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公序 [打印本页]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0 13:09
标题: 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公序
尝闻姓氏之有谱,犹水之有其源,木有其本,诚人生甚不容①己之要务也,况吾族之有谱有容己,于续修者三,何言之者?自吾国宁公辈以来,至于今历②,年九十有余矣,年久则人众,人众则支复,分支派复别派而昭穆,次序之易紊,亲疏同异之难明,诚有大过。于宁公时者,况其年刊谱版,又复雕敝朽蠹③,书缺有间乎,此续修不容己这一也。
二者,同祠文贤先生④亦尝拾贵考订,焦神劳思,而后先修谱矣,其乾隆四十年之散于近祠者则断,吾辈之太祖永隆公始,其嘉庆辛酉岁之散于四方者则断,自伊之太祖良珊公始。夫永隆公之与良珊公,一来迁于洪武创业之时,一迁于永乐承平之际,先后攸殊⑤,有不可不辩者,彼以吾永隆公误置为珊公七代之裔,虽谓一本联属,未必非贤先生⑥亲亲之雅意,而无如吾辈之根本源流,殆⑦自此统⑧同失序而长没矣,此续修不容己之二也。
三者,吾族徒居之处,莫文贤先生谱本所散之处⑨,偿续修糜意恐即携老谱而迁徒者,且睹⑩其谱内之载有吾谱原序而以吾永隆公为真出于矣,况迁徒而未及带谱者,夫至信非宗者,为宗势必不至,仅以同宗为非宗不止,此续修不容己之三者。
夫惟有三不容己,用是互约会议,装订簿籍,或任校对于川中,或敛赀⑾财于族内,或监工匠于早暮,或总绪务⑿于晨昏,劳廿余人之心力,荷两大支乐从⒀,阅六春秋而工乃竣焉。
嗟呼⒁!续修之举,缘于不容己,如彼其功之成于屡岁月,如此则后世子孙之不紊,本源之不失,宗支之不淆,固甚有赖于国宁公辈,而亦不能无资于吾等也,而续修焉,则幸甚。
大清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季秋月这上浣总理续修诸务十四代孙逢纂豫续修诸首领校刊。
倡修总领若干人(略)⒂。
注:
①容:允许,由。
②至于今历:到现在,指嘉庆二十二年。
③蠹:蛀蚀。雕敝朽蠹:指原刻版本己坏。
④ 同祠文贤先生:同一宗族的姚文贤前辈。
⑤先后攸殊:前后有很大的不同。
⑥非贤先生:不是姚文贤先生。
⑦殆:几乎,差不多。
⑧统:指姚文贤先生修订那次。
⑨所散之处:所遗漏的地方。散:散失,遗漏。
⑩睹:目睹,看见。
⑾赀:通“资”,赀财即资金。
⑿绪务:即事务。
⒀荷两大支之乐从:感谢两个族派(我派与文贤一派)的乐于帮助。荷:承受恩惠,表示感谢。
⒁嗟呼:感叹词,相关于“唉呀”,“啊”。
⒂略:底本有名若干,略之不录。
, z. w8 I [7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0 23:23
8 p. B) p5 X) n9 P4 V 1#的谱序有重要价值,对永隆公后和三公后。5 a/ |( e' v1 w2 J4 ^/ \% e. O
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公序——原谱序题名如此?“公序”?龙溪口是什么地方?
( t1 p# V* \. R: A" F 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什么时候谁续修?清嘉庆年?谁?撰序者?
. N# q# l4 \( i& \' j7 I 你有这部族谱?
/ A# i: I: `7 ~8 E( q0 V5 a 1#序抄录有些问题:有断句不当,有错别字,有多添字,有加注位置不当。
5 T% x6 i! A9 V0 n" V) R: w# J& S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0 23:25
龙溪口就在如今的湖南怀化市新晃县城。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0 23:28
我没有这部谱,手上的是辗转流传抄下来的,除了这些序,就是自己支系的记录而已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0 23:45
7 |* i# w. R( Z- J( b: g* X/ v
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应是永隆公派的族谱吧?
6 F2 B; X( J5 R7 [( @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1 00:19
是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1 07:34
" _$ S9 [5 j* Z9 Z, }/ E
, A8 J$ u. O# }! \) ?8 s
( |: j! ^' |9 k" j
龙溪口姚氏族谱,永隆公派的族谱。今新晃还有永隆公派族人吗?嘉庆年后还续修族谱吗?
