……通计自交水至可渡五小驿共四百里。”其下注曰:“内普鲁吉等五堡,额夫二百二十名。康熙五十九年,西藏用兵,以途系次冲,将夫拨添劎川、观音山、白崖、上关、小云南、普淜、沙桥七堡。……”二书均为清前期修订,说明这一时期依然有“小云南”一说。
# k( S& c3 a1 V! O/ W由以上所引,笔者有几点意见:
2 H) o7 F$ N# H( M3 S* Z( ~+ Y' {+ \其一、史籍中不乏“小云南”的记载。笔者仅查阅了部分史籍,即找出了以上诸条资料,若扩大范围,可能会有更多的关于“小云南”的史料出现,说明在资料发掘上目前还做得不够。 2 B  G+ g: z+ _
其二、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就在今天的云南祥云县附近,而不在山东、山西、安徽凤阳等地。这里涉及到对史料的态度和判断问题。判断史料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的时序性,由上引史料可知,明人确实对“小云南”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早于很多山东方志和家谱的记载,如果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和合适的理由来否定他们记载的可靠性,那么就要承认它们的价值。地域名称在流传过程中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果完全割断今天“小云南”与明清“小云南”之间的联系,就难以说得上是客观的态度。由上引明代杨慎的《滇程记》:“古云南,郡治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治城。”可知,明代“小云南”指的是“古云南”,这里曾“郡治土人”,这与《诸司职掌》、正德《明会典》、万历《明会典》、《礼部志稿》所载“小云南土官”相映证。由《滇程记》另一材料:“自镇南州普淜驿六亭而达云南县界。……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士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可知,“小云南”是指古云南郡,是为了以别于云南县的治城而令起的称呼,明人程本立更认为其地是在普淜驿以西五十里的地方。当然,尽管明人记载的“小云南”与云南县(今祥云县)不完全相同,但很相近,保守点说是在今祥云县附近,应该问题不大。笔者推测,明初从云南向山东移民的第一批人很可能就是从当时的“小云南”——今天的祥云县附近出发的,否则今天的“小云南”移民一说就成了空穴来风了。 + R" y6 M$ W1 U1 k
其三、古人对“小云南”范围和概念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扩大和泛化的过程。前引明代杨慎的《滇程记》和明人程本立《云南西行记》均说明在当时,“小云南”是指古云南城。而清人吴应枚的诗词注释“云南县,俗名小云南”则说明,清人对“小云南”范围的认识已有所扩大,已泛指整个云南县。至于《登州府志》、《蓬莱县志》等方志以及不少族谱所谓从包括“乌撒卫”在内的“小云南”移民,则更是将“小云南”的范围和概念进一步扩大和泛化。似乎可以说,关于“小云南”范围和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明初狭义的古云南城、到云南县、再到包括很多族谱所言的“乌撒卫”等地范围较大的区域这样一个过程。这一点,与古人对山西大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认识相似。 . A6 X1 Z* ~6 |/ D
其四、关于于考察“小云南”问题的史料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者考察“小云南”问题时多依据晚近修订的地方志和家谱,不可否认方志和家谱在很多方面有独特的价值,但其也存在着问题,我们不能完全依地志和家谱为据,若将其与明清其他史料相结合进行考察,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关于对待家谱等史料的态度,明人王世贞在其《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史乗考误一》中说得很好,现征引如下:
0 P0 }& |6 h0 w, w* P; G8 `2 ?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 ( \! l+ F5 a6 {8 o
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
& ~# a, N2 s2 v1 f8 B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 ' Q' v" m9 Z1 `+ P; I" W
吾于三者豹管耳,有所见,不敢不书,以俟博洽者考焉。 0 ~7 Z+ Z( y9 f5 s! U
今天“小云南”存在的众多歧异,应该有史料记载方面的问题。有家谱记载讹误者、有方志猜测而他书引以为确论者,有口耳相传成定谳者等等,情况很多,很难说主要由哪一种原因使众多东北、山东人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形成了“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奇特景观,但如果能将方志、家谱与明清以来的其他相关史料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可能更有说服力。限于能力、条件和时间,笔者未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期待同志能做得更好。 2 t" s, p" H5 x2 `
至于明初“小云南”人怎样从“小云南”迁移到山东地区,笔者未能找到有力的史料,不便多说。
