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连蔚的昔与今 [打印本页]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09-4-28 21:20
标题: 姚连蔚的昔与今
姚连蔚的昔与今
7 J- q4 }+ [6 V8 j. c  t4 p- B+ o
- [. i# _7 r6 W姚连蔚曾是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全国四届人大副委员长,然而1978年后,他却突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了。 1 q2 L) S# o* s: D9 h4 w

. M, t' s5 Q6 O& q  P2 h3 M( u- T  A4 J2 B% f* f
1977年7月12日,姚连蔚人生的轨迹逆转了。当天,吴德、纪登奎、陈永贵三人约他谈话,“陕西有人告你的状。如果再让你继续工作,怕群众会有反应,中央不好解释。因为,事情尚未弄清楚。”一年后,姚连蔚回到陕西继续受审查。1979年2月,正是农历正月十五月儿圆的那天,他进了西安北郏的监狱。
+ s1 r- }$ ^8 Y2 g
( _/ R+ U/ `" Z# K) h2 ]
8 g9 |, ~7 \  v1981年10月29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认定姚连蔚触犯了刑法第一四三条规定,已构成犯罪,但考虑到姚的犯罪行为是在“文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业经关押教育,故决定予以从宽处理,免予起诉。 ! S. ~& A" |7 a0 B; `9 J

8 D, e& @6 U" S& e6 a, p4 i$ H* [% N1 b8 l" x' J4 ?
今年55岁的姚连蔚,年轻时读书、种庄稼、做小买卖,1951年参军,1955年进入昆仑机械厂学车工,先后兼任车间政工员、政工组长、政治指导员。“文革”给了他一个崭露头角的机遇。世代贫农出身,历经工农兵学商的经历,中共党员、生产突击手、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身分,使姚连蔚成为所在工厂的革委会副主任和西安东郊“工联派”的一名头头。1968年,他出人意料地被推选为中共“九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74年,姚连蔚离厂出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兼党组书记,次年便做了京官。
; A3 }; D% M" ?$ f4 U7 E4 D' q( I; J9 Y0 q% {' X
' ^' ^2 I6 k' @3 v$ w1 m
姚连蔚做了两年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当了两年半囚徒。然而,他的工资关系一直留在西安的工厂。1974年,他的组织关系转到陕西省总工会,1986年整党中被开除党籍。 : {# b* M) Y6 m! |% M

1 U! ~4 N4 ]% m% c0 A
% K- T3 S) z3 p5 K/ q2 S+ |* ^姚连蔚在北京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时,拿的还是他1959年四级工的月薪58.86元。当时,中央对他和吴桂贤、李素文等人实行了一种巴黎公社式的工资制度,提职不提薪。近几年,周内多次调整工资,同姚一起进厂的工友月薪已提到130多元,他夫人的月薪也升为110元,而姚仍是58元。姚连蔚已申请退休,昆仑机械厂年轻的厂长邱世杰说,应当历史地看问题,他主张对姚退休时的工资放宽一些。 # O2 h8 F& H5 K6 ]& o  ~) n

9 I5 k" E' Q3 k5 S% p
( m  [8 E0 B0 C- P6 N( J姚连蔚的夫人王桂兰——昔日该厂厂部档案室机要员、今日车间办事员——是山西汾阳人,已届知命之年,她“处事不惊”,是“贤妻良母”。她不为丈夫做高官而趾高气扬,也不因丈夫“削职为民”而万念俱灰。王桂兰说她和姚连蔚曾在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上班,同一天加入共产党,志同道合,心心相印。 ( s+ O8 Q- n4 E& e

/ [- l' Q0 {/ F
/ T% z" E, F, N3 B( T2 {& l姚连蔚说,他有贤慧的妻子,因而能够活下来。出狱后,他成为家务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学习辅导员。他27岁的大儿子已是火车副司机,26岁的二儿子是炼钢工人,18岁的三儿子正在技工学校读书。
( W8 D8 j& h3 M, D  D5 N2 _. u; k$ r% P  ?( i
. A1 K% R# h8 H
姚连蔚在长安老家还有两间平房,他不时回家看望乡亲,种花养草,爬山钓鱼,寻求乐趣。尽管他的一只眼睛得了中心网膜炎,盲而不瞎,只能看大目标,但他还是把精力放在读书上。他把中医书当作小说阅读。他并没有“不为良相平天下,亦当为良医济世人”的志向,他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工厂不给他报销医药费。
作者: 姚公瑞    时间: 2009-4-28 22:23
姚连蔚的今昔令人婉惜,但足以让人引人为戒!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