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枢 [打印本页]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7:48
标题: 姚枢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3 18:09 编辑 ; F; B, E4 y! r- b6 V

% J5 u' s4 }1 u

 前不久,辉县市北环路出了一次交通事故,事故不算太大,但交警处理起来却有点棘手:事故一方为现代人,另一方则是元朝人。“肇事双方”都有损失,现代人的车头撞得不成样子,元朝人损失更大,墓碑被撞倒在地,断为两截。

 双方都挺冤。现代人说,元朝人的墓嵌在路上,我这是防不胜防;躺在墓中的元朝人不能站出来理论,他的后人出头喊冤:这墓已经700多年,你这路才几年?

 这个元朝人是谁?墓能保留到现在,应该不是一般人。记者在网上查询,有人说是姚枢的墓,但实地察看,得知这是姚枢之子姚炜的墓,姚枢的墓在其侧后方数米处。关键时刻,儿子挺身而出,为老父亲挡了一撞。

 姚枢是谁?现在大多数辉县人不太清楚了。我们搭乘出租车,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官家小姐”的墓,在我们启发下,他有了点模模糊糊的印象:“那是辉县出过的最大的官儿吧?”

 官做得大不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姚枢的确曾经为辉县增光添彩,他曾以一人之力,使辉县一度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性学术中心。

 姚枢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倚重的智囊,“世祖奇其才,动必召问”,面对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他曾数次助忽必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被授中书左丞、大司农、太子太师等职务。在蒙古军队南征过程中,姚枢多次劝诫勿滥杀,因此拯救生灵无数。更为重要的是,姚枢还是元代理学大家,为元代理学的兴盛做出巨大贡献。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理学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这个学派形成于北宋,完善于南宋,但当时的天下分崩离析,由于战火的阻隔,成熟后的程朱理学长期未能传向孕育自己的中原。而姚枢凭借睿智的目光和坚忍的毅力,打开了程朱理学向北方传播的大门,并以官学方式传授,“使天下人皆诵习程朱之书”,最终在元朝中期,使程朱的注解成为科举考试“标准答案”。这不仅促进了大元帝国的封建化,也使程朱理学成为后来明清两代的主流思想。

 姚枢不是辉县人,但他却对这方水土情有独钟。他曾在此卜宅而居,一住十多年。作为当时北方理学的核心人物,他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吸引众多学者、学子接踵而至,使辉县百泉成为当时重要的学术中心。公元1278年,姚枢病逝于大都(今北京),遗命子孙将辉县作为他永久安息的地方。为了守护祖先的墓茔,他的一支后裔至今仍生活在这里。

 位于辉县市北环路的是姚枢家族墓地,除他本人外,名人还有元代大文学家姚燧、元代平章政事姚炜。据当地人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墓翠柏掩映,郁郁苍苍,墓前石马、石羊整齐地排列,堪为辉县一景。但如今姚燧墓已了无踪迹,姚炜墓嵌在路中,姚枢墓周围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所幸,在姚枢墓的侧后方,一株野生的大椿树张着如伞般巨大树冠,为他遮风避雨,让人感觉到这方土地对一代大儒的情谊。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7:49
回复 1# 南阳姚文书
% }3 |& Z7 M2 ?; g$ j
& S/ X) m/ |' t4 {. c, E$ X' y+ E. v" C
   

 姚枢出生于公元1201年。那时,未来的成吉思汗正在蒙古大草原上蓄积着横扫欧亚大陆的能量。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注定要被那场狂飙改变命运。

 姚枢字公茂,号雪斋,敬斋。他的祖先曾作为后唐的使者出使契丹,不知什么缘故留居其地,从此落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100多年后,姚枢的祖父和父亲先后担任金国中下级官吏,其家辗转回到中原。姚枢生于汾州(今山西汾阳),金末,他父亲姚渊调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录事判官,“乃徙家于许”。姚枢自幼读书刻苦,自期甚高,当时闲居许州的名士宋九嘉对他倍加赏识,认为他有“王佐略”。

 这个时候,在蒙古军队长鞭的频频抽打下,金朝已是风雨飘摇。公元1232年,蒙古军攻破许州,姚枢被迫出逃,这时,宋九嘉已出任蒙古官职,姚枢就到燕京(今北京)投靠他,宋九嘉将他推荐给了名臣杨惟中。

 杨惟中那时是声名赫赫的人物。他是汉族人,幼时父母在蒙古与金国的战争中遇难,因机缘巧合,他被成吉思汗的三子,即后来成为大汗的窝阔台收养。杨惟中“知读书,有胆略”,20岁时就奉命出使西域30多个国家,“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使这些国家归顺元朝。既是大汗养子,又有勇有谋有功绩,杨惟中自然深受器重,后来更是接替耶律楚材,以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在任期间敢作敢为,治绩显著,“天下畏其勇而怀其仁”。

