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四川成都蒲江县姚氏族谱<第三版>

查看数: 6979 | 评论数: 3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6-9 15:2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9 19:45 编辑 : Q/ @/ t& `0 n$ d% i! I$ z% F5 o% F8 B5 M# z      根据我族祖先在清光绪年间编写的族谱记载,因各种原因部分族人移居他乡落业.从公元2002年 ...

回复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9 20:02:10
潘、单二沟话今昔

姚光彩6 b! Y& l6 W# D4 Y1 c& M

蒲江县城北,清水溪到铁溪河之间,有两条自西向东并列的小河,北边的一条叫“潘沟”,南边的一条叫“单沟”。3 l0 ?# u5 J  t! G% z# ?

潘沟古代叫脱旱溪,发源于鹤山镇狮子树村10社(原高桥乡大林村1社)姚家  西端的“粽子粑凼”。流经狮子树村的10社、5社、4社、3社、2社、1社,潘沟村的1社、2社、3社、4社、5社,再经天华龙头村的袁高坎,到龙头村7社的孙滩  流入蒲江河,全长约16里。在潘沟河流域狮子树村5社有“周祠堂”,狮子树村4社有姚氏“大祠堂”。潘沟村4社的一个小溪谷中有“了翁墓”,墓前有“魏公祠”。狮子树村姚花龙门外有一石灰拱桥,这桥虽无名称,但过去是王桥、谢大田、刘埂子等地人们到蒲江县城的必经之地。狮子树下边有“三合桥”,蒲西路处有“半边桥”。6 y  \+ w' j' G% y

单沟古代叫黄帽溪(黄茅溪),发源于大兴镇玉龙村6社(原高桥乡玉龙村6社)离“灵官庙”约100处的“搭桥凼”。流经玉龙村6社,体泉村的5社、4社、11社、8社、2社,单沟村的6社、5社、3社、2社、1社,在罗庙子附近的汪码头流入蒲江河,全长约14里。单沟流经蒲西路(省106线)的地方叫“五里牌”, “五里牌”西约二里有“李祠堂”,单沟村5社有座“猪神庙”(解放后办为村小学校,现已变成民房)。体泉村李大堰下边有一座石灰桥(无桥名),蒲西路处有“五里牌桥”(古代叫“黄冒溪桥”),单沟村56社交界处有“清河桥”,清河桥上边还有一拱桥(无名称)。五里牌桥南约50米的公路边有一座“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此碑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此处修水碾时被毁)。1 |; I* _9 W' q+ U; K8 Q+ o9 r

潘、单二沟流域是蒲江县小五面山的浅丘地带,只在每条河沟的两岸有些冬水田(生产水稻的主要地区),其余均为山林、旱地和干田子(靠天下大雨涨水才能种水稻的田)。大面积的山林中以马尾松树和油茶树为主,其间夹杂有枫树、青杠树、丝栗树……硬杂木树。由于森林覆盖面大,环境非常幽雅,空气非常清新,特别是早上走到松林中,一阵阵松树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但过去这里地多田少,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十分艰苦,流传着“有女莫嫁潘单沟,出门背个大背篼,不是去扯猪草,就是去打疙蔸。”这样一首民谣,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贫穷与落后。
1 Q* ~' q- ?6 W+ m

为了能使每条河沟两岸的冬水田一年四季有水灌溉,保证每年都能“满栽满插”(指种水稻),解决有饭吃的问题。人们在每条河沟上筑了一个接一个的蓄水堰,提高河沟里的水位,让水自流到水田中。潘沟河自发源地起往下有大堰、郭堰、龙凼堰、土地堰、碾房堰、沙漠堰、大堰、狮子堰、杨堰、老堰、碾堰、半边桥堰、笼滩堰、青杠堰、陈堰子、杨大堰、杨水堰、高车碾堰……,1966年至1967年在姚花龙门上边修起了“狮子水库”后,狮子堰以上的蓄水堰多数被淹没了;单沟河自发源地起往下有丝栗堰、沙子堰、竹笼堰、彭大堰、曾大堰、碾房堰、李大堰、湾滩堰、自来堰、金枝花堰……。虽然每道堰都能蓄上一定量的水,但除了天下雨积点水外,就无水源了,那些不能自流灌溉的干田子到栽秧时,还需用水车把低处的冬水田或河沟里的水车上去泡田,这样,原有的水就更不够需要了。为了给这两条河沟提供一定的水源,在古代人们就在铁溪河的上游(大兴窗子坝下面约3里的地方)修了一道“九龙堰”,开沟经王坝、丝栗沟、寨子山,深堰沟将“九龙堰”的水引到“大分水”,分出一部份流入清水溪,另一部份流到“小分水”后,在沟中设立一个像鱼嘴一样的分水石(根据各边田亩多少来决定每边沟口的宽度),又将水分成两部份:一部份经彭冲、陈冲流入潘沟的发源地粽子粑凼;一部份经宋冲、郭冲流入单沟的发源地搭桥凼。但是,每年到栽秧季节,在小水分水处,时而有人在分水石上磨锄头等铁器,把分水石磨损增加其流水的宽度,或把沟底挖深增加流水量引起的争水吵架,甚至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直到1957年至1958年百丈水库建成、196910月动工修建的“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到197851日建成通水后,玉溪河的水穿天台山隧洞和中峰隧洞,输入百丈水库,沿百丈水库右干渠至成佳同心村分水流入九龙堰,然后经大分水,小分水分别流入潘、单二沟。而潘沟又有狮子水库蓄水,才使得潘、单二沟有了充足的水源,争水的矛盾才彻底解决了。水源充足了,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改变潘、单二沟冬水田一年只产一季粮食的落后生产面貌,从上个世纪六十年末开始,逐步把冬水田变为干田,增种一季小春作物(小麦或油菜),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潘、单二沟就看不到冬水田了。( t  O: ]3 C: C5 P( P4 R/ y- ~

