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潜汉水南北两地姚氏,发源于江西新干县历山村,即今天新干县沂江乡历上村,冠称历山姚氏。六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从新干沿长江逆水而上,成批迁居于此。新干县姚氏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后楚国宰相姚彦章之后姚旷从湖南迁江西宜春定居,生一子姚广,广公生六子,思尧公,思舜公,思禹公,思汤公,思文公,思武公。今新干县境内姚氏皆为广公后裔,是一脉繁承的一支庞大家族。
8 b1 A. d- k' F4 i+ w9 H
广公第五子姚思文,是迄今为止新干县境内唯一有最早生卒记载的历山姚氏始祖。思文公生于北宋至道丙申年四月初一,卒于北宋至和己未年二月十三(996.4.1—1055.2.13),聘黄氏生于北宋咸平戊戌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北宋皇佑己丑年三月初一日(998.11.14—1049.3.1)。思文公生有二子兆斌公、兆魁公,居历山上下两房。在近两百年的生息里,至南宋初期时,历山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第五世祖世庸公即中华公的伯父,为杭州刺史,已是当时当地的名门望族。但天有不测风云,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即1187年正月初一被冰雪覆盖的夜晚,千名贼匪将我历山先世层层包围,七岁的仲华公夜便时发现有贼人围屋,急中生智迅速逃离躲进暗处;目睹贼匪如野兽一般蜂扑而致,残酷杀害我先世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小三百余口,房屋家产毁于一旦,家藏典籍抢窃一空,.唯独仲华公神志计谋,连夜跑到温姓佃户家避难,之后又转到王姓姑婆家抚育,才幸免遇害。
9 T" D/ j& Z8 |: e
仲华公是思文公第六世孙,也是我们迁潜支五兄弟后人的再辟始祖。他生于南宋淳熙庚子年四月十九日,卒于南宋端平丙申年九月初二日(1180.4.19——1236.9.2),聘女中豪杰谢氏,生于南宋淳熙壬寅年六月十三日,卒于南宋嘉熙戊戌年九月十四日(1182.6.13.——1238.9.14.)。历山家族遭到的这一场大血案,震惊了当地十里八乡,正义者纷纷站出来为我族报不平,并辅佐仲华公上奏朝廷,奉旨出诰,恢复家业,待仲华公十五岁时,房产田亩尽被地痞豪强混占,仅剩房前屋后零散地。仲华公怀报仇雪恨,守先人于地下,重建家园,以生五子得十孙再次轰动乡里乡外!在一百多年的生息里我族依然复振, 族人兴旺发达, 到元末明初时我族再次发展成大家族 。
由于历代战争的灾难,导致我先祖几百来对家族历史血案发生的时间普遍误传了。从仲华公七岁到明末已是近五百年的时间,烟消雾散,物是人非,也无记载,加之后人频繁迁徙,所以,一代一代就淡化了此事,只知有其事不知何故何时受何贼所害,今查遍当地姚氏族谱及新干县志均无此记载,历山老谱对此事也无明确提及(从世系记载中可以明显看出劫难后的结局),所以先祖的误传是在情理之中。
6 b4 ~1 I9 o4 c+ I. G& |, L8 I2 ]! B
据史料记载,从北宋以来,金朝势力强劲发展,侵略成性,并且极其野蛮,致使宋人屡战屡败。在南宋孝宗时,也正是我祖仲华公七岁时所处的年代。由于抵挡不住金兵的侵略,朝廷再次向金求和,以答应金兵苛刻条件换来一时的和平。但是,金兵在大宋国土上草奸人命,为所欲为,其疯狂和野蛮有增无减,此类案例在历史上多有记载。我族先世悲惨案例,正是在这个时期被野蛮的金兵杀害的!今天我们有幸找到了历山老谱,解除疑议,还历史原貌!