 所谓“英雄惜英雄”,当时姚枢32岁,杨惟中只有27岁,两个青年才俊相互欣赏,杨惟中很快推荐姚枢前往漠北,觐见窝阔台。那会儿漠北没有汉人士大夫,窝阔台“喜其来,甚重之”,留他在身边数年,姚枢因此熟知了蒙古的风俗和文化。

 1235年,皇太子阔出统兵攻宋,姚枢受诏从杨惟中随军出征,到汉地求访儒、道、释、医、卜、酒工、乐人等类人才。这是姚枢在历史舞台上的第一次演出,可说极其成功,他以睿智的目光和果断的行动,对历史的演变发挥了深刻的影响。

 姚枢深知自己此行的意义,在血腥而无序的战争中,他敏锐而专注地履行使命。蒙古军破枣阳,主将欲坑杀姚枢搜罗的各色专门人才。在他的全力保护下,这些人脱逃“入竹林间,尽免于死”。

 不久,蒙古军又打下德安(今湖北安陆),“其民数十万,皆俘戮无遗”。其时,姚枢还没有能力制止滥杀,但他拿着窝阔台的诏书四处奔走,尽力解救身着儒服的人,其中一位叫赵复的人言谈不俗,慧眼独具的姚枢当即将赵复带在身边,与他同吃同住。看着“戎服长髯”的姚枢,赵复顿感落入异族之手,悲切难抑。当夜深人静,姚枢睡熟之际,他悄然逃走。姚枢醒来,惊出一身汗,乘月驰马,踏着积尸,不顾一切地追赶。追到一条河边,只见冷冷残月下,赵复“披发赤脚,仰天而号”,向河中间走去。姚枢滚鞍下马,奔跑水中,拽回赵复,然后“委屈劝勉”:“汝存,子孙或可传诸百世。”

 尽管人救了回来,但赵复“因九族俱残”,仍无意跟随姚枢北上,姚枢说以传道大义,赢得他的尊重,赵复这才勉强同意北上,并将自己所藏八千多卷“程朱传注诸书”赠与姚枢。

 不久,姚枢亲自护送赵复北至燕京。为“传继道学之绪”,在中书令耶律楚材的支持下,姚枢协助杨惟中在燕京创立太极书院及周子(周敦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子配食,请赵复为师,选俊秀有识者为道学生”,从学者达百人之多,由是,理学在北方传布日广。而姚枢“首受其学”,成为赵复的第一个学生,精心研读“程朱二子性理之书”,很快成为阐扬理学的一个重要人物。

 理学产生于北宋,但随着大宋南迁,该学派主要人物流落江南,传承到朱熹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理学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但这种新兴的学术,在北方却没有多少回响。金和南宋对峙百年,导致南北“声教不通”,金朝的儒士崇尚汉代经学的章句注疏,“学文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

 而在公元1235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姚枢发现、保护、推荐了赵复,瞬间打开一扇南北文化交流的大门,程朱理学由此在北方广泛传播,令北方儒士沐浴在耳目一新的学术空气中。当时人评价说:“北方知程朱之学,自(赵)复始。”而黄宗羲之子、明末清初经学家黄百家回望历史烟云,也曾感慨道:“自赵江汉(赵复号江汉先生)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枢、窦默、许衡、刘因之徒,得闻程朱之学,以广其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如吴澄之经学,姚燧之文学,指不胜屈,皆彬彬郁郁矣。”

 由于姚枢、窦默、许衡等人的努力,元朝尊信程朱,将理学定为官学。此后,明清承续元代,也以程朱之学为官学。当初,姚枢发现、救护赵复,只是一点灿烂的星火,但因缘际会,这点星火竟成燎原之势。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7:51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3 17:58 编辑
( j( \+ v) ^4 V5 G/ R; Z% F, R
6 l3 D( m, B  L& p回复 2# 南阳姚文书 " P, g% }. B1 V/ A0 x% U' c) ?# a
( I  ~$ K' b- u# c7 f1 J
% n4 u7 n! J& L( j7 v

$ D2 ]( u/ i1 [" \5 ]2 v, Z) {' z1 F1 u2 ^1 i+ J) h, m3 u
: Q$ R9 F0 z# q  x

 公元1241年,40岁的姚枢命运发生一次重大转折,这成就了他与辉县百泉的一段缘分,也成就了他与许衡、窦墨等大儒之间的情谊。有时候,生活的转变来得出人意料,40岁,大笔的贿赂摆在姚枢面前,因无法拒绝,他只好选择了转身离开。

