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家谱文献:

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著者待考,手抄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河北省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上海南汇周浦姚氏家谱,(民国)姚仁焯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镇江姚氏重修族谱六卷,(清)姚廷甫主修,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毘陵姚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姚师傅等重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明恕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润州姚氏宗谱四卷,(清)姚家楫等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式好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丹徒姚氏支谱,(清)姚文馥重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燕翼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丹徒姚氏五修族谱四卷,首一卷,附二卷,(清)姚承宪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徒姚氏重修族谱稿著者待考,著者待考,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丹徙姚氏族谱四卷,首一卷,附二卷,(清)姚承宪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二卷,(清)姚盂廉重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辋川里姚氏宗谱十四卷,(清)姚澍垣、姚家骏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缺第十一卷)。

江苏常州毗陵姚氏宗谱六卷,(清)姚世福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谐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武进毘陵姚氏宗谱六卷,(清)姚世福、姚盘富主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谐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溧阳姚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三卷,(清)姚庆福、姚恩溥等续辑,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藻镱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常熟城东姚氏世系考,(民国)姚锡祚、姚尔钧等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浙江宁波姚氏宗谱六卷,(清)姚煃纂,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重校。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档案馆。

浙江余姚古虞姚氏宗谱六卷,(清)姚升南等重修,清同治十七年(公元180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注:始修於唐代姚恩廉,是为八修。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余姚云楼姚氏宗谱十二卷,(清)姚凤泉、姚安治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耕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四卷、第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余姚梨洲文献馆。

浙江鄞县鄞锡山姚氏家乘二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国)张琴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察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溪姚氏宗谱三十卷,(清)姚守烈续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十五卷、第二十七卷。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象山前山姚氏宗谱一卷,(民国)王醒华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学山堂家谱,(清)姚应龙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姚允升抄补,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嘉兴秀山姚氏家乘,(清)姚澍重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六卷,(清)姚淳起重编,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手抄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另有一部仅存一卷)、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二十卷,首一卷,(清)姚培纯、姚学邃等重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今仅存第十七卷)、上海市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州姚氏家乘世系一卷,支系一卷,谱牒四卷,首一卷,(清)姚世锡纂修,清朝年间红欄格手抄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山大学图书馆。

浙江湖州吴兴姚氏家乘,著者待考,稿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绍兴姚氏家谱,(清)姚振宗增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增补师石山房手抄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三卷,(清)姚日炎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六卷,(清)姚文登、姚汝宾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清)姚沛然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耕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上虞始宁姚氏宗谱六卷,(民国)姚稼夫等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梓井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兰溪郡马遗芳姚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共有十部)。

浙江兰溪龙山姚氏宗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l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共山张乡。

浙江兰溪姚氏宗谱,著者待考,著者待考,手抄本,今仅存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姚氏宗谱,著者待考,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

浙江兰溪姚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登胜乡东姚村。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歙县歙南武担姚氏支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姚邦燮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麻溪姚氏七修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氏先德传七卷,(清)姚寿昌等编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缺第六~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氏先德传七卷,(民国)姚国桢、姚联奎纂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姚氏家谱(残卷),著者待考,清朝同治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秋浦霞湖姚氏家谱四卷,(明)程文肃纂修,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南昌姚氏重修族谱附录,(民国)姚公礼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赣榆县档案馆。

山东泰安姚氏家谱,(清)姚克乾纂修,清嘉庐二十年(公元1815年)居敬斋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山东省泰安县图书馆。

山西晉溪姚氏宗谱十六卷,姚肇全重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会宗堂刊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南渑池姚氏宗谱一卷,(民国)姚振华等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渑池县档案馆。

河南陕县姚氏族谱,著者待考。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陕县档案馆。

河南东姚氏宗谱著者待考,姚氏公修,清同治年间刻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湖北汉阳姚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姚芳勋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成务堂活字刊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汉阳姚氏宗谱首编八卷,正编十二卷,(民国)姚慕水、姚政桓等撰,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重华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南宁乡姚氏续修族谱,首二卷,(清)姚宗析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吴兴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上下册)。