) w0 {: }* u( ?2 N7 B 百色地区永隆公派族人多吗?独立修过谱吗?! X$ m X1 a# Y.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1 07:46
5 k( G8 Q" W2 V/ P7 j3 w0 f
姚波读过1#序吗?
+ L2 }. t0 K# T/ Z" h' t) z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1 19:36
据序上说我们祖宗应该是修过谱的,但我们手上没有了,所以我才寻根问祖那么辛苦。新晃现在也还有蛮多我们一脉的宗亲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凌云县、隆林县和河池市的东兰县、凤山县也分布有永隆公后裔。永隆公与三公同是从新晃开派,从新晃到广西百色和河池两市,姚氏可以说绝大多我们两系后人,但人们只知道人三公后裔,我发帖的目的不外乎跟先祖们一样想澄清事实、避免混淆而已。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1 22:01
) x" c! R% w5 w' l1 t" l: J) \8 L- i1 C
是的,广西百色和河池两市姚氏,多只知是三公后,鲜有知还有永隆公派。这与宣扬有关。3 x+ Q/ _! W+ a! c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11 23:42
三公是3,永隆公是1,3:1肯定是三公人多了,但是我们的根是一条的。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4-8-12 07:39
能附上更多图片就更好了。- u1 R4 G4 B+ c/ A, u
作者: 姚海聪 时间: 2014-8-12 08:21
是哪儿的.锦田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2 09:34
3 E& O9 b8 l# h
是三公派及其堂兄弟永隆公派的事,可能与漳州锦田无关。
- a3 I/ r2 o1 b7 v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2-26 07:06
5 Q1 N7 g* x4 s5 i1 W& Q! l5 z9 b; l谁有含此序的湖南新晃龙溪口姚氏族谱?姚炳松有吗?姚波有吗?0 \+ V }; B6 [6 X" d H; k2 d2 x1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2-26 07:07
0 W" v0 s! J* {4 Q* d
序中加注,是你还是谁加?
. D: _8 }$ f, N, e' b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7-2-26 18:31
这是我们永隆公的序,他们怎么会有呢?2007年,由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族亲牵头,新修了一本涵盖河池东兰县、凤山县和百色市右江区、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族亲的谱,我是从谱上摘的,注是怎么来的当时我还年轻没参与所以也不知道。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2-26 21:54
) Q( m0 z( V6 g1 [! @) F' z: I 1#不是永隆公序,而是永隆公派姚氏清嘉庆二十二年《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的谱序。2 U0 E5 I9 e$ F4 b9 u
十四代孙逢为了辨清三个问题而撰此序,其中要说:永隆公先于良珊公来湘,永隆公于明洪武年来,良珊公迁于明永乐年。更可笑的是,“彼以吾永隆公误置为珊公七代之裔”。0 {4 p5 i( u2 _& T* O5 f8 T( S3 q2 v
3 o/ _5 Q$ Q0 p- K* }) z% P# h
国宁公辈修谱,九十年有余后(清嘉庆二十二年)续修.此前,于清乾隆四十年之前,文贤先生也曾亦尝拾遗考订,焦神劳思,而修谱。
, u: w; W% b7 G% I 看来,你的东兰族亲可能持有清嘉庆二十二年《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5 a' ?4 p( _5 P0 m! V' y
1 q5 A! y( X4 l9 U% x% y
: }0 X% K: \! }/ _' K4 a(《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序
. ^# o. h+ w( T 闻姓氏之有谱,犹水之有其源,木有其本,诚人生甚不容①己之要务也,况吾族之有谱有容己,于续修者三,何言之者?+ k! M- e3 p! g0 `6 g7 H