6 {* n) y: h$ i0 v) n$ |总之,有探讨总比没探讨好,有争论总比一家言好,最起码探讨和争论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思考角度。不管歧异有多少家,只要有史实依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都是在为寻根文化做贡献,应该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08-3-11 14:26:5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真是全面深入,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啊!谢谢!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发表于 2008-3-12 17:52:0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滇人姚大哥热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8-3-12 22:25:30 | 只看该作者
书  名 [山东莱阳]姚家庄《姚氏谱书》
9 F, E2 z* Y; Q9 m7 s责 任 者 (现代)姚尚书、姚尚珂、姚尚宝、姚喜隆、姚喜绥重修
; P) v/ m  p6 i* j8 }版  本 1963年1月6日 9 |. V. ]- \; o
载体形态 4(册)   (卷[卷轴])   (副) * |7 h* r. S  ~; _' S4 J% c* @0 x
400(叶)   (卷[胶卷])   (盘)
. r: r5 b* o5 m, V附  注 暂无 3 @# E: m. E7 ^5 a" a( {* e
先  祖 始  祖
* D8 M, K+ e$ ]! P; c$ j9 K始 迁 祖 余姚氏由小云南迁莱阳县大姚格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姚聪姚金、姚主徙圈里村(今姚家庄) ( ^' f  p2 L! b7 _% Z/ r4 N
名  人
( Q1 `* e/ U) R! W; F装  订 线装
% @9 M! ?6 Q- G) {$ L1 y* F收 藏 者
4 t9 `4 l# H0 ]7 L索 书 号 收藏者: 莱阳市西留乡姚家庄姚维山 索书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8-3-12 22:26:41 | 只看该作者
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5 e7 X" K0 A8 h3 S% f

: X9 U. b5 `% \  I' j( n# A7 f6 l5 B1 R7 s3 n) q1 S; t9 Y) W

& g! r1 J) e; E/ d/ E, T. x4 M4 J  q
                  孙 鹏( p; A9 q. \+ ^& j' y& d
  公元9世纪至公元16世纪中期,在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由于连年战乱和灾荒,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的即墨县(含今日之青岛市内四区及崂山、城阳二区及即墨市)亦不例外。元朝规定“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81年)即墨县建制一度被废除,这说明当时即墨县连下县的资格都不具备了。一直到元至正十二年前才重新恢复县制。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其原则是由地少人多的狭乡移民于地广人稀的宽乡,同时采取屯田政策,让军户垦荒种田,以供给军需。这些措施的实施,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移民大潮。在这个移民大潮中即墨迎来了大量外地移民,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居民已达13480户126800人,呈现出繁荣景象。明万历时即墨知县许铤对此赞叹曰:即墨县“国初,室庐相望,差赋咸轻,百姓有鱼盐之利,无追呼之扰,以故邑号治安。”嗣后的永乐年间,仍有大量军民移居即墨,这些移民成为即墨人口的主体。# `" {1 t2 G' W1 U: r7 d
  对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居即墨的人口是从何处而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从云南移来的,从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诸多族谱有明确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沙卫或来自小云南等。另一种说法是大多数移民来自山西,其理由是《明史》中大量记载了从山西向外移民的史实,且举民间流传的歌谣为证:“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处。”持此说法的认为明初云南系少数民族聚居之处,汉族人很少,不具备向外地移民的条件。 0 ]# H( W9 [7 D2 c+ }: d
  对此,笔者经过多方考察,初成拙见,简述如下。+ }6 v) z1 Y, |. g9 c: W7 n7 Z- M
  一、云南考察记
5 ^6 o# H$ p) A- r# z. h$ N  云南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明初为何有大量汉人内迁?乌撒卫是何时建置的,为什么许多即墨人说始祖来自乌撒卫?小云南到底是指哪里?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云南之行。通过走访云南史志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 ~1 z1 W9 Q) M% g7 F  明朝初年大量汉族军民徙居云南 明朝平定中原后,占据西南边陲云南的元宗室梁王还在与明朝对抗。洪武初年,明朝先后五次遣使前往云南劝降,均遭失败,朱元璋只得以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下令诸将简练将士,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人,准备南征。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先至湖广,沿途招引地方军伍,使征南大军人数达到了30万。