改革开放前,潘、单二沟的人们以种粮食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靠山吃山。挑柴到集市上卖或砍竹子到集市上卖,是多数人家挣买油盐钱的主要方式。解放前,有钱人家就做“火把柴”或“杠炭”生意,请几个长工,购卖一片松树林,在林中搭蓬砍松树,锯成每节长1尺左右,然后把每节劈成两半边,再用斧子将不平整的削平,把多余的劈成小木条堆码在山中,干了后就五个半边或六个半边围成圆柱形状(劈口向外)捆成一捆,中间用原来劈下的小木条揳紧就成一把一把的“火把柴”;或自家修个炭窑,购买青杠树、丝栗树……硬杂木,照样请长工把买的树砍倒锯成一定长度的“窑材”,这叫“砍窑材”,用“背架子”背到炭窑上,装窑烧制成“杠炭”。多数穷人就出力把“火把柴”或“杠炭”运到(主要是背)单沟的“汪码头”或蒲江城的码头上挣点运费作为家里开支。运到码头上的“火把柴”和“杠炭”又用竹筏(竹排)从蒲江河经新津水运到成都销售。山林中的油茶树结的油茶籽也是潘、单二沟人们的一项经济收入,油茶籽除了卖钱外,还可以用来榨油,称为茶油。解放前,这里的人们由于油菜种得少,多数人家吃的就是这种茶油。晚上点灯用的也是茶油。解放后,人们就逐渐没有吃这茶油了,油茶籽全部由粮站收购,榨的茶油作为工业用油了。
- ~! ~7 Q) H4 j

解放前,潘、单二沟还有人经营“栽蓝打靛”生意,“栽蓝”就是在地里栽种一种叫蓼蓝(本地叫“蓝子”)的草本植物。“打靛”就是把收购来的蓼蓝叶子放在一个较大的水池中,按比例加上石灰和水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请十来个人用木耙不停地来回向池中搅动和翻打,直到把所泡蓝叶捣碎成糊状。沉淀后所得的一种染料叫靛青。再将靛青装到垫有一层草纸的竹筐内,就可挑到县城或寿安等地有染坊的地方去卖(用来染布)。池中剩余的“靛脚子”是一种中药材,中药名称叫“青黛”,有“清热”和解少阳积热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还有抗癌作用。“打靛”的大水池都是两个或三个(其中一个小的)在一起,每个大水池深约1.2米、底面直径约3米的圆柱体形状,用石灰和沙石浇筑而成。在潘沟河上游姚家碥外面、狮子树下面、单沟村3社瓦窑背和单沟村5社龚姓人家对面等处都各有两个(或三个)这种供“打靛”用的池子。7 ^( ]) y8 r9 a& ]5 P; J

潘、单二沟由于土质为黄土,所产白萝卜也是比较有名的,天华坝上和东门坝上的农民因地很少,种萝卜的也很少,过去,冬天常把秋收后不好的稻草和谷桩烧成灰,背到潘、单二沟来换萝卜回去吃,而潘、单二沟的农户也得到了肥料(草灰)。这样的交换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 y4 F8 l+ g7 K* Z( n

潘、单二沟最有名的特产是“茶”! 潘、单二沟的茶,早在南宋时,就由魏了翁带到了京城,从而成为以后历代的贡茶。过去在成都有名的南路茶中,潘、单二沟的茶堪称上品,蒲江人从来就喜欢喝潘、单二沟的茶,在那计划经济年代,由于茶叶产量低,潘、单二沟的茶相当缺俏。
! h, L' c. W1 H

为了发展茶叶生产,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县联社就组织技术人员到潘沟村一社(当时是高桥公社八大队一队)指导改良老茶树和种茶技术,但在那“以粮为纲”的时代,要用田地来种茶是不可能的,就只能靠祖辈留下那点地边、地角的老茶树来生产茶叶。
' }) h: _& g+ @9 x7 f

