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胡渭撰) 《禹貢錐指》 卷一 《禹貢》 顧炎武《日知録》曰:“堯、舜、禹,皆名也。攷之《尚書》帝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堯崩之後,舜與其臣言則曰帝;禹崩之後《五子之歌》則曰‘皇祖’,《胤徵》則曰‘先王’,無言堯、舜、禹者,不敢名其君也。”渭按:《周禮》:外史達書名於四方。鄭康成注云:書名,《堯典》、《禹貢》之類。夫書,名達於天下,常為人所稱道,而顧以君名著,何也?蓋記當時之言動君,不可與臣俱名。故名臣而稱其君,曰帝(篇中稱名者,唯發端曰若稽古帝某)書名,則垂諸簡策以詔來世,與敘述之文不同,故二《典》、《謨》、《貢》不嫌以名著也。或曰史遷云舜名重華,禹名文命,由此推之,則放勲亦名也。《孟子》再稱放勲,屈原三稱重華,堯、舜、禹豈有二名哉?曰:放勲、重華、文命皆號也,而亦可謂之名。閻百詩曰:名者,號也。言舜號曰重華,禹號曰文命云爾。孔《疏》云:人有號諡之名。余謂名曰重華,名曰文命,此生號之名也;《孟子》名之曰“幽厲”,此死諡之名也,皆得謂之名。然則《典》《貢》之上,曷不繫以號?曰:上古淳樸,無嫌於名,故不必以號著也。商則稍有所嫌矣。湯,號也,亦曰成湯、武湯,與放勲、重華、文命同,其名曰履。《論語》云“予小子履”是也。避名著號,故《書》有《湯徵》、《湯誓》、《湯誥》,商人以十干為號,自上甲微始。《魯語》展禽曰“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上甲者,十干之號;微,其名也。湯號天乙而更有美號,故以湯著。後王無他美號,則亦以十干之號著而不名。故《書》有太甲、沃丁、仲丁、河亶甲、祖乙、盤庚,又有廟號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髙宗。故《書》有《髙宗肜日》髙宗之訓《太甲》三篇,及身而作史亦不追改也(髙宗二篇,據《殷本紀》為其子祖庶時作,故稱廟號,序以為祖已訓髙宗,誤也)。周人以諱事神,死則制為諡以易其名。故《書》有《康王之誥》,以諡著焉(《文侯之命》臣亦稱諡,據《左傳》成王命魯公以伯禽,命唐叔以唐誥,伯禽唐誥皆誥命篇名也。《文侯之命》初亦當類此,其以諡著者,蓋史所追改)。孔子曰: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即《書》之所以名篇,亦可得其梗槩矣。 隨山刋木。 《書》言刋木,而《孟子》云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其說不同,何也?蓋刋乃常法,間有深林窮谷,薈蔚蒙蘢,斧斤不可勝除者,則以一炬空之,殊省人力。此聖人變通之智。 卷二 冀州。 舜肇十有二州,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幷州、幽州(此馬融説也,孔《傳》同)。至夏而復合於冀,與堯時同。《爾雅》之九州有冀、幽而無幷,郭璞以為殷制兩河間曰冀州,注云“自東河至西河燕曰幽州”,注云“自易水至北狄蓋殷分夏冀州之東北以為幽,而正北幷州之地仍屬冀”,視虞之冀則大矣。《周禮》:東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幷州,與虞制同。賈公彦《疏》云“周之冀州小於《禹貢》,以其北有幽、幷”,然不唯小於《禹貢》亦小於《爾雅》也。 冀之北界亦無可攷,約略言之,當得隂山。侯應曰“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隂山,東西千餘里”是也。昔戰國時,趙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竝隂山下至髙闕為塞(師古曰:“髙闕,山名,在朔方之北”),而置雲中、鴈門、代郡,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師古曰:“造陽,地名,在上谷界”),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胡。燕趙所築長城,自雲中以迄遼西,延袤可三千里,疑即堯時冀州之北界。但今之長城未必皆古跡,其詳不可得聞耳。北之西頭,當起東受降城(唐景龍二年,張仁愿築置振武軍。