九月,征南大军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北路,傅友德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5万由四川南下,从永宁(四川叙永县)直趋乌撒(时为云南镇雄县);东路,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主力从湖广西进,经辰沅(今沅陵、芷江)入晋定(今安顺)进逼曲靖。梁王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锐10万进驻曲靖,企图阻挡西进之明军,十二月明军主力攻下曲靖,生擒达里麻,奠定了攻取云南的基础。此时,明军再分兵两路:一路在傅友德亲自率领下向东北迂回,援助郭英等之北路军,两军会合攻下乌撒。于是东川、乌蒙、芒部等诸部皆望风降附。滇东及滇东北地区被平定。另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直取云南腹地,洪武十五年正月抵达昆明近郊,梁王自杀身亡。明军占领昆明后,滇中大震,各州县官吏皆向明军投降。不久,沐英南下临安,西进大理,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3 c9 r6 p) A1 \- F: m5 C! U- E  洪武十五年二月,明政府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置五十余府,下辖州、县,要将中原普遍实行的府、州、县的流官制度全面推行于云南。然而,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势力十分强大,反抗甚为激烈,多次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傅友德等率军东征西讨,仍不能控制云南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不得不调征对云南的统治政策。除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民族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的统治形式外,还确定在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云南的社会安定。洪武十六年(1383年)末,朱元璋在下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的同时,又专给沐英发了诏书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向善为患。尔其留镇之,扶绥平定,尚召尔还。”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沐英仍率九万大军留镇云南。这是明初第一批徙驻云南的军户。3 W% N) i4 D8 _" n+ g9 ]
  征南大军班师后,虽有沐英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却遭遇重重困难。首先是各民族的叛乱此起彼伏,迫使沐英连年疲于奔命,边患不息。其次,由于“兵多民少,粮饷不给”,也严重困扰着留守大军。对此明政府再次调整对云南的镇戍方略:“征兵入助,以图边疆稳定,云南奠安。”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自洪武二十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六月,明王朝连续11次大规模调军往云南屯田,除其中4次没有确切人数外,其余7次累计为206560人。综上所述,至洪武二十一年,征调入云南的军人当有30余万人。明朝各地驻军虽由都司编造军户图籍,上报兵部,但由于这是军事机密,因而诸多文献缺乏详细记载。但据张紞《云南机务抄黄》称:洪武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朱元璋曾敕平西侯沐英曰:“将云南布政司管辖百姓五万九千有零户,八万六千有零丁,除当马站、急递铺口使了的,余外的见一户要一丁,自备枪刀,跟大军下营征白夷。”这里所说的五万余户,绝不是当时云南的总户数,而是特指的进入云南屯田的汉人。至明万历年间,驻军情况已不再像明朝初年那样保密,因而万历版《云南通志》记载:万历年间“云南都司实有军官1506人,马步旗军27838人,屯军34591人,舍丁18386人,军余254611人,总计336932人”。此时所有军官、正军、军余都自立门户,因而实际上是33万户,如按每户4口人计算,云南都司辖属的汉族人口应有130余万之多。; F. v% R* H" q1 m) }
  综上所述,明朝初年,进驻云南的汉族人口,特别是军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具备了向外移民的条件。
/ Q, _! Z! T+ c1 c) d  关于乌撒卫 乌撒卫是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所在地。威宁县域古代为西南夷,战国时为大夜郎西部莫国属地,秦代属于象郡。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治所即在乌撒,其辖地为今贵州省之威宁、赫章及云南省昭通、鲁甸、彝良等县。明洪武十四年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十六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二年,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清康熙五年九月,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民国二年为威宁州之乌宁县。1942年析威宁县为威宁、赫章两县。1955年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 @; T* ^/ J0 g- A7 r" j- c
