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运城学院教授、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李安岗
! s: j$ V5 c$ V& F' |
% J' x" n+ T# [' \0 b% h. S * A* G2 V L8 o+ v- `2 R
中国的“国家”概念与西方不同。西方的“国家”叫做“country”,拉丁文的意思是“郊野”、“乡村”,后来城市化了,就被称做了“国家”。
4 C i# L" j" Z/ s1 i0 L; z
* G2 s: S$ P. G" M6 e+ ~% n8 z) f l7 ~
6 t' ~0 _+ H+ @' s, w
而中国的“国家”是由两个字“国”和“家”合成的。“国”字从“囗”表示疆域,从“或”表示手执兵器,谓用兵器捍卫本民族的疆域就是“国”;“家”字从“宀”表示固定的房产,“豕”表示被驯化了的畜生,谓进入了农耕畜牧社会的相对固定的家庭。后来,大夫的封地称做“家”,诸侯的封地称做“国”,《孟子•离娄上》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再后来,合“国”与“家”而指“皇帝”,《东观汉记• 祭遵传》曰:“国家知将军不易,亦不遗力。”“皇帝”代表着天下,所以“国家”也成了天下的称谓,《梁书•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
4 J9 Z2 Q, e. q* D% @. _ a5 y i5 Q( i- W- N
5 d- f5 T' n3 o, h& y+ y3 ^6 D. k- @# ]& g* A
“国”之概念,无论是“邦国”,是“诸侯国”,是“国家”,是“家天下”,但都离不开一个“家”。“家”之概念,无论是“家室”、“家族”、“家乡”、“家国”,“家”都是核心细胞。于是,国家之本质不同,则国家之管理亦不同,国家之教育自有不同。中国之“国家”概念既然以“家”为本,那么国家之管理自然是以家族管理为模式的。这是农耕社会带来的文明。
! o/ C( O7 I, C% E' S$ `6 u: e9 `/ L
7 e% v2 l: ]- U2 J% |
3 {6 f/ d% K7 a) @0 r1 p* d5 c 农耕社会是人类进入相对安居时代的产物,需要天文地理、种植畜牧、水利灌溉、风水建筑、季节气候等一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文明和智慧。而这种智慧之得来不易,需要百千万年的积累和传承。要传承就离不开老人和孩子,于是尊老爱幼的风气便被强调起来。这就是中华文化当中最最重要的“孝文化”。西方的主流社会进入农耕社会较晚,所以主流文明中并没有发展起“孝”的概念。所以,“孝”作为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x6 {8 K& t5 l, G# l8 e# a/ ^4 X0 L) j) h
0 v5 K( H, |* X% K, }7 |/ w$ |2 {! R
“孝”字从“?”(老)从“子”,金文写作“ 、、 ”,谓一头发杂乱的老人将手心按着一小孩的头顶囟门。这就是古人说的“灌顶”、“摩顶”,谓经验丰富的饱学耆旧将自己一生所学习和掌握的文明智慧、祝福愿望、道德伦理、精神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灌输进刚生出来的孙子的头脑之中。这样才能保障家庭、宗族和种群的健康延续,并且使得种族日新月异、蒸蒸日上。2 C' z b' V3 R, h( P, x# ^0 c
) i% J/ N2 U8 E' u0 f; O
4 g9 l) N% ~& b% ^7 V
( R3 C8 ^1 n* X/ L( X! _" I% z6 \; S 甲骨文的“老”字写作“ 、 ”,强调的是年长者靠拐杖行走,同时也强调了一个部族长老们所持有的权杖;金文“考”作“ 、 ”,除了强调老人只剩下一张嘴要饭吃外,还强调了老人言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发号司令,强调了老老恒言。于是,才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格言古训。在农耕社会之初,尤其是结绳记事之际,老人言几乎成了神谕,成了圣训,成了保障民族部落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智慧载体,所以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这就是“尊老”。
) D0 I% |# F0 L& M, ?7 t0 n7 o! ^. p
1 `& g$ Z; V, @" I2 [3 M
8 X) W8 J, b* O8 ]7 |