改革开放后,潘、单二沟的茶叶生产获得了新生,人们开始在田地的果树间和开垦的荒山中种了茶树。还引进了一些优质高产的茶苗进行栽种。加工茶叶的小作坊(如:龚记手工茶)逐渐兴办,茶农们先后成立了“蒲江县了翁茶业协会”和“成都市潘单茶业专业合作社”,办公地点均设在潘沟村1社蒲西路边潘沟村村委会外边。“四川了翁茶业有限公司”在潘沟村1社的“省106线”边建起办公楼1幢、茶叶加工车间3幢、冻库1幢以及接待、陈列等功能室用房,占地40余亩。      加工能力达1400吨的“了翁茶业”(厂名)。在半边桥潘沟河的两岸租狮子树村1社、潘沟村1社、2社的农田约400亩,建起了“皇家茶园”,成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并且今年(2013年)又把沿潘沟河两岸的潘沟村345社的农田约600亩全部租用(中间种猕猴桃,两边种茶叶),把“皇家茶园”扩展到与天华龙头村交界处,现茶园总面积达1000余亩。“了翁茶业”制造的“蒲江雀舌·了翁茶”已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每年春茶上市时,外地来此订货的客商和旅游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红火。
7 r) z( g! i& q0 g; K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县联社就组织吴泽高等技术人员到潘沟村1社指导当时的生产队开荒种植柑桔橘和春花桃,吴泽高无偿帮助农民高改嫁接家庭的老柑橘树和修剪老柑橘树,培训果树嫁接技术,使农民尝到改接新品种得到高产的甜头,提高农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地里种柑橘,人们亲自体会到种果树比种粮食强得多后,就开始大量在田和地里种植柑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是以改换森林树木的品种为理由(认为马尾松树品质不好,木质差要换树种),开始毁林开荒,到后来大片的森林树木被人砍来修房,或卖给外地人运走。到上世纪末,潘、单二沟的森林几乎全部被开荒种上了柑橘,人们的经济收入飞快增加,加上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重视,由于有好的惠农政策,潘、单二沟的农民们已改变了过去的经营模式,从过去的“粮农”已成为纯粹的“果农”和“茶农”,人们不再为种粮食淘神费力了。种柑橘和茶叶的收入比种粮食高10多倍(当时),加上家庭养猪和剩余劳力外出打工的收入,除了买米和其他生活用品开支外,均有不少结存,昔日的土墙、泥砖房早已变成砖(火砖)混(混凝土)结构的新式楼房或平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是一般的生活标准,部分家庭购买了小汽车,现代家电一应俱全,潘、单二沟的人们已过上了与蒲江县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现在,不但有很多姑娘喜欢嫁到潘、单二沟,而且还有不少青年小伙子愿意“男到女家”到潘、单二沟来作上门女婿了。
0 k% s: Y/ y) T1 j0 u% u& {

潘、单二沟的乡村水泥路四通八达,“省106线”横穿其中,“成新蒲快速路”也从纵向经过潘、单二沟,所以这里的交通非常方便。潘、单二沟的村民们在“省106线”五里牌的公路边和半边桥“成新蒲快速路”边,摆起了路边水果摊,到蒲江来办事或旅游的人们,在回成都(或成都方向的区县)路过这里时,总要买点新鲜的水果、茶叶或土鸡蛋带回去。半边桥“成新蒲快速路”的路边市场就在公交站旁,生意尤为兴旺,周围3——4里远的村民也要把柑橘运到这里来出售,每天零售量多达3000余斤。鹤山镇政府看中了这里的商机,正准备在此修建一个占地近一百亩,有冻库的水果交易市场,这一市场建成后,将给潘、单二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潘、单二沟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k& ?3 P, I* P. G* |# Y


% E5 k1 S# j9 f; L) u6 {& e" H2 m4 u
; w& n; {: S* i0 l# X; `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9 20:00:36
半边桥的变迁

姚光彩
  t( B- W  e7 c' ?+ t

清朝时期修石桥2 ~2 h! U& M" l4 R1 V

蒲江到西来的公路(简称:蒲西路)上,距蒲江县城约八里(现在的路程)横跨潘沟河的桥叫半边桥。. a3 q; I" K" F  P: Z: [, Z1 |

古老的半边桥是一座两孔全青石的平桥,两孔中间是用青石条砌成的象鱼嘴一样的桥墩,两边河岸和桥下的海底也全是用青石条砌的,桥面每孔安放三根长约1丈,厚约15寸、宽约15寸的青石礅(共6根)。在桥南约20的一块高地上竖有三个功德碑:靠近公路的一个为四棱柱形,上有碑帽,向公路的一面刻有福政三个大字和年月日,其余三面刻有部分捐款人姓名和捐款数目,在四棱柱碑后面,左、右各有一座高约5尺的令牌碑,全部刻写捐款人姓名和捐款数目。
3 _2 H+ S9 I& F

    有关半边桥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蒲江县志,该县志中有“半边桥县北十里往邛州官道”的记载(见附件一)。可见半边桥至少也有200多年的历史。既然原桥南竖的功德碑上书有福政字应为)三个大字,为什么不叫它为福政呢?相传修桥费用官一半、民一半(即老百姓捐资一半),所以人们称它为半边桥。县志上也依民间的称呼记载为半边桥,直到光绪四年(1878)的蒲江县志也沿用乾隆县志上的名称记载为半边桥(见附件二)。* z1 Z1 b0 w; o$ Y  {

解放前后石桥上面搭木桥
6 {6 P; t) p  \) h( J

民国时期,蒲江经半边桥通往西来、邛崃原有的石板小路已不适应需要了。民国政府抽调民工,加宽了公路,将半边桥的石桥作为桥墩,在上面搭上几根粗大的园木,横放很多小树条(或树枝),上面填上黄泥土,与两岸的新公路连接。由于露天日晒雨淋,下面园木逐渐腐朽。公元1948年农历713日,蒲江地区发大水,县城驭虹桥中间一孔被洪水冲垮了,半边桥上搭的园木、树条、泥土也全部被洪水冲走。不满八岁的我第一次看到了古老半边桥的真容,这时已临近解放,无人再对被洪水冲坏的公路和桥面进行培修。蒲江解放时,解放军的大部队开到西来围歼企图西逃的胡宗南敌军,战斗结束后解放军押解俘虏到蒲江县城,都是从这个窄小而古老的石板桥上走过的。
, [! k  x& ^0 O! F

