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很多姚姓的族谱中往往都会有“源自虞舜,派衍吴兴”的说法,辞海对“派”的解释是“水的分流”。“衍”的本义是指水广布或长流,引申为展延。“吴兴”指吴兴郡,所以“派衍吴兴”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是自吴兴郡分支延长开来的,“吴兴” 其实代表着姚姓的“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5 w! {2 {% x" g+ H9 \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到战国时,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 “望”是名门望族,在各个时代,各郡都有名门望族,《辞源》中“郡望”一条解释说:“魏晋至隋唐,每郡中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为当地所仰望。”“郡望”和姓氏一样,有着“明贵贱”、“别婚姻”的作用。“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
" y4 b( F! y( n+ A1 G' W; B 唐宋以后,逐渐废除了郡,代之以州、府、道,“郡望”也逐渐被人们改用了“望出”这个称呼,即名门望族的出处,其内容与“郡望”基本一致 “郡望”或“望出”反映了姓氏繁衍发展的过程,“郡望”(或“望出”)曾经等同于“出身某地”或“祖藉某地”的意思,所以是寻“根”的纽带和标志。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 C/ p( j: T& q
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
* {! M7 g$ w m' d" I5 P3 Y- \吴兴郡是三国时孙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公元266)年设置,治乌程(今浙江湖州南)辖境相当于今浙江临安、德清、余杭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其后各个朝代都略有变异, 1912年民国建立后由湖洲取代了古老的吴兴郡,湖洲市一直沿用至今。/ }. W+ \0 T0 D }# J. G
自渊公在吴兴定居后,吴兴郡的姚姓后裔名人辈出,因此,吴兴郡就成了我们姚姓的郡望了,这是我们姚姓子孙必需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 。顺便说一下的是钱姓除下邳和彭城两个郡望外,唐宋时经过吴越武肃王钱谬等人努力,钱姓也成为了吴兴郡的一大望族,吴兴也是钱姓的望出之一。
; d* R$ p- F! ?* y; w" K/ B 姚姓的“郡望”除”吴兴”外,还有“南安”,南安郡为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设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渭水东岸。辖境相当于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等地。晋及十六国时期姚苌、姚兴、姚泓祖孙三代为后秦国王(公元384至417年),姚苌之父戈仲为南安赤亭人,世为羌族首领,姚姓为南安郡所仰望是不言自明的,所以甘肃及西北一带之姚姓多以“南安”为“望出”。 $ |# {$ [# L4 ^1 K6 Z' D# \
有的姓是多源的,譬如王姓,原先的候王的儿孙就被称为王子、王孙,很多王候由于被兼并或灭亡后,他们的子孙就会改为姓王,所以王姓的来源是多个的, 因此,王姓的郡望即有32处之多,其中常见的有如下23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他姓也有不少是多源的, 如李姓,由于唐朝建国时很多功臣都被皇帝赐姓李,所以李姓姓源多,望出也就多,李姓的望出有:陇西郡丶赵郡丶顿丘郡丶中山郡丶广汉郡丶渤海郡丶襄城郡丶江夏郡丶梓潼郡丶范阳郡丶梁郡等。
" ~6 K9 F' G$ H# y+ u 姚姓的姓源是单一的,吴兴郡也好,南安郡也好,都是舜帝子孙,姚姓的姓源只有一个,那就是舜帝, 所以姚姓的人有句口头禅, ”天下无二姚”,多源的姓氏就不能也不会说天下无二什么了,由于我们不仅是最古老的姓氏且姓源单一,所以有:”天下无二姚”的说法。”天下无二姚” 是我们姚姓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