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发昌庆旭的好文章】民间修谱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1-24 11:06
标题: 【转发昌庆旭的好文章】民间修谱之我见
民间修谱之我见
. v* Z' ^6 j& L. t0 h+ O
昌庆旭(E-mail:ccqqx@hotmail.com)$ i0 @" `( f0 @, J
   近三十年来,各地民间修谱此起彼伏,方兴未艾。伴随着修谱活动的开展,各姓氏宗亲会及网站应运而生,坊间谱匠重操旧业,以铅字排版取代了过去的木活字,旋即电子激光照排又淘汰了传统的铅字手工排版。当下网络版电子谱及修谱软件更是后来者居上,令以往所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皆化为乌有。
3 S) c3 J0 o6 D% m8 I      我国的家谱历经战乱及文革,已十去其九,幸存者大多也残缺不全,但在偏僻的乡村仍然可以寻找到保存相对完整的旧谱,或是通过几家的拼凑而构成全帙。故在各个姓氏族谱编纂委员会里又重新聚积了这些幸存下来的残谱,某些大姓所收集的数量高达数百种数千卷,其中有少量的珍本,首修年代之早,传承之有序,体例之完整,版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令人叹为观止。
4 s3 n0 v, A7 D. s$ I      三十年来各地究竟出了多少谱?目前尚无法统计。这些新修之谱其质量如何,尚无统一的衡量标准,反倒是编撰者自我感觉良好,有的人把个别专家学者的恭维及记者的报道都当作了学界及社会的评价而陶醉其中,也有明智者及时收集族人的反映,及时出勘误表或是出修订本。4 ~7 b# j; y$ K9 \7 B
      本人于2004年始接触修谱,迄今有5年时间,在此谈谈个人对民间修谱的认识,希望得到方家指教。5 E: C: ~  P3 u; E
+ H0 ?) M) q2 o0 v' e
一、修谱的必备条件与缺失7 A3 g8 u) r  l" E! c1 x5 ]
+ ]# V) s! r6 N2 a" ?; C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天时地利无庯赘言,人和方面故事多多,有精诚团结者、有甘于奉献者、有争名夺利者、有隔岸观火者等等。总而言之,民间文化积累不足,即编修者的文化素养不足也。最基本的文言断句就不过关,遑论史实之考证。对老谱没弄懂,上面的真伪无法判断,将老谱一味照搬,美其名曰继承传统,先人定制不敢移。
) Y+ [" x, Q  j/ r, U       有人总结修谱经验,捐钱找大款,组织找大德,纂修找大儒。修谱者尤其是主编者,当具备史德、史识,二者兼备者鲜矣。本来中国不缺人才,看看今日全国有多少专家学者,各级社科院、大学的文史研究所储备了多少人才,可是研究谱牒者少,参与修谱的人则少之又少。当下何人修谱?领其事者绝大多数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和退休老师。他们兢兢业业,虽精神可嘉,却力有不逮。先天不足,学术缺失乃修谱之大忌。
4 e( J% k- B7 I2 S& ]' w5 s% v近三十年来所修出的谱,质量上乘者百无二三。究其原因没能找到高手。即非族中无人,也非组织者目中无人,而是组织者对修谱的难度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为凭身边的几位族贤就能成其事。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有的虽找到专家,但人家无暇参与修谱,也是枉费一番心事。# w$ V5 Z  |' Y! e

# x: K/ J6 n, W+ {( q  L: y          , W5 q* i% Z& P
二、家谱通病及其原因2 S: r+ k0 A! n. F2 b3 b5 F3 V7 A- @
9 `0 q* i# q( |' _- Q
       过去说修家谱以补国史之不足,如今修家谱多是取材于国史与方志。修谱者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悉数网罗到家谱之中,因此同一个名人就会出现在不同的支系中,并且多数是把名人立为本支始迁祖或开派祖。还有的把本族的世系上自炎黄,下迄当代悉数罗列百余世,且中间一世不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令人不可思异,凡稍有谱学常识者断不敢苟同。余观家谱通病有以下种种:
& F, w/ {9 {$ ^% j      1. 私修家谱的通病是追认“帝王圣贤泽被后世、文章节义昭垂史册、为后儒仰宗”的古人为始祖,“宋元以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傅会,纷纭踳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 此乃前人误我,岂可不分真伪而全盘继承老谱?
