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277|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间丛谭》之有关时间的常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4 14: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时间丛谭
4 u( ?7 ?7 w" ]. w
      
乡贤姚景良先生,祖籍福建晋江钱仓,长期生活于厦门。先后在公安和政府机关工作,但他从年轻时就对闽南方言充满兴趣,在繁忙的工作中业余搜集了大量的闽南俗语、成语、谜语、歇后语、俏皮话以及故事、传说、民谣、掌故等。几十年间,累积了大量闽南方言材料,并极为认真刻苦地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已经先后出版了《趣味闽南话》、《趣味闽南方言词语》、《闽南歇后语》、《时间丛谭》、《闽台方言集锦》、《厦门成语》等多本“闽南方言”系列书。时至今日,先生虽然已年届八十仍孜孜不倦、日耕不掇,整理出《闽南方言顺口溜》、《闽南合四句》、《闽南风俗》等书,为抢救、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作出巨大贡献。《时间丛谭》是景良先生“不知道花了多少日日夜夜,也不懂得花费出多少心神”整理出版的又一力作,经作者同意,发在网上与宗亲分享。为了方便宗亲们更好地领略闽南风俗习惯,解读闽南风俗文化,庆礼勉为其难、略尽其力,稍事注释。满心期望宗亲们共同感受,了解闽南的故有特色、景良先生的幸勤与奉献.! W7 x# m1 Z7 R+ l3 `" ]  m
3 |' Y0 v; C6 j- N+ ^0 j

- o; s: S# Q' O9 D; y% H: t闽南语大家姚景良先生近照
5 ?" Z# w: o" I0 z& I
+ ]: b! M; j# J" C: E  f
. h5 C* V- |; [2 H' S
/ ^5 e  K6 b7 D! P" h
3 W( i4 D# O$ {5 i! ^
闽南语系列丛书作者姚景良(中)、钱仓老人会长姚文款(右)、闽南合四句注释人姚庆礼相聚一起畅谈闽南风俗文化
                                       前   言
6 D! X" P- ?# f    我出于对时间的认识、对时间的追求和对时间的珍惜,于是,不知道花了多少日日夜夜,也不懂得费出多少心神,不间断地从收集“时间”的资料入手,到对“时间”分析研究,终于对“时间”有所认识,并取得了追求“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效益。而今,我编辑的这本《时间丛谭》就是认识的标志、追求的结晶、珍惜的硕果。它使我深深感受到时间的作用和价值。
3 ^! I) s: j2 P6 S
     《时间丛谭》虽然不能集“时间”之大成,却也能提供“时间”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只要读者能耐心而认真地阅读,并加以思索,就会领略“时间”这一无价之宝的可贵,就可能与“时间”结下不解之缘。% |9 ?- l( C5 \3 p" O6 U4 Z& C
         本书是作者利用多年时间收集、积累、辑录而成,由于资料不很充分,因而错漏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 P/ w: [7 o6 C  y* p  {
. m, _. B8 E& _1 D9 o+ p2 t" e
, t) f) `! |8 p9 f  W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6:2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16:39 编辑
9 H: \' N! ]" V3 B% I& w0 G# B
yqllz 发表于 2015-12-9 16:21
9 [" k( w" d# b* s( g4 N时间与节气; Q% [' s' X: a, x4 h0 K
       春季: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点),即二十四节气。 ...