  古代,威宁虽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自秦汉以来即有不少汉人流入该地。如西汉武帝时曾先后五次派军队进入西南夷,或平叛,或修路,与此同时,汉武帝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招募大批豪民带领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到西南夷屯垦。新莽时期,为征服西南少数民族的反莽斗争,先后三次派军队进行镇压,征发兵员多达20余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西南流落寄寓了大量汉人。唐太宗九年(750年),南诏阁逻凤叛,夺取益州,唐王朝先后九次派兵镇压,路过芒部、乌撒诸境,前后丧失军队20余万人,除战死者外,大部分留居乌撒等地。元朝宝佑三年(1255年),兀良合台进军黔西北,十万大军仅存三万,余多逃亡留居于当地。至元二十七年,元政府派军士于乌撒屯田,因军士多有逃亡,于大德元年(1297年)又从湖广调兵充实屯戍,这些征战和屯戍的士兵多为汉人。由此可知明朝以前,乌撒等地即有大量汉人居留。- Z& V2 d8 O" P6 U7 d
  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辖左右前后中五所,其辖域为今乌撒、赫章及云南的宣威(乌撒卫后所)等地。按明朝的卫所建置,每卫驻军5600人,每千户所驻军1120人。其时乌撒卫及其所属五所驻军最少为11200人。而当时的乌撒卫为从北面进出云南之交通要道,且当地之土司时有谋叛,因而明政府除按常规置卫所军外,还于该地留重兵驻守。其驻军数目绝非万余人。洪武二十年十一月,明政府调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统兵12万进军云南,由于途中受阻,遂滞留于赫章、乌撒、毕节一带。明政府为确保内地与云南间普定路的畅通,正好需有大军在毕节等地立营戍守,加之云南军供不足,因而同意陈桓所率大军驻扎川滇黔交界处的毕节、禄肇等地屯田待命。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十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于是陈桓等率军自永宁抵达毕节,于交通干线上“度地里远近,夹道树栅为营,每营军二万。刊其道旁林菶,有水田处分布耕种,为长远之计。”就这样,这支近13万人的大军便在毕节一带长期屯扎下来。
; o1 L; {9 d+ n* u+ A  由于乌撒卫地理位置之重要和驻军数量之多,因而明政府在此进行大规模屯田,实行屯戍兼顾,以屯养军。据《威宁县志》载:“明代乌撒屯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傅友德长子傅正文为屯田长,屯垦于北屯一带;王绳武任屯田官,屯垦于大桥一带,并开辟周围七屯;陈云光屯垦于南屯一带;费诗屯垦于二屯一带;戴光充任屯田千户,屯垦于六洞桥至白家嘴;管成任百户,屯垦于乌木屯;缪铨屯垦于北关至下坝一带;徐德明屯垦赫章一带;夏文屯于北屯、石鸡屯一带;管象屯于水草屯、张旺屯一带;刘华屯于河桥、野马川一带。”“洪武二十八年,沐春奏准将乌撒与沾益争而不决之地划为乌撒卫官军屯种,任王镇疆为屯田副使,开四十八屯。另一方面,流民入境,络绎不绝,布满村落,不下数万。”
: ~# Q  H$ e1 i& z1 \) c  因此,明朝洪武中期,乌撒等地已有大量汉族军人,且有12万人不属卫所建置,系短期驻扎,嗣后必将大量外调。, F# i1 u# F# U. y6 h5 _
  关于“小云南” 即墨居民不少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小云南”,如即墨华山镇万华埠村《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由小云南毕阳县(当系今贵州之毕节)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张氏《承远堂谱》载:“吾祖小云南乌撒卫千户,洪武二十一年带职迁鳌山卫。”另外山东其他地区的许多移民也有自称始祖来自“小云南”的。如台湾作家李敖在《李敖自传》中称其“祖宗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小云南乌撒卫迁至山东潍县。”以上这些说明“小云南”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方有密切的关联。清代曾任登州府教授的即墨人张希贤著《乌撒考》载:“乌撒偕毕节、芒部、镇雄、乌蒙诸地,俚称小云南,盖因其地处云关之南也。”云关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其南之赫章、威宁、宣威等县,大部是明代乌撒卫所辖之地。因这里地处滇、贵、川三省交界处,隶属关系变更频仍,有时军事和民政分隶不同省管辖,因而当地人自称这一带地区为“小云南”。有人认为“小云南”是指山西省的云州以南地区,这应是牵强附会之说。因为一是在山西当地无“小云南”之称;二是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挂不上钩,因而不足信。( T, L2 G+ F; g8 ]/ z! K
  二、来自山西的信息% A. K: k+ x; H' W  ]% g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处是闻名遐迩的明代移民遗址。数百年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一些地区广为流传,据洪洞县史志部门于1982年至2003年征集的家谱、碑文及口碑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如今,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分布于全国18个省,近500个县(市),共有姓氏800余个,可见其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民国六年编著的《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定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可惜寺及古槐早为汾水冲毁。1914年当地士民于大槐树旧址重建了碑亭、茶室和牌坊,1984年又建了门楼和围墙,并修建了祭祖堂,供四方来客寻根拜祖。如今的大槐树已是第三代古槐,但仍枝茂叶繁,茁壮生长。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子来这里寻根问祖,聆听当地民众述说早年移民的种种传说,感受思乡之情。
