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论舜帝的为政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4-3-24 23:43
标题: 论舜帝的为政之道
论舜帝的为政之道
张江洪
舜,名重华,是五帝之中最后一帝。舜出身贫寒,祖父几代“皆微为庶人”(《史记·五帝本纪》)。 舜帝以孝悌闻名,经过四岳的推举和“摄行天子政”的行政考察,得以受禅继帝位。舜帝不负众望,他以民生为本,勤政爱民;任人惟贤,量才定职;制定律法,惩恶扬善;集思广益,大行民主之风;推行五教,淳朴民风。
一、勤政爱民,心怀天下
舜帝在未当政之前,就有亲民的善举。“舜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史记·五帝本纪》)。在历山耕种的人,常常因为多占田地而发生纠纷、殴斗,舜帝以身作则,教他们互相忍让,和睦相处;在雷泽捕鱼的人们过去经常因为抢占好的地盘,久居不让,以致纠纷四起,舜帝到了之后,言传身教,使人们懂得了谦恭忍让,万事以和为贵,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河滨制陶的人,过去以次充好,把不合格的陶器卖给消费者,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使消费者大受其害,舜帝到了之后,坚持以诚信为本,把上好的陶器,以优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与夸赞,于是生意越做越红火。舜帝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拥戴。《帝王世纪》说:“舜每徙,则百姓归之。”就是说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都愿归顺于他的领导。在他的影响下,邻里和睦,村民友好,大家愿与他择邻而居,“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所以说舜帝在哪里,哪里的人气就旺,哪里的生活就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舜帝受命于危难之秋。当此之时,帝尧任用鲧治水,九年而毫无功绩,百姓饱受洪水泛滥之灾;四凶族盘踞朝廷,危害百姓;四方诸侯,左右观望,阳奉阴违。舜帝上任伊始,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便四方巡行。据《史记·五帝本纪》,舜帝“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舜巡行第一站到达的是泰山。根据有关资料,这里是东夷族聚居的一个中心地带,当时是华夏民族的第二大部族。他先去那里,就是要团结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巩固政权。他惟恐有失,选择良辰吉日去拜见东方君长,共同商讨治国大计,统一度量衡,修订公、侯、伯、子、男等诸侯朝聘之礼以及官俸爵位。而后,他又风尘仆仆巡狩南、西、北方。“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舜帝第二站去的是南方。那里是三苗人和荆蛮各族的聚居区,他们过去实力强大,不断侵扰中原。舜帝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冒险深入,会见他们的君长,消除隔阂,晓以利害,使他们归服于中央领导。舜帝到西方、北方巡狩的情形,大致与东方、南方相同。
以后,舜帝又制定了每五年巡视一次的制度,借此了解民情,察看各诸侯执行中央政令的情况,考绩并进行赏赐。还规定各诸侯定期来朝觐见,让他们“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听取他们的述职报告,然后根据各诸侯国的政绩,论功行赏,赏赐之物为车或服饰。
舜帝勤勉行政,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最后,“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这里说的是舜帝最后一次“南巡狩”的事,他连死都死在考察巡视工作的路途上,葬于“苍梧之野”的永州九嶷山。
二、任人唯贤,量才定职
早在尧帝时代,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都已举用,但吏治不明,没有确定适当职务而人浮于事。舜帝即位,便着手刷新吏治。他诚恳地请来四岳长者询问人事任命事宜:“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经过四岳的推荐和舜帝的亲自考察,任命了二十二位贤人担任重要官职,他们在位都取得了辉煌的功绩:禹为司空,宅百揆,辅助政事;皋陶为大理(法官),主管刑罚,治服“蛮夷猾夏,寇贼奸轨”,老百姓乐享安康,所谓“平,民各伏得其实”; 契为司徒,主管德政教化,“敬敷五教”,使百姓亲和,民风淳朴;后稷主管农业,帮助人民“播时百谷”,远离饥饿;伯夷主管礼教,上下咸让;垂为工师(主管工务),百工致功(各尽职守,各负其责);益主虞(治理山泽),山泽辟;夔为典乐(文化教育),教胄子(贵族的后代);龙主宾客(外交官),远人至。
帝尧时,洪水泛滥,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帝尧任用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时间,没有取得一点成效。舜帝即位,“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史记·夏本纪》)。舜帝认为无功便是过,放逐鲧于羽山而死。继而,舜帝又打听到鲧的儿子禹“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胜过其父鲧百倍。这正符合舜帝用人的标准,舜便命禹接替其父治水的事业,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以大力扶助,他颁布召令,发动诸侯百姓全力投入到这场利国利民的抗洪大战中来。《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接过舜帝的诏令,“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治水“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桥”,足见禹治水之艰难与紧迫。 禹总结了父亲治水的教训,“分导其流而分其量,疏浚河身,以安其流”。改堵为疏,顺水势,理河道,使天下之水汇流东归,终于使得“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史记·夏本纪》)。通过治理山川,导通了九大山,整治了九大泽,疏浚了九大河,变水患为水利,使老百姓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也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这是舜帝成功地启用禹治水取得的丰功伟绩,这在后世一直传为美谈。