自吾国宁公辈以来,至于今历②,年九十有余矣,年久则人众,人众则支复,分支派复别派而昭穆,次序之易紊,亲疏同异之难明,诚有大过。于宁公时者,况其年刊谱版,又复雕敝朽蠹③,书缺有间乎,此续修不容己这一也。
4 m9 p2 B8 B: f. l 二者,同祠文贤先生④亦尝拾贵考订,焦神劳思,而后先修谱矣,其乾隆四十年之散于近祠者则断,吾辈之太祖永隆公始,其嘉庆辛酉岁之散于四方者则断,自伊之太祖良珊公始。夫永隆公之与良珊公,一来迁于洪武创业之时,一迁于永乐承平之际,先后攸殊⑤,有不可不辩者,彼以吾永隆公误置为珊公七代之裔,虽谓一本联属,未必非贤先生⑥亲亲之雅意,而无如吾辈之根本源流,殆⑦自此统⑧同失序而长没矣,此续修不容己之二也。
三者,吾族徒居之处,莫文贤先生谱本所散之处⑨,偿续修糜意恐即携老谱而迁徒者,且睹⑩其谱内之载有吾谱原序而以吾永隆公为真出于矣,况迁徒而未及带谱者,夫至信非宗者,为宗势必不至,仅以同宗为非宗不止,此续修不容己之三者。
夫惟有三不容己,用是互约会议,装订簿籍,或任校对于川中,或敛赀⑾财于族内,或监工匠于早暮,或总绪务⑿于晨昏,劳廿余人之心力,荷两大支乐从⒀,阅六春秋而工乃竣焉。
嗟呼⒁!续修之举,缘于不容己,如彼其功之成于屡岁月,如此则后世子孙之不紊,本源之不失,宗支之不淆,固甚有赖于国宁公辈,而亦不能无资于吾等也,而续修焉,则幸甚。
大清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季秋月上浣
总理续修诸务十四代孙逢纂续修
诸首领校刊。
倡修总领若干人(略)⒂。
7 |/ l$ W0 d( S: q2 t2 Z$ T5 i% j/ e* j1 V! J5 n
注:
①容:允许,由。
②至于今历:到现在,指嘉庆二十二年。
③蠹:蛀蚀。雕敝朽蠹:指原刻版本己坏。
④ 同祠文贤先生:同一宗族的姚文贤前辈。
⑤先后攸殊:前后有很大的不同。
⑥非贤先生:不是姚文贤先生。
⑦殆:几乎,差不多。
⑧统:指姚文贤先生修订那次。
⑨所散之处:所遗漏的地方。散:散失,遗漏。
⑩睹:目睹,看见。
⑾赀:通“资”,赀财即资金。
⑿绪务:即事务。
⒀荷两大支之乐从:感谢两个族派(我派与文贤一派)的乐于帮助。荷:承受恩惠,表示感谢。
⒁嗟呼:感叹词,相关于“唉呀”,“啊”。
⒂略:底本有名若干,略之不录。
$ O4 t3 M; m4 H8 t* _7 l
8 l K1 F: ^9 S+ K) I# J; ]
4 M# M% H. {) }9 I5 J0 v/ S" n* A4 I% r
" G3 l2 f o& W, I+ Q$ V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7-2-27 16:27
看来,你的东兰族亲可能持有清嘉庆二十二年《龙溪口姚氏续修族谱》。/ Y o8 Q5 s/ ~5 L; q1 T
我也是这么想的,正在想办法联系他们。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2-27 16:56
K& P6 w* `9 ]9 p 查永隆公的名、字、号。: A( c. A$ e! @" O* A
永隆公与兆大公是不是同一人?
% A8 {* q! F" M3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7-2-27 17:38
2 t& t0 `- U# E, [
永隆与兆大不是同一人。* v% S: v2 j U% w8 d, `
兆大从泰和去湖南,永隆从丰城去湖南。我看过炳松提供的兆大公家谱。+ @2 K& n4 W/ [- E/ ~
二支姚离开江西的时间也不同。; B& b. w& x! V. y ?. `! \: `- {/ o4 ?
& _; O' p* }, ~; }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2-27 19:15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2-27 19:46 编辑
; {, V0 P' b# u/ r' E姚绍弦 发表于 2017-2-27 17:38
* P7 w. O& U+ Y- l. O. R永隆与兆大不是同一人。& b. A: S; F! e/ d1 g/ \4 g
兆大从泰和去湖南,永隆从丰城去湖南。我看过炳松提供的兆大公家谱。 ...
# s4 S) X- t& @: O$ @我的印家,会同姚炳松也是永隆公后。但他提“兆大公”,不提永隆公。得好好弄清楚。
4 \% b0 g1 ]3 \' g" e* \4 D
* Y7 z1 R C2 H4 z7 f永隆公与“三公”是堂兄弟,比后者早几十年到新晃。但是在清嘉庆二十二年前,被说成是三公之一的能珊公的七代裔,真冤!
% `' d9 D6 G. M9 I永隆公裔常上姚网的不多,三几人,姚炳松近年来也较少上网:
$ R: |8 r5 I, f$ ]* Y% w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