 那年,窝阔台任命姚枢为“燕京行台郎中”。“燕京行台”也叫“中州断事官”,是蒙古汗国总理汉地政务的官职,当时担任这一职务的,是花刺子模人牙鲁瓦赤,此人经商出身,性喜货贿,为了不得罪他,各地官员和掌握兵权的“世侯”竞相往燕京送银子。大约为了堵住姚枢的嘴,牙鲁瓦赤常把贿赂分一份送给他。姚枢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想要,但顶头上司又得罪不起,洁身无门,只好放弃一切,挂冠而去,携家小迁至辉州苏门(今辉县北苏门山,百泉即在该山下)隐居。

 如今我们已无法知道姚枢缘何选择苏门,想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此地山水秀美,二是这里曾是北宋大家邵雍的隐居地。邵雍出生在辉县(当时叫共城),长期在苏门山百源(即今百泉)隐居向学,人称“百源先生”。因邵雍的缘故,周敦颐、二程都曾来百泉讲学,使这里的太极书院名动一时。

 来到苏门后,姚枢的生活是简朴的,没有了燕京城的高堂华屋,他“诛茅为堂”,盖起了茅草屋,然后出资垦荒田数百亩,“修二水轮”灌溉,让自己的生活有了基本的着落。随后置家庙,奉祠四世堂龛,“别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颐等像”,自己“终日危坐”,潜心研读程朱之书,如醉如痴。那时北方长期战乱,各种书籍相当缺少,刚刚从南方传来的理学典籍更是匮乏。苏门山下,姚枢亲自从事小学、四书的刊行,还动员朋友出资刊刻图书,散发到四方。

 这时,“江汉先生”赵复已彻底从人间隐匿。出生于南方的赵复,与杨惟中、姚枢等人不同,他的“华夷之辨”观念十分强烈,心向南宋,不愿事元。忽必烈曾召见他,问道:“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乎?”赵复答道:“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以伐父母者。”虽然在姚枢的劝说下,他前往燕京传授程朱理学,但一年后就隐居起来。没有了赵复,执著的姚枢就成了北方理学传播的核心人物,前来求学问道的人数众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后来成为大儒的许衡和窦默。

 许衡是怀庆河内(今沁阳)人,后来被尊为“元朝一人”。他自幼聪颖好学,7岁从师读书,问老师:“读书为何?”老师说:“取科第耳。”许衡颇为不屑:“如斯而已乎?”这个孩子总喜欢刨根问底,老师很难回答,前后三任老师因此辞馆而去。虽生逢战乱之世,许衡却嗜学不辍,读书不仅究其文义,而且身体力行。

 姚枢隐居苏门山时,许衡已30多岁,也是一位老师了,他闻讯前来拜访,读到“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书”,顿觉眼界大开,兴奋得“不知手之舞,足之蹈”,遂敬信如神。回去后,他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去我教你们的都不对,现在我才知道了进学之序!”不久,许衡就带着家人和学生迁至苏门,与姚枢“相依以居”。

 另一位饱学之士窦默也前来隐居,与姚枢、许衡等人“慨然以道为己任”。他们过从甚密,经常聚集在一起,朝暮讲习,“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从学者甚众,辉县一时星光闪耀,成为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中心,在北方名声极为响亮,名士王磐受窝阔台征召,就曾将自己的全部学生转至姚枢处从学。

 这段研读岁月长达十年,姚枢、许衡、窦默后来都卓然而成大家,并且都受到忽必烈的重用。

 姚枢隐居辉县之时,并没有考虑自己的仕途。在苏门山下,他“读书鸣琴,若将终身”,悠然自得,似乎要终老于林泉。但公元1250年,忽必烈派人前来征召,50岁的姚枢慨然允诺,走出苏门山,再次前往漠北。人生选择起伏如此之大,颇为耐人寻味。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7:57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3 17:59 编辑 & C5 W9 l8 q. I) b- P

  Z4 c" Z" y  n( D$ s1 p回复 3# 南阳姚文书
9 y  _: f7 R) r3 x4 U6 |! u+ \
4 u: R/ {. U- E6 a" O
" w! S* x$ D6 C0 L7 O             百泉是太行山的灵韵。八百里太行纵贯南北,在辉县市境内,一道支脉向东南延伸,渐渐没入土中,潜行数十里,又突兀冒出,形成小山一座。太行山的水顺势而来,层层过滤之后,恰在这小山下被强硬的白坩土层挡住去路,被迫喷薄而出,形成泉流百道。此山名苏门,泉称百泉,山水相映,成为天造地设的妙处,自古就称胜景,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此留恋盘桓,因此留下众多建筑、碑刻,令美丽的山水融入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其中苏门山腰的一通石碑颇为著名,这碑阴刻“仁智动静”四个大字,浓缩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之语,作为对百泉山水的评价。

