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虞舜的德行与治天下的理念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4-3-26 14:59
标题: 虞舜的德行与治天下的理念
虞舜的德行与治天下的理念
李佩今
本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要从炎黄时代算起,一直延续到唐尧、虞舜、夏禹、商周以后。大概是因为商周以前的一段文明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纯属于传说时代的缘故,所以后来的通史著作,一般写中国文明史,都是从商周写起,或者从先秦诸子百家写起,从不提及或干脆否认炎黄时代、尧舜禹时期一大段文明历史的记述。
应该说,炎黄文化、尧舜禹文化都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古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源头。今天,我们如果将尧舜文化、特别是尧舜的道德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置于中国道德伦理发展的长河中加以研究和考察的话,就可发现唐尧和虞舜时期的道德伦理,其文明程度和进步性无疑是空前的。当时,人们仅受对道德伦理和道德价值系的内涵、特点并没有进行系统地总结,还没有明晰的认识,但是出于对治理天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时就将道德价值统一于社会发展规律中,统一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突出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一个真正广阔的场所,使道德成为人们自学的现实要求。应该说,尧舜时期的道德文化贯古通今,自始至终都在促进和影响着中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国文明史上,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虞舜是唐尧的继承人。虞舜和唐尧一样,都是古代杰出的贤人、圣人。他们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和典范。根据《史记》记载,虞舜一贯以身作则,是道德的楷模,是一位勇于开创事业造福于人民的部落首领。他在团结各个部落、构建和管理和谐社会中,敬天崇德,务实勤政,顺天至诚,大德而至天下。由于虞舜品德高尚,富有才干,既孝敬长辈又关心别人疾苦,所以在尧帝年老退位的时候,并没有把首领之位传给儿子丹朱,而让给了品德高尚的虞舜。
相传,虞舜的德行是十分感人的。原来,舜的父亲瞽叟和继母的心肠都十分狠毒。尽管舜百般地孝敬他们,但还常常遭到他们的打骂和陷害。弟弟象也十分狂傲骄纵、自私自利,经常寻机想杀舜。舜在家中呆不下去,便独身一人逃到历山开荒种地。在历山,他收获得的粮食,除了接济父母外,还用来救济穷人。在他的德行感化下,那些争夺地界的农民,争夺渔场的渔民都和睦相处了。大家都喜欢舜,都愿意围绕舜居位。舜在一处住一年,那里便成为村庄;住三年,便就成了小镇。
在当时,虞舜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是大家共同敬重的贤人、圣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是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舜做了首领后,他在管理部落联盟社会、处理政务工作中,尽管当时还没有文字,还拿不出一部管理国家的法律典籍,也拿不出如何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约法三章。但当时的部落联盟,在舜的领导和管理下,虽然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还不富裕,但全社会的面貌还是安定的、文明的、和谐的。没有大的战争和动荡,人民群众都能安居乐业。试想,在当时没有文字,没有典籍,没有军队,也没有制订出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产生华夏文明,会出现这样一个安定、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我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应该是古人所说的“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1]的缘故。当时的各个部落都把虞舜等一大批大贤人、圣人的品德和言行,不仅仅是作为来鉴别一般善恶和是非的准则,而且还将它延伸到社会和政治方面,以贤人、圣人的言行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来改造社会,同化世界。这是一个大道德范围内的大实践。所以,可以说当时的安定、文明、和谐的社会面貌,应该是以虞舜为首的圣人们以身作则的伟大道德实践所带来的结果,是虞舜以德治天下所带来的结果。
在虞舜看来,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种族的根源,道德是治国的法宝。没有天地怎么会有生命?没有祖先怎么会有子孙?没有德行怎么能治理国家?这里充分体现出了虞舜时期道德价值的崇高性、显示出了道德价值的社会性,突出了道德价值的政治作用。虞舜时期将道德同改造社会同化世界联系了起来,为中国古老的传统道德伦理注入了新的社会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以德治天下的理念,还不是后来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发明创造。以德治理天下,以德创建文明社会,早在虞舜时期就有了社会实践。而且,我还以为虞舜的以德治天下其力度比孔子所崇拜备至的以“礼治”管天下的周公来,似乎还要深刻有力得多。
唐尧以德选用继承人,虞舜以德治理天下。这说明尧舜时期的统治者都十分注重道德的榜样作用。一个圣人,特别是一个首领,其德行表现与个人修养,的确具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能。古人有云:“为人君者止于仁,为人臣者止于敬,为人子者止于孝,为人父者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2]在这里提到的仁、敬、孝、慈、信伦理准则,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从政治国。虞舜的德行及其以德治天下的理念,在中华民族文明史早期定型及其后来的形成中,不仅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显著地位,而且对后世统治者治理天下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注释:
[1]参见《战国策·秦策一》。
[2]参见《大学》。
(《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1 `" o" u7 U, m/ Y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