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G: D5 M$ n; {) h1 \( R
药言(词语)解释:含有规劝意味的言辞。, y! e9 n+ w: l# [! A
书证:《旧唐书·儒学传下》:“自非情思审谕,义均弼谐,岂能进此药言,形于简墨。”3 Q! [% S% t( R- `
《药言》《药言》,【明】姚舜牧著的家训,名曰《药言》,亦名《姚氏家训》。) Q( g+ M- L* q+ H5 A3 u& O
姚舜牧,【明】(公元1543年至1622年以后)字虞佐,乌程人。著有《乐陶吟草》三卷及《五经四书疑问》、《孝经疑问》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6 o4 ]8 Z4 l' J, c, F9 Y
" m& ^. @8 i" _) P3 O5 {1 P& x/ O; ]5 x& @2 t" a! H% a# L$ m
《药言》全文及释义:4 N' ]9 J. ]- R k/ l+ F0 U! q
: \" H( q8 H/ E7 h% L9 N* ?
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是八个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圣贤开口便说孝弟,孝弟是人之本。不孝之弟,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耻于人类也? 【释义】7 X3 u+ o% F1 I/ u% U! u) i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是八个支柱,有了它们才能撑起人生的天地,有了它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圣贤开口便教导人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就是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没有资格做人了。人在孩提时就懂得友爱,稍长大些懂得尊敬,为什么成年后却失去了原有的美德,遭到世人的唾弃呢? 二 《戴记》载小孝、中孝、大孝,《孝敬》载孝之始、孝之中,孝之终,统是教人做人,无忝尔所生。一孝立,完善从,是为孝子,是为完人。 【释义】
( m% }: [8 g. @/ b" `《大戴礼记》所据记载的小孝、中孝、大孝,《孝敬》所记载的孝的开始、孝的延续、孝的归宿,都是教导人如何做人,不使父母受到委屈。只要孝道这样的道德标准树立起来,其他各种善行就会随之做到,这样的人才是孝顺的儿子,才是完美的人。 三 贤不肖皆吾子,为父母者切不可毫发偏爱,偏爱日久,兄弟间不觉怨愤之积,往往一待亲殴而争讼因之。创业思垂永久,全要此处见得明,不贻后日之祸可也。今人但为子孙做牛马计,后人竟不念父母天高地厚之恩。诚一衣一食无不念及言及,尔曹数数闻之,必能自立自守,长久之计,不过如是矣! 【释义】
" r. W6 D7 c" u/ D不论孩子贤良还是不肖,做父母的都不能有丝毫的偏心。假如厚此薄彼时间长了,兄弟之间的怨恨之情就会越积越深,往往等到父母离世,就开始发生纠纷,甚至诉讼公堂。所创的家业要想永久,就得在这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不千万不能给以后留下祸根啊。现在的人们只知道为子孙辛苦操劳,可后辈们根本不感激父母的大恩大德。如果通过日常穿衣吃饭等点滴小事经常数说父母的艰辛,儿孙们听的多了,一定能够发奋自立,谨慎守业。保持家业长久不败的关键其实就在这里。 四 《斯干》之诗,说到“鸟革翚飞”“弄璋弄瓦”,盛矣!然开首却云“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未有不相好而相犹,能守其基业,克开其子孙者。 【释义】
0 |5 g2 B- E; j0 P! H" k《诗经·斯干》中讲到,贵族修建的宫室,房顶像鸟儿高飞,屋檐像野鸭展翅,生下儿子就给他玩璋玉,生下女儿就让她玩纺锤。这种景象真是兴盛啊!但是在诗的开篇却讲:“兄弟之间要相敬和睦,不要互相欺骗。”可见,从来就没有不友爱而互相欺骗的,能保守祖宗基业,能培养出贤良的子孙。 五 兄弟间偶有不相惬这处, 即宜明白说破,随时消释,无伤亲爱。看大舜对待傲象,未尝不怨不怒也,只是个不藏不宿,所以为圣人。今人假借怡怡之名,而中怀仇隙,至有阴妒仇结而不可解,吾不知其何心也。兄弟虽当亲殁时,宜常若亲在时,凡一切交接礼仪、门户差役及他有急难,皆当出身力为之,不可彼此推诿。 【释义】