- g* T6 P9 W* [, T       2. 热衷于姓氏源流“考证”却不得法,何故?皆因先天不足,系统地读完中学和大学的不多,即没有基本的国学修养,又没有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文献,仅凭个人的愿望,饥不择食地把所有坊间流传的本姓名人的故事当做宝贝收入族谱,尤其一些主编者,把道听途说的有关祖先的事迹一古脑地全盘照收,以此显得自己懂得的多,但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徒为有识者不屑。( X7 K5 Z# U2 a0 ~% z
     3. 热衷于统一世系,新增字派。有的人以曾孔颜孟四姓同派为例,强调本姓必须统一字派,于是新立字派,把老字派一律废止。还有的修一次则立一次,可谓一个师傅一个法。同姓不同宗如何能做到统一世系,同姓者常言五百年前是一家,但要有依据,若无依据,怎能认定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 i1 P" ^( w* }. v, _      4. 体例不伦不类,非欧非苏。中国谱法实乃宗法,有大宗与小宗之别。欧苏皆为五世一图,尊小宗。但欧式保留了大宗的主导地位,故后世多法欧式。现在有的人干脆把族谱定名为族志,仿地方志体例来修族谱,甚至有人提出族谱与方志接轨。方志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编撰的地方性史志,现在的新修方志多是地方政绩的表述。族谱理应保持民间的立场。
" R# d7 _7 l  p2 x1 H' {; N      5. 选材不当,拖泥带水。许多人把历史名人对家谱的论述、谱牒常识以及中国历史纪年表都收进了家谱之中,以提高族人对家谱重要性的认识,方便今人换算公元纪年,用心虽好,却大大增加了家谱的篇幅。
- N0 j4 C1 O6 H2 R      6. 编纂者突出个人,把一家之谱修成了一人之谱,或是把一族之谱修成了一家之谱。有的认钱不认人,捐钱多的树碑立传,没捐钱的一笔带过;甚至还有不交丁口费则不入谱、从事贱业而不得入谱的事情发生,现在什么时代了,思想竟如此陈旧。
; p% g7 B5 M: d      7. 无审校。主编者认为可以了就付梓,即没有通过编委会的集体审稿,也没有安排专人做校对,最终出来的谱错误百出,不忍卒读。! R' i1 L$ v% B2 J) Z9 Z
3 b: f9 @5 z2 L1 h! C7 s
$ G# }6 B9 J8 _/ \
三、家谱的收集与整理( J/ D0 Q8 f* L1 j, k$ T
      本文所论系民间家谱,中国民间修谱始于宋朝,是时纂修家谱者多为大家巨族,若考察一族之世系,当从创修家谱的时代入手,始于宋者距今1049年,当属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老谱多为明清所创,清乾隆年间创修者距今也有273年,若有乾隆年间刻本流传下来也属弥足珍贵,保存至今的多是清未和民国年间续修的家谱,凡传承有序者非大家巨族莫属。若是在家谱中看不到名人谱序,或是其谱序经不起考证,这样的谱作为家乘是大为逊色的。有的谱上录有许多名人序,大抵出自谱匠之手,而非名人真迹也。欲考谱序之真伪,有二种简便的方法,其一是作序者与请序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说明,其二是作序者的文集中是否有收录,甚至可查作者的年谱,是时作者是否在当地?* D- v  V# d$ _- F
      谱序是谱之undefined,它往往提纲挈领地叙述了家族的源流,迁徙的原由以及族中历代闻人之事迹。为了提升家谱的权威性,多是请名流大家作序。近年来余仔细阅读了来自各地的昌氏族谱,有创修于元代的至今己九修传承有序的老谱,多数为清中晚期和民国年间所修,还有的仅仅只保存了一篇谱序。考查各支族人的世系,只能从其创修年代算起,从其始迁祖算起。有的谱在始迁祖之上又杜撰出十几代人,而每一代只相隔11年,有悖常理。有的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悉数收入家谱中,并且还为他们安排了辈份,其实这些名人本不同宗,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怎能一下子全变成了该支的先祖呢?今人若是不察,此类笑话尚不知要流传到何时。
! m2 C, i) Z, n2 w3 n' Z      中国历来聚族而居,收集老谱要到祖居地,就是通常所说的寻根问祖。越是交通闭塞的地方,获得老谱的希望越大。寻访到老谱后要悉心研究,研究者应具备相应的文字功底和史学常识。现在各姓氏在修谱过程中发掘出了许多老谱,但在系统研究方面力不从心,并非族中无人,而是真正有能力从事修谱的人尚未与编委会取得联系。至少,编委会在初稿出来后应送给族中懂行的人审查,然后校对要有专人把关。现在有的姓氏是向出版社申请书号,这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出版社在审稿上能把关,这给族谱的质量增加了保险系数。1 m7 S. h. V' x0 q* Z9 t

+ k; m2 q5 x7 y& ~; H# W% E" \( B- c: @
四、民间修谱的当务之急( A+ U) E5 u, |. e" F7 i, W
      1. 建立衡量标准3 L6 m2 \" t2 i2 \! H' P2 y
       学术标准是公器,是衡量一部谱的水平高低之尺度。当从以下方面衡量:0 }2 M3 r3 [& |" J  A' D. J