解放后,随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1952年蒲江县人民政府对蒲西路进行培修,沿线各乡村所管地段由各乡村组织民工按要求进行培修加宽,挖高填低。对半边桥的培修,还是采用民国时期的老办法。这次培修后,不但可以通鸡公车、架架车,而且还能通大板车(车身较长、较宽、车轮是大卡车的车轮)。当时没有汽车,西来粮站的黄谷、大米等,就是由县城里关押的劳改犯人,在解放军的押送下,用大板车从西来拉到蒲江县城的。一辆大板车要装二、三千斤,由7个人拉:前面三人(中间1人撑中杠,左右各1人既要用力拉,在下坡时还要负责掌握刹车杠),中间各边1人(主要用力拉),后边左右各1人(主要负责转弯)。由于车子载得重,所以拉大板车的人一路上要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前进(犹如江河上的纤夫那样)。我们几个小娃儿只要听到拉大板车的号子声,就要跑到公路上跟着走一段路看拉板车的人在板车下坡、转弯时是怎样操作的。听他们在上坡时、下坡时、平路上各喊的什么号子。/ }  r- w6 V7 m) I6 }

从前,人们要把黄谷变成大米,有的是用碓窝舂米,我小时就看到过邻居二老爷(姚春雨)用一个埋了大半截在地下的大石头碓窝舂米,有的是用旱碾(用牛拉的石碾)碾米,我家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就有一座旱碾,后因家庭逐渐破落,旱碾逐渐垮掉,到解放初,还有散落的碾槽和碾砣存在。后来基本上都是用水碾碾米了。半边桥周围的人们要把黄谷挑(或背)到五里外高桥的杨水碾、秦水碾或九里外蒲江东门坝上的徐水碾、曹水碾、龚水碾、李营大水碾去碾米,遇到枯水季节,有的还要到十五里外的梁河文水碾去碾米。这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9 w6 `: E! {( ?; Q/ v# ?

在半边桥下方约100的地方有一高地,半边桥上游约500的地方有一蓄水堰叫大堰(后来改名碾堰),大堰的水通过水沟流经这一高地到下游灌田落差大,符合修高车水碾(带动碾子转动的水车是竖起转的,用很小的一股水落差大就可以把高水车冲转)的条件。1957年,这里建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简称;高级社)田地、耕牛、大型农具等都是集体所有,社员靠挣工分吃饭。经高级社研究决定在此修建一座高车水碾。高级社在蒲江东门坝上李营大水碾附近购得一座早已废弃的平车水碾。社里派人去拆除,拆下的碾砣、碾槽、石条、火砖等,由社员去运回来修水碾,当时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星期天也去挑火砖挣工分。社里请邛崃人称汪石滚的石匠负责修建,修建中还差的石料,社里就组织社员拆除附近坟园内的墓碑,就连刻有福政的石柱和左右两个功德碑也被拆去作为修水碾的材料,所以对半边桥的真实历史已无实物考证。
' ^$ f+ I- h+ L) E3 z# H

高车水碾修成后,不但半边桥附近的人们碾米方便了,而且周围二、三里地的人们也要到半边桥来碾米,每年秋收后,高车水碾还要为本生产队和其它生产队加工几万斤的统购大米。碾子上收的加工费也是当时生产队的副业收入之一。
# v  U- A' |4 p) `1 h: K4 [

蒲江城里仓库的粮食常调往雅安、西藏等地。19604月的一天晚上,一辆装满大米到西藏的运粮卡车,由于司机路线不熟又是晚上,出北门后,没有向左拐上北门坡,而是直行上了五显坡,虽然在他的印象中,出了北门要上一个坡,但越住前就觉得路况不对,不一会儿到了半边桥头,借助车灯光照,看到前面的桥已是破烂的险桥(横搭的园木已腐朽、桥面有洞)。重车根本不能通行,决定调头把车开回蒲江城,由于当时半边桥头路很窄,路两边又是冬水田,司机在调头时,由于天黑,看不清车子后边的情况,不小心货车侧翻到路边的冬水田中,司机打开上方的车门,爬了出来,只见车箱的粮食压在下面的已被水浸泡,周围一片漆黑,也不知这是什么地方,又无通讯设备,自己身穿的工作服已被电瓶中倾倒出的稀硫酸腐蚀烂,汽车油箱中的汽油还在往外流。况且当时正值低标准时期,又怕车上的大米被抢,在无法的情况下,司机只得按动喇叭求救,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惊动了半边桥的人们(因为平时根本听不到这种声音),当时的大队(东北公社九大队,现鹤山镇狮子树村)民兵连长郭在平最先赶到半边桥头,看到了现场情况,听了汽车司机的讲述,感到责任重大,立即吹哨子组织民兵(青年男子),连夜把掉在水田里和车箱里装有大米的袋子搬放到公路上,派人守护,不让国家的粮食受损失,并又立刻派人与司机一道步行到蒲江城与有关单位联系,天亮后,蒲江城里派车子来,将侧倒在水田里的汽车拉上公路,将粮食运回蒲江粮站处理。虽然半边桥的人们与全国人民一样过着低标准生活,但对这送到口边的大米却没有人动用过一粒,就连散落在地上被汽油、稀硫酸浸泡过的米,也无人捡回家(人们认为是有毒的)。这就是半边桥人的思想觉悟!
8 H& \9 G0 h6 i, i+ o' r2 @