' A( T, q8 o: O兄弟之间偶然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就应该及时把话说明,当时就化解矛盾,不要伤了和气。看那大舜对待傲慢的兄弟象,未必就没有怨恨,可是他能做到不记仇,所以成为圣人。现在的人们表面上显得兄弟和睦,而心中却彼此怨恨,甚至成为不共戴天的死对头,我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兄弟之间,及时在父母去世后,也应当像父母在世时一样亲密无间,一切来往礼仪、乡里摊派之事,或者对方遇到急难之事,都应当挺身而出,全力去做,不能相互推诿。 六 尝谓结发糟糠万万不宜乖弃。或不幸先完后娶,尤宜思渠苦于昔,不得享于今,厚加照抚其所生,是为正理。今或有偏爱后妻后妾,并弃前子不爱者,岂前所生者出于人所构哉!可发一笑。 【释义】
6 q) p0 P: a6 @, n5 ?我曾经说过,结发的妻子前往不能离弃。有的人不幸死了前妻,又娶了后妻,尤其要想到前妻过去吃尽苦头,现在却不能享受,所以要好好抚养照管其所遗下的子女,这才是正理。现在有的人偏爱后妻后妾,因而不喜爱前妻所生的子女,难道这些子女都是别人的骨血吗?说来真是好笑。8 h2 e. V% h1 ?* f$ ^$ f" K: Y5 M
七 蒙养无他法,但日教其孝悌,教之谨信,教之泛爱众亲仁,看略有余暇时,又教之文学。不疾不徐,不使一时放过,一念走作,保完真纯,俾无损坏,则圣功在是矣。是谓之蒙以养正。 【释义】
0 S8 F: z6 s9 w* G; q7 S/ B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每天教他孝敬父母、和睦兄弟,教他谨慎诚信,教他广泛爱怜众生,亲近仁义,如果还有闲暇就他学习诗文。就这样,不能太着急、也不能太缓慢,不让他的念头发生一点偏差,努力使他保持纯真的天性,不受丝毫损害,那么就真算是建立了莫大的功勋。这就是启蒙养正的真正含义。" _; L5 d1 p/ w6 z z# t
八 古重蒙养,谓圣功在此也。后世则易骄养矣。骄养起于一念之姑息。爱不知劳,其究为傲为妄,为下游不肖,至内戕本根,外召祸乱,可畏哉,可畏哉!蒙养不在男也,女亦须从幼教之,可令归正。女人最污是失身,最恶是多言,长舌历阶,冶客诲淫,自古记之。故一教其缄默,勿妄言是非;一教其俭素,无修饰容仪。针纺绩外,宜教他烹调饮食,为他日中馈计。《诗》曰:“无非无仪,惟饮食是计。”此九字可尽大家姆训。 【释义】. X8 ?( [- p0 j( D3 O) d* {
古人重视启蒙养正,认为至高无上的功业德行就在于此。可到了后世,人们却常常娇生惯养。娇生惯养都欧式由于内心的姑息迁就。可是只知道疼爱子女却不让他们受些劳苦,终究会使其养成骄傲、狂妄的毛病,从而堕落为品质低劣的人,甚至由于乃在本职的败坏而造成祸害,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启蒙养正不光应该对男孩,女孩子也应该从幼年抓起,这样才能使其品行端正。女人最大的污点是市区贞操,最大的缺点是多嘴多舌,长舌招致灾祸,仪容妖冶导致淫乱,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忌讳。所以一方面要教诲她沉静少言,不要说三道四,找惹是非;另一方面要教育她衣着朴素,不要过分打扮。除了教她做针线活、纺线织布外,还应该教她烹饪做饭,为以后操持家务做好准备。《诗经·小雅·斯干》说:“不要抗命不尊,不要自作主张,只想着张罗酒浆和饭食。”这几句话可以说囊括了大家族教育女儿的全部内容。
6 x; V+ R8 j3 W 九 凡议婚姻,当择其婿及妇之性行及家法如何,不可徒慕一时之富贵。盖媚妇性行良善,后来自有无限好处,不然,虽富与贵无益也。 【释义】- \! @* i7 B) i- d. N+ D; `
在处理婚姻大事时,应当看男方、女方的性情和品行以及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怎么样,不能只贪图一时的富贵。大概夫妇双方如果都是性情和善、品行端方的人,那么以后必定会和睦幸福,否则的话,尽管富有钱财、地位显贵,也没有什么好处。 十 《麟趾》之诗首章云:“振振公子”,次章云:“振振公孙”,三章云:“振振公族”。由子而孙,而族,皆振振焉,是为一家之祥。语曰:子孙贤,族将大。凡我族人其勉之。 【释义】: F7 c: ^! `0 V; v& h( n
