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不知何人所写《舜帝传》,似胡姓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6-27 18:09
标题: 不知何人所写《舜帝传》,似胡姓人?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6-27 18:18 编辑
  F' q# Z: k: J4 @' b/ c; S. Y, K% R  @
在百度文库发现一篇题为《舜帝传》的文章,标明由“习蝶”于2014年9月9日提供。从文中看,似是胡姓人所写。原文转发过来,供宗亲们评判。
5 Z' F  x% j7 U0 e" O- \
9 ]# O% c+ F- a0 y: ]6 T' R
5 [; V1 `; P( _, h9 |9 `舜帝传
  Q( F& y. m% U+ l7 j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准湘子修力:“舜二瞳子,是谓重明。”舜祖先据《吕梁碑》载:“舜祖幕生穷蚌„„瞽更生舜”瞽叟是观天象的史官。舜母名握登,传说她见大虹而孕,生舜。舜母早逝,父亲娶继母,又生子弟妹叫象,舜自小受到父亲继母和弟弟的虐待,且时常没法陷害他。但舜生性宽厚,总能忍让,可是并未感动他们。一次派舜修粮仓,当仓修到很高时,却将梯子抽掉,欲放火烧死他,可舜把大斗篷当降落伞,跳而下之。毫发无损。因此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跳伞员。又一次派他去掏井,想填土埋死他。舜又想法从井侧挖一洞而出。演出一幕地道战。每次临难,幸有个好妹妹果,为他通风报信,巧妙营救他,言多次化险为夷。舜的勤劳聪颖,孝顺父母,友爱弟妹之美谈传扬四海。
9 b/ H( ^9 |3 `& \" ]# g! R9 |" \" E
+ R9 @( i5 M+ n舜不尽在家里能忍能让,且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舜多才多艺,曾耕种于猛兽出没之历山;捕鱼于匪盗横行之雷泽;制陶于洪水滥泛之河畔田;商南贾于人群居杂的负夏。他颠沛流离,奔走四方,忍辱负重,广交朋友。多伯益于历山;友夏禹于河畔;结识秦不空,友好雄伯,舜逐渐赢得各氏族首领支持。很快被推举为大酋长。真可谓“天将阡大任于是他,必先芳其心志乎?”  9 Z; F, [: R0 m) V

+ c# Y8 F. p" p6 Z3 |由于舜部落势力迅速强大,尧部落开始融于舜部落,后来将两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二女并不因地位高贵而自傲。经过多年的考察,舜三十岁被举用,五十八岁时尧帝去世,守丧三载,六十一岁时登帝位。建都蒲阪,国号有虞,自此史称虞舜。他起用君子诛灭小人,又助禹治水成功。  
0 u# ^6 O: U* H; y* v% E
* Y( F% X: K0 M& w& ?# W% M舜登位三年后,便将位禅让于帝尧之子朱丹,朱丹不肖,法不服从,由是朱丹之部落成为舜之属国。舜之臣有禹、皋陶、后稷、伯夷、彭祖等。  
% V( ^) D! t5 o# D. @8 Q3 o% M. ^: K7 j/ ~* t
舜治理天下,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历史向前跨了一大步。史称尧日舜天。他对二十二位大臣,分工理事,各管一行。其中禹分管水利,建树最大。 5 c+ o1 U6 i1 ^: M# Y

8 y% x$ G$ n% ]4 @舜治世之道,言传身教。重在以法服从。虽身为天子,仍与众人同甘共苦,舜在位三十九年,舜百岁时南巡狩猎,追追击不归服的三苗,崩于芲梧之野。葬于九嶷山,至今山上有舜陵,及其子商均之陵,一山阳,一山阴。山南有舜庙,立有石碑,附近有峰名女英峰,娥皇峰山下有舜池,舜陵在九嶷山三峰深处,陵前有铜匾,此为胡氏最古老祖先之墓也。  0 r) S8 k6 d. l, {5 A) E( b( }) b

. T* {& l; u8 D1 E- r娥皇、女英二妃,史称湘妃,緍即湘夫人也。还有一妃叫登北氏。娥皇无子,女英生义均,封于固号商均。登北氏生宵明,烛光处落泽其灵能照方百里,舜另有庶子八人,皆在舜后权力斗争中失败,随舜南向退避,其子女散居各地。  7 P* m* T: J4 N7 \% w

9 g& c( u3 g. r" ^! Z7 g3 i, p舜南巡于芲梧而崩,二妃追之不及,行至洞庭山闻噩耗,攀竹痛哭,泪洒笮上,始成斑竹。后溺死湘江葬于洞庭山,后人建墓立碑,改洞庭山为君山。二妃墓历桑沧,多次修整,增基洞制,保持原貌。  
3 d8 H/ z; s5 `# v, h+ A! Q" b
& Z9 O+ o% p1 J2 l4 r此后文人墨客来此凭吊,留下不少佳句名篇,君山成为后人旅游、景仰之圣地。实吾胡氏之荣也。 . L. b5 [4 j( U7 d6 @/ _

) ]( y0 d8 k5 E

: d# c9 H1 I6 G) F$ P
, e; R3 f. G9 ]3 l
相关链接: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se2SBZbEx3FYHKLnidS
3 w/ \% ^( ?# Y5 {7 y. P

; _5 f- W( x3 I& _* a% V8 I
4 d( _) X4 U) ]  `2 g! X2 q' H' y9 t; n# k/ F9 f- A
. h9 y& {8 M+ x1 S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6-27 19:05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6-27 19:07 编辑 & x6 j3 e! E+ m# y/ L& N& k" K