 700多年前,姚枢在百泉湖畔一住十年,遍阅千年典籍,涵养深厚学识。其时,空灵澄澈的百泉湖,也当涵养了他的性灵,令他更加睿智。此地另有妙处,百泉虽小,苏门不高,但远处太行山青山隐隐,深邃幽远,使人开阔、通达。

 公元1250年,应忽必烈征召,姚枢走出百泉,远赴漠北,很快赢得忽必烈的信任。在蒙古汗国的大舞台,他凭借着杰出的洞察力,一次次让忽必烈避开灾难,走上坦途。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01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3 18:02 编辑
+ C5 Q4 E  D, n5 [9 {  \: ]! B
/ r0 d+ {+ f! F! n. L4 p5 ~回复 4# 南阳姚文书
) L  K7 P- a/ p* }- x/ J; K
' m" R1 [$ m0 b( R% N, d
2 _9 s0 ^* C: C9 _4 `; W6 \           公元1250年,姚枢初到漠北,忽必烈“时召与语”。这是一种试探,姚枢没有错过机会,他上书数千言,总的要领是劝忽必烈用汉法治理汉地。

   姚枢首先谈形而上的,“二帝三王,为学之本,为治之序,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然后是形而下的,谈改革时弊的要务,多达三十条,包括立省部、举逸遗、慎栓选、汰职员、班俸禄、重农桑、修学校等。各种建议都论及具体实施的方略,“施张之方,其下本末兼该,细大不遗”。忽必烈大感惊奇,“奇其才,动必召问,且使授世子经”。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姚枢在忽必烈跟前一出手,便赢得了信任。这一点很重要,与君王交往,信任是第一位的,韩非子在《说难》中,曾以“智其子而疑其邻”等一系列故事,反复地说明这个道理。再有能耐的人,也只有获得了信任,才能获得施展的空间。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姚枢到达漠北时,他还只是位普通的藩王,但此人胸有大志,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这是姚枢毫不犹豫地应他征召的重要原因。

   一年后,在蒙古王族的权力之争中,忽必烈之兄蒙哥取得蒙古汗国大汗之位。为了把天下控制在拖雷家族手里,蒙哥汗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全权委托给忽必烈掌管。

   对于早已“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来说,这是多年梦想一朝得圆的时候。他大喜过望,大张筵宴,与幕府众多谋士、名流庆贺。对于整个忽必烈利益集团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因此众人都忘乎所以,兴高采烈,“奉觞称贺”,独姚枢坐于席中,默然无语。

   待至席散,众人皆出,忽必烈让人留住姚枢,问道:“众人在席间皆作贺词,你独默然而坐是什么缘故?”姚枢等的就是这一问,他直截了当说出心里话:“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富之阜,有超过汉地的吗?军政大权全都归了我们,大汗还管什么?”这下子,轮到忽必烈“默然”了。姚枢继续说道:“以后大汗身边的人乘隙进谗言,大汗必定疑心、后悔,因此将夺了你的权。不如只接下兵权,将行政权力交回,请大汗派出相关机构掌管。这样才势顺理安。”

   这番话,估计令忽必烈听得一头冷汗,他肃然答道:“虑所不及也。”恍然大悟之后,按照姚枢的建议,把汉地政务交还蒙哥。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这种韬晦之计是十分必要的,自古君权的排他性都会产生惨烈的后果,自相残杀的事例不胜枚举。随着忽必烈在汉地站稳脚跟,声望日隆,蒙哥汗也扫清了异己,对亲弟弟的猜忌之心,顿时强烈起来。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04
回复 5# 南阳姚文书 # L. L' ^# N7 ]  K

. j( T7 S# N) b+ @$ e2 @& G6 Z4 r, f! K6 o$ F/ v3 i$ @
      在忽必烈掌管漠南兵权的第二年,蒙哥汗大封同姓,命忽必烈于南京(今开封)、关中自择一处,以为封地。忽必烈与众谋士商议,大家计议不定,姚枢道:“开封一带逼近黄河,水道迁徙无常,土薄水浅,四处有盐碱地,不若关中深居腹地,险要可恃,土地肥沃,古名天府陆海。”忽必烈遂愿处关中。过了一段时间,蒙哥汗对忽必烈说:“关中虽好,但人户寥落,所得财赋,你如何够用呢?我瞧怀孟一带地方,人烟很是稠密,如今也归你掌管,方可以调剂得平。”忽必烈招纳人才,精心治理,这两个地方后来都成了他的根基。