8 N" r* j' X1 F. Q4 I$ w/ }
$ c% \+ b2 W' M! l- H7 g2 [                        二十四节气浅解7 b3 m3 F( D* }; I8 t0 Q1 ^
                                   立春8 g3 i! i: D! P) i2 i( \2 |* v- r4 n
       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冗,春是萌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也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每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这时太阳黄经315度。我国习俗以此作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 T( Z% d% a" f- N  K- j, q
                                           雨水
9 {: ^  ]' T0 `  J, a       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开始。“雨水”意味着从这时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停止降雪,开始下雨。这里由于暖湿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雨水逐渐增多。新的一年的耕作也逐步投入。! Y; `% _7 V; w: V
                                          惊蛰3 A" e' t1 e2 Z: J
        每年阳历三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通常开始打雷,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解冻,春耕展开;昆虫和小动物也纷纷出土活动。农谚曰:“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
) z+ J" A$ Z/ e# S                                           春分
- w0 H+ I, L+ q4 k# `! n% U* c         每年阳历三月廿一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黄经0度,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分,北半球叫春分,现半球叫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是昼夜相等的节气和日子。农谚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 O/ |7 I% Z1 z+ t' t+ X
                                             清明5 u0 }! A1 d( w* Y8 ~
       “清明”,明洁的意思。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照到黄经15度,气温转暖,万木更生,天气清澈明朗,大地欣欣向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指农历),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既是扫墓、踏青的习俗,又是农业生产春耕春种忙季。
9 G' |+ _1 ]4 d) f6 L                                             谷雨" R! J$ J+ H  I6 `- {
          每年 阳历四月廿日前后,太阳照射黄经30度,天气更暖和,雨量也增多,适于谷物生长。“谷雨”含有“雨生百谷”之意,农谚曰:“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 c8 P+ Q4 ~9 H9 g$ v" ]3 m) l                                             立夏' I  v8 D; f9 n; {9 I
        每年阳历五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春天已逝,夏日来临,气温升高,炎暑始到,时有雷雨。这正是进入农业忙季,作物生长茂盛,田间管理繁忙。
7 }( E$ W; ?9 L                                             小满
* e6 x% e6 M4 q/ s! ]% A       每年阳历五月廿一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60度。从小满开始,我国北方夏熟作物逐渐饱满、成熟;而南方已进入夏收夏种,收割大麦、小麦,播种秋季作物。& @5 X5 {) w2 L4 o2 g6 C7 x1 u
                                            芒种8 P9 f* ]* B- r" M# s
       每年阳历六月六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75度。“芒”就是代表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义。“芒种”则是表明小麦、大麦成熟收割;或表明晚谷作物播种繁忙。农谚曰:“芒种忙忙种,过了便没用。”说明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 p; s7 Z- |& _. F% ?                                             夏至
3 O2 B* F" H- W" l- G       每年 阳历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太阳位于黄经90度,(北纬23度半),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将向南移动,白昼转短。农谚:“进入夏至六月 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_3 v! ~0 }4 A  H1 S* s
                                             小暑/ ?- p+ f4 v+ }7 p/ z8 |7 y
       每年阳历七月七日前后,太阳置于黄经105度,暑气上升。“暑”是炎热,“小暑”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到最高点的意思。
4 o, k2 Y( X3 t  L. b' F$ d                                              大暑3 E6 H3 U" z4 U6 X; Z0 N
       每年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开始进入大暑季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期,也是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雨水多,防汛不可无。农谚曰:“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 ?* F$ q% v, k+ G; C1 }                                            立秋. q! k4 k/ k: C9 [
       每年阳历八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秋季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渐降,作物渐熟。+ u& b* a5 Q' _& \
                                            处暑; b4 O" o, O8 l, P, F
      每年阳历八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开始了处暑季节,气温下降,平均比“立秋”降2——3度。处暑是暑天的结束,气候变凉的象征。
2 A# R  p7 ?7 l% A8 O                                           白露
4 E, F0 n7 I. E, b. n. T        每年阳历九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从而进入白露。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有的地区形成“露水”,“露凝而白也”,故称“白露”。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转凉。农谚曰:“白露白,正好种荞麦。”
2 t+ {/ W2 l1 N/ B, w8 k6 U                                           秋分3 k- b+ p" c) F( \
        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了秋分节。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各地太阳都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秋分期间,气候凉爽宜人,此节气是播种冬小麦之时。俗语道:“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T( |5 f, r5 G! s) a: `
                                          寒露
4 k9 z2 O# S) I     每年阳历十月八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故称“寒露”,也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我国大部分地区转入秋收秋种。
* p- q5 ?+ ]' I: r                                        霜降" M0 J. |8 W; [# [+ G4 E7 Y8 e
         每年阳历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这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将寒,露积为霜,正是三秋农忙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尾声,农谚曰:“抢收抢收,不收就丢。”7 X/ t/ j4 n% b" i7 j1 ~) y
                                          立冬
, q9 T3 p5 F. m8 E1 f      每年阳历十一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我国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黄河下游即将结冰,各地开始冬耕。冬季,农田水利基建和其他冬季农事活动。农谚曰:“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土里养份增。”2 F7 k" J# u. N& u7 m
                                       小雪
% Q; R  e; f9 d# v1 s8 M8 x& }     每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度,进入小雪季节。气温下降,北方冰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4 ?  M- R* l8 C" w                                        大雪
. w9 i2 l! C: ^% A' j  B4 y      每年阳历十二月七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开始大雪。气温直降,北方到处结冰,华北也有积雪,农谚曰:“大雪冬至雪花飞,为了来年多积肥。”
! m  w, |# p" o2 s                                       冬至