续修于清乾隆四十年的历山老谱在谱序中题到:科甲蝉联名宦不绝者,唯湖广安陆府潜江县长安乡一支,进士有姚激,举人有胤选,其余生员贡监代不乏人。姚溥公,姚激公,继先公,德嶙公,胤选公,恭公,以伸公,吉香公,传铎公等诸位先祖,荣载我历山姚氏史册。在明中至清中期,以姚激姚溥公为领军人,我族出现许多仁文志士,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出进士一人、举人两人、监生六人、岁贡二人、廪贡两人、痒生三十九人。有发奋学习、仕途高登,成为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有的勤俭持家,成为当时有名的富豪。他们是我族光宗耀祖的典范,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
7 s5 ?( T4 v/ y( N. u) ]7 [
更有幸的是我们找到了历山老谱,找到了我们更远的根,实现了继胤选公以来先祖们的夙愿!我族辈份增加至现今的三十九世,北宋以来列祖列宗都一一排列于谱前,中间漏掉了的先世又重新补上,从十三世至二十一世中有部分错叠和遗漏,这次全部理顺回位,为先祖找回了归宿,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献给族人。
( @& D4 Y" F8 _- q! l
这次总的原则是以历山老谱为总的世系构架,以潜江谱为世系内容填补。历山谱前期记载详实,后期记载不全;而潜江谱前期记载有错漏,而后期记载详实,两谱结合相互映证,相互弥补。如历字辈的先祖历山老谱记载仅五位,潜江谱记载却有五十多位,其中也有部分不知后人去向。历山老谱从十八世至二十一世仅三位先祖有世系流传记载,这次虽然进行补充和梳理,但仍有部分世系无法接轨。尤其是从元末至明中历山先世迁居频繁,历山老谱阻于历史的局艰性记载自然不全,有世代定位却无先祖名号,空缺仍然很多。这次从“秉”字辈以下保持潜江谱世系记载不变,只是将世代重新定位,如“秉”字辈原来为八世,现在根据厉山老谱定为二十二世,因“秉”字辈之前增补了十四世,皆为以前的漏载。
8 y8 c d; u; U" _# _
前期先世的生卒全部依靠历山老谱记载。如天历公,潜江谱记:生于明成化丙申即1476年,通过分析,他是十二世,从始祖至十二世按30年一代算,应有360年,历山老谱记载始祖思文公是北宋至道丙申年即996年出生,到明成化丙申年有480年了,很显然潜江谱记载天历公这个出生年不符合。历山谱记天历公生于元至治癸亥年即1323年,卒于明洪武癸酉年即1393年,从始祖思文公出生到十二世天历公出生经历了357年。这证明历山谱记载切合实际,真实可靠。
历山老谱在清初时于雍正年间由新干玉瑞公后人子文公首次发现并复修,后又于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公、孟德公、孟祯公、孟祥公、孟营公、孟宇公诸公第二次复修,使老谱得以有序传承。新干潜江两地同宗族人至今仍未统一,两地谱都有记载,统一是两地族人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最终一定会实现!
. B7 M% q5 Y: `& V7 X- w
古崇宁县一支根据历山老谱记载应属天历公之后代,并有世系记载。姚溥公于明嘉靖十六年以贡举进京选为潜江县县令后,带着家眷返迁潜江祖籍地定居任职,谱中称“回籍”。他的前后世系参照历山老谱和潜江民国谱记载,进行了反复推敲,仔细编排,基本理清了脉络。
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的发展,我族涌现不少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我族新时代的典茫,是全体族人学习的榜样。
伯齐叔:1940年生于西安,湖北监利人,擅长中国山水画,以焦墨名世,泼彩亦有独到之处。伯齐公毕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创新,在焦墨和泼彩两大领域,开创出了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 建构了极其鲜明的艺术语言和姚氏图式,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中国囯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监利县人民政府多次为他主持召开了“姚伯齐山水画艺术研讨会”。此次续谱得到了叔公全方位的支持、关心和鼓励,并捐款一万元。
2 Z9 W8 K, \" K. M7 g/ p4 j* z8 R
严新军:号玉阶,生于 1957年,湖北仙桃市人。新军是我的亲表弟,是我大舅舅二子。他的祖母、我的外祖母还是我姚家亲姑奶奶。新军是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佳海工业园爱敬服饰老总。贤弟木匠手艺出身,一贯精业勤奋,品行兼优,善于拼搏奋进。改革开放以来,纵横驰骋于商界,以一个小小的服装店辅发展成今天拥有几百职工的服装城。这次主动为我们谱事捐款一万元。他说,我也有姚姓血脉,我们又亲情相连,帮助你们一把,理所当然,不图回报。言辞之间,体现出高尚的姿态,透露出了浓浓的亲情,其名其功永载我姚氏史册!
姚 鸣: 1981年出生,总口农场人。祖父姚齐圭, 陈家名陈树桃,苦大出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任总口农场畜牧分场中队党支部书记,曾经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是最受人民群众称赞的模范干部。父亲姚治春,总口医院医生, 退休以来义务为民看病治疗,致善济贫,乐于奉献!母亲朱培芝,总口粮 食加工厂退休会计,善良贤惠,一贯爱施舍,爱助人。次为解决修谱资金困难,夫妻二人主动站出来捡挑费用重担,协助儿子出点子想办法,并捐款5000元,,姚鸣一家 功德无量!