这一年,姚枢再次上书忽必烈,分析了公元1235年征宋以来蒙古军队的种种失误,指出在历年征战中,“军将唯利剽杀、子女玉帛悉归其家”,所掠人民尽没为私奴。这不仅造成了南宋人民誓死抵抗的形势,而且所下之地“城无居民,野皆棒莽”,军事战果根本无法巩固,这决不是安邦定国之策。他建议,变春去秋来、专事掳掠的军事行动为分屯要地,以守为主,亦战亦耕的长期战备,在蒙宋交界地段屯垦戍边,等到边备充实,方可有大的作为。

此后不久,忽必烈征得蒙哥同意,“试治”河南、陕西,施行姚枢的这一策略。当时立经略司于开封,以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使,屯戍军队,耕战结合,屯田唐、邓等州,在西自襄邓,东至陈亳、桃源一线布置重兵,并构置工事,与南宋边境上的重镇襄阳成犄角之势,宋兵至则御之,去则耕种。随后,又接受姚枢建议,置都运司于卫地,通过黄河转运粮草,不一二年,河南大治,成为蒙古军日后进攻襄樊的根据地,也成为忽必烈的重要根基。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11
回复 6# 南阳姚文书 . H. j1 U# V( _) ]" s

" g5 }' ~( E7 ^( V5 g9 t$ k% E
8 P) e4 n) \; z* M2 {( i4 J      忽必烈在汉地的一系列行动,尤其是他率军平定大理,既打通向南商路,又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使他的势力和声望大大提高,但这样一来,便有了“功高镇主”、“尾大不掉”之嫌。

   蒙哥汗身边的贵族,逐渐有人表示担忧,称“王府(指忽必烈)得中土心”,告发王府人员“擅权为奸利事”。公元1256年,蒙哥把看不顺眼的堂叔、堂婶、堂兄弟拾掇完毕,听着越来越多的闲话,开始对亲弟弟有了猜忌之心。他指派亲信阿蓝答儿到忽必烈封地,设置专门机构“钩考局”,借经济问题开始说事。倚仗蒙哥汗声威,阿蓝答儿扬言除史天泽、刘黑马(这两位是最为著名的汉将,在朝廷有强硬的后台)外,对汉地其他世侯和忽必烈委任的关中及河南官员们都有擅杀之权。

   这一切,显然是冲着忽必烈来的。忽必烈与蒙哥的关系顿时令人猜测万端。姚枢对此洞若观火,深知个中险恶,关键时刻,他为忽必烈条分缕析:“大汗君也,兄也;大王弟也,臣也。这事没法儿计较,远离朝廷本来就容易遭受不白之冤。当务之急,是要彻底消除大汗疑忌,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

   他向忽必烈建议,请他将自己的妻子和世子送到首都和林,送到蒙哥汗的眼皮底下,在那里长期定居,以表明忠诚心迹,这样,蒙哥汗的疑忌自然会解除。

   忽必烈犹豫不决。第二天,姚枢又一再敦劝忽必烈返回漠北,回到大汗身边,彻底解除他的猜忌。忽必烈思考再三,终于断然回答:“从汝、从汝。”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12
回复 7# 南阳姚文书 ( E* v8 n8 K# P5 V9 B9 {$ U* R
7 {! W& z+ O% p( F

5 W$ U# d' F4 W% k6 S1 A% f          这年十一月,忽必烈先后两次遣使觐见蒙哥,表白自己愿意“归牧”漠北的心迹,得到蒙哥的诏许后,忽必烈即驰归和林。兄弟相见,忽必烈端一杯酒站着敬献哥哥,恭恭敬敬行了礼退回座位,然后再次敬献一杯酒,再退下来。等他第三次去献酒,蒙哥汗的眼泪潸然而下,忽必烈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淌,他想为自己告白,蒙哥汗却伸手制止了,两兄弟张开双臂相拥在一起。随即,蒙哥汗下令撤销“钩考局”。

   有论者认为,忽必烈兄弟相见的温情场面纯属扯淡,姚枢的计策无足轻重。其理由是,蒙哥和忽必烈都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不会让温情蒙住眼,不会让个人感情影响决策。两人和解,最重要的是因为蒙哥需要忽必烈,为了征服南宋,他根本离不开已经赢得汉地人心的忽必烈。所以和解的关键是,“蒙哥和忽必烈经过理性评估,都认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分裂将会是多么的愚蠢”。