1 b% D. m/ A' n! z       每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冬至点)时,进入数九寒天。这一天,地球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月令七十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0 |% ^2 I1 Q, I' n                                      小寒: z9 z( p" h* L! {
     每年阳历一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度便进入寒冬腊月,冷气积久而为寒,小寒是天气寒冷而未到极点之时。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寒冷时期。6 Q6 u& `8 z3 x, o# E" u0 |
                                    大寒* F, p# ~0 J: D/ m* v
     每年阳历一月二十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开始。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之意,也是一年最冷的季节。谚语道:“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大寒正在四九。            
7 \& |$ L& Q9 A
' T, R9 _" j& B9 c: k
5 t3 ^$ W4 Q  {"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4:0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21:46 编辑
0 f7 G, B0 ?0 z  b
yqllz 发表于 2015-12-7 13:32
1 P0 i7 j# v; |6 W0 Y" z“历法”种种* X$ G# B, k: z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
' A1 b* S. I4 Q8 m: M, R ...
伍老馆 发表于 2015-12-4 23:13* K3 T" [2 f( d. C) Z
真的是长见识,长知识了.
# E1 Z2 k: }5 F) D2 b! [
                         “历法”种种
, d! n  K6 y3 T3 g" ^. a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 L4 {: g4 k1 ]- g! F
        阴历:依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即运行1周为1月。积12月为1年。它以月亮的圆缺作标准,不设闰月这种历法的基本部分是我国夏朝创始的。故亦叫夏历,夏正和太阳历。这种历法与回归年长度相差约11天,因而四季不在固定的月份里,于是渐渐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是阴阳历。/ W4 \3 h' \, J; G, v& J
        阳历:顾名意义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即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基本周期的历法。阳历也称新历、番历、太阳历、格里历。我国于1911年起才使用这种公历。
( Q3 v5 c: n1 G" f        阴阳历:是综合阴、阳两种历法而制定的。即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设置闰月,使之与回归年长度基本相等。这种历法的优点是既可以使任何历年的每一日期都有月相上的意义,又保持了历年中的四季与实际季节相吻合,利于农业生产。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使用这种历法了。也称农历、古历、老历、旧历、太阴阳历。
; n/ i: \3 r2 c2 U4 w        西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也是欧美纪元的方法,即阳历的一种,现为国际上普遍所使用,故亦称“公元”或“公历”。它规定年代要由耶稣诞生之日算起。其时,我国汉平帝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是1949年。9 W5 n2 y; G1 g" \
        希腊历:古代希腊历与我国旧历相近,1年12月,闰年增加1月。月之日数,分30日、29日两种,每年日数,有354日、355日、383日、384日四种。19年7闰,亦与我国旧历相同。惟19年中,凡第3、5、8、11、13、16、19等年皆为闰年,非由推定得来,发历法而言,不及我国旧历之精密。
, b" w- a5 p1 \6 j        古埃及天狼星历: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人就发现,每当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在黎明的东方地平线上时,尼罗河的泛滥季节就要开始,播种季节也将来临。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约公历7月19日)作为一年的开始。等到下次重新出现这一现象,约相隔365天多,定为一年,叫天狼星年,这是地球 上最早的历法之一。5 d. B& w5 ~7 s* n
        法国共和历:法国大革命时,共和政府颁布了一种新的共和历。它以公元1793年为共和元年,每个月继往统一为30天,到每年底再加上例外日5至6天,称为“共和党人日”。共和历以秋分日为一年的开始,取消星期制,把12月份名称改成12个与气象和农业有关联的名称。如酒月,相当于公元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正是收获葡萄的季节。但共和历只使用10几年就被称帝的拿破仑废除了。
  z- B7 E7 X! T        回历:又称回回历、希吉来历。是伊斯兰历和穆罕默德历结合的伊斯兰教历。也是阴历的一种。分为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太阴年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依太阳绕地球1周为1月,12月为1年,是谓动的月。单月30日,双月29日,全年364日。不置闰月 ,以每30年为1周期,共轩12闰日,凡每周期之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为闰年,闰年最后之月多一日,全年355日。因之回历太阴年每年平均354日8时48分,比回归年约减少10日21时1分,积23年增加1月,积56年增加2月,积32.3年增加1年。故回历太阴年之岁首寒暑变化无定。太阳年,以春分为岁首,依太阳行12宫之一为12月,是谓不动的周。凡365日为平年,历120年,置闰31次,闰年增一日于双鱼肉宫之末,共计366日。故回历太阳年须积8万年始差1日。回历以太阴年供历史纪年及宗教祭祀之用,以太阳年耕敛之用。
' @  e6 K5 E( l2 x8 x. w0 k/ {        佛历:是以佛祖释迦牟尼逝世那年算起,即公元前543年。
) e( d3 Z: T! a) a1 k$ b) t        日本历:日本民间历法的纪年有两种。开国纪年是从第一代天皇即位算起。另一种是在位天皇即位的纪年。1993年是日本开国纪元的2653年又是在位天皇年号的昭和68年。4 P/ g) H! ?" P7 u. r' e" _
        不丹历;在不丹王国,每年年底占星家们都要开始编辑下一年的占星图。在编辑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在某胩月份或者某日不吉利时,就要遵照国王的命令从日历上删去这个月份或者这一天,并且改用其他日子。因此,在不丹王国,全年的日历中可能会有两个8月份,而无9月份,2个19日而无20日之类的现象,且每年都月变化。& e* H' S) x* `0 y+ C& a- ?, J
        农历: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大小月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历分成24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农历的闰月调整方法是:5年两闰法。但是,5年两闰超过了4.5天;又用8年3闰来弥补。八年三闰不足二天。最后订出了十九年七闰法。
! g! `& z) G- d! I# I& H        皇历:又称黄历。我国西汉以前使用的历法有六种,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兽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九世纪初的唐朝曾下令,历书必须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宋代时,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末,都给文武百官各送历书一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称“皇历”。
$ }, D, J2 B8 c         天历:太平天国所制之历也。创始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十四载。其法每年366日,分为12月,每月30日、31日相间,不置闰月,不计朔望,节气(立春、惊蜇等)置于月首,中气(雨水、春分等)置于月中,以干支纪日,与旧制阴历相同,其礼拜顺序,与西俗一致。此历创造之始,每40年1加,加之年每月33日。依此计算,每年平均366.75日,较之回归年(365.24219日)增多15日有奇,历历20年相差1月。太平九年改为40岁1斡,斡之年每月28日,于是每年平均365.25日,与回归年略相等。且余斡年外,每年日数,颇为整齐,亦便于记忆。可称比较便利之历法。
8 z% a# K6 L" f* Y( P* W2 ~: C         藏历:藏历是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进藏从内地传过去的,也掺有印度历的成份。藏历跟农历基本上相同,每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1个月,用来调整季节关系。但为了使15那天一定是月圆以及宗教上的理由,往往把某1天重复1次,或把某1天减掉,例如有时有两个初5而没有初6等。藏历也是一种太阴太阳合历,藏历同是用干支来纪年 的。不过,改变了一下形式。十个干支就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代替: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十二地支就用十二生肖来代替:子用鼠代、丑用牛代.....。这一变,农历的甲子年,藏历就称为木鼠年,农历的丙寅年,藏历就叫做火虎年。' E7 E2 M  ~9 }0 x1 R9 d" m$ I
         傣历:傣族习用的历法,主要在于云南省,有其自己的78特点是阴阳历。起源于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 。现行傣历纪元 从公历639年3月31日开始。傣历每年6月为岁首,是公历4月初。傣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闰月规定放在9月以后,也是19年7闰,傣历也是用干支纪年纪月,同农历用法一样。傣历每月按月相分上下两个半月称初1为月出1日,初2为月出2日;月中望日叫“登柄”;下半月16日称为月下1日17日称为月下2日。傣历中也有7日一周的纪日制度,但周七相当于公历的星期六。傣历中还有一种调整置闰的特殊规定:每隔3至6年使8月增加1天,变成30天叫做8月满月。0 k% a9 u3 L: h. y; w0 H$ M3 Y
         孔历:每年孔诞是在农历的八月底,有一种纪年方法是以孔子诞生之年作为开始的。1990年是孔历2541年。这个年份比以耶稣诞生后一年起计的西历(现为公历),还要早500多年。但孔子与佛陀的诞生,却是相去不远的,都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佛陀(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据印度学者推定,是公元前566——486年,孔子的生卒是公元前551——479年。如果要行孔历或佛历,都 比现行的公历要久远,历史仿佛一下子深厚了数百年。
( R+ R* r2 j" W  ~- V& r. r/ D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3:3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11 10:43 编辑 ! p8 Z8 e, [: B6 a5 ^
伍老馆 发表于 2015-12-4 23:13
) l' R) \* L% R% v4 @* q2 e真的是长见识,长知识了.

