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石碁镇官涌村访问记
5 T# d6 s# X2 T$ ~6 o* _ 2010-08-28补记2 M2 c9 ?: B1 Z. G1 w
; j, E0 K( f) |0 [+ f- [
偶然点击姚网首页首的全球姚氏宗亲地图,见有“姚氏宗祠 番禺官涌村官涌路”的图片和文字,甚觉稀奇。是不是尚明兄上帖?询问潭村宗亲是否属观文公的10房头,答曰“不知此地有姚族”。故前几天趁空前往访问。: ]2 {. T+ ]( g1 y3 Z. e
在广州地铁4号线石碁村站A出口,乘公交车2站路就到达官涌村。接待的是族人姚顺年和姚炎辉),都是20传谦字辈,60多岁的人。
) t7 f% @7 w. Z# n6 y/ a 姚氏宗祠在官涌村官涌路20号,大门朝东,南毗邻该村旅港澳殷商高可宁先生为纪念其父高茂生而建的石碁镇茂生小学。宗祠是典型的广府二进祠堂,清朝建筑,包括大门和包台的一进完好,而二进的祖堂是崩塌后重建的,可惜没有按原风格复建。大门阳刻“姚氏宗祠”4个大字石匾是清“光绪丁亥(1887)仲春谷旦年新会谭国恩书”,字好。谭国恩,字彤士,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丙戍(1886)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广西候补知府。祖堂放有写有“姚公抱源历代宗亲”的神主牌和香炉,上方悬挂道“道光戊申(1830)吉旦陈??书”的“庆云堂”堂号木匾,字也漂亮。姚顺年说有一坤甸木,刻有满文,在祠堂角落木堆中。未找到。
8 [& e5 W; D9 H6 p8 ]+ A+ ^ 姚炎辉是祠堂管理者,姚顺年是退休小学教师,后来的姚云泉也是20传谦字辈,比较年轻,估计约50岁。他们对族中之事知道不多,不知始祖是谁和怎样来的,不知“姚公抱源”是什么,不知本族的派字。$ m- Y1 ], @8 [/ ~& [
发现一进大门内墙上原贴有3张书写世系和派字的大红纸,已褪色、残缺、脱落,是已故姚冠荣编写的。榜中字辈从17世起,只得下列11字:
5 k+ i) E: b$ p% S, ~ 应昌显谦成剑大,?德荫同仁
& B4 L) ~" K" c. }$ q5 o: V 后来宗亲们请来同乡郭鹤年。郭,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不单讲清了官涌村原有10姓的来历,还赠我几件他的书法作品。9 Y: g/ I. @' D# G8 ~7 M* b! W
官涌村现约有1900多人。古有10姓:麦,郭,姚,朱,高,梁,王,刘,蒋,邓。他们的祖先是明洪武九团的兵工,居住官涌。明朝兵工地位低微,子孙不能参加科举;直至清,康熙帝认为这些子民也税纳粮,可参加科举。乾隆42年麦亩登进士,光绪32年姚炳佳中举。姚顺年说有姚裕章,不知什么功名,在福建当过官。/ T; w+ j5 R/ L" K4 V, _9 X* B
现在,官涌村姓氏组成已变化,不只原10姓,还有其他姓氏,但麦(约500人),郭(约400),姚(约200),依然是大姓。
c7 V: }7 a' K' Y 广东著名的书法家麦华三是官涌村人。村民朱甜,80多岁,90年代参与修番禺县志。郭说10姓由来就是听朱甜讲的。
+ t' ?- E2 g/ B. \ 进官涌村,首先看到华帝古庙牌坊。实际是连在一块的3庙:华帝庙居中,奉祀华光帝、关帝、文昌帝等,石刻门联“保护群生登寿宁 调和六气赖恩波”;左是长生庙,奉祀药王、华佗等,纸贴门联“长命必须多作善 生存更要莫为非”;右是金花庙(门匾),奉祀金花娘娘、妈祖林默娘等,纸贴门联“未入庙来求子女 先回家去敬翁姑”。华帝庙大门石匾“华帝古庙”是光绪年“沐恩弟子姚文校敬送”。我以为是清光绪年建筑,利用庙地在纸扎冥品的陈大姐说有崇祯年的碑记,番禺区已做了登记。因刻字不清晰,光线太暗,又有杂物遮挡,故懒得去辨读。往昔,羊城晚报报道黄埔(深井?)有金花庙。黄埔和官涌以前同属番禺,在番禺有可能不只官涌有金花庙哩。) j9 _, ]# }- r6 e v9 u' W) k
珠三角乡村多崇拜华光帝,位居正中,关帝、文昌帝分坐左右。也不知此帝何神仙(哪位朋友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