8 N' W# ]$ `) e  据《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有政府统一组织的从山西向外大规模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而洪洞大槐树当为从山西向外移民的集散地,然而这些移民的去向大多是定向的。他们的去向主要为今安徽、河南、河北、北京及山东省西部等地。现分述如下:% H9 f' K, |) O
  1.洪武六年(1373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
/ J( t0 t1 Q) Z  2.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
+ q4 q' ^/ p( d) G  3.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2 D  U/ ?4 y3 K) l! b2 ]) j& \
  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录》)1 O. g1 i7 O  b& C- t% X
  5.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东昌、广平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6 Y9 i0 c; d0 z  d1 G9 X
  6.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正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正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6 Y$ h6 B0 l, u( u9 W2 e4 H6 i
  7.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
$ D1 w9 e$ }1 d( G9 p  8.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明太祖实录》)+ |5 e, g& W2 o
  9.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
& z: f) I# E2 o* y5 X4 z" H# _/ U$ }  10.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 W  h! |" M5 q6 }8 B
  11.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 ?, a3 ~9 P- X+ ^2 [6 D+ g
  12.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 m' s; }5 v3 j) p* {  ~- Z  13.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3 L4 d3 }0 F, u% X
  14.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宗实录》)! Q7 w: B8 d8 S, X
  15.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明太宗实录》)
* r8 |( i# s) a( T' t9 l1 G/ W  16.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 Q: o) ^/ I2 r  o
  嘉靖《隆庆志》载:“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 ]) ?3 b3 l. @3 m  17.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明太宗实录》)
9 [# O6 H' x" _- s  18.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 E- D$ `! i, O, O: _: k
  上述说明,明初山西虽向各地大规模移民,而这些移民都是政府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其去向是固定的。虽有移民山东的记载,但只是鲁西的东昌府等地,没有移民山东东部登、莱州的记载,相反却有从登、莱二州向山东西部的东昌府移民的记载。因而从山西大规模向属于莱州府的即墨县移民是缺乏根据的。
' |6 N9 K  D% h! }* b# {* a' ^  三、即墨移民主流来自云南0 E: L& n; _0 U, S: _
  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据1990年版《崂山县志》载:属今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某地,其后人再分居各村。如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王氏,其先祖于永乐年间先由云南徙居今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之葛村,其后人一支于明万历年间迁居张村、南张村等处建村。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北龙口的胡氏,其始祖于洪武年间移居青州,永乐年间又由青州移民今城阳区之流亭,其另一支则移居北龙口。今城阳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明朝时为即墨的里仁乡、仁化乡、福海乡三乡属地,其所辖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明朝由外地移民来建村的,其中明初由云南移民来此建村88个。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的87%。