《元和志》云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漢定襄郡之盛樂縣也,武德四年於此置雲州,麟德三年置單於大都護府),即舜所分并州之西界東頭,當抵醫巫閭山,即舜所分幽州之東界。山在故遼東都司廣寕衞西五里(衞東去都司城四百二十里)。《職方氏》“幽州山鎮曰醫巫閭”是也。《明一統志》云:舜分冀州東北為幽州,即今廣寧以西之地;分青東北為營州,即今廣寧以東之地。秦以幽州為遼西郡,營州為遼東郡,蓋仍燕之舊,以大遼水為限也。 厥賦惟上上錯。 《傳》曰: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孟子》稱:稅什一為正,輕之於堯、舜為大貊小貊,重之於堯、舜為大桀小桀。則此時亦什一税,俱什一而得為九等差者,人功有强弱,收穫有多少。此州以上上為正而雜為次等,言出上上時多而上中時少也。 卷三 雷夏既澤,灉沮會同。 《傳》曰:雷夏,澤名,灉沮二水會同此澤……《史記》云:堯作游成陽,舜漁於雷澤,即此灉沮二水……《水經注》云:瓠子河故瀆,自句陽縣西(句陽故城在今曹州北),又東逕雷澤北,澤在大成陽故城西北十餘里,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漁也。又云:雷澤西南十里許有歴山,山北有小阜澤之,東北有陶墟,郭縁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聮屬濵帶瓠河,其北即廩丘縣。 卷四 海岱惟青州。 ……堯時青州當越海而有遼東也。舜為十二州,分青州為營州,營州即遼東也。渭按:安國《傳》釋《舜典》云分青為營,襲馬、鄭也……康成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營州,是堯時遼東本屬青也。 唐營州治柳城縣(西南距平川七百里),此隋開皇三年平髙寶寜以其地置營州,大業初改為柳城郡者。實在禹冀州舜幽州之域,於青州無涉也。《水經》大遼水注云:渝水首受白狼水,南逕營邱城西,營邱在齊僑置於此也。《寰宇記》引《開元十道略》云舜築柳城,以證古時已有柳城之地,蓋皆因《爾雅》“齊曰營州”之文而附會為此説,不知柳城漢屬遼西郡,隋始於此置營州,名同而地異,非舜之分青為營者也。 厥貢鹽、絺,海物惟錯。 《傳》曰:絺,細葛。錯,雜,非一種。林氏曰:鹽即廣斥之地所生,海物水族之可食者。蔡氏元度曰:貢物不以精麤為敘,而以多少為敘,青州鹽居多故敘於先也,他倣此。呉氏曰:海物,水族蠯蜃蠃蚔之類。渭按:海中之物,詭類殊形,非止江河鱗介之族,故謂之錯。……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其詩曰: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説者謂池遇南風則結鹽多,故曰可以阜財。 厥篚檿絲。 《傳》曰:檿桑,蠶絲,中琴瑟弦。《正義》曰《釋木》云“檿桑,山桑”。郭璞曰:柘屬也,檿絲是蠶食檿桑所得絲,韌中琴瑟弦也(枚乗《七弦》之言琴曰“野繭之絲以為弦”)。蘇氏曰:檿桑,出東萊,以織繒,堅韌異常,東萊人謂之山繭。渭按:絲不入篚而檿絲入篚,蓋貴重之。諸篚皆織成之物,而此獨以絲,蓋或弦或繒,聴其所為也……舜觀古人之象以作繡。 卷五 蒙、羽其藝。 《傳》曰:二山已可種藝。《正義》曰:“《地理志》云: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詩》云:藝之荏菽,故藝為種也”。渭按:此濬畎澮距川之事,非淮沂乂而二山遂可藝也。今山東青州府蒙隂縣南有蒙隂故城,江南淮安府贑榆縣南有祝其故城,皆漢縣也。方耕曰作,既種曰藝……説者皆以此山為舜殛鯀處,山下有羽潭,即《左傳》所云其神化為黄熊入於羽淵者也。愚謂此地太近,非荒服放流之宅。孔安國《舜典》《傳》云“羽山,東裔,在海中”,今登州府蓬萊縣有羽山。《寰宇記》云在縣東十五里,即殛鯀處,有鯀城在縣南六十里,以近殛鯀之地而名此,與孔《傳》謂在海中者合,當從之。《齊乗》:九目山東北二十里有龍山,又北即羽山。《蓬萊新志》云:在縣東南三十里。《禹貢》之羽在徐域,《舜典》之羽在青域,不可以無辨。 卷六 淮海惟揚州。 ……至唐人修《晉書》,始據《太康地志》於交廣二州直書曰“禹貢揚州之域”(《隋書》同),而其説遂牢不可破。