《诗经·麟趾》第一章说:“诚实的儿子”,第二章说:“诚实的孙子”;第三章说:“诚实的族人”。从儿子到孙子、族人都忠厚诚实,这可真是这家人的福气。常言道:子孙贤能,家族就爱你工会兴盛。凡是我们的同族人都应当以此自勉。 十一 人须各务一职业,第一品格是读书,第一本等是务农,此外为工为商,皆可以治生,可以定志,终身可免于祸患。惟游手放闲,便要走到非僻处所去,自罹于法网,大是可畏。劝我后人毋为游手,毋交游手,毋收养游手之徒。 【释义】, ?4 x$ a) F# C( q
每个人都应当确定一种固定的职业,最高雅的当然是读书做官,最实在可靠的是务农,此外是做工或经商,都可以创立家业,可以世人心安,终生可以避免遭受祸患。但是如果游手好闲的话,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触犯刑律,招来祸端,非常可怕。劝告我的子孙后代不要游手好闲,不要与游手好闲的人交往,也不要收养周济游手好闲的人。 十二 凡居家不可无亲友之辅,然正人君子多落落难合,而侧媚小人多倒在人怀,易相亲狎。识见未定者遇此辈,即倾心腹任之,略无尔我。而不知其探取者悉得也,其所追求者无厌也。稍有不惬,即将汝隐私私攻发于他人矣。名节身家,丧坏不小,孰若亲正人之为有裨哉?然亲正远奸,大要在敬之一字,敬则正人君子谓尊己而乐与,彼小人则望望而去耳。不恶而严,舍此更无他法。 【释义】
8 Q' k" F: B) A- X# f4 K居家度日不可能没有亲友的帮助,然而亲友中的正人君子多半耿直而难以接近,而那些惯于阿谀逢迎的人最善于投其所好,所以容易与他人相处得亲密无间。缺乏主见的遇到这类人,马上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成为莫逆之交,殊不知这些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全部得到,而其贪欲又没有满足的时候。稍微不能使其满意,他们便会将你的隐私到处向外人宣扬,使你的名声和人格受到很大伤害,哪里比得上亲近正人君子那么有益呢?不过亲近正人君子、远离阴险小人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做到恭敬,那么正人君子便认为你能礼贤下士,于是就愿意与你亲近;而那些小人则因为无机可乘而悻悻离去。不必伤害他人就能显出威严,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 a0 |3 d% E# r9 b- h, h; R 十三 亲友有贤且达者,不可不厚加结纳。然交接贵协于理,若从未相知识者,不可妄援交结,徒自招卑诌之辱。且与其费数金结一贵显之人,不为所礼,孰若将此以周贫急,使彼可永旦夕,而感怀于无穷也。 【释义】
. H, L- Y; X; w. T$ |# F/ K亲友中有贤能且地位显赫的人,不可不与之密切关系,可是在交往中一定要合乎礼节。如果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不可轻易与其结交,以免低三下四,白白招来羞辱。而且与其花费大量金钱结交一个显贵而又得不到礼遇,还不如用来周济贫穷或有急用的人家,使他们得到一时的安慰,他们会永远感激。 十四 睦族之次即在睦邻,邻与我相比日久,最宜亲好。假令以意气相凌压,即彼一时隐忍,能无忿怒之心乎?而久之缓急无望其相助,且更有仇结而不解者。 【释义】. B4 Z7 L2 P6 E6 Q% B& d; p$ P4 P% h U
与族人和睦相处之外就是与邻居友好相处,邻居与我家隔墙而居,最应当相互亲近,彼此和好。假如凭着一时的意气用事而对其欺凌压制,他即使当时忍气吞声,难道心里就不怀恨吗?时间久了万一有个急事也无法得到帮助,甚至还有可能结下深仇,不可化解。 十五 吾子孙但务耕读本业,且莫服役于衙门;但就实地生理,切莫奔利于江湖。衙门有刑法,江湖有风波,可畏哉!虽然,仕宦而舞文而行险,尤有甚于此者。 【释义】3 \5 z( b; M5 v& T' J- w* p
我家子孙后代只要做好耕田读书的本业,千万不要在官府衙门当差;只要在当地老老实实过日子,千万不要奔走江湖逐利。衙门有刑法,江湖有风波,非常可怕啊!既便如此,但如果混迹于官场,想凭借腹中的一点学问就铤而走险的话,所带来的灾害还要可怕得多。 十六 世称清白之家,匪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俭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 【释义】8 k6 c# S+ S1 b6 R3 R! O# p# I