     (1)详考证。姓氏源流考,始祖考,祠堂考,始迁祖考,迁徙考,世系考,举凡家族历史的一切重大事件的考证,要有根据,是来自文献,还是来自何人的口述,要有详实的说明与记录,要信而有征。" Q9 o0 Z0 w2 u  W
      (2)辨真伪。老谱上有许多前人杜撰的内容,例如说始迁祖之上还有十余代人,这些是真有其人吗?他明明是清道光年间才创修的谱,把始迁祖定位于明初,然后在其上再杜撰十余代,一下子就把家族的源流提升到了唐末或宋初。还煞有介事的给祖宗加了很高的官衔,既然有官职的就好办了,查历代职官表,凡高官者史有记载,若是查不到结果,其真伪也就自明。对谱序,尤其是名人所做的谱序,要仔细甑别真假。$ H+ ?9 [8 d! l$ }8 T8 R
      (3)理世系。谱上最乱的当数世系,最重要的也是世系,其关键在于接榫处。假设各个支系均理顺了,各支的支祖当接在大宗的哪位名下?有的原本就有老谱记载,有的老谱上只是一个断头记载,并没有说明这支的始祖是誰之子,由此就牵涉诸多思考了,当初无说明者定是有苦衷的,他或是嗣子,或是义子,或是半子,或是归宗,或是合族,这需要考证,并要加以说明。/ W) M, Z+ X) h  D8 J
      (4) 慎取舍。一是从老谱里取哪些文献,当以有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要,二是对当代人的资料的取舍,要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有历史意义的事迹方可入选。
( V6 z& s  R! N, ?     (5)订规范。一是文字使用要规范,标点符号也要规范;二是人的名、字、号要规范,古人尤其是读书人,皆有名、字、号,今人有的不懂,把先人的名、字、号弄错的事时有发生,还有的给族人擅取字号,这本是出于好意,可是要事先征求人家意见呀,你事先不征求事后也不告之,弄得人家读谱时很别纽,有的是把人家的乳名或浑名当成字使用,委实荒唐。
0 i$ f( d# B& r& i& Q% [: ]       2. 建立审稿制度- f; i4 B: I/ n0 y
      审稿与校对是严把谱稿质量关的有效措施。通常是三审三校。而民间修谱有的主编还没有这个概念,他认为可以了就送到印刷厂出书,其实在送印刷厂之前这谱稿是大有问题的,只是主编自己不知道罢了,因为没有审稿,也没人给他指出问题在哪里。本来是有问题的稿子,到印刷厂去排版时,会产生许多错别字,这时又无校对,最后出来的谱错到什么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3 J! a& Q% c: C/ o9 |0 V! D4 a9 y  (1)向出版社申请正式书号。已有一些谱是这样做的,这有两大好处,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出版社有专业编辑进行审稿把关,可以增加其质量的保险系数。
* q0 F8 v$ D8 \* ~+ a5 I" W9 f1 d      (2)民间私印谱则必须按三审三校的程序办,审校时最好是找他人,因为自己编辑的谱稿,自己看不出问题来的。若是编辑部的人多,大家可以开展互审互校。6 [, ^8 C0 G4 {( s- Z: X: ~
       (3) 建立集体审稿机制。审谱稿不仅仅只是编辑部几个人的事,应该有编辑部以外的人员参加,说白了是要请文化水平高于编辑的人员,对谱牒懂行的人参加审稿。遗憾的是有的地方依然是武大郞开店,主编的水平决定了该谱的水平,有的谱徒有其表。( \" _5 O& A* L" t
       3. 讲事实,摆道理,和为贵。
4 j/ a+ \( _# t- t8 t' Y       历史上家族内部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反映到谱里面有以下犯上的,以小充大的,笔者所知的兹举两例,某地始迁祖为三兄弟,这三人发了三支人,居三地,现在修谱老三把本支立为老大,真正的老大的后裔心里就不服;某地同宗的两兄弟反目,弟一气之下到他乡入了谱,如今又合谱了,可是弟这一支的世系部分有几代无考,没有任何资料,这就需要详加考证,以史实为据,理顺世系。
6 ]3 W' R& U8 K/ K) M      4. 以信传信,以疑存疑。历史上有些冤屈在当时是不能说的,但前人不说心有不甘,遂以最简洁文字记其事。几百年过去了,若有能力做历史研究,不失为是件有意义的事。还有的谱把历史上有定论的反派人物加以美化,在家谱中推翻了历史的定论,这是值得探讨的大问题,通常要做历史翻案不是个人所能办得到的事,真要替祖宗翻案须有其能力方可为之,你要能拿出足够的认证材料,要获得学界的认可。/ d3 h2 Q* [' M
      族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历,涉汲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党派,有的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此只字不提,使人看不到族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存状况,比如说抗战、土改、合作社、人民公社、文革、承包到户等这些重大的历史阶段,族谱上有记载吗?余所过眼的族谱鲜有记载。近一百年谱上当记什么,窃以为当记族人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遭遇,族人们是如何直面苦难的,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抗争的,有的家庭很不平凡,有的人物几起几落,当抓住有代表性的家族和人物,记下他们的事迹让读者去感悟生活的真谛。有的人及其家庭都受到过巨大的打击,如何对待历史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有的人写的家传几乎全是控诉,这对编辑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事,如何修改此类稿件,这涉汲到编辑人员的德、才、学、识。处理此类稿件当由统稿人负责,通常做统稿的人都是编辑队伍中水平最高之人。
