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安徽贵池:中国傩戏之乡[之二]作者:何根海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0-10-25 21:42
标题:
安徽贵池:中国傩戏之乡[之二]作者:何根海
关于演出的行当、剧目及唱腔
3 k; ]0 [3 P! A7 @' f' O
贵池傩戏演出分三段体,即傩舞、正戏、吉祥词,颇类宋金杂剧的演出形式。我认为,贵池傩戏中的吉祥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视为内涵复杂的傩仪。傩戏角色行当分列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亦颇似宋代南戏以末净为首的排列顺序。这些角色分别由宗族内部选派男丁扮演,女子因宗法关系无缘染指。每年只在农历正月人日
(
初七
)
至元宵演两三夜,也有氏族演三四夜,但都在单日演,个别氏族如元四章姓因宗支多,自初七起连演十夜。傩戏都在本宗族祠堂内搭台
(
只有元四章姓不搭台
)
演出,桃坡乡新开、新村、邱村、叶村、潘村等杂姓共一副面具
(
俗称
“
脸子
”)
,轮流到各村
(
姓
)
祠堂演出。扮演者均戴木制油漆彩绘面具,表演古朴粗犷,颇具古风。
$ ]1 C3 ]7 ^9 V# R# E* b( T, }
由于各氏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情况不同,因此,脸子数量分别有四十八块、四十二块、三十六块、二十四块、十八块不等。这些脸子与一般戏曲脸谱不同,它是用桃木、黄杨木或柳木镂成脸胚,再雕刻彩绘成形,由角色戴在脸上表演。今贵池演傩戏的宗族,脸子均造型生动形象夸张穷工极巧。或神气逼人刚强暴烈;或温良恭谦淳朴忠厚;或青面撩牙恐怖凶悍;或贤淑善良端庄怡静;或细眉窄眼奸邪狡诈;或眉清目秀俊逸祥和。经过一番程式复杂的傩祭祀仪后,乡民们认为这些脸子已附着灵性,具有神格,所有的天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等已统统降附于这些脸子上,故它们对其顶礼膜拜、虔诚备至,谓为
“
傩戏之神
”
。
贵池各傩戏会面具虽是现代民间艺人所作,但仍保持了明清时期简朴、庄重、堂皇的艺术风貌,颇具观赏研究价值。
2 ]' B( o6 a) E& S3 C% ^) Z
贵池傩戏演出剧目繁多。据我们实地考察,傩舞有《舞伞》《舞滚灯》《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出将》
(
亦称《杀四门》
)
《舞判》
(
亦称《判官捉小鬼》
)
《舞旗》《招财进宝》《三星拱照》《舞回回》《关公斩蔡阳》
(
亦作《关公斩貂蝉》
)
《童子拜观音》等。正戏有《孟姜女》
(
亦名《范杞梁》
)
《刘文龙》《章文显》
(
亦称《章文选》
)
《摇钱记》
(
亦名《摆花张四姐》
)
《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平辽记》。其中《刘文龙》和《孟姜女》二本为大多数氏族搬演,其他剧目只是个别氏族搬演。另外,贵池傩戏尚有《包文拯犁田》《宋仁宗认母》《斩泾》《姜子牙钓鱼》四本正戏业已失传,尚待进一步查考。
* w. ~, i0 q9 |
正戏剧目大多源于明代的说唱词话,有些甚至完全相似或相同。这些戏本唱词以七字齐言体为主,少数为十字,个别剧目有长短句。剧本结构为一本十数出
(
亦作回
)
或数十出,篇首有
“
报台
”(
题目
)
,由角色在台前以四句或八句诗作引子,紧接幕后便有人问:
“
这子弟搬演谁家故事
?”
角色回答:
“
搬演
……”
然后以几句诗概括全剧故事梗概,颇似南戏结构。贵池傩戏同一个剧目,各氏族演出本和演出次序均有差异。
, D1 }0 s# X C6 {5 \( q
贵池傩戏唱腔大略有傩腔、高腔两类,以傩腔为主。傩腔颇具地方特色,属花腔小调,源于山区流行的山歌、号子、采茶歌、莲花落等民歌俗曲。旋律平稳,极少用拖腔。傩腔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呼应式的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表达功能较强。高腔的旋律与当地目连高腔基本相似,曲调高亢、激昂,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腔词结构多为
“
字稀腔长
”
,并有大段行腔,戏剧功能比傩腔强。贵池傩戏不用丝竹乐器,一般只用鼓、锣、钹等打击乐伴奏,少数宗族间或用琐呐吹奏。由于各宗族所处地理环境、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其演唱声腔亦各有差异。同样的唱本,有的宗族以傩腔为主,有的则偏重高腔。也有的如长江沿岸清溪碧岩江家则全以傩腔演唱,而地处九华山北麓的太和章家却全用高腔演唱,刘街殷村姚先唱傩腔,到《刘文龙》戏庆寿时为高腔,而西华、山外刘戏包戏是高腔,范戏为傩腔。同样唱本,同属一类唱腔,而曲调亦各有差异。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