9 b' o, B2 F  O4 ~$ w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沙(撒)卫。金口镇南阡、古阡村之《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两者应来自一地,乐歌屯、乐古屯应为口传之差异。四舍村《武氏族谱》载:其始祖来自云南乌撒卫银子桥。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如今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窑头,城阳区的小寨子,市南区浮山所等村的张姓,他们的始祖就是于洪武二十一年从云南乌沙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现居城阳街道办事处的牛氏其先祖亦是从云南驻军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的。- r" y. F8 @' w/ `$ o3 ^
  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如牛齐埠《董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威宁州的治所即乌撒城。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李姓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据店集镇青山西村《邵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十五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当然这些由云南迁来的军户其祖籍并非云南,大多数应是江浙、安徽一带,当年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又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再由云南迁来即墨。而修族谱的时间大多为明末清初,距其始祖迁来即墨已近300年,因而只能凭借几代人的口头相传,称其始祖来自云南,对其原籍及居云南的具体地点则未能详尽。
' D0 A5 H7 S# x1 q, K- Y  明初,即墨移民除其主流来自云南外,也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北京、山西等省市的,还有从本省济南、青州、莱阳、栖霞等地移居即墨的,但均属零星的或小股的移民。他们当中一是由外地来即墨为官定居的。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均来鳌山卫任指挥,其后人即定居于此。前东城《林氏族谱》载:“永乐二年,林氏祖先奉旨从福建迁居此地。”华山镇埠后村《姚氏族谱》载:“姚氏本系江南江宁府深沟疃人,始祖随明成祖建有军功,授鳌山卫指挥使,至四世居埠后。”通济街道办事处庄头、北龙湾、郭庄及普东镇孙唐庄等村的《孙氏族谱》称:其始祖为济南历山顶人,明初以广文仕即墨,其后人随定居即墨。”二是逃难来即墨的。如三里庄《李氏族谱》载:明洪武时,籍异宗别的三家李姓因避难来即墨定居,称三李庄,后演变为三里庄。另外,据各姓族谱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其始祖来自山西蒲州。华山镇梁家疃《田氏族谱》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 k& z$ G2 |; N, i4 {
  事实证明,明初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今贵州、云南交界一带),其中大多为军事移民。
' L$ i* c1 K$ p4 v3 l8 `0 v+ x# }* k  四、即墨曾向河北移民0 ?0 N. X+ Y* M# t0 E" u  x
  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人口为126800人,至永乐十年(1412年)即墨人口为121400人。而即墨不少居民的族谱记载,其始祖是永乐初年徙居即墨的。然而在20年中,即墨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5400余人,这是令人费解的一个谜。8 A1 i, y# o2 y7 F; @! h
  为解开这个谜,笔者近些年查阅了一些新编地方志,终于找到了可信的答案。1992年出版的河北省《吴桥县志》记载:1985年该县有451个自然村,据各村居民族谱记载:有253个村是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即墨移民该县建立的。即墨移民建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6%。河北南部靠山东省的南皮县,1986年仅有299个自然村,其中永乐二年应诏由山东省即墨县移民来此建村的就有9批,共建55个村,其村名即在移民批次前加姓氏称“李六拨”、“邢八拨”、“朱八拨”等。另据《吴桥县志》载:今河北省东光县系由吴桥县析治;1964年还将该县150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的宁津县和陵县。因而明初由即墨移民来河北的数量远不止上述记载之数。
) U6 Q& E2 ^" c0 Z, d  明永乐年间为什么会从即墨县向河北及山东西部移民呢?这需从“靖南之役”说起。从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同其侄子朱允炆为争帝位双方军队大战了3年,史称“靖难之役”,在这场战争中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江苏等省为主要战场,双方军队在山东西部及河北北部一带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当地居民除在战争中死亡外,大部逃亡。因而史载:“淮以北鞠为茂草”,成为无人区。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即千方百计召募流民复业。据《明太宗世录》载:永乐元年十一月,明成祖对户部大臣说,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同时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百姓治罪,并晓谕地方官“以北平、山东、河南累年经兵,缺耕牛,特命……以官牛给之。”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政府便从各地大量向北平、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广人稀的地区移民。