同时,舜帝还打听到高阳氏的八个儿子,很有才能,世称之为“八恺”, 高辛氏八个儿子,贤德有为,世称之为“八元”,帝尧时没有被任用,舜帝任命“八恺”家族中的贤人辅佐政事,“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任命“八元”家族中的能人担任伦理道德教化官,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宣扬于四方,从而“内平外成”,即诸夏太平,夷狄向化。
三、集思广益,推行民主之风
舜帝初继位,每遇大政,必召集贤人,听取多方意见,再做谋划。《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帝“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为了畅通四方言路,舜帝命人敞开四面城门;同时还实行充分的言论自由,舜帝“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他召集各路官长,让大家一起来讨论什么样的帝王就是受人尊敬与爱戴的帝王?首先,帝王应该是有德行的人,并时刻注意施厚德于民,远离谗佞的小人。
最为难得的是,舜帝命人在宫廷前的广场上设立了“诽谤之木”。《吕氏春秋·自知 》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在古代“诽谤”一词是褒义,意思是敢于批评帝王和朝廷过失、议论朝政是非得失。舜帝此举,为的是方便四方官员百姓,都可以将自己对国家的批评意见或各种建议写在“谤木”上。而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官员,定期或不定期到“谤木”前看看“谤木”上的各种建议或意见,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通过这种方式,舜帝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了解到国内的官员和老百姓在想什么,知道自己为政的成败得失,以便不断地改进工作。这种民主的作风,深得人心,后世帝王纷纷效仿。
舜帝还制定了一套能上能下的任官制度。舜帝在给二十二人任官定职后,便郑重地告诫他们:“敬哉,惟时相天事。”就是说,你们一定要勤勉执政,才对得起天下老百姓啊!如若不然的话,就会通过“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的制度,重新对官吏进行任免。也就是说,对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政绩,经过三次考核,该降级的降级,该升迁的升迁,不存在论资排辈,因循世袭。
舜帝因袭尧帝的民主禅让制,晚年他主动把自己的帝位让给了禹。《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乃豫荐禹于天。”当此之时,朝廷中有人劝说舜帝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舜帝却说:“一国之君,应是一国之中最优秀的人。如果举国之中,有一人德才在商均之上,帝位就不应交给他。官宦之子,不是都可为官宦的,帝王之子,也不是都可作帝王的。如果不论才德,不问百姓,以血缘相袭承,官将不服,民见不拥。硬要袭承,是国之祸,民之殃,我之不可,就是后之千秋万代,也万万不可。”舜帝完全抛开个人的感情好恶,坚持把帝位让贤给功勋卓著、人民拥戴的大禹。舜对禹说:“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危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我欣赏你的品行,嘉奖你的功劳,由你做帝位继承人,这是上天的安排,你将最终登上帝位。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你应当专心致志,信守公正。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要轻易相信,没有经过广泛讨论的计谋不要随便采用。舜帝殷切地希望大禹能够继续发扬民主之风,治理好国家。
四、制定律法,安定民生
舜“摄行天子之政”时,开始设立十二州,并在全国颁布法规,统一律刑。“象以典刑,流有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他命令把常用的刑罚用图案雕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向百姓进行宣传,以流放来宽大应受五刑的罪犯,以鞭打作为官刑,板打作为教学用刑,还规定犯罪可以用金赎罪。
舜帝制定律法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凡是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行为,都一律宽大处理:“眚(小过失)灾过,赦”;凡是作奸犯科、屡教不改、且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则一律严惩不贷:“怙终贼,刑。”