然神功元年,狄仁傑上疏以為“北横大漠,南阻五嶺,天所以限戎狄而隔中外”,是亦不從《晉書》。至杜氏於九州之外别列南越,頗協經義而世猶不信。愚請以一事折之,舜以青州越海分齊為營,今五嶺横絶南北,曷不分揚之南境自為一州。冀州南北太廣,分衛為幷,燕以北為幽,今揚南之廣大,不啻如翼北,曷不分後世交廣之地增置二州,而乃止於十有二乎?近史之誤明甚。它如南交之宅,交阯之撫,蒼梧之崩,韶石之奏,傳記淆訛,貽惑後人,尤不可以無辨。 卷七 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 《傳》曰:土所出與揚州同。《正義》曰:揚州先齒革此州先羽毛者,蓋以善者為先。由此言之,諸州貢物多種,其次第皆以當州貴者為先也。林氏曰:揚先金三品,而此先羽毛齒革;揚先齒革,而此先羽毛。孔氏謂以善者為先,薛氏謂以多者為先,二說皆通。按《職方》“揚州其利金錫,荆州其利丹銀齒革”,則荆揚之産不無優劣可見矣。渭按:《楚語》王孫圉曰:楚之所寶,齒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用以戒不虞者也。韋《注》云:“角所以為弓;齒,象齒,所以為弭;皮,虎豹皮也,所以為茵鞬;革,犀兕也,所以為甲胄;羽,鳥羽也,所以為旌;毛,旄牛尾,所以注竿首。”……莊子稱聖人捐金於山,藏珠於淵,不過寓言,以諷世主之奢靡,而實非事情;使其果然,則《禹貢》非聖人之書矣。捐金藏珠謂不自採取,則可并邦國之貢亦却之,而唯以布帛菽粟相授受,堯、舜中正之道不如是也。 卷八 厥貢漆枲絺紵。 顔氏曰:紵,織紵為布及練也。林氏曰《職方氏》:豫州其利漆。……秦穆公曰: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國之不服者十三。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内,國之不服者三十三。此雖寓言非實事,然當時兖旣貢漆,而豫又貢之,則漆之為用亦廣矣。彤鏤之器實始於此,文明之運將啓聖人因時以立制,非所以導奢而致畔也。 卷十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傳》曰:西裔之山已,可居三苗之族,大有次敘。《正義》曰:《左傳》稱“舜去四凶,投之四裔”,《舜典》云“竄三苗於三危”,是三危為西裔之山也。《地理志》,杜林以為敦煌郡即古瓜州。……三苗今為湖廣岳州府地,吳起曰“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是也,舜臣堯竄其君及民於三危,至是禹安定之。……今文《虞》、《夏書》凡言苗者五,何遷乎有苗堯在位七十載中事也,竄三苗於三危,舜攝位時事也,三苗丕叙禹治雍州時事也,苗頑弗即工禹弼成五服時事也,分北三苗舜即位九載後事也,苗自是不復為惡矣。晚出《大禹謨》更有徂徵之事,在禹攝位之後,舜竄其族而無所難,禹用大師而反不服,識者疑之。 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 渭汭在河之西岸,華隂朝邑、韓城之地皆是也,東與蒲州榮河分水。此言雍之貢道,故特以西岸言之。韓汝節云:今蒲州,舜所都也。渭水之北今朝邑縣南境,渭水至此東入河,折而北三十里即蒲州。今按北船出龍門至榮河縣北汾水入河處,便當東轉泝汾,無縁更順流而下至朝邑也。且禹告成當堯時,帝都平陽距蒲阪三百餘里,韓城北連龍門,東對汾口,南北貢船相遇,當在其間,曷為引蒲州以證乎? 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顔氏曰:崑崙、析支、渠搜,三國名也。林氏曰:三國皆西戎之種,故以西戎總括於下。……《水經注》云:積石在西羌之中,燒當所居也。延熹二年,西羌燒當犯塞,護羌校尉段熲討之追出塞,至積石山斬首而還。司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濵於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東北流逕於析支之地,是為河曲矣。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闗之西,東去河闗千餘里,羌人所居,謂之河曲羌也。《後漢·西羌傳》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闗之西南,羌地是也。