姚志勇:生于 1970 年,监利县城关人,监利县文化馆馆员,伯齐叔子。贤弟从小生活在严谨、纯朴、高雅的文化环境之中,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秀品德和文化素养,凡事以谦为先,和为贵,平易近人,是我辈公认学习的榜样。这次为谱事从工资中捐助五千元,作为工薪族能有此慷慨之举,着实令人敬佩!
姚治福:监利县网市人, 1968年出生。治福是我堂弟,一贯谦虚俭朴,勤奋精干,以一个木匠工为事业起点,艰苦创业,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拓展经营范围,现已发展成产供销一体化家具城,并拥有多地连锁店和多项经营渠道。治福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实干家,是一个有眼力、有创劲的企业家,是我族中姣姣者。这次为解谱事之难主动捐款5000元。
0 C7 N0 Q* f7 J9 D; u" w$ h
还有不少模范人物, 因时间关系,不在此一一列举, 谱中均有详细介绍。姚齐波、姚齐兵、姚齐红、姚齐汉、姚齐成、姚治兵、姚祖柏、姚祖芳、姚祖安等在这次调查登记中作出了很大贡献,真正做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齐心协力,共赴艰难,他们是这次续谱的最大功臣!
( j% ?! r4 p1 C# J2 n
) e- u- t: h* H0 Z" A
新淦(今新干)历山老谱,在清雍正年间由新淦玉瑞公后人子文公首次发现并复修,后又于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公、孟德公、孟祯公、孟祥公、孟营公、孟宇公诸公第二次复修,使老谱得以有序传承。新干潜江两地同宗族人至今仍未统一,两地谱都有记载,统一是两地族人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最终一定会实现!
潜江历山姚氏(楚潜汉水南北两地姚氏),源于江西新干县历山村,即今天新干县沂江乡历上村,冠称历山姚氏。六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从新干沿长江逆水而上,成批迁居于此。新干县姚氏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后楚国宰相姚彦章之后姚旷,从湖南迁江西宜春定居,生一子姚广,广公生六子,思尧公,思舜公,思禹公,思汤公,思文公,思武公。今新干县境内【还有峡江县,永丰县,吉水县 】姚氏皆为广公后裔,是一脉繁承的一支庞大家族。
广公第五子姚思文,是迄今为止新干县境内唯一有最早生卒记载的历山姚氏始祖。思文公生于北宋至道丙申年四月初一,卒于北宋至和己未年二月十三(996.4.1—1055.2.13),配黄氏生于北宋咸平戊戌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北宋皇佑己丑年三月初一日(998.11.14—1049.3.1)。思文公生有二子兆斌公、兆魁公,居历山上下两房。在近两百年的生息里,至南宋初期时,历山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第五世祖世庸公即中华公的伯父,为杭州刺史,已是当时当地的名门望族。但天有不测风云,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即1187年正月初一被冰雪覆盖的夜晚,千名贼匪将我历山先世层层包围,七岁的仲华公夜便时发现有贼人围屋,急中生智迅速逃离躲进暗处;目睹贼匪如野兽一般蜂扑而致,残酷杀害我先世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小三百余口,房屋家产毁于一旦,家藏典籍抢窃一空,.唯独仲华公神志计谋,连夜跑到温姓佃户家避难,之后又转到王姓姑婆家抚育,才幸免遇害。
7 z' x, `2 u* o# {0 e1 c2 E9 i' k) o, @4 F& D+ F# U2 z! V$ Z6 N
仲华公是思文公第六世孙,也是我们迁潜支五兄弟后人的再辟始祖。生于南宋淳熙庚子年四月十九日,卒于南宋端平丙申年九月初二日(1180.4.19——1236.9.2),配女中豪杰谢氏,生于南宋淳熙壬寅年六月十三日,卒于南宋嘉熙戊戌年九月十四日(1182.6.13.——1238.9.14.)。历山家族遭到的这一场大血案,震惊了当地十里八乡,正义者纷纷站出来为我族报不平,并辅佐仲华公上奏朝廷,奉旨出诰,恢复家业,待仲华公十五岁时,房产田亩尽被地痞豪强混占,仅剩房前屋后零散地。仲华公怀报仇雪恨,守先人于地下,重建家园,以生五子得十孙再次轰动乡里乡外!在一百多年的生息里我族依然复振, 族人兴旺发达, 到元末明初时我族再次发展成大家族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