世人所说的清白之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承担这一名声的,必须行事朴实无华,教育约束家人崇尚简朴节约,与他人交往完全合乎道义。反是歌舞美色,不义之财,不合礼法的行为,总之凡是稍微有损于家族名声的事,都坚决不去做;凡是孝敬父母,友爱兄长,清廉守节的事情,对家族的名声有好处,则抢着去做。全家老少在一起聚会时,又能做到相互规诫教导,各人都想着无愧于贤者后代的声名,这才是真正的清白之家。 十七 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荣盛哉?一团茅草之诗,三咏煞有深味。 【释义】
% G2 l" a2 f1 Q0 I6 L3 J+ e凡是威势显赫的家庭,都有衰败消亡的时候,哪能比得上那些坚守正道、致力于本业的家庭,可以长久繁盛,哪怕是状写茅草的闲诗,反复吟咏起来也是很有趣味的。 十八 凡人欲养身,先宜自息欲火;凡人欲保家,先宜自绝妄求。精神财帛,惜得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视人犹己,亦宜为其珍惜,切不可尽人之力,尽人之情,令其不堪。到不堪处,出尔反尔,反损己之精力矣。有走不尽的路,有读不尽的书,有做不尽的事,总须量精力而为之,不可强所不能,自疲其精力。余少壮时多有不知循理事,多有不知惜身事,至今一思一悔恨。汝后人当自检自养,毋效我所为,至老而又自悔也。 【释义】人们要想保养自身,就应当先抑制内心的欲望之火,要想保全家庭,就应当先丢弃非分的要求。精力和财富,节省一分,就会多留出一分供日后享用。对待他人,也应当像对待自己一样,也应当替他人珍惜节省,千万不要竭尽别人的力量和情份,令他人无法承受。当他人忍无可忍时,就会放弃当初的承诺,反过来又会损耗自己的精力。世上有走不完的路,有读不完的书,有做不完的事,必须根据自己的精力去做,不能勉强自己去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使自己筋疲力尽。我年轻时不明白这个道理,经常做一些不顾惜自己身体的事情,至今想起来十分后悔。你们这些后辈应当自我反省,自我保养,不要效仿我的做法,以免到年纪大了才追悔莫及。 十九 讼非美事,即有横逆之加,须十分忍耐,莫轻举讼。到必不可已处,然后鸣之官司,然有从旁劝释者,即听其解已之可也。《讼卦》辞“中吉中凶”、“不克”等语,最宜三复,然究之作事谋始一语,则绝讼之本也。 【释义】
, W7 V- w3 I0 C- E诉讼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纵然有人蛮横不讲理,也应当尽量忍让,不要轻易提出诉讼。到了是在难以平息的时候,可以向官府提出控告,不过假如有人从旁劝解调停的时候,就应当听从其劝解,息事宁人。《易经·讼卦》中讲“中正吉祥、终究凶险”、“不把官司打到底”等,最应当反复温习。不过,如果做事情从一开始就谋划好,才是杜绝争讼的根本办法啊。 二十 凡有必不可已的事,即宜自身出,斯可以了得,躲不出,斯人视为懦,受欺受诈,不可胜言矣。且事亦终不结果,多费何益?语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可省已。 【释义】9 x" s7 ^, o2 y( y- Q. l5 v7 o1 i
凡是遇到一定难以了解的事情,就应当挺身而出,担当责任,这样才可以很快使事情了结。如果一味逃避,就会被人视为懦弱,那你所受到的欺辱讹诈,就会没完没了,而且事情还难以了断,就是花再多的钱财也无济于事。俗话说:这也怕、那也怕,还有什么不害怕的?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吧。 二十一 积金积书,达者犹谓未必能守能读也,况于珍玩乎?珍玩取祸,从古可为明鉴矣,况于今世乎?庶人无罪,怀璧其罪。身衣口食之外皆无长物也,布帛菽粟之外皆尤物也,念之。 【释义】
9 z; I7 c/ w( \5 g$ v积攒金钱、收藏图书,贤达的人尚且认为子孙后代未必能够守住、能够阅读,何况毫无实际价值的奇珍宝玩呢?珍宝可以招来灾祸,自古以来已经有很多事例了,更何况今天呢?常言道:庶人无罪,怀璧其罪。除了身上的衣服、糊口的食物以外,其他东西都是多余的;除了布帛和菽粟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外,都是稀奇古怪的无用之物,一定要好好记住这点。 二十二 今人酷信风水,将祖先坟茔迁移改葬,以求福泽之速效。不知富贵利达自有天数,生者不努力进修,而专责死者之荫庇,理有是乎?甚有贪图风水至倾其身家者,曷不反而求之天理也?可谓惑已。看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节,说到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安可不觅善地以比化者?但善地是藏风敛气,可荫庇后人耳。必觅发达之地,多费心力以求谋,甚至损人利己,此最是伤天理事,切不可为。若无葬埋处,苟无水无蚁,亦可自惬矣。或听堪舆家言,别迁移以求利达,是大不孝事,天未有肯佑者,尤切戒不可,切戒不可。 【释义】