濵於賜支至乎河首,緜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鄯善、車師。渭按:漢人以西域兩河合流,至鹽澤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故謂積石為河首。北音讀析如賜字,從聲變,故一作賜支。其地後為党項所居。《通典》云党項羌在古析支之地,漢西羌之别種,北連吐谷渾也。……且後世德不足以及遠,尚能威行萬里之外,况舜、禹之德,聲名洋溢無遠弗届者哉!《經》首崑崙,次析支,次渠搜,蓋以入貢之序為先後也。 卷十一上 壺口、雷首,至於太嶽。 《傳》曰:三山,在冀州太嶽上黨西。《正義》曰:《地理志》云壺口在河東北屈縣東南,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太嶽在河東彘縣東,是三山在冀州,以太嶽東近上黨,故云在上黨西也。渭按:漢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蒲坂今為平陽府之蒲州,其故城在州東南漢縣,舜所都也,餘見冀州。 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傳》曰: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正義》曰:《地理志》云太行山在河内山陽縣西北,恒山在常山上曲陽縣西北,太行去恒山太遠,恒山去碣石又遠,故云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也。渭按:山陽今為河南懷慶府之修武縣,其故城在縣西北。上曲陽今為直隸眞定府定州之曲陽縣,其故城在縣西。《地理志》:河内壄王縣西北有太行山,山陽縣北有東太行山。壄王今為河内縣,其故城即今懷慶府治,孔《疏》引山陽而遺壄王,非也。恒山,北嶽,在今曲陽縣西北。碣石,見冀州,海在碣石之東,逾河為禹,渡河則入海,亦禹渉海也。……《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於北嶽。 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 《傳》曰:西傾、朱圉、鳥鼠三者,雍州之南山至於太華,相首尾而東。《正義》曰:《地理志》云朱圉在天水冀縣南,鳥鼠東望太華太遠,故《傳》云相首尾而東也。曾氏曰岍與西傾皆北條山,故西傾不言導,其文蒙於導岍也。渭按:今鞏昌府伏羌縣南有冀縣,故城即漢縣也。西傾、鳥鼠、太華並見前。西傾在鳥鼠之西南,鳥鼠渭水所出,朱圉太華皆在渭水之南。……太華山在今西安府華州華陰縣南十里,即西嶽也。《舜典》: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 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 《傳》曰:四山相連東南,在豫州界。《正義》曰:《地理志》云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嵩髙山在潁川崈髙縣,古文以為外方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古文以為陪尾是四山接華山而相連,東南皆在豫州界也。吳氏曰:按《唐志》泗水縣有陪尾山,泗水出焉,蓋即此也。以横尾為陪尾者,非是。朱鶴齡曰:凡言至於者,以相去之遠也。太華去鳥鼠遠,故曰至於,則陪尾亦應遠,觀《經》文“導淮自桐柏東入不敷,出於泗沂”,其為徐州之陪尾明矣。渭按:盧氏今屬河南府崈髙,今為登封縣地。平氏今為南陽府桐柏縣,其故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安陸今屬湖廣德安府,泗水今屬山東兖州府,本漢魯國卞縣,陪尾山在縣東也。……《元和志》云:陪尾山一名横山,在縣北六十里,淮水曷嘗經此,《傳》謬。禹導山至陪尾,蓋實為泗水。泗之與淮,猶伊之與洛也。《水經注》云:泗水出卞縣東南,桃墟西北。桃墟,世謂之陶墟,舜所處也。墟有澤,方十五里,澤西際阜,俗謂之媯亭山。 卷十一下 岷山之陽,至於衡山。 《傳》曰:……衡山在長沙湘南縣東南……衡山,南嶽也,在衡州衡陽縣北七十里。南一峰曰岣嶁山,自縣西北以至湘南縣東南,皆衡山也。