同年7月涨大水,半边桥上铺的已腐朽的园木等被洪水冲走,半边桥再次露出了古老的模样。来往行人依旧从石桥上通行,一些较宽的车辆到了这里就要抬过桥才能前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7 w5 ?. a& _# O) y1 \

文革时期修拱桥0 X9 K- f0 a3 F- e

文革初期,高桥公社有的生产队购买了手扶式拖拉机,主要用于给生产队拉化肥、运送公粮、统购粮等。但从高桥要直到蒲江,半边桥无法通过,只能从高桥到西来的砖街子到大兴,再到蒲江这样转一大圈,既浪费时间,又多耗成本。所以高桥公社和县交通局共同研究,于公元1968年对半边桥进行重修,同时把桥两边的公路修直,路面升高。新桥址选在旧桥下游50米处,先将旧石桥拆除,桥面六根长石墩拆下后,在每根石墩下垫上园木,用滚动的方法把石墩运到两里地的郭冲,作为那里一小桥的桥面,其余石料作修新桥的桥基所用。修桥所需水泥和火砖由政府出钱购买,其余就由社员投工投劳,社员投工政府不给报酬,由生产队评记工分。修桥的技术工人是本大队(高桥公社七大队,现鹤山镇狮子树村)的泥工王文兴父子,指挥人是当时本大队民兵连长郭在平,新桥设计为单孔圆弧形拱桥。在用石条砌基脚时,王文兴师傅右手的食指尖一小节被一石头砸碎,民兵连长郭在平忙将王师傅送到县医院包扎上药,修桥工地停工几天后,民兵连长组织本大队“革命群众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带上鸡蛋等慰问品对王师傅进行慰问、安抚,王师傅受到感动,第二天就带伤到工地表示:不把桥修好,决不下火线。基脚砌好后,王师傅在生产队的晒场上按实际尺寸画上圆弧拱形图计算出需要火砖的数量,然后照图尺寸架好拱形模架,开始卷拱,拱面先用火砖砌一层,再用卵石灌上水泥砌一层,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一座桥面宽约6的拱形大桥修成了。两头的公路就由各生产队派社员,挖高处的土用背篼背,鸡公车推等方法运去填路基,倒一层土,用石夯或石滚压实后再放一层,直到与桥面一样高为止。桥修好后,由于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为紧跟形势将此桥命名为革命桥,由我父亲书写,泥石工刻,桥一头的石柱子上刻写革命桥,另一头的石柱子上刻写公元一九六八年建。但人们依旧还是叫这座新拱桥为半边桥。当年对高桥场头铁溪沟上的高桥,五里牌单沟上的桥均进行了重修,这样,所有车辆均可从高桥直到蒲江城了。
* Q1 ?' J  k: X* V3 m* W

由于路修直了,潘沟河在新桥入口处转了一个急弯,才从桥洞下流出。桥两头的路修高了,原在桥上游的蓄水灌溉堰的堰埂改修到了新桥下游约10的地方,这样堰中的水才可以流入下面的农田。文革末期,高桥公社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提出沟端、路直、树成行的要求,对半边桥上下的潘沟河要修直,站在桥上看潘沟河,上下成一直线。在上游新开河道时,把挖起的泥土倒在附近田中,使田成为高地,这样河水就直从桥下流过,不再在桥头转急弯了,原来的弯河道后来被人利用来养鱼。原来碾堰流水到高车水碾的水沟被挖了,碾堰虽然还在,但它里面的水流不到高车水碾那里了。再加之,当时附近生产队均有了机动打米机,用机动打米机打米省时方便,所以各地水碾逐渐被淘汰。半边桥高车水碾废弃后,碾房也被卖了,现在还有碾槽、卷洞等物遗留在皇家茶园的照壁后面。
( Q6 C: M# T, R, p+ n( r

改革开放修钢筋混凝土桥! Z% u! n2 T, ?1 R) y3 D

虽然新拱桥修好了,但由于蒲西路一直是黄泥路,天一下雨不但路滑,而且黄泥粘到车轮上,越粘越厚,致使车辆通行困难,很多骑自行车的人,一边推着自行车走,一边用一根小棍子撬粘在车轮与护泥板之间的黄泥,有的人干脆就把自行车扛起走,人们称这是:天晴人骑车,下雨车骑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85年左右高桥公社决定将高桥到蒲江的公路修成碎石路面,由沿路各生产队将所需碎石分配给各户社员完成,然后由公社组织人员进行铺设。1989—1990年春,县交通局将蒲西路铺为柏油路(黑色路),路修好后,过往车辆增多。1991年县交通局又将半边桥的上游边加宽2(两岸用混凝土打桥墩,上铺预制板桥面)。" F0 `8 j4 l0 N+ u

由于蒲西路规划为川西旅游环线,所以于2005年,政府将此路进行加宽,五显坡改道(降低坡度),建成油沙路面。, B$ o7 U; `' [% ~9 C0 c& w/ F/ y

由于2009年开始新修的成新蒲快速路与蒲西路在半边桥头北约10的地方成十字交叉,成新蒲快速路通车后,将有不少的车辆要在这里进出(成新蒲快速路上的车子从这里出来到蒲江县城是最近的)。为此,公元2010年,政府将半边桥到蒲江的公路再次加宽,裁弯取直,修成12米宽4车道的油沙路,更名为“s106线。同时又将旧的半边桥拆除,重新修成宽12米的全钢筋混凝土平面桥(单孔),这次重修半边桥,由桥梁建筑队机械化施工,半边桥的人们不再像清朝时期修桥要大量捐钱,也不像文革时期重修桥时要全部投工投劳,这次重修半边桥,经费全由国家承担,人们还可以到建桥工地上打零工挣钱。年底一座现代钢筋混凝土桥完工通车了,但人们还是叫这座新桥为半边桥。
6 b' D) e7 I4 ^5 s