8 r8 a* n  `4 S$ U4 @" g4 d
7 U% j% L9 K* V. f( a                         “历法”种种) g% b1 `0 _5 p! k) I7 N7 Z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6 I: D  \0 D' @% V
        阴历:依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即运行1周为1月。积12月为1年。它以月亮的圆缺作标准,不设闰月这种历法的基本部分是我国夏朝创始的。故亦叫夏历,夏正和太阳历。这种历法与回归年长度相差约11天,因而四季不在固定的月份里,于是渐渐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是阴阳历。
" N4 Y5 s5 s% [7 K+ E        阳历:顾名意义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即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一个回归年)的基本周期的历法。阳历也称新历、番历、太阳历、格里历。我国于1911年起才使用这种公历。
1 W& j9 Q; @  x        阴阳历:是综合阴、阳两种历法而制定的。即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设置闰月,使之与回归年长度基本相等。这种历法的优点是既可以使任何历年的每一日期都有月相上的意义,又保持了历年中的四季与实际季节相吻合,利于农业生产。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使用这种历法了。也称农历、古历、老历、旧历、太阴阳历。3 ?! u) d! A0 t6 v/ p6 m
        西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也是欧美纪元的方法,即阳历的一种,现为国际上普遍所使用,故亦称“公元”或“公历”。它规定年代要由耶稣诞生之日算起。其时,我国汉平帝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是1949年。
- S! T2 ^  k* k7 m- g- l        希腊历:古代希腊历与我国旧历相近,1年12月,闰年增加1月。月之日数,分30日、29日两种,每年日数,有354日、355日、383日、384日四种。19年7闰,亦与我国旧历相同。惟19年中,凡第3、5、8、11、13、16、19等年皆为闰年,非由推定得来,发历法而言,不及我国旧历之精密。) W  V% |& R- o/ b% _
        古埃及天狼星历: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人就发现,每当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在黎明的东方地平线上时,尼罗河的泛滥季节就要开始,播种季节也将来临。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约公历7月19日)作为一年的开始。等到下次重新出现这一现象,约相隔365天多,定为一年,叫天狼星年,这是地球 上最早的历法之一。
+ E0 _8 q0 \1 \! Y8 c0 ^        法国共和历:法国大革命时,共和政府颁布了一种新的共和历。它以公元1793年为共和元年,每个月继往统一为30天,到每年底再加上例外日5至6天,称为“共和党人日”。共和历以秋分日为一年的开始,取消星期制,把12月份名称改成12个与气象和农业有关联的名称。如酒月,相当于公元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正是收获葡萄的季节。但共和历只使用10几年就被称帝的拿破仑废除了。( \; o) d" g9 N
        回历:又称回回历、希吉来历。是伊斯兰历和穆罕默德历结合的伊斯兰教历。也是阴历的一种。分为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太阴年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依太阳绕地球1周为1月,12月为1年,是谓动的月。单月30日,双月29日,全年364日。不置闰月 ,以每30年为1周期,共轩12闰日,凡每周期之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为闰年,闰年最后之月多一日,全年355日。因之回历太阴年每年平均354日8时48分,比回归年约减少10日21时1分,积23年增加1月,积56年增加2月,积32.3年增加1年。故回历太阴年之岁首寒暑变化无定。太阳年,以春分为岁首,依太阳行12宫之一为12月,是谓不动的周。凡365日为平年,历120年,置闰31次,闰年增一日于双鱼肉宫之末,共计366日。故回历太阳年须积8万年始差1日。回历以太阴年供历史纪年及宗教祭祀之用,以太阳年耕敛之用。
0 J# M7 v- y+ }4 u        佛历:是以佛祖释迦牟尼逝世那年算起,即公元前543年。# k* g' w: x1 g& Z! H/ P3 Y
        日本历:日本民间历法的纪年有两种。开国纪年是从第一代天皇即位算起。另一种是在位天皇即位的纪年。1993年是日本开国纪元的2653年又是在位天皇年号的昭和68年。
/ h7 Y" C& f7 h- Q9 |6 d! J6 M7 g5 u( g        不丹历;在不丹王国,每年年底占星家们都要开始编辑下一年的占星图。在编辑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在某胩月份或者某日不吉利时,就要遵照国王的命令从日历上删去这个月份或者这一天,并且改用其他日子。因此,在不丹王国,全年的日历中可能会有两个8月份,而无9月份,2个19日而无20日之类的现象,且每年都月变化。
2 o) b  `) ~0 N" h1 }) Z8 k        农历: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大小月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历分成24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农历的闰月调整方法是:5年两闰法。但是,5年两闰超过了4.5天;又用8年3闰来弥补。八年三闰不足二天。最后订出了十九年七闰法。/ q) O$ U1 G, i1 t
        皇历:又称黄历。我国西汉以前使用的历法有六种,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兽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九世纪初的唐朝曾下令,历书必须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宋代时,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末,都给文武百官各送历书一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称“皇历”。
+ {  h: L4 y$ x2 z/ Q         天历:太平天国所制之历也。创始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十四载。其法每年366日,分为12月,每月30日、31日相间,不置闰月,不计朔望,节气(立春、惊蜇等)置于月首,中气(雨水、春分等)置于月中,以干支纪日,与旧制阴历相同,其礼拜顺序,与西俗一致。此历创造之始,每40年1加,加之年每月33日。依此计算,每年平均366.75日,较之回归年(365.24219日)增多15日有奇,历历20年相差1月。太平九年改为40岁1斡,斡之年每月28日,于是每年平均365.25日,与回归年略相等。且余斡年外,每年日数,颇为整齐,亦便于记忆。可称比较便利之历法。
3 p  b, D" K; |7 d         藏历:
, _: q% A$ \7 U1 R2 R         傣历:
0 X3 y1 M& U8 \# x8 d         孔历:% c1 k8 X9 ~- r: y9 e! A, n) `: i
( F0 a! k# @* n" P$ m- Z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0:2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1 16:36 编辑
) c: m8 ~6 _! u6 Y% ?7 e- `& j. [
yqllz 发表于 2015-12-18 10:15. j1 T' e; Z* o0 I0 e8 g; u) D" n& g0 V
年龄的代称) M, I$ f) c" l0 ?# o2 b4 m
      我国自古以来,对婴、幼、童、少、青、壮、老各有一到几个年 ...