渭按:……衡山縣本漢湘南縣,今屬湖廣衡州府。《唐志》衡山縣有南嶽祠,《元和志》云嶽廟在縣西三十里,衡陽今府治也。……《舜典》: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傳》云:衡山也。《後漢志》長沙郡湘南縣下云:衡山在東南。劉昭曰:郭璞云山别名岣嶁。《湘中記》云:遥望衡山如陳雲,沿湘千里,九向九背,廼不復見。《水經注》云:湘水北逕衡山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蓋,一名容峰(此處恐有脫誤,盛弘之《荆州記》云衡山有三峰,一名紫蓋,一名石囷,一名芙蓉)。容峰最為竦傑,自遠望之,蒼蒼隱天,故羅含云“望若陳雲”,非清霽素朝,不見其峰。丹水湧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經》謂之岣嶁山,為南嶽也。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冢。衡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面。 卷十八 九州攸同。 《傳》曰:所同事在下。《正義》曰:昔堯遭洪水,道路阻絶,今水土既治,天下大同,故總叙之。陳氏曰:《禹貢》書法簡嚴,上各州惟舉一隅,至此總結之,以見九州之所同。吳氏曰:同,謂九州之内無一處有未治者。渭按:此總敘水土之功,而先舉其凡曰九州攸同,下文“四隩既宅”至“四海會同”,則其目也。 古字“州”與“洲”通,《爾雅》:水中可居者曰洲。《說文》:堯遭洪水,民居水中為髙土,故曰九州。今按《禮記·祭法》曰:共工氏之伯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韋昭云:共工氏伯者在戲農之間。管子曰:神農作殖五穀,九州之民乃知穀食。《地理志》曰:黄帝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陸氏《釋文》引《周公職錄》曰:黄帝受命,風后授圖,割地布九州。《帝王世紀》曰:顓帝帝嚳建萬國而制九州。杜氏《通典》曰:顓帝置九州,帝嚳受之。州之為州也,尚矣。誠如許氏所言,豈羲農之時亦嘗有洪水乎?《舜典》疏云:天地之勢,四邊有水。《鄒衍書》說九州之外有瀛海環之,是九州居水内,故以州為名,共在一州之上,分之為九耳。此說近是。蓋自羲農以迄帝堯,竝為九州,但其州名與疆域容有不同,故黄帝顓頊亦稱建置。《日知録》云:夏、商之後,沿上世九州之名,各就其疆理所及而分之,故每代小有不同。《周禮·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為九州,曰分則不循於其舊可知矣。 《洪範》曰: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地理志》云:堯遭洪水,褱山襄陵,天下分絶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置九州列五服。蓋漢人之說如此,故王莽據之為奏(《帝王世紀》云:堯遭洪水分為十二州,今《虞書》是也,及禹平水土還為九州,今《禹貢》是也。說本班固)。今按禹告成在堯時,堯崩三年喪畢,舜即位其命官曰:咨,十有二牧。則九分為十二,實在告成之後。使先十二而後九,則舜之命官不當復言十二牧。肇者,始也。使前此已為十二州,至是復分九為十二,則亦不得言肇矣。且因褱襄而分絶其所蕩析者,不應獨在冀青之北,是皆可疑。愚竊謂古史記之體有以年為經者,《春秋》是也;有以事為經者,《尚書》是也。二典所載諸事不繫年月,封山與巡守為一類,四罪與恤刑為一類,故相繼言之。吴才老云:史泛舉舜所行之大事,初不計先後之序。林少頴云:殛鯀竄苗當在洪水未平之前,肇十二州當在禹平水土之後,史因言舜之恤刑,遂舉四凶事繫於下耳。二説允當。《左傳》王孫滿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杜預以為在禹之世。孔頴達亦云“禹登王位,還置九州”,近是。《竹書紀年》曰“帝舜三十三年,夏后受命於神宗,遂復九州”,殆未可信。 2 ?% f. |8 o4 A/ |+ f! q4 K! N8 y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