4 W. f5 ^/ r% ?2 I/ Z! D  p0 D
/ a8 ~: @3 ], }# z% D/ Y五、学习与交流
4 x2 V  X8 M4 O6 f/ T/ {) |! F3 Y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凡修谱者无不借鉴他人的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大多是仿老谱体例进行续修,看上去仍然是古色古香,印刷多是民间小作坊包揽。90年代逐渐向方志看齐,采取铅字排版,多是16开精装本。进入新世纪,普遍应用了电脑打字,激光照排的新技术,特别是近两年网络建谱及修谱软件发展很快,许多姓氏都在修全国性统谱。  , L" {' I4 p( _5 }* s2 Z
      2006年10月20-22日,中华大族谱协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在上海延安饭店召开了首届中华大族谱文化国际交流(协作)会议,会上通过了中华大族谱章程,研讨了大族谱今后发展的走向与办法,许多代表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嗣后上海社科院主办的《社会观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了一期增刊,其影响很大。/ D  g0 L% g$ v2 X/ G. Q
      现在全国民间从事修谱的编辑人员最保守的估计不下于十万人,身居庙堂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老谱,对民间修谱热乐观其成,同时对新修谱的质量也表示不屑。专业水准与业余水准不蒂是天壤之别,有专业水准的人并没有加入民间修谱的行列,而从事修谱的人多是业余水准,此乃当下的现状。这种现状亟待改变。当然业余队伍中也不乏高手,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地方发表,交流找不到平台,即便有交流也是在本姓氏内部作交流,其成果发表在自己办的刊物或网站上,有的建有个人博客。  l7 o4 n) V7 u
      要在不同的姓氏中开展广泛的交流,需要撘建平台,当前是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分会于今年4月10日正式成立挂牌,办公室设在湖北省图书馆,从此湖北的民间修谱有了正式的组织,希望湖北谱牒分会多开展学术交流,为民间修谱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使民间谱牒真正能登大雅之堂。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1-24 11:15
             中华大族谱协会
6 t: h% d5 ~) t3 S       2006年10月20-22日,上海延安饭店  首届中华大族谱文化国际交流(协作)会
1 \6 ~$ C* \5 p* h& w+ K& e      上海社科院主办的《社会观察》出了一期增刊。
% b; W% z6 J! T      3 s0 _. B# b6 x1 j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分会于今年4月10日正式成立挂牌,办公室设在湖北省图书馆,从此湖北的民间修谱有了正式的组织。
% A% {5 |4 j& E7 W$ v6 P8 I
作者: 姚道忠    时间: 2017-1-24 13:14
"本人于2004年始接触修谱,迄今有5年时间,在此谈谈个人对民间修谱的认识,“
) |+ t7 o3 a2 ?% p' c2 t应该是2009年的文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1-26 12:03
姚道忠 发表于 2017-1-24 13:14, y% u% x  Q7 b$ H3 k
"本人于2004年始接触修谱,迄今有5年时间,在此谈谈个人对民间修谱的认识,“' F' A+ b8 }0 K8 p7 Q9 A& p
应该是2009年的文章
! m5 @5 n  ?* D
pszyyao 发表于 2017-1-24 08:24 / a3 K7 |* o, B
好文章!) l5 i9 L/ v  d
请问文章来源或出处、发表时间。
+ _7 m6 Z! {, z: ?$ L5 E# \
1 f  ?4 n! R) R' M
https://www.baidu.com/link?url=G ... b84000000035888300f  h% U( h3 x& r5 S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