桥名的风波# M# R' D$ ]4 X" o: G


/ P- A" s# a0 Z9 J3 i
当“成新蒲”快速路通车后,2012年8月初,蒲江县交通局在“半边桥”两头各立了一个“桥梁养护管理公示牌”,公示牌中将此桥梁名称定为“五里牌小桥”。人们看了后都在问:这“半边桥”怎么改名为“五里牌小桥”了?真正的“五里牌小桥”是鹤山镇体泉村2社单沟上一座小桥,在“半边桥”南1公里多的地方。对这种篡改历史,搞张冠李戴的不实事求是的错误,我深表不满。故于2012年8月29日写信向分管交通的鲜荣生副县长反应,请鲜县长督促相关部门尽快纠正,恢复这座桥本来的名称,还历史一个公道,消除负面影响,让群众满意。鲜县长收到信后,按我在信上留下的联系电话,立即给我打了电话,说已交给县交通局办理。: K) s7 A) Q' q0 W


6 a$ w/ d* K- L% ^0 _! O8 h5 M6 \
同年9月12日下午,我收到“蒲江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市民姚光彩信函的回复”(见附件三),回复中称:“……2006年四川省交通厅对全省公路的基础数据和桥梁数量及名称进行普查,并将普查数据全部录入全省公路桥梁数据库,我县公路和桥梁的基础数据也包括在数据库内。”并称:“……在设立的桥梁养护管理公示牌上注明的桥梁名称为‘五里牌小桥’,此情况在省交通厅公路局公路桥梁数据库内查询核实,……因我局无权随意更改桥梁名称,故公路牌必须与全省数据库内信息保持一致。”对县交通局这份推卸责任,毫无改正错误诚意的回复,我非常气愤。立即按来信信封上的电话号码给县交通局打电话,叫接电话的办公室人员请签发回复的局领导接电话,我在电话里直接向那位领导说:“你们的回复我不满意,因为回复完全在推卸责任,没有改正的诚意,不符合共产党人有错必纠的作风!”我又说:“2006年省交通厅对公路桥梁数量及名称普查时,我县各桥梁的名称是不是你们县交通局上报的?”对方答:“是,是。”我说:“你们报错了,就该由你们去纠正,解铃还须系铃人。”对方回答:“要等省上第二次普查时才能纠正。”我问:“多少时间?”答:“不知是三、四年,还是五、六年。”我说:“不行,必须立即纠正!因为公示牌上的桥名与实际桥名位置相隔太远,万一在此处发生了重大交通、火灾……事故,人家报警怎么报?要是因地名不符的原因造成抢救不及时的责任由谁来负?”1 A1 ?; R4 ~% u+ [0 e

) ]' U/ V( D/ H
第二天(9月13日)上午,公示牌上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人邱某来到我家,向我讲:昨天你把电话打到县交通局办公室后,县交通局即刻召开局务会,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现在由他向我转达局上的意见:县交通局马上向省交通厅公路局打报告(附上我提供的县志复印件等资料)请求恢复桥名。我表示满意,邱某叫我等候消息。
- _  Q0 W, Z9 x0 ?9 p# j2 ^

: f- ]- L* k& Q% q; d0 ?
我分别于同年9月24日和10月19日打电话问邱某,他回答:报告已交到省交通厅公路局了,要等上面的意见。当我于同年10月26日再次打电话问邱某时,他说:“我已到省公路局跑了两次,上面没有动静,作为只是一个桥梁养护责任人的我感到没法。”显然,邱某已是力不从心了。我又几次打电话到县交通局办公室,每次都给我压了,不接。换用家庭座机打过去,一听说我要找某局长,只回答:在开会。即刻又压了。4 U7 q9 \6 J. k


1 p9 R- {+ |4 l" t# L
所以,我于同年11月6日再次写信向鲜县长反映此事(这时离我第一次写信已是两个多月了)。同年11月13日上午9:36,县政府办公室一位主任电话通知我去,说鲜县长把我写的信交给了她,由她协助鲜县长协调办理此事。这位主任给我讲:“不要说人家(指交通局)错了。”我说:“党的十八大召开了,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了纠正错误的重要性,本来是‘半边桥’,公示牌上确定为‘五里牌小桥’,就连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到这里,也显示为‘半边桥’,不是错是什么?”但这位主任说:“GPS”卫星定位系统是商业炒作。仍叫我不要说人家错了。我只得说:“不管他是不是错,只要把桥梁名称改为‘半边桥’就对了。”
/ }* Q7 a% ]) |' O. H) s+ D

8 m, p1 @' \0 Q9 v* m7 B( `
对于政府办这位主任的话我感到茫然。我又找到我的一位同学,原县交通局已退休的副局长,向他说了此事后,他说:“这个问题要找民政局的地名办。”并说:“我还未退休时,也遇到过同类事,就是由民政局的地名办解决的。”我马上将有关资料和“恢复桥名的请求”准备好,交给民政局“地名办”的袁兴友同志,袁兴友同志表示立即调查,向交通局发函。5 p! j7 F, K$ r