   这话有合理之处,但如果不是忽必烈采取种种消除蒙哥疑忌的办法,如果蒙哥觉得忽必烈难以信任,他会委以重任吗?所以和解的关键,不在所谓“理性评估”,而在重新赢得信任,不让蒙哥觉得自己是个威胁。如果不被信任,那其他的才都是扯淡。

   钩考虽然停止了,忽必烈仍然被解除兵权,留居漠北。蒙哥此举,可见当初的疑忌有多严重,双方的裂痕有多深,也可见那时忽必烈的危险有多大,他采取的对策多及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总算保全了自己,但正应了那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两年后,蒙哥在征宋战争中死于四川前线,令天下局势大变。这时,忽必烈已东山再起,凭借多年经营的各种资源,他坐上了大汗的宝座,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13
回复 8# 南阳姚文书
' x; m) H: @3 X- O% w5 G" Y- f$ o
1 ]  N3 d+ ?1 z2 H% M
- A: A5 G4 q7 E+ J8 S" x           在漠北闲居一年后的公元1258年,进攻南宋的蒙古东路军连连失利,蒙哥想到那个被自己委屈了的能干的弟弟,再次委任忽必烈率军南下。忽必烈仍以姚枢从行,南宋贾似道闻其咨谋军中,“比为王猛”。

    公元1259年,蒙哥死于四川,忽必烈当时已逼近鄂州,因闻听留镇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欲谋称汗,他匆忙在鄂州城下与南宋订立和约,随即北归。公元1260年春,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举行忽里台大会,得到各路蒙古贵族拥戴,即位称帝,建元中统。蒙古帝国的统治重心从此由漠北转移到漠南汉地。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3 18:14
回复 9# 南阳姚文书
4 L( P2 O; M% o1 j; I
4 v* B1 _; ^: ~5 I5 M# G; l
: ?+ r+ q$ |! o4 r1 ]8 d" t. Z             随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再次显示了姚枢惊人的洞察力。称帝后,忽必烈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也自称大汗的阿里不哥,这时,用兵山东的世侯李 发动兵变。在兵变前一个多月,李 送到燕京当人质的李彦简悄悄逃走,忽必烈闻讯马上召姚枢商议,要他预测李 动向。姚枢认为,对方兵变后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使 乘吾北征之隙,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忽必烈追问:“今贼将安出?”姚枢断然对曰:“出下策。”事态的发展证实,姚枢的预见极其敏锐、准确,为忽必烈的及时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5-23 18:55
回复 10# 南阳姚文书
$ Q0 M9 [6 j( K; B1 x' \/ b4 m& `: I! }5 N+ ?

  s& R( U* Q2 T  l好资料,拜读学习。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5-23 21:46
这城建上也是瞎胡闹,明知有古墓在,还把路设计到古墓上去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3-5-23 21:52
中学时我一同学,姚姓,家是新乡辉县的,就是当今的卫辉吧?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5-23 22:05
真是好资料又遇到了好的文笔,把姚枢的一生和他逝后的墓地到现在的管护过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学习了!谢谢文书宗亲提供了如此难得的资料!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7:41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4 09:05 编辑
- Y" d! X9 K0 q
) v2 p+ h! E, ]; U3 j0 v7 i6 c( o回复 13# 姚寒松 " S. p9 n- b/ H% Q8 l! h( R9 z

/ x+ K) [: t% W% L2 @- m5 d. f# ]  P* z! X$ h* e. U0 b) j
   辉县市和卫辉市是新乡的两个直属市,你可以跟你那个姚姓同学联系一下,呵呵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7:48
回复 14# 彩云之南(姚良文)
& _' ]; l" W0 y' H- A- l! d9 Y3 J$ V) V! P% k& r, J- \
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我族的文化遗产。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7:52
回复 11# 卧龙姚建中 0 }$ z. ?3 K: i8 m5 [( l
) Z1 [, K0 u; s2 x/ j* @
我觉得,姚枢一族也应该是河南姚姓的研究重点吧?可是,似乎关注的不到。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3-5-24 08:42
文书宗亲!如果能有点姚枢后裔的介绍就好了!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03
回复 18# 固始姚氏后人 1 f1 j9 h8 f( v% L  w

  `" ]) y, B4 s+ i/ D+ `) f3 [8 a, r5 M. ]0 Y5 `/ _' y9 s7 L2 J
   是呀,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下周准备去一趟辉县。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09
回复 10# 南阳姚文书
% F' G* v7 G+ l! P6 C- |" t0 H0 N! t) L  c7 z0 @

