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6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8-9-25 00:32:17
|
只看该作者
姚善:忠义太守贤良臣
明朝的苏州,一共有五个父母官被老百姓认可、称颂,前有季亨、魏观、王观,后有姚善、况钟,都是一等一的好官,称“姑苏五太守”。
姚善(1360—1402),字克一,安陆人,原来姓李,举人出身。洪武中由乡举历祁门县丞,同知庐州、重庆二府。洪武三十年迁苏州太守。
从现有的资料看,在二十世纪国人研究明史的第一篇文章,是毋暇撰写的《明苏州太守姚善》,刊于《清议报》1901年3月20日。《清议报》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在日本创办的刊物,由梁启超等人主编,是一份进步刊物,文中称姚善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当时,《清议报》发表这篇文章的用意,显然是为了唤起国人在清政府统治下,研究明朝历史的兴趣,并鼓舞起斗争勇气。
历史上的东西对现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借鉴,不同的角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喟。从勤廉的角度审视姚善,主要有三点让人追想。
一是“贤”,体现在对人才的态度。明朝初年,明太祖对苏州一直有较深的偏见,认为吴俗奢僭,要求历任苏州地方官对苏州重绳以法。在这种形势下,苏州那些奸诈之人就持他人短长相互攻讦。姚善来苏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折节下士,先后聘请隐士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等。请教治郡之策。每个月初都与贤士会与学宫。有一次,姚善迎请钱芹上座,请教经义文章。钱芹说:“此非今所急也。”姚善悚然起问。钱芹于是授书一册。姚善一看,都是治理苏州的建议方略。
最能体现姚善对待人才态度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苏州湘城有个叫王宾的人,《吴中往哲记》里推崇他是吴中隐士第一,与吴县韩奕、昆山王履,并称“吴中三高”。王宾家世医业,比姚善岁数大,学博行商。明太祖曾想召王宾做官,王宾坚决不接受。姚善非常敬重王宾。姚善任职苏州后,仰慕他的名气,登门请教。地方官出门办事,排场很大,有开道的,有打伞的,于是一帮人浩浩荡荡来到王宾家门口。王宾早听见外面喧哗,他从门缝里张望,见大队人马罗列,心里很生气,就在屋子里高喊:别惊扰我的老母。说完自己爬后院围墙出去了。姚善知道自己遇见真正的高士了,第二天轻车简从来拜会,史书上称“独侯门下”,王宾这才肯见面,“据座受拜,以道诲之若师弟子也”,就是说,王宾跟姚善认真上了一课。
二是“义”,表现在保忠臣血脉殚精竭虑。江西分宜县在明朝出过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是独揽朝政20年的大奸相严嵩,另一个就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为建文朝捐躯的大臣黄子澄。
明初的建文帝朱允炆是个开明仁君,一个500年来受到史学家深切怀念与同情的皇帝,时燕王朱棣拥兵自重。为强化中央权威、统护政令畅通、消除地方割据势力,黄子澄作为主要辅政大臣,提出“削藩”,黄子澄对燕王朱棣的认识与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允炆也认同他的“先发制人能制人、后发制人制于人”的策略。但建文帝优柔仁弱,对朱棣动了恻隐之心,以致贻误战机。燕王朱棣则以“清君侧”为名公开举兵叛乱。当朱棣逼近南京、建文朝大势已去时,黄子澄当时不在主战场南京,而是在苏州募兵。他决心为建文朝共存亡,还将妻子许氏与四个儿子从江西分宜接到苏州。不久,南京陷落,朱棣当上了皇帝,黄子澄在嘉兴被人告发,押到了南京。朱棣对他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再处以“诛九族”的大屠杀,凶残的“瓜蔓抄”,使黄子澄家族共有445人被杀。在南京城破之前,黄子澄的妻子许氏与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到了苏州府,姚善见局势难以挽回,有意要为忠臣义士留下血脉,就改变了他们的姓名、户籍与身份,以便能逃脱即将到来的大屠杀。黄圭改名为田立微,户籍改在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还教他学会昆山方言。二儿子黄玉改名为田彦修,身份是昆山县一农村的“里正”,也让他学会昆山方言。三儿子黄润改名为田彦温,四儿子黄泽还是少年,也是改名换姓。忠臣之后终于逃脱了朱棣的大屠杀。现在昆山仍有黄子澄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明黄节悫公子澄墓”八个大字。
三是“忠”,表现在起兵与苏州共存亡。朱棣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南下,同时上书朝庭贬黄子澄等人。姚善将黄子澄隐藏在苏州,黄子澄建议一起起兵反朱棣。姚善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黄子澄去嘉兴募兵后,姚善一方面向建文帝申述不应当贬黄子澄,促使朝庭复召黄子澄。另一方面秘密联络江南松、镇、常、嘉诸府练兵抵抗。建文帝失败后,姚善为被麾下许千户“缚以献,不屈,死。年四十三。”
后人评价姚善治苏,都认为他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说他在任时,苏州讼遂衰息,吴中大治。苏州人对姚善的追念,是把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孙冕、况钟同列,称“五贤”,并撰一联“政绩在斯贤,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数百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