9 D( A/ [) C! G( T& o6 O5 G
为了提供充足的证据,我叫“半边桥”所在的狮子树村一社的社长姚万洪,写个恢复桥名的“请求”,由村民代表们签名盖上手印(见附件四),同年11月19日下午2:00,县政府办的那位主任又通知我去协商,我将村民代表们签名的“请求”交给了她。这位主任还告诉我:“我亲自到那里了解过,问了几个过路的人,人们都说这座桥叫‘半边桥’,还看到公路边有‘半边桥饭庄’的招牌,证明这座桥确实叫‘半边桥’,我马上向鲜县长汇报。”村民们签名的“请求”我又复印了一份,交给了民政局的“地名办”,袁兴友同志说:“马上把我交给他们的所有资料和‘地名办’的公函给县交通局发过去。”
0 @9 [" N9 n' W( |$ ]% _


, \1 g4 O0 @$ c0 b# @
为了提供最新的证据,我又到新华书店,查阅最新出版的地图,查到一册2009年4月由“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公路网络图册》第58页“成都市交通”图中,蒲江至西来的公路线上由南向北分别标有“五里牌”和“半边桥”的地名。另一册2012年由“北京星球出版社”编制的《四川省军民两用交通地图册》第36页“成都市、眉山市”地图中的“106线”蒲江至西来段上由南向北同样分别标有“五里牌”和“半边桥”的地名。我将两册地图买下。同年11月22日下午2:00,我将这两本地图册和有关“半边桥”和“五里牌”的页面复印件给县政府办的那位主任送去(两本地图册主任看后,我带回),这位主任对我说:“已向鲜县长汇报了,我很快就到县交通局去协商更名之事。”
2 f) [- K. P: Q0 ~$ Z


0 ^$ a# P! i' C$ m) c! ^: M
同年11月26日下午,我骑自行车到“光彩大院”后,再到半边桥头,看到公示牌上的桥梁名称已改为“半边桥”了!我又看到“艾森木业”厂门对面公路边有工人在那里增设公路弯道边的护栏。我问施工的师傅,得知:县交通局安排他们已于同年11月20日把公示牌上的桥名改为“半边桥”了,但当同年11月22日县政府办的哪位主任答复我:他很快就到县交通局去协商更名时,公示牌上的桥梁名称已改正两天了。对此,真让人费解!
: E5 w0 t. i- j3 s7 |, E

% I' V0 ^) m1 A& a" Y3 L4 W
从8月底我写信向分管县长反映公示牌上的桥梁名错了,到11月底县交通局派工人把公示牌上错的桥梁名称改正,历时近三个月,其间我到相关单位反映多次、并向他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看来,要纠正一个因某职能部门工作不深入实际造成的错误,是何等艰难啊!
/ [, [; h9 Y: s+ k9 Y5 b0 ~

自改革开放来,半边桥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起了很大变化,土地逐渐变成果园,半边桥附近的田被了翁茶业租用变成皇家茶园,人们除了管理好自己的果园。发展家庭种养植业外,还可以就近到了翁茶业艾森木业当工人挣钱,或到外地打工,办企业挣钱,有的家庭还开起小商店、小饭馆、农家乐。每年果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已不是奇迹,养猪收入25万元的家庭也不少见,再加上开店、打工收入更是可观。人们利用勤劳致富收入的钱修起了一座座楼房或新式平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不再是梦想,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饮水机……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除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外,人人有手机,有的还购买电脑,开通了互联网,基本上每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或电热水器、沼气热水器,建起了浴室。由于没有田种水稻了,所以家家都是买米吃饭。路修好了,桥修好了,交通非常方便,半边桥的人们对自行车已不感兴趣,家家购买了摩托车或电瓶车,有部分人家购买了小汽车,有的还购买了大货车,过去步行到蒲江城要4050分钟,现在骑电瓶车也只需810分钟,开小汽车只需56分钟,天气好的晚上一家三口骑上摩托车或开着小汽车到蒲江城世纪广场消闲玩耍后,再到烧烤店或麻辣烫店吃了宵夜才回家是常事。早上骑车(或开车)送子女到县城上学,下午放学时又骑车(或开车)将子女接回家更是家常便饭。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半边桥的人们已过上了与蒲江县城里人们一样的生活!
& u" x! J; ?3 y. J7 v, O# {


% d  ^" \0 _1 X4 h' L! p2011
年—2012
' Q- x* [" Y) x' _4 h; E

附件1: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蒲江县志》
% U( }0 H7 F! n& T' O3 s9 i; X


- q0 U6 i5 |/ J) p' m6 p" B$ r4 z/ n. v+ |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9 19:58:23

  Y* h+ d; f/ P- e: ^: i

神奇的狮子树

姚光彩
( B( `! B2 U( n/ D% m" E' J/ g

从前,人们从蒲江县城出北门过花牌坊后,沿左边的一条羊肠小道过清水溪,由小刘坡上山,经干冲子、李大堰,过万巷子(现鹤山镇狮子树村3社地界)就有一棵很高大的树出现在眼前。由于周围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较多,所以在晴朗的天气,站在长秋山的凉风岭上,面向西北方,也能看见这棵大树。这棵大树就是远近闻名的狮子树。2 U7 g# v0 v2 E+ v& c