1 a+ k+ W& m O! b/ @1 ^ M现在的人们十分相信风水术,将祖先的坟茔迁来迁去,以求尽快获得福泽。这些人不明白富贵和幸运都取决于天命,活着的人不想着努力修炼自己的德行,却一味要求死者在冥冥中的保佑帮助,哪有这样的道理?甚至有的人因为贪图好风水而倾家荡产,祸及自身,为什么就不知道反省呢?真是糊涂啊!我曾经在书中看到古时有人不安葬亲人的内容,说孝子仁人埋葬亲人也有一定的讲究,确实应该选择好的地方,以便合乎礼仪教化。可是所谓的好地方是指能够藏风敛气、可以荫庇子孙后代的地方。一定要找一处能使自己发家致富、官运亨通的地方,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地搜求,甚至不惜损人利己这是最伤天害理的事情,千万不能去干。只要坟地没有水涝、虫蚁之害,就心满意足了。有的人听信风水,一再迁移先人遗骨,以求升官发财,这是一种很不孝顺的做法,上天一定不会保佑他,千万不要这样做,千万不要这样做! 二十三 吾上世初无显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湖中,偶尔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释义】
$ U& [4 A; m. O' R4 ^" n我家祖上没有显耀闻达的人,做官也不过从我开始,这就像大江大湖中,偶然形成的一个小沙洲,一定要精心维护,或许可以使其长久存在,否则的话,一夜之间遇到一阵大风大浪,马上就会沉没在水里。真可怕啊,真可怕啊! 二十四 创业之人,皆期子孙之繁盛,然其本要在一仁字。桃、梅、杏,果之实皆曰仁。仁,生生之意也,虫蚀其内,风透其外,能生乎哉?人心内生淫欲,外肆奸邪,即虫之蚀、风之透也,慎戒兹,为生子生孙之大计。 【释义】7 {/ `9 Z" r5 ~; Z
创业的人都期望子孙满堂、家业繁盛,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内心要仁厚。桃、梅、杏、花生的果实都称作“仁”。所谓“仁”,就是繁衍生息的意识。如果虫子在里面蛀蚀、寒风在外面侵蚀,这样的果仁还能生长繁衍吗?人的内心产生淫邪的欲念,就仿佛虫子蛀蚀、寒风侵蚀,一定要小心谨慎,这才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根本啊。
& L, L; u$ ^ A( I+ e 二十五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到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况惟利是图,是损阴骘。欲令子孙永享,其可得乎? 【释义】 X- G; o" h2 T
人们为了子孙后代考虑,都想着创立一份基业,但是却缺乏使基业宏大、传之久远的远见,舍弃了心性的培养而忙于经营田地,舍弃了品德的修养而忙于购置房产。这已经市区了纯真的本性,何况惟利是图,更有损阴德。想让子孙永久保持富贵,怎么行呢? 二十六 祖宗积德若干年,然后生我们,叨在衣冠之列。乃或自恃才势,横作妄为,得罪名教,可惜分毫珠玉之积,一朝尽委于粪土中也。 【释义】7 l, }/ U8 F( ^* K9 h
祖宗积德多少年,才生养了我们子孙后代,也算是跻身官宦人家之列,可是有的人却依仗才能和权势,胡作非为,败坏名声,有损教化,可惜祖先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家业,转眼间便灰飞烟灭,付诸东流了。
1 A' K1 a1 G2 J6 q& e1 y 二十七 释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因,今生作者是。此言极佳,但彼云前世后世,则轮回之说耳。吾思昨日之前,而父而祖,皆前世也;今日之后,而子而孙,皆后世也。不有祖父之累,昔日之勤幼,焉有今日?乃今日作为,不如祖父之积累,可望此身之考终,子孙之福覆乎?是所当惕醒者。 【释义】