; b. ?; _2 u1 n1 ], [; K# p1 f: A8 z0 Q9 ?' A  z) L
                        古代年龄代称2 d# |3 z& k/ t* w$ H/ l
        我国古代不同年龄阶段有着许多不同的代称,其由来在古籍词句和传统习俗中常而见之。
7 W; S& Y6 D3 H: t         总角;古代幼女把头发扎成髻,称“总角”,因而以“总角”代幼年。
3 ^) y6 W: Q. @/ t         始龀(音趁):古代男孩八岁、女孩七岁开始换牙,故称此年段为“始龀”。' ~7 q# l( u5 Z
         成童:长到一定年龄的儿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故而称“舞象之年”,也称“舞勺”。《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又以“束发”为十五岁,因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大戴礼记.保传》“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故又称“垂髫”、“髫年”。《毂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
! D0 n5 \+ V+ ?4 _! `' o          幼学;《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十岁又称“外傅”,《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7 N! B) V0 q1 p  p/ T
          豆蔻:少女十三至十五岁。《杜牧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 x7 x, s* Z% R' R) ~: c6 K
         及笄(音鸡);笄,是古代妇女用来插住头发结的簪子。即女子十五岁时就要把头发簪起来,至举行笄礼,以示成年。& @/ ?2 G9 H# b8 Q5 F7 w
         成童:男子十五岁时把头发束起来盘到顶上即成童。古语云:“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5 Y& ]4 _% X5 {( _         破瓜:古人折“瓜”字为二八,两个八是十六,以示年已十六。李白诗:“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故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之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少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但有时也用于男子,指的是六十四岁,因为八八六十四。北宋吕岩赠张泊诗中曰:“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9 X4 \; c% Q6 v3 r" z/ [  b        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年少也;冠,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左右行冠礼,即戴上成人戴的帖子,但由于还不到壮年,所以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又 称“丁年”、“成年之年”。! g2 P( A! n# d8 f1 n
        而立:《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有所作为。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诚笃,年仅而立。”又:“三十曰壮有室”。壮是强壮,健康;室 是妻室,说明已成家或能成家,故又称“有室 之年”。
) r3 m/ C! w  j% K         不惑:《论语.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言社会经验较多,遇事能明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用四十岁的代称。应琥《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四十又曰“强仕”《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旧因称四十迷雾为“强仕之年”。
" k* o9 i' W6 i* R5 d         知命:《论语.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入徙官而一进阶。”《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故五十岁要称“艾军”。又称“半百”,因为“年过半百”而简称之。7 B8 ^7 M* D- Y/ k: Q0 A' k& c' Z, ~
         耆艾: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亦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s4 q% b% p0 `. C& X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能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之年”《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所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有庚信《伯母李氏墓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为证。0 v9 w1 l% {8 o, x
          杖乡:古代一种尊老的礼制,《礼记.五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后用作六十岁的代称。0 I2 Z/ X+ J5 _7 E9 {
          从心:《论语.为政》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称七十为“从心之年”。杜甫《曲江》诗:“酒愈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作为七十岁的代称,也写作“古希”。8 F& i/ m/ v7 n2 c9 A
         耄耋:在报刊上时常可见“耄耋之年”,若问其指多大岁数,答案却是不一样的。“耄”,有指七十岁的,《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和《释名.释长幼》:“七十曰耄”等;有指八十岁的《国语.周语》:“尔老耄矣,何知?”韦昭
) o: L. _# m. v6 h$ X0 I2 Y( A注“八十曰耄”和《左传.隐公四年》杜预注:“八十曰耄”等;有指八、九十岁的,《尚书.大禹谟》孔安国《传》和《礼记.曲礼上》都 说:“八九十曰耄”。由于说法不一故《汉语大字典》便把“耄”解释为“年老、高龄”。“耄”,有指六十岁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何休注:“六十曰耋”和《左传.僖公九年》孔颖达疏引舍人云:“年六十称也”; 有指七十岁的,《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注:“七十曰耋”,《礼记.曲冖上》:“七十称耋”。有指八十岁的,《诗.秦风.东邻》毛享《传》和《说文解字》等都 说“八十曰耋”。
6 p9 I" {1 P+ I9 c          期颐:《礼记.曲礼上》和《尚书.大禹谟》均说:“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 ,犹要也,颐养也。”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 ,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 颐”。苏轼《次韵子曲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 颐”。
4 d8 q. p( s5 ^# h3 f6 R. l2 v' @& F) {3 J