有关狮子树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仲春月中浣日竖的姚宇容墓碑的碑志。姚宇容是我姚氏—世祖姚梧柳在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从湖南长沙府上古南楚,攸县百感乡四十二都率子(姚以富、姚以贵)入川的五世祖。姚宇容有五个儿子:姚洪珠、姚洪珍、姚洪浩、姚洪瑛、姚洪璋。姚宇容的墓碑至今还完好无损地立在郭忍轩房后的果园中,碑志中记载:“洪浩户外,有狮子树乙株,该五房人所管,永不砍伐,恐后人不知,故勒于碑。”可见,狮子树原本就是我姚氏家族的一棵风水树。
. c; p# h' D) c7 Q

狮子树是明朝时期生长的一棵枫树(本地叫“枫香树”),由于接近地面的头部长成一个很大的像狮子头的树瘤(本地叫“树包”),树干和枝叶很像倒立的狮子尾巴而得名。相传,古时眉山人种的麦苗,常被动物吃掉,农民们在夜间守护时,发现一头白色的狮子在吃麦苗,就拿起棍棒和猎枪追赶,翻过长秋山,一直追到蒲江县北门外刘家沟桥楼子,狮子突然不见了,仔细寻找后,发现一棵树长得很像狮子。过几天,眉山人请来巫师,用很大的铁钉将一块画有神符的木板钉在此树上,从此,眉山人的麦苗就再没有被吃了。狮子树被神化后,常有人在狮子头上挂红布(观音红),在树下燃点香烛,烧钱化纸。年代久了,狮子树的头部分被烧坏,向南一面逐渐腐朽。: H# G. a+ H, N

土地改革时冬天的一个晚上,村民们在狮子树后面的祠堂(后来的村小校) 内开会,有十来个小朋友(最大的10)在狮子树下玩耍,捡了些干树枝和干树叶,到狮子树头部腐朽形成的洞内烧上火,大家站在洞外,一边向火(烤火)一边玩耍,到散会时没有把火扑灭尽就同大人一起回了家。第二天早晨,住在附近的姚学成出来看见狮子树头部在冒烟,马上去给当时的干部郭忍轩说了这个情况,郭忍轩走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树洞内腐朽的木质全部着了火,他赶忙从对面的河沟里连挑了两担水才把树洞内的火泼灭,狮子树才幸免于难。; M: P) V- G" H2 q; v2 U7 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狮子树归公,属蒲江县林业局所管,无人敢毁,由于管理较好,树长得又高又大,据蒲江县林业局的资料记载:狮子树的狮头2.6(即狮头高),狮头周围6.48,狮子树地围(即树头与地面接触的周围圆)5.64,狮子树全树高32,冠幅(即树冠的大小)东西20,南北21,远近闻名。原“刘家沟”、“桥楼子”的地名,逐渐被“狮子树”、“三合桥”所替换。所在村也由此命名为“狮子树村”。公元1966年开始在附近修建的水库也叫“狮子水库”。每逢春、夏季节,枫叶碧绿,远看犹如一头玉狮。劳动之余,人们常在树下乘凉、休闲,也是当时村社集会的场所;秋天,枫叶变红,远看犹如一头金狮;冬天,树叶落完,下雪时,树枝上积满白雪,远看犹如一头银狮。四季美景,让人留恋!1983年春,四川省林科院高级工程师王芳喻(女)来蒲江,由县林业局干部罗荣昌陪同对狮子树进行了考察。但由于狮头下面腐朽已空了一小半,上面枝叶繁茂,终因承受不了上面的重压,于公元1986519(农历丙寅四月十一日)晚上10时,突降大雨,起大风,将此树向南吹倒在树下已耙平好,准备第二天栽秧的田里,木材由县林业局处理,打坏的田块和秧苗由县林业局赔偿。公元198675(农历丙寅五月十九日)有人在狮子树留下的树桩上挂上观音红,以表示对它的思念,祭奠它的神灵。8 j( ?3 Z- K6 {5 D* l

狮子树倒了,但以它命名的“狮子水库”和“狮子树村”却依然存在!狮子树的形象将永远印在人们的心中/ i% J/ a" ]( I! [0 n

狮子树倒了,但它的生命还在延续。早在1968年左右,它伸向西偏北方向的一股大根,在离狮子树头约10米,当时学校操坝的崖边就长出了几棵小枫香树苗,其中一棵长得最快,几年后就大大超过了其它几棵。学校拆迁到半边桥后,到1995年原学校的土地流转给姓史的人家修建房屋时,此棵枫香树树干的树围已达0.5米左右了,到20113月,此树已长成离地1米高的树围达1.4米(直径约0.45米),全树高达20多米的大树了。人们奔走相告:狮子树有“接班树”了!因此又有人在此树下烧钱化纸了。- Q8 F: q$ \$ g- \

为了保护这棵树,经过狮子树村两委和老年协会申报,于201131日在树上钉了两个牌子,一个绿色牌子上写着:“狮子树(接班树),保护单位:狮子树村老年协会,狮子树村村民委员会,201131日”。另一个兰色的牌子上写着:“狮子树接班树,保护单位:狮子树村两委,老年协会,监制单位:蒲江县林业局,201131日”。狮子树“接班树”的保护有了行政保障,望人们以爱树护树为荣,保护好这棵年青的“接班树”,使它健康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大树,让狮子树的名称和历史永远传承下去!
4 f: I6 {7 y1 p


) f* V* K& |% A" O$ r/ n+ Y
9 P; L5 L9 I; r4 {( c  R: ?' `) F
20086月——20114月)
9 p0 g8 l: k9 V3 G) y


3 b% I8 V8 V( ~2 n: q! e2 S5 t: X  e1 i- u& }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