& X% o7 ^' K( [6 P! _$ S* W  至于为什么会从即墨向外移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洪武、永乐年间大量军户涌入即墨,开始实行军屯,按规定军户每丁拨给土地50亩。这样在即墨的鳌山卫、雄崖所周围等局部地区便成了地少人多的狭乡,不得不向外移民,以腾出土地分给军户。如河北省吴桥县城西梁庄《梁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梁大广由山东省即墨县鳌山围(卫)迁此定居。另外有的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即墨的水务街、洼子沟常庄、千王屯、八头张、大王庄、董家泊、大槐树庄等村庄,而这些村名在明、清即墨地方志中即不存在,这说明原居民迁走后,村名亦随之消失,新来的移民,则另命村名。第二个原因是:“靖难之役”主战场在山东西部、河北一带,即墨偏处一隅,相对比较安定,因而有不少逃避战乱的“流民”流入即墨。战争结束后,明政府号召这些流民到因战争造成无人区的地方垦荒种田,于是他们便成批地移向吴桥、南皮等地,所以他们的诸多族谱皆称“应诏”迁徙。这也符合永乐初年有关招抚流民复垦的记载。9 |- J+ ?" _/ I3 M" ^3 z/ Z
             (作者单位:青岛即墨市史志办公室)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8#
发表于 2008-3-19 10:57:56 | 只看该作者
先报个到,祖上也是小云南的移民,但具体由何代何时迁于辽宁清原,不详。敝现居辽宁抚顺。关于“小云南”究竟在哪里?现转沈阳某部退休军人孙延维的一篇文章供大家探讨:, Z' r% a# m- G
- b3 R( w# {0 M* W: c
  《辽沈晚报》2002年12月13日和2003年12月8日,分别刊登了《揭开“小云南”千古之谜》、《再问“小云南”你从哪里来?》两篇寻根问祖的考证文章,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 s+ R: {# y3 w
   我的老家在辽阳属地千山脚下。记得小时候就听父辈经常讲:“咱们老孙家和村里其他几户大姓都是顺治八年拨民打山东‘小云南’过来的。”还说:“凡是从那边过来的人祖祖辈辈小脚趾盖都是瞎的。”几十年来,我一直留心查找“小云南”这个“根”到底在哪里,但一直未能如愿。
9 a! z" K# H4 T2 ^( e& i   读了鞍山市家谱研究会副理事长、鞍山市铁西区区志办原主任胡忠奎老先生的考证材料,才知道“小云南”这么神秘,莫说山东省从来就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就连当地人也传说祖先是从“小云南”过来的,使“小云南”更加扑溯迷离。从民国时期开始,在民间和社会一直有许多人契而不舍地追寻这个答案。笔者查阅了大量史籍,搜寻了不少相关资料,围绕“五省七地”各说进行论证,现将个人的一些初浅见解阐述如下,谨供广大史学爱好者参考。
6 c2 w1 T/ m+ c" W
% K  [# a4 }! U( z8 c( S- |2 ~/ K关于“云贵说”:( a! x. w% q2 ^* S! m

7 G9 l" `( T3 L, u) {2 E9 M0 p  原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蓬莱县长在台湾修编的《蓬莱县志稿》记载:“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关于这段历史,在胡忠奎先生的考证材料中已有详述,即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30万大军征讨云南,尔后大批家眷随军入滇在乌撒卫等地参加军屯建卫所。云南基本平定后,时逢山东沿海一带倭寇猖獗,于是这些汉人军民又源源不断地移防山东。2 c0 T  k4 {5 x+ q
   对于此说的赞同点:当时向胶东半岛移民,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沿海的防卫力量,那么移民成份就很可能是从云贵卫所成建制调防过来的“军户”。如1990年牟平县志办调查,该县陈姓先祖陈升,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这与“云贵说”是吻合的。疑点:其一,把乌撒卫(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县境内)一带称为“小云南”的只见这位蓬莱县长一人之辞,那段历史距他修编县志时已近600年,他的根据从哪里来并没有交待。民国《牟平县志》和民国《莱阳县志》都曾就“小云南”移民问题提出过推论,说明当时都找不到准确依据,那么同一时期的这位蓬莱县长何以得到确证?其二,乌撒卫一带从古至今也没有“小云南”称谓的记载,从地理位置上推断,与“小云南”也贴不上边。须知,一个小村庄的名字都会世代传承下来,何况那么大的一个“小云南”,即使被历史湮灭了也会留下些许的传说。; G' P6 K, Q# E; q2 p

% ?$ v- t4 n& R; N' a关于云南“祥云说”:
$ Y3 N5 p  m0 a! z+ v; }) u. x' F0 d' k
  据《云南概况》资料介绍: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云南省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及云南州,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1914年(另有说1918年),因云南县名与省名相重,改其为祥云县。虽然云南县改称祥云县已有80年,但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南”。“祥云说”的主要依据是《徐霞客游记》中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且指的就是祥云县南的云南驿。( ]: a, H& }5 r* z/ x4 L6 [( Q3 j4 o