/ T0 C% l5 }/ E            苏门山的茂林、百泉湖的垂柳都很美,当年姚枢或许正是爱此地美景,选择在这里归隐。

    游览百泉书院遗址,几株古柏骤然呈现在眼前,高大苍老,令人瞬间震撼,目睛难移。高耸的古柏甚是苍翠,凌霄花攀援而上,借其苍凉,炫耀鲜嫩明艳的花朵。

  古柏的确切树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或许当年姚枢、许衡、窦默就曾在树下“读书鸣琴”,怡然自得。

  在他们的时代,这里是北方学术中心,众多学子向往之地,影响中国数百年的理学在这古柏的附近蓬勃兴盛。因此,后人评价理学发展历程,有“宋兴伊洛,元大苏门”(意即兴起于宋代洛阳,光大于元代苏门山)之说。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10
回复 20# 南阳姚文书
6 @/ A1 b* U$ d1 }$ i+ H% V
5 R5 w, f6 H# @! C, q/ j7 z$ z, o0 V- \; D4 N
              但理学的光大,不是在百泉湖畔的书斋,而是在姚枢、许衡等人孜孜以求的实践中完成。理学本身就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学问不止于词章,讲明经术是为追求保国保民之道。所谓“以道为己任”,即便前路坎坷,但如程颐所说,“虽知道之将废,岂肯坐视乱而不救?”

  所以,当忽必烈向姚枢、许衡等人发出召唤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搁下平静的生活,搁下美丽的山水,走向遥远的漠北。“以道为己任”的责任感,让他们在百泉“刊诸经,惠学者”,教书授徒;同样是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们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以道事君”。而接近统治者,让欲“为中国之主”的蒙古贵族“行中国之法”,可能是传播理学的更好的途径。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11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4 09:13 编辑 ' ]# J4 Y) a& O, W- ~& E9 |9 E9 Y( U
. h0 v' F1 z* U- A# U
       蒙古实行“汉法”,在木华黎、窝阔台时就已肇其端,忽必烈则更进一步,除姚枢、许衡、窦默外,他身边著名的汉人谋士还有刘秉忠、张文谦、郝经、赵璧等等,这些人力图使忽必烈接受中原传统,而忽必烈则通过他们争取汉人的支持。  R% x3 h/ f0 f1 m+ a
   忽必烈最终坐上大汗宝座,将首都从漠北迁到燕京,改蒙古汗国为大元,按照历来中原王朝传统,称皇帝,立年号。他在建元中统诏书中说:“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这明白地宣告,他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的正统继承者。

在这个过程中,百泉走出的几位学者担当了大任。姚枢先是主持修订典章制度,将程朱理学与汉法融为一体,“帝深嘉纳”;后负责详细制定各种礼仪,孔孟程朱的道德准则,在他手中再一次得到系统化,成为元王朝汉化蒙古游牧民族的规范。许衡两任国子祭酒,其学生,很多是忽必烈亲自选择的蒙古子弟。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15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5-24 09:28 编辑
$ H7 s2 P) t! ^  \1 I& s' T. K4 F: J& z. G# v2 N7 _# c' d
回复 22# 南阳姚文书
- W% Q8 x. S4 C/ }0 {- l" v$ j8 |/ ^. L) k! Z' F
' h$ v7 m- A- v* m3 q  n# S
               十三世纪前半叶,蒙古大军席卷欧亚大陆,到了这个世纪的中期,他们的主要对手,成了庞大的南宋。为了对南宋形成包抄之势,公元12527月,蒙哥汗令忽必烈攻打位于今云南的大理国。

  大理国由段氏建立,此时已传承300余年。这是个遥远的国度,但对于蒙古军队来说,这样的远征不在话下。

  忽必烈率军从漠北起行,姚枢等人从征。大军行进到一个叫曲先脑儿的地方,忽必烈夜宴群臣。席间闲话,姚枢给他讲起北宋儒将曹彬的故事:北宋初,宋太祖派遣曹彬平定南唐,行军途中,曹彬佯装生病,部下众将纷纷前来探望,曹彬告诉他们,自己是忧虑过度致病,只有他们保证攻下金陵(今南京)后,不抢劫、屠杀百姓,他的病才会好起来。主帅如此,众将只好纷纷表态,约束自己的部下。后来曹彬的军队攻下金陵后,果然不杀一人,金陵安定如初,“市不易肆”。

  听了姚枢的故事,忽必烈没有说话。但第二天大军起程之时,忽必烈在马上看到姚枢,高声对他说:“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姚枢在马上拱手贺道:“圣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福,国家之幸也。”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17
回复 23# 南阳姚文书 / S0 [4 B* f8 [9 `8 ~2 x8 O
7 Z1 R7 q7 X. s8 D% L

