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7 22:16:4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
% g0 J/ s* Z; Q; \/ H/ S% e! [ 李新魁,字星桥,(1935——1997),男,澄海人。著名学者、语言学家。9 \! x! }4 E3 b5 ?" ~4 I1 m, @
1949年考进澄海县第一中学,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1957年开始师从著名学者方孝岳教授学习语音史。
# W+ t$ P, o6 V% W 1959年大学毕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62年8月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1964年9月至次年2月,于天津南开大学师从邢公畹教授进修汉语语音史。1968年至1971年“文革”期间,一度被下放劳动,1979年12月始回中大中文系任讲师,1981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自1982年9月起,开始带“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1994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m5 P: s% U# |! `( _( S) b
李新魁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广州国学研究社社长等。并受聘为汕头大学、广东社会科学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曾应邀赴日本、台湾、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连续多届获广东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C) Z4 q; m+ _; i% Q 主要著作有:《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古音概说》、《韵镜校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汉语文言语法》、《汉语等韵学》《汉语音韵学》、《古代汉语自学读本》、《香港方言与普通话》、《类别词汇释》、《实用诗词格律辞典》、《中古音》、《广东的方言》、《李新魁自选集》、《李新魁语言学论集》、《李新魁音韵学论集》。还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语文知识文章近三百篇。
* a: z0 @" i" p i 馆藏作品:《广东人学讲普通话》、《成语典故彩图词典》、《韵学古籍述要》、《古代汉语自学读本》(上、下册)、《古音概说》、《李新魁音韵学论集》、《类别词汇释》、《汉语等韵学》、《中古音》、《实用诗词格律辞典》、《汉语文言语法》、《汉语音韵学》、《<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李新魁自选集》、《潮汕方言词考释》、《香港方言与普通话》、《李新魁语言学论集》、《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镜校证》、《广东的方言》。
% W) ~! y% r% C0 E* O, }- v9 I6 s5 f# M+ H8 O! K, W
林伦伦,男,1957年出生,广东澄海人,无党派人士;1978年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任汕头大学副校长。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作为广东省高级管理人才出国培训班的学员在悉尼大学研修教育管理学。
; p$ r$ P7 q; L9 x- F$ L% X 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3 T4 [. d; I. X" I 主要研究领域:
, d* r3 t. d* ~+ O9 o7 v6 g 地方方言与文化,出版有《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等著作十几种,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文字应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
; Q) V: I/ O0 o) P/ w6 E l3 R, d/ [ 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在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标语调查及其与粤语的关系研究》和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南澳方言研究》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199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2005)、广东省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1997)、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996)等奖励。
/ ?# L X X& b8 G1 g1 B4 b- l% h 学术兼职:
( J+ G2 f' I' { 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广,广东省政协常委。6 E. c% [2 C" i5 a& h I
已经培养了8届16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多名毕业生考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和新加坡教育学院等高校任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