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关于诗的一些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yyq666666    时间: 2015-11-30 16:48
标题: 关于诗的一些看法
本帖最后由 yyq666666 于 2015-11-30 22:08 编辑 2 ?4 [% p) _2 w  Z# E/ b
" y! n: X( d0 }. s
致先登宗亲

" Q2 i6 \( ?7 U, d
姚永庆

9 T( R( J$ @  P- M0 a8 B9 W6 l

+ m8 a4 s2 o- \, ?" H# b
卞之琳的诗:《断章》
3 V3 D7 c! }0 V+ f+ Z+ D4 B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 j7 n- b" N" C5 e0 R8 f0 f2 e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7 x6 v/ D! ^' Z! Q)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S- K9 r& p' k2 V( p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a7 {& F- C2 e( [......
# Z4 ]: q9 b' c8 v& d$ |8 m" |1 y* _(赏析文章略)
3 q* `8 R& [3 T3 D
" U: o( ~- N9 s* U
看了你转来的赏析文章,开始我以为是你所写,我读得十分认真,这也因谨慎于你是师大毕业的,你们的文科功底让我不敢有稍微的怠慢。待我费劲读完此文,才发现是别人的文章,我就后悔不该下此功夫来读。要知道那文章很绕人的,有太多的弯弯绕式的句式,这是我很不喜欢的,因为我曾也是这样写东西的。而且有很多其实是浅层理解,但他把文章却写得颇形而上(不是形而上学那个意思)很唬人。还有好多是句式分析,是一般性逻辑分析,思想的颠三倒四。但我若是把我的朽作与名家名作放在一起扯,那是我不怀好意的蹭别人的光了。
, o1 m5 E4 k# ?2 z我的《断章》只是一种片语式的文章体裁,与卞之琳的《断章》不是同一层面上的东西。(谢谢你抬爱)那首大家熟悉的名诗标以断章之名意在其另,是另有所指的。这个我一时解释不太清楚,粗粗一想,大抵是不同观景者不同角度不同体验不同心理感受而各取其意,我不敢说我说对了。何以叫做断章?我的理解是:诗人把外界的景物看成是一个大的篇章,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观景)只是这大千世界景物“一章”的一个片断,故而断章也!而由于观景中的观感各殊其意,角色互相换位-互为主客,体验就大为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体验效应。故而对于诗人来说就如同“断章取义”的意味。这就是诗人的妙想,可以说对普通人的思维来说是很奇葩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也许你认为这很扯淡:这么一首好诗怎么是断章取义了呢?还会斥我很庸俗。呵呵,我没说这诗是断章取义,是诗人对诗的意蕴有一种断章取意的幽默取巧。% E: T9 b# D! w: g" D
我也曾写过诗评,对诗的意蕴和指向,一向觉得是诗人与读者各有其观,各有其取的。就如对《红楼梦》的看法那样,曹雪芹写它是什么立意,读者读出什么,各归各想。曹雪芹也许是想写那个大观园来表现人生奇诡,但我们却说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所以才有鲁迅说红楼梦是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这种阅读偏离是可以的,也是很有意思的,并且并不是任意的曲解,而是诗的多意性、意蕴的隐避性和解读的游离性。我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为什么诗会出现这种阅读的曲意景观?有的人会说作者自己都承认没有这些东西,你为何添油加腊的作任意解读?确实,一个作品出炉后,作品本身包含了哪些东西连作者本人也是很惊讶这意外收获。7 @# G7 J: I6 c( h
对不起,我扯远了。1 b8 Y+ T+ B. S3 D# s
永庆谨上
/ [2 t# Q  Y5 ]5 h" ^2015-11-30
/ u0 R& C0 x$ T! R' d

4 s$ P6 Z3 C$ t* ~7 f8 ^$ e7 y& ?- C& ]1 {9 J& Z
8 V+ f5 Z% U6 p. B; l( a  j- L. q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5-12-2 20:23
永庆宗亲真是个认真的人,我替先登二哥谢谢您!
作者: yyq666666    时间: 2015-12-2 21:51
姚先达 发表于 2015-12-2 20:23- E& ^. O1 N7 z' z4 G9 p7 B
永庆宗亲真是个认真的人,我替先登二哥谢谢您!
1 _$ B/ F2 i+ n$ r& v: }+ v) h
怎么?你们还真是哥儿俩?先登先达,这名还真像是一个老爹起的,捷足先登,快速先达呀!好名字。, t* U$ g+ l1 P( j& j9 v; S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