' H" V6 o8 C8 S5 y0 g
9 T& g. E" o  X) w4 `9 d9 [2 H8 W2 @0 W, r/ I$ c4 j" E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3:3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7 16:46 编辑 - i: T6 K5 F7 B3 l9 Z/ J. y% L' }
yqllz 发表于 2015-12-7 13:32
# c6 Z1 @& j8 p  P  e9 [* p/ d1 G& `, N“历法”种种
! _  Z- Y- z' b# m( j4 p4 j       目前,国际上仍在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主要有:2 G& ^. I+ x9 Z' \5 l( T& B! F
   ...
3 }/ u6 w0 J7 V7 P

2 G* L9 |+ Z- x. H- S  _# e6 j4 l; U2 f  P4 Q. V
                             日历趣谈
                                   诗日历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埃德蒙.期宾塞于1579年出版了一部《牧人日历》,它是一部诗集,共集诗12首,按一年的12个月排列,每月 一首,它用“牧人”是因为用一个牧人的口气写的。“日历”诗的内容包含宗教、政治、文学、艺术各方面,其创作方法有不少新的尝试。
                                       最初的日历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日历是伴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因为农业面临着了解季节的需要。可是,近来的科学证据表明,这种看法未必正确。他们认为,日历产生比原先人们所设想的要早两万年。一些史学家将刻在世界各地墙上、骨上、长毛象牙上的点、绒和其他符号的各种痕迹联系起来研究,发现这些痕迹是公元前三万五千年至公元前一万五千年的游牧民族留下的,这种种代号与日子的推移、月亮的盈亏有关。这可称为原始的“日历”。
                                       稀奇的日历
       加拿大安大略省官方出版了一稀奇古怪的日历。这本日历1983年有369天,2月有30天,4月和9月各为31天。有趣的是:这种日历正因为内容如此荒诞、混乱,加拿大和美国的收藏家们竞相争猎,销量激增,出版者从而得到一笔很好的收入。
                                       巨型的日历
       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副世界上最古老的巨型日历。它是在地面用图形表示的。6个同一轴心的巨大环形垄由小到大地套地一起。4条宽大的长廊按照东南西北位置横切6条环形土垄。复至时,太阳从北长廊的西北面落山; 冬至时,太阳从西长廊的西南面落山。其中两条长廊,一条指向北,一条指向南。指北的长廊指向Y星,郎星座中第三颗最亮的星,每天晚上绕北极星转一个半圈;指南的长廊则指向星座中第二颗最亮的星。
        这一庞大的“日历”占地4000平方英尺,具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人们用来表示时间的进展和季节的变换。
                                       石雕的日历
       在墨西哥城的人类学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巨大的、极其珍贵的圆面石雕日历。它是12世纪兴起于墨西哥的印第安部落阿兹特克人创造的。石雕直径约3.6米,中央雕有太阳神。周围4个方格代表已经沉落的前4代太阳及其宇宙。最外圈有2条巨蛇怒目相对,象征生命与死亡、白天与黑夜等两种互相对抗的斗争。在巨蛇与方格之间,有20个小方格,代表每月有20天。阿兹特克人的日历,每年有18个月,每月20天,年终另加5天,一年共365天。闰年再加一天。
      