在动物阶段,所有的生命都经过了发情、交配、怀胎、生育、哺乳、教育等传衍后代的复杂过程,因为迁徙流亡、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尊老爱幼”的“孝行”。进入到人类阶段,尤其是农耕社会相对安居的生活,使得部族长老们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优势来。虽然那些少壮派拥有战斗力,可以推翻长者们的权力,但却缺少不了他们的智慧。为了种族的延续,少壮掌权者便把“老”与“幼”当做文明智慧传递的链条,则有了“隔代遗传”的法则。“尊老爱幼”的主体,其实便是那些掌权的少壮派。从这个角度讲,说“孝”文化是由统治者建立或者鼓励的,则是毫无问题的。统治者也不都是要毁灭天下的,甚至没有一个统治者不希望他的部族能够强大起来。“孝”文化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 h+ J7 i+ s
4 S2 u0 ^1 t g! \: Q- v* c# R6 C8 \2 }
: ^4 i' w. {6 C" T V! q2 t! y6 X) r
5 g" \* J; N Q4 t: a4 s
“子”的甲骨文作“ 、、 ”,强调的是小孩子稀疏的头发、一个大头以及还未合起来的囟门、爬行的姿势、腿还比较软;还写作“ 、、 ”,头很大,两手臂舞起,两腿还包在襁褓之中,只能看见一条腿。头大、囟门还未合、还被抱在怀里,尤其是被抱在长老的怀里,可见这是个接受教育和“灌顶”的最佳时候!“孝”的过程便在“老”与“子”之间展开了!" T. R4 Y8 v0 p h8 V
“孝”字的“?(老)”是“祖”,“子”是“孙”。祖孙之间进行文明的传递,主动者自然在老祖,因为襁褓中的婴儿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接受。于是,从甲骨文老祖宗造字时,就注明了其意义:“孝”的主体应该是老祖,而不是孙子。“尊老爱幼”的前提,是要把文明代代相传下去。老祖只要把文明传递给孙子,让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从而光宗耀祖,发扬光大,就算完成了“孝”的使命。
$ c- X+ v6 p6 g9 a: m$ Q4 F4 [3 I1 g% z
: i- B ]4 k, W2 x" j
: B. o. U$ ^( S" o) I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谓“不孝”有三类,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后代。舜娶老婆的目的是为了繁育后代,这就是大孝,就是舜所代表的精神。但是,光生下后代还不行,还必须让人教育,尤其是让他的爷爷进行教育。舜的亲妈握登早死,父亲瞽叟娶了个后母,自然不喜欢他,老想着整死他;异母弟天天跟他闹别扭,只有异母妹?首帮着他,他的两个妃子帮着他,才躲过了一次次的灾难。《尚书•尧典》:“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嫔于虞。”7 y8 e+ m3 U1 J: t; ~
9 h" ]' l7 ~* ]
2 ~2 Q# Y3 b7 N# Q ]9 d; m% p
- J3 x/ c' Z$ C5 p9 B
最关键的地方是,无论怎么“父顽,母嚣,象傲”,舜都能够以孝道去感动家人,和谐兄弟,治家有道。这是因为舜清楚父亲在传宗接代过程的教化作用,只有孝顺了父亲,父亲才可能把所知道的有关家族、邦国和人类的文明传下来,所以才能以“德圣”“孝祖”的典型表现出来。可恰巧因为父亲瞽叟不了解祖孙之间文明的传承,不仅不以伦理教子,更不以伦理教孙,才导致其孙儿“商均”“不肖”,使舜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禹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者说禹之父鲧明白了这个道理,培养出了一个好孙子“启”来,最后“禹传子,家天下”的几千年封建模式便形成了。
9 r+ F/ o: }# N, P g; G5 m) j$ Q% F% K O
( p$ \; u& [( x5 ]. o# y0 }- N7 M
R X8 L7 J E/ U “孝道”如何传承呢?这就是“教”。“教”字从“孝”从“攵(攴)”,甲骨文作“ 、 ”,就象征一个老人将文明灌顶给孙子,并且右手拿着一根棍子(教鞭)打着屁股。这个指事文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中华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由此也可见“孝道”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国民素质、复兴中华民族过程中之伟大意义!
/ q3 y6 d% ^1 s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