- |, R5 P$ j# B" @ i释迦牟尼说:要指导前世种下的因,那么今生所承受的一切都能说明;要知道下一辈子的情况,从今天的所作所为就能推知。这话说得太好了,不过佛家所谓的前生后世,是指人的生死轮回。我想昨天以前,父辈、祖辈都可算是前生;今天以后,儿子、孙子都可算是后世。没有祖辈的积累,过去的勤奋努力,证明会有我们的今天?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如果不能像父辈那样积德积福,还想指望长寿以及子孙永享福禄吗?这是特别应当引以为戒的。 二十八 余令新兴,无他善状,唯赈济一节,自谓可逭前过,乃人揭我云:百姓不粘一粒,尽入私囊。余亦不敢辩,但书衙舍云:勤恤在我,知不知有天知;品骘由人,得不得,皆自得。今虽不敢谓天知,然亦较常自得矣。汝辈后或有出仕者,但求无愧于心,勿因毁誉自为加损也。 【释义】( `) A5 F6 m, i- M2 {
我在新兴做县令时,没有别的政绩,只有在赈济灾民方面,自认为可以抵偿先前的过时。可是仍然有人弹劾我说,百姓没有见到一粒米,赈济粮全部被私吞了。我也不作申辩,只在官衙内写上这样一副对联:勤政恤民在于我,别人知不知道无所谓,只要上天知道;品评毁誉由他人,名声好不好无所谓,只要心安理得。现在不敢说上天已经知道我的为人,可是我自己起码做到了心安理得。你们这些后辈中如果有人做了官,也要做到问心无愧,不要因为别人的褒贬而改变初衷。$ p/ d, y V' o! {: s) j( s
二十九 一部《大学》,只说得修身;一部《中庸》,只说得修道;一部《易经》,只说得善补过。修补二字极好,器服坏了,且思修补,况于身心乎? 【释义】& t9 A+ e) v+ t' F0 w7 k- V+ p
一部《礼记·大学》,主要讲的是修身的道理;一部《礼记·中庸》,主要讲的是修习天道的道理;一部《易经》,主要讲的是怎样弥补自身的过失。“修补“这两个字非常形象。器物衣服破了,尚且需要修补,何况身心呢? 三十 《易》曰:“聪不明也。”《诗》曰:“无哲不愚。”自恃聪哲的,便要陷在昏昧不明处所去,可惜哉!所以人贵善养其聪、自全其哲。 【释义】
: u( S4 N9 Q% s; [# u《易经·央封》所:听到他人的善言却不相信,说明听觉不灵敏了。《诗经·大雅·抑》说:没有哪个聪明人不装糊涂的。自以为聪明睿智的人,就会变得昏昧不明,太可悲了!所以人们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会保护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保全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十一 智术仁术不可无,权谋术数不可有。盖智术仁术,善用之以归于正者也;权谋术数,曲用之以归于谲者也。正谲之辨远矣,动关人品,慎诸! 【释义】2 a4 s' C: c* |& X
正大光明的智慧和施行仁政的策略不可以没有,随机应变的权谋和神秘莫测的智略不可有。大概智慧和策略善于利用就能归于正道;而权谋机巧如果运用不当就会有奸邪狡诈之嫌。光明正大和奸邪狡诈的差别可就太大了,关系到人的本质如何,千万要谨慎行事。 三十二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合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阿莹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是为雅操。 【释义】
2 i( Y( K+ m( n" q- o$ F% v4 G# q才华不宜外露,权势不宜倚仗,享受不宜过分,能够含而不露,谦虚谨慎,为人处世有留余地,自然会有说不完的好处。阿谀奉承,依附他人,是值得羞耻的事情;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是令人讨厌的事。只有不固执、不阿谀,才合乎中正之道。平时不引人注目,知识在各种潮流和风气汹涌而来时,能够逸世独立,不随波逐流,才称得上操守高洁。 三十三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淡泊之能日休也? 【释义】) H( F q! n2 w" Z% p6 v+ g
“淡泊”两个字寓意很好,所谓“淡”,指的是性情恬静淡雅,不羡慕荣华富贵;所谓“泊”,指的是心境安适单纯,不产生各种杂念。合起来就是恬淡安闲,没有非分之想,心情多么快乐?相反,假如一味追求香浓美艳,趋炎附势,蝇营狗苟,则会因为心力劳瘁而一天天变得笨拙,哪里比得上淡泊宁静的人能够一天天变得德行美好?