                                       唐代的日历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起初是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言行,后来发展为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日历”上部,下部空白留待记事,颇似现在的“台历”。印刷术发展以后,日历渐变化,花样翻新,品种增多,虽然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但至今仍保持着唐代日历的格局。
' j# d) J1 [( r
5 h# u. D* q; v* W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4:2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4 16:02 编辑 : u2 i6 F' D3 x0 |' _1 V
  Z+ P2 S  J) ^/ E
                         时间与历法
. i- @" s+ O$ J1 h6 _                       历 历法 历元
5 \! Z- q+ c6 ^+ R       历:记载日、月、节候的书册或纸片。分为日历、月历 、年历 百年历等数种,有称黄历、皇历、历书、历本、时历、时宪书等等。
) n  h0 E* G6 b2 @6 L       历法:是时间以日、月、年的基本单位进行计量,又是推算天象、用作定岁的方法。主要分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历法也称“年代”,共有一百多种。仅我国先后就有102种有历法。
2 D- l. Z- G5 B! m       历元:历法之元始也。后汉书律历志:“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又“案历法,黄帝、颛顼、复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据,则殷历之也。”* s7 D; M8 a+ ], Z% X% T% Q
                               漫话历法3 H( h! \. _- O& G+ _* i5 I4 a
       世界历法都起源于月,即先有阴历后有阳历,再有阴阳历。中国旧制历法,希腊历法,以及回历太阴年等,为阴历之较著者; 埃及历法,墨西哥古历法,格列高里历,以及回历太阳年和天历等,为阳历之较著者。现今中西通用之阳历,虽有比较进步之历,但亦有缺点:(一)每月每季每半年之日数不一律。(二)每月日数无定,难于记忆。(三)星期与每年无固定之地位。(四)每月工作休息,无一定之日数。(五)计时之单位参差,不便统计。(六)复活节不固定。于是改历应运而生,方案层出不穷。
8 m! C. r& n- `) q* f, V0 ?  z         一、每年仍为12个月,也分4个季度,每季度91天,能被7整除,故每季都 是13周,并且固定每季的头1天是星期日,年的最后1天是星期6.这种构思虽然有一定改进,但置闰并未解决。
) U: H, l8 R  R0 h7 `         二、每年同样12个月,每季也是91日,分别月份是31日、30日、30日,恰好为13周,且季开始于星期日,结束于星期六。1年为364日,多出的1日置于年底,定为12月W日,不叫星期几,而称“世界日”。如果遇到闰年,多出的另1日放在6月底,为6月W日,也不属星期几,而称“闰年日”。从而把月、日、星期完全固定化,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计划统计都是有利的。% P  q; }# n2 \
         三、每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为182天,共364天,剩下1天既不算日期,也不算星期几,把它安排在全年的最后。若是闰年,则将多出的另1日安排在6月与7月之间。这两天可以规定为某个名称的国际性节日,全民休息。这种方案不但大月、小月、星期有规律,而且每年12个月可以平分,3等分、4等分和六等分,比现行的日历优越得多。
9 X  i& k6 f! D  F. }) w+ Q         四、每年4季都是3个月,但头两个月每月28天后1个月每个月35天(即多出一个星期),也就是说,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份为35天,余者皆为28天。每月1日都是星期一,按顺序排列,月月如此。这样年也是364天,多出的1天也作空白日,定为年末的“世界和平日”,也为国际性节日,这种设计被视为一劳永逸的历法。
3 R6 E* u: A( k  l9 ^         五、把1年定为13月,每月28天,只是第13月是29天(闰年30天)。每月4星期,每年52星期,全年364天,平年1空白,闰年2空白,置于岁末,均为休息日。其好处:年年、月月、星期固定,只要类推,不必查日历,利于安排生产、工作和生活,也利于计划和统计。这种“十三月历法”已得到世界历协的提倡和联合国社会理事会的肯定,并准备作为今后的“世界历”。
% r  J. k+ `7 k& x
. S. u3 m; B/ P5 F5 q9 t- m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4:3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4 16:27 编辑
5 ~6 g% x3 a) M7 x" e; W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14:29
' u- B$ L% z1 h+ X时间与历法9 i# E8 X. r  j4 m& H* H0 T7 i
                       历 历法 历元
( V0 P  l9 u' G1 Y7 c       历:记载日、月、节 ...

2 l4 K) q" R8 r  h) e
7 s( A: A  O( L3 a                        历之种种& G4 o5 r% ^/ u  t3 ~
             日历:一日一张的历纸、历卡,有挂墙上、有置案桌上,又称“日表”。: v2 S( Y: y- \
       月历:一月一张或两月一张的历本,有整本挂墙上也有小本摆桌上。. D! I' b* Z' w) f- ^) k8 U' ?4 d8 i
       月份历;旧式的彩画单张年历现在亦称“月历”。# `& i9 F3 v0 O+ \
       年历:一年一张的历纸,大的用于张贴、张挂,小的成片卡,便于夹带,收存和使用。0 q8 U% I  r3 S4 U/ c5 M
       历书:记载年、月、日、节气及月建大小之书,又称“通书”、“时宪书”,也叫排列年、月、日、节气的参考书。在我国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贞元十七年以前的历书是用毛笔写后装裱成轴。到太和九年开始用木板刻印成书。
! w, m! `4 o7 a$ j6 w$ X; `  H5 n       历纸:辨日期的纸片,印法多种多样,也可称为“日历”。
0 S$ Q3 ^1 b1 A* [( V! l9 O8 x      台历:置于案桌上使用的日历或月历,多数用纸印刷,也有用塑料印刷。
" o: _/ n" W4 D# _- y      挂历:用纸、布、绸、竹编、针织品、塑胶印制后而悬挂的“月历”或“年历”。; j7 n) S2 \9 K9 G  X  D: j+ Q7 G
      长历:百年、千年、万年可使用的日历。
0 C3 h# j3 ]  j2 ]      万年历;包括若干年或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其与授时历同为一种方法。旧时依古历法预先推定未来若干年之历书,亦称“万年历”。
- L. S/ j7 ^6 r" W  e+ L2 d* t6 [
! M: ]: {7 X5 s  ?+ s! @
( [0 ^! F$ m' W" Y