广东平远姚氏宗谱三卷,(民国)姚克明、姚鸿颖等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平远县档案馆。

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l2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三胜乡。

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乡。

四川万翠姚氏後裔重修族谱十五卷,(明)姚邦谟纂修,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姚氏家乘四卷,(清)姚澍纂,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丽泽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姚氏宗谱六卷,(清)姚士童等重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姚氏家谱四卷,首一卷,(清)姚康泽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舜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城西姚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姚仁寿重修,清钞补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城东姚氏世系考,(民国)姚锡祚、姚鸿祥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姚氏宗谱八卷,姚继唐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姚氏家乘,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杨中县图书馆。

姚氏续修支谱八卷,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姚氏重修支谱十卷,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姚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绵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一~十二卷、第十五~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价值4 m) l4 ]5 C1 A

& m5 ?5 {$ r) E5 v  中国家谱,于今人又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现状来看,家谱对今人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4 F. {5 j( o9 l% ^/ R( y
/ P" w/ q6 ~; H& d! w1 Z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刚识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当然,顾颉刚所说的“忽视”状况现在已有改变,重视家谱史料价值的学者已日渐增多,见诸文字者不少,勿庸赘述。作为史料价值,要在求真求实。尽管家谱修撰早有“信以傅信,疑以傅疑”、“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等主张,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诱惑,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格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 P8 p( a3 c$ f8 Q& C! O7 }: m# Z
+ W& a4 j1 G: U/ X% u* \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 A' d7 z2 c" p
# K2 J/ p3 s' U, A' X0 L+ _+ p" R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系统,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 R4 W+ n# d3 D% _! q2 g  p

7 ^; @5 \- t8 K9 Q* q! @% y  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168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夫的旗帜上写着中华。”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国籍认、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据统计:1996年世界共有华人社团9255个,(世界性的华人社团就已超过70个)其中属于亲缘性的宗亲社团占了34%,有3147个。海外宗亲社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凝聚的产物,他们有强烈寻根的愿望,每当我们看到,一年一度,人们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沤庥于沮水之滨、桥山之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共告“五洲风雨疾,华夏有炎黄”,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台湾有一位研究神农文化的学者叫姜竹,他说:“台湾同胎是非常崇拜炎帝的,那边的炎帝神农庙有121座,每年神农圣诞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总要进行一次祭祀活动,以表达炎帝子孙的爱国之心。目前,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都有烈山宗亲会,这样,在海内、海外、香港、台湾,炎黄两帝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了”。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古老的《世本》和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启其端,历代的姓氏谱系扬其波,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这正是谱牒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5 p/ [# }& n. k& z4 n2 q4 ~
6 W& W$ Q. }% O% b; L# q6 l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应该著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现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全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现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往往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问题,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姓层出不穷,欲求血缘的绝对纯洁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作为已形成的文化认同是可邓小平必深究和苛求的。所以今天的谱学,既要重视历史价值的开掘,又要重视文化价值的开发,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更要注意发挥家谱在凝聚社会群体,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 m1 a) A. M7 Q3 D/ ~/ w8 W4 v5 e% A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5 A1 s+ f$ Z( Z9 n- W3 F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9 x5 x1 P9 x7 ]) s% K
31程 32柴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M. D2 V# E; u5 m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 }7 Y; k; R; ]# s9 e% }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 W6 W6 Y8 X3 l, c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 H- f4 ?9 B) K, r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 |5 m4 l* O, c- D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曹 89钱 90汤( A& U! B- e: `% m# U2 C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6-2 09:58 编辑 $ w& L9 d  h& @
7 ^8 u* W+ ~5 D* h

3 g! U( V8 H& e( D& L3 e以上資料來源在各網站收集,歸為一處.至於數據的准確性不作任何評論.只作參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卧龙姚建中 ' c$ ^' T) `9 |

0 i0 J! ~, j+ t" k( S% A8 i8 \* L9 R+ |
    謝謝你把此貼升為[精華]
0 c9 e! `- r6 n- Z/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美德——孝:24孝图   4 p" Y7 B$ s- {7 G6 D" h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2: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冯卓的老乡,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2: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9-25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