' H$ E `0 m* I7 u# D' G 三十四 人要方得圆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在《易》论圆神方知,益以易贡二字,易妙,变易以贡,是为方圆之时。棱角峭厉非方也,和光同尘非圆也,而固执不通非易也,要认得明白。 【释义】. E9 U: j1 D- B- M3 ~& M4 p
为人处世既要能圆通又要能端方,而端方和圆通又要把握好时机。《易经·系辞传》论述圆转神秘,固定含蓄时,加上“易贡”二字,最为准确,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以昭告吉凶,这就意味着圆通和端方要因时制宜。一味偏激苟且并不是端方,一味随波逐流并不是圆通,一味固执己见并不是灵活多变,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三十五 圣人教人一生谨慎,在非礼勿视四句;教人一生保养,在戒之在色三句;教人一生安闲,在君子素其位而行一章;教人一生受用,在居天下之广居一节。 【释义】+ E% n5 @! W+ `3 w2 o
圣人教导一生谨慎,主要体现在“非礼勿视”等四句话;教导人一生安逸清闲,主要体现在“戒之在色”等三句话;教人一生安闲,在“君子素其位而行”一章;教人一生尽情享受,主要体现在“居住在宽敞的房子里”这段话。
7 z' ~; \7 F# |& w0 w
三十六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冲折,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释义】
0 [1 P0 z* ]" b9 `遇到错综复杂、繁难无绪的事情,可以考验我的才能;遇到众人都趋之若鹜,风行一时的事情;可以考验我的操守;遇到艰难险阻,可以考验我的思绪能力;遇到打击和挫折,可以考验我的毅力;遇到毁谤和侮辱,可以考验我的度量。5 a# ^8 f7 j* r/ }( o8 A% f& P2 Z
三十七 学者心之白日也,不知好学,好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亦皆有敝也,况于他好乎?做到老,学到老,此心自光明正大,过人远矣。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释义】" T. [5 }7 F* u. `- E
学习好比是人心中的太阳,可以使人心里亮堂,如果不勤奋学习,那么即使喜好仁德,喜好智慧,喜好诚信,喜好正直,喜好勇敢,喜好刚强,也都存在缺憾,更何况有其他爱好呢?活到老,学到老,心中自然会光明正大,远远超过别人。世上最高贵的事就是读书学习,不过这里所说的地位高贵,是指在人品方面,而不是指世俗的权势官位。 三十八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是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则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释义】 事情来临,一定要先判断其是正确还是错误,然后再权衡其中的利害关系,指导是非曲直则不屑于胡作非为,指导其中利害关系则不敢胡作非为。这样的话行事就没有不成功的。我私下为那些不明白这一点而导致败亡的人干到悲哀。 三十九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懒人。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意时,要越加谨慎。 【释义】 为人处世绝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绝不能做投机取巧的事情,绝不能效仿轻抚狂妄的神态,绝不能做一个懒惰颓废的人。在最忙碌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事情最紧急迫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谨慎行事,以免乐极生悲。
0 \1 ~- d; B; G( X9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