尧帝在位时,对为害作乱之徒无计可施,舜帝执政,律令严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例如,当时帝鸿氏的儿子兜总是掩盖他人的善行,隐瞒自己的罪过,人称“混沌”;少暤氏的儿子共工经常诋毁诚信、嫉恶忠直,连尧帝对他的评价都很差:“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意思是说共工为人阳奉阴违,外表恭谨,内心却包藏着滔天祸心;颛顼的儿子鲧听不进善意的批评与建议,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导致治水无功,给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缙云氏的儿子三苗,贪食、好财,“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这四个人都是有来历的王族的子孙,他们“世济其恶”,也就是世世代代为人之患,百姓对他们敢怒不敢言,背后里把他们称为“四凶族”。舜帝为了彰显法纪,维护百姓的利益,不顾朝廷王公贵族的反对,顶住一切压力,毅然决然对“四凶族”进行了处决:“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史记·五帝本纪》)将这“四恶之害”放逐之后,既处置了他们的罪行,又改变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辐射。对“四凶族”的处置,大快人心,从此百姓有了安定祥和的生活。连韩非子也称颂舜依法办事,主持正义与公道。
五、推行五教,以德育人
所谓“五教”,《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得很清楚: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帝即位,就任命八元之后宣扬五教。舜帝自身就是“五教”的身体力行者。舜的父亲瞽叟是个心地狭窄的盲人,后母心狠手辣,同父异母弟象生性狂傲骄纵。父亲瞽叟偏爱弟象,平时总是找些小过失来处罚舜,舜总是以顺从的态度对待父亲,长年累月笃诚小心,从不懈怠。他们甚至几次设计要杀害舜,都被舜成功逃脱。即便是这样,舜总是以德报怨,“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亲善友爱,孝悌德行天下闻名。所以,孟子明确指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五教所提到的虽然仅仅是家庭关系,但其意义却远远不限于家庭之义。《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帝任命契为司徒,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培养人们良好的社会道德。舜帝还告诫契:五教的推行,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而要以宽厚的态度,春风细雨般地对人们进行教化。五教的推行在虞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确保了虞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素履子·履孝》曰:“昔舜禹有至德至孝,存身立德,而成皆以孝行,舜让而尊。故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庄子·缮性》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德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荀子也说:“尧舜,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荀子·正论》)
《史记·五帝本纪》: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舜帝任命夔主持礼乐教化之事,其主要对象是那些贵族子弟,其素材是“诗”、“歌”、“声”、“律”,其目标就是要使他们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人才的标准就是“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性格刚强而不盛气凌人、态度随和而不傲慢无礼”,最终达到“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至高境界。总之,这是舜帝推行五教的具体化措施。舜帝借此规范他们的言行,向他们宣讲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以求进一步加强各部落诸侯之间的凝聚力。
《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洁。”舜帝对身边的大臣,总是严格要求,为官一任,就得造福百姓,勤政敬业,这算是对为官者的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他对伯夷说:“早晚要恭敬行事”,而且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做到“正直、清明”。
因此,《史记·五帝本纪》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开创者。
六、结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舜帝执政为人的根本出发点。舜帝受命于危难之秋,他以救民、安民、治民为己任。为了消弭四方诸侯的对立与斗争,他四方奔走,考察巡行,协调各方的利益,化解矛盾,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使虞国的政权有了更为广泛的、牢固的民众基础。他制定律法,果敢地处置朝廷中的黑恶势力“四凶”,天下百姓额手称赞。他大胆地启用贤能之人任官设职,使天下各行各业治理得井井有序,特别是提拔、任用大禹治水,使多年泛滥成灾的洪水得以有效治理,使老百姓有了一个安定有利的生产、生活环境。舜帝广开言路,设立“诽谤”之木,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诚恳地接受民众的监督。他任人唯贤,反对任人惟亲,主动禅位给贤德闻名的大禹。是为中华文明的典范。舜帝推行五教,以德育人,使人们明人伦、辨美丑、知贤愚。是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 m/ F; ~' z- Y7 y ]0 w' V' x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