   对此说的不同观点:其一,“小云南驿”不等于“小云南”;其二,即使有人称祥云县为“小云南”,也应是80年前原云南县改名之后;其三,经查明朝军事编制,当时并没有在云南驿大量屯兵,而在周围的州县却设有大理卫、楚雄卫、景东卫、姚安千户所、永平千户所等。另查《云南边地移民史》一书,历史上也没有从滇西南向内地大批移民的记载。期间即使有部分军民向内地移防,也不可能高度集中在古云南的一个小县城。
( b$ w% a9 q: {. a; C
3 l& Q/ m9 I; A, i关于山西“云中之南”说:' u# Z( R1 a# c2 c1 J% M# \

, }8 J% t5 b5 Y! a  民国《牟平县志》记:“《明史•本记》载:洪武四年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西晋以来,燕曰(恒)山前,云曰(恒)山后,号称燕云十六州。”民国《莱阳县志》记:“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时赵曰云中,秦汉时置云中郡……唐置云中郡兼置云中州,宋置云中府路,辽置云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则在云中、云州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唐代以后的云中县、州治所即在今山西省大同市, “云中之南”,当指今山西省中南部,或延伸到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南部广大地区。' r* X* H2 Y0 Y& p  i
   对此说的疑点:其一,移民时间不相符。《明史•本记》记载从徙山后大批移民的时间是洪武四年,而《蓬莱县志稿》记载从小云南移民的时间是洪武十五年和永乐二年。另据1990年牟平县志办调查资料记载:孙姓在该县约7000户,其中孙家埠村和小疃村孙姓均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来;陈姓在该县约1500户,明永乐年间陈升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其二,移民目的不同。从“小云南”先后到胶东半岛的大批移民,主要目的之一应是为了加强沿海的防卫力量,而如果从“云中之南”集中迁来的移民,就只能从人口分布调整和发展经济的角度去考虑了。
. L& W5 M" ~0 q; g& H6 j  l! R5 o7 r- g1 V$ p
关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说:
" U" Y& E3 ]- F, |
0 r* }% `2 \/ A) c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将山西两府51县的百姓分别遣送到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又据民间传说,当时官府命移民全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登记造册,为防止逃跑,又在每人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作为记号,从此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小脚趾盖都是复形(两辨、瞎的)。关于这段移民史,民间广泛流传两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0 k0 l: y7 G# i$ z   对于此说,笔者产生两点思考:其一,作为我国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洪洞县大槐树”是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小云南”的移民来自于那里,从祖先流传下来的记忆决不会丢掉“大槐树”而只记住“小云南”。其二,在小脚趾上砍记号虽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传说,但小脚趾盖是复形的却表明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共同特征,这一“防伪标志”与我们的“小云南”祖先不正是吻合的吗?
5 }% y$ i" ]" s( H% X   关于安徽“凤阳”说,虽然未见详论,但据《乳山市志》资料介绍,经民间调查考证,境内居民凡称先祖于明代从“小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多系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后戍边胶东落籍。看来,这一说法也是比较可信的。
" s5 M, K# f" W    综合上述考证,笔者认为有两点应予以肯定:第一,“小云南”不是一个具体的县、州地名,而是民间对一个较广泛地区的俚称。第二,由“小云南”向山东半岛移民,在明代早期较集中,后来又陆续迁入,从笔者查到的资料所见,一直延续到明正德年间(1506—1521),时间跨越140年!9 a% \2 Y: [2 s& T- r
" J7 f) S7 u& Y5 T% B
  (作者孙延维,沈阳某部退休军人)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9#
发表于 2008-3-19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小云南”不是一个具体的县、州地名,而是民间对一个较广泛地区的俚称的说法。“小云南”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一个移民族群”整体的俚称,就象东北人对山东移民叫“小山东”,中原人对四川过来的人叫“小四川”一样。“小云南”是山东土著对千里迢迢来自云南移民集体的民间称谓,这里的“小”是俚称,“云南”则是地域名称,并不专指云南某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