, m. f& }# ?4 Y. K" j8 O" w  上文中不提舜帝姓姚,只说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好像第一次听说舜帝又名重明)。还有两句话说:“此为胡氏最古老祖先之墓也。”“实吾胡氏之荣也。”按照此君的话说,似乎舜帝的名字应该是“胡重华”,又名“胡重明”。可笑乎? # S2 c5 }, c  c) o1 G

# b% {1 t  m9 `9 t, C  f( d5 I% _
作者: 陕西汉阴姚建军    时间: 2015-6-27 23:52
可笑 他追任太始祖为胡家老祖 也到还有点依据 基本可以说的过去,但是这舜帝 姚姓 确实公认 ,他是在司马迁【史记】得依据下 进行了 杜撰 加工,是可笑。
作者: 筠竹道人    时间: 2015-6-28 06:18
观此文章水平不高,并有修改而创名言癖好如“天将阡大任于是他,必先芳其心志乎?”原应是‘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劳其心励其志乎’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6-28 11:45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6-28 12:17 编辑 7 b1 H/ i9 U# n( v! r" d
陕西汉阴姚建军 发表于 2015-6-27 23:52
& `2 v, L* i# r% X% u- i可笑 他追任太始祖为胡家老祖 也到还有点依据 基本可以说的过去,但是这舜帝 姚姓 确实公认 ,他是在司马迁 ...

2 E' w$ \* k% W! S3 n6 O是啊胡姓族人也是舜帝后裔他们把舜帝尊为老祖宗当然没问题。可是他们如果故意避开舜帝名字姚重华中的”,而突出他们的”,那可就很不应该了!
+ ^5 g, Q' R% F4 X" c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6-28 12:16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6-28 12:18 编辑
) [# y/ `4 v$ n. Y7 ]; s
筠竹道人 发表于 2015-6-28 06:18
; v- C' x8 \8 y6 `观此文章水平不高,并有修改而创名言癖好如“天将阡大任于是他,必先芳其心志乎?”原应是‘天将降大任于斯 ...

# U5 a* c7 M) D% O0 G  ]4 g1 w8 T多谢关注您说得没错此文章作者的水平实在太一般错别字不说多处句子也不通。关键一点是其思维方式不对头
: E  y1 }1 a7 f* n) b
作者: 姚宝卿    时间: 2015-6-28 15:13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6-28 12:163 f! L7 o9 W: C
多谢关注!您说得没错,此文章作者的水平实在太一般,错别字不说,多处句子也不通。关键一点是其思维方式 ...
3 Q) }# p4 O4 I* B
喂!什么意思?!!!!!( _, w  x$ L& n8 O5 y5 N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6-28 15:55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6-28 23:45 编辑
) z, `  m+ Q" a# q+ K; [. G! [
姚宝卿 发表于 2015-6-28 15:13
2 T/ T2 ^  y# Q* Y4 r. R喂!什么意思?!!!!!
/ v. R/ y8 k) R. q& I
哈哈哈……以后再说吧!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5-6-28 23:41
可能是胡姓人写的,有错字、错句。
作者: 姚华冰7963    时间: 2015-6-29 01:30
教授好:最低限度他胡人承认舜帝名重华,也不敢说是胡重华;姚重华是姚家始祖,这是无法争辨的事实!!
: l% i* }4 }4 G/ o& C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6-29 09:12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6-27 19:05
2 H, D. h8 L' K2 M上文中不提舜帝姓姚,只说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好像第一次听说舜帝又名重明)。还有两句话说:“此为胡 ...

9 H: [7 J8 B! b5 B. X$ Z% f) I1 X8 G2 S此文提到舜帝“还有一妃叫登北氏。”这点值得研究,希望方家以予验证。
9 C" B' N. x7 v' V9 ?2 l: a% `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5-7-2 02:43
    此文应该是胡姓宗亲所撰,文中“葬于九嶷山,至今山上有舜陵,及其子商均之陵,一山阳,一山阴。山南有舜庙,立有石碑,附近有峰名女英峰,娥皇峰山下有舜池,舜陵在九嶷山三峰深处,陵前有铜匾,此为胡氏最古老祖先之墓也。 ”云云……    而却不知商均之陵墓在河南虞城县利民镇,他却在九嶷山舜帝陵之后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句“……及其子商均之陵,一山阳,一山阴。”这事就连钟尧老正在考究的湖南宁远领导的资料里,也不曾提到过嘛; G# |+ G: |8 d
! `5 M1 |, a6 q& B: [5 ]8 G7 j

作者: 姚洪彪    时间: 2015-7-2 13:46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6-27 19:05
) v# s. P; w" q+ P# n上文中不提舜帝姓姚,只说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好像第一次听说舜帝又名重明)。还有两句话说:“此为胡 ...

* J1 P2 m: u, J0 ~此文作者应是胡姓人,他说: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准湘子修力:“舜二瞳子,是谓重明。”这倒有些意思!" p, O& |8 P9 k0 @

作者: 姚洪彪    时间: 2015-7-2 13:51
很有意思的!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7-24 15:25
姚洪彪 发表于 2015-7-2 13:51+ @7 v% ?3 Q' K& R
很有意思的!

# D$ E5 N& j1 C( l& C4 P1 z舜帝字重华,又名重明(准湘子修力:“舜二瞳子,是谓重明。”)! f6 Y: ?" b4 I, l) Z8 |

! u6 o4 F1 k( n9 r2 l: v* |
# l9 m9 F$ d) l: L, x+ w4 d, X
又名重明值得研究。; l$ q6 h: _$ ~+ S1 |& x8 J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