签到天数: 4061 天

连续签到: 255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5-12-4 18: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12-5 09:58 编辑 : `- R( F) p, D4 z1 |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14:31
" v  q% Y6 C& ^* N0 ^6 I历之种种
6 s7 c, l; i) V5 a; U/ i$ z2 o+ P             日历:一日一张的历纸、历卡,有挂墙上、有置案桌上 ...
0 b/ N) _9 Y5 s4 _
这么好的内容,读到此帖,真是一种福气!
# O3 Q# b! ^$ C6 L8 h4 Z+ A
7 B) A' H! G& z1 N3 s4 E

  |9 ^+ h- s7 k& `4 f8 d) r' u/ M
/ Q# v  E2 R9 P% t% B

6 ^& V( Z6 D, e9 t3 a& w: Z2 `3 R) D+ ^, p) ]
7 |  v' m1 y4 _1 X. L; H( e
  Y* h: N9 ]  G3 c

6 L! p! ?( M, c) l5 _+ }0 h* t$ D( \, Q6 u8 K5 }

. v: W; F7 n: M5 o) ^4 H$ G- z* i. D% E  y

: H5 [3 H( }, }& j

签到天数: 349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5-12-4 20:53:4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4 14:31
5 A$ z4 O6 }' ~" _( |历之种种7 a+ c) G, c2 B
             日历:一日一张的历纸、历卡,有挂墙上、有置案桌上 ...
5 x# P6 K9 t* e  a- f" ^: R8 \: \
长见识了.# _2 ]4 o9 s% ]5 c8 C/ V

签到天数: 9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6#
发表于 2015-12-4 23:13:03 | 只看该作者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2-4 20:53
4 X5 v- c! @- J; k长见识了.
% r0 x2 K2 `" m6 a$ J; S" W: R
         真的是长见识,长知识了.

签到天数: 4061 天

连续签到: 255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5-12-7 23:23:2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12-7 13:34/ p& u. K: M7 F
日历趣谈                                   诗日历  英国文艺复兴时 ...
. R& r4 K; F1 M2 m7 c* V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谢多谢!2 f/ _2 c8 g# U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6:21:16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2-7 23:23
6 J) L7 t9 m  b: x, j2 I4 Y) g& t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谢多谢!

  {- T/ m" k1 y- o* [  Y  a                         时间与节气5 F3 V; p6 R' L9 J8 ~1 f
       春季: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点),即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在十二个月中,每月有两个。
0 p- S5 s$ x: a! W+ P                               二十四节气歌% `- _/ U; d0 u1 x4 c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h* Z6 N0 M8 H) Q; v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 p, l6 Q( p% d& N5 S+ C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关一两天,, Y$ v/ S2 v( P- L7 K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2 a. s) s! S+ t1 s9 H+ F  ?, p
                             二十四节气表: ~, K& u% K; t- u6 P, K9 S
      春季:+ H& U4 u" q5 U: h! F
        立春;阳历二月三、四或五日。
1 e2 P. z7 M- @. n7 Z        雨水:阳历二月十八、十九或二十日。
9 y" G" n) G8 N5 o( G+ i0 |2 m        惊蛰:阳历三月五、六或七日。( z( D6 l5 g4 @6 n4 t8 m
        春分:阳历三月廿、廿一或廿二日。     # c% O1 I8 ]6 X; D3 h
        清明:阳历四月四、五或六日。
9 y1 A! @. E9 j& O8 b        谷雨:阳历四月十九、廿或廿一日。    ' z0 M- G$ K  h
        夏季:( X6 ?$ o' u2 n% V
        立夏:阳历五月五、六或七日。6 o' b5 T8 D; y  {: ]$ G
       小满:阳历五月廿、廿一或廿二日。
/ W# E, E, _) V3 O* a3 A. }1 V* |        芒种:阳历六月五、六或七日。, I+ g( H& P6 y$ d+ h
        夏至:阳历六月廿一、或廿二日。/ Q6 g+ `/ h7 m8 q, _% V
        小暑;阳历七月六、七或八日。. O/ d% Z6 m5 J) v6 g# q: q' ]
         大暑:阳历七月廿二、廿三或廿四日。4 b# T( w/ w. f  n5 n. }: S
          秋季:
; z6 t7 U1 `& E/ |* ~1 E5 F$ X: \          立秋:阳历八月七、八或九日。5 O& Y- W, K1 O) F) c# B
          处暑:阳历八月廿二、廿三或廿四日。
1 }2 \' z, u& Q& ~8 u# Q& S8 ]         白露:阳历九月七、八或九日。7 J5 _6 b  Q7 s. a" a
          秋分:阳历九月廿二、廿三或廿四日。3 ^( U" z! Z3 `8 \4 I
           寒露:阳历十月八或九日。
# C; \& v3 e: u, s* V& ]9 A1 w& Q           霜降:阳历十月廿三或廿四日。/ p5 a2 D( E- K0 j9 ~
           冬季:/ }' r0 y9 v. J5 u6 q1 x3 r5 x
            立冬:阳历十一月七或八日。$ `7 v: g+ i, a2 g# L
            小雪:阳历十一月廿二或廿三日。
) _& l, l" X/ R9 f! k            大雪:阳历十二月六、七或八日。( `' F! e8 K8 [1 a9 D5 v; y
            冬至:阳历十二月廿一、廿二或廿三日。9 e" T- |1 C9 a; T# ?; p; I" H5 t
            小寒:阳历一月五、六或七日。
6 K9 k! O9 p4 M! P- r5 F# v             大寒:阳历一月廿、廿一或廿二日。
, V: O$ E  f' G+ l# e1 f        
& \1 U& x) T( g' X5 k7 A          , Q- T5 q- `+ Q-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