      忽必烈率领大军越大雪山,过大渡河、金沙江,包围了大理城。在城下打败大理主力,最终攻陷城池。虽然此前忽必烈派去招降的使者被杀,但在姚枢等人的劝说下,忽必烈只处理了杀使臣的大理高氏,而命姚枢裂帛制旗,书止杀之令于上,分巡街市,“由是民得相完保”。

  回望这段历史,美国学者莫里斯·罗沙比有自己的分析,他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写道:“根据汉文资料,这次战役中真正的英雄当属姚枢……姚枢敦促忽必烈效法曹彬模式,他认为,这种非暴力的策略肯定会使大理放弃抵抗,向蒙古人称臣。但是,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中国式的神话而已。姚枢所建议的这种战术实际上蒙古人早已用了几十年了。每当他们到达一个城镇,他们总是向当地居民保证,如果对方投降,他们就不会摧毁城镇……在他(指忽必烈)之前,他的祖父曾一再用恐吓的办法迫使外国人向他屈服。通过最残酷的方式击败所有顽固抵抗的敌人,成吉思汗希望一路所向披靡,人们望风而降。实际上,蒙古人的政策和策略与姚枢的策略是十分相似的。因此,蒙古人并不需要姚枢的策略。这个解释应该比汉文资料中的描写更可信。”

  莫里斯·罗沙比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还被不少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必读书,但这位美国学者的这段论述显然出现了误读。他弄错了一段史实,当初南唐并没有“以和平手段被征服”,曹彬打败了南唐主力,围困金陵数月之后,李煜才被迫投降。此时,因曹彬约束部下,金陵安定如初。因这个常识性错误,他也误解了姚枢的意思,姚枢并不是要以不杀一人招降大理,而是希望占领大理后不抢掠、屠杀百姓。

  在误读的基础上,罗沙比先生得出的结论并不合理,所谓“蒙古人的政策和策略与姚枢的策略是十分相似”之语,完全不得要领。

  蒙古贵族以武力和屠杀为后盾的“劝降”,是策略,是权宜之计,是“霸道”;姚枢提倡的却是安定天下的政策,是“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则,是“王道”。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18
     战争中,军队的抢掠和滥杀是很多时代都有的。在四处征讨的过程中,蒙古贵族大规模的抢掠和屠杀时常见诸史册,而在征战大理、南宋的过程中,这种情形大为减少,不能不说姚枢等人有劝诫之功。
0 J( Y0 P3 S, i4 ]( U  即便如此,战争中的抢掠和滥杀仍有反复。
9 ?% K! H2 T7 T  公元1275年,在灭南宋前夕,姚枢再次上书劝诫,述说以前伯颜奉“陛下不杀人之诏”,渡江作战,进军神速,战果卓著,而近期战事中却“一城不降”,“扬州、焦山、淮安,人殊死战,我虽克胜,所伤亦多”,其原因就是“军官不思国之大计,不体陛下之深仁,利财剽杀所致”。他因此建议忽必烈“宜申止杀之诏,使赏罚必立,恩信必行,圣虑不劳,军力不费矣”。随后,他又上书请禁宋鞭背、黥面及诸滥刑。! a! [5 _$ E% L; A+ a
  随后几年战争中,忽必烈对军队加强约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屠杀。伯颜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史书称之为“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21
回复 25# 南阳姚文书
* [( {- j$ }3 k+ T8 Y4 K
: l. Y+ S1 J, t* u1 h9 X# n1 a
/ L# }* |+ s$ n# M. m' H           在姚枢后人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铭里,称赞他“不固富贵,进退礼敬……故不取耻当时”。这段话曲折地暗示,姚枢晚年的遭际并不十分理想。

  忽必烈的潜邸(即位前的府邸)时期,姚枢是他最倚重的智囊之一,但在忽必烈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他却始终没有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没有显著政绩。这不太符合人之常情,原因何在呢?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24
回复 26# 南阳姚文书
$ x4 T# F0 `9 j0 K
( j. i- u  q% x1 U" R. ]+ L! c6 ?2 h* X& L
           有史家探讨这一问题,认为根本在于姚枢是一个“儒者”,“以道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使他不愿追逐“功利成效”,更注重安定天下,节用爱民。

  当忽必烈还是藩王的时候,“得中土人心”是既定的目标,其主要方式是制止暴政,安集流亡,恢复汉地政治、经济秩序。同时,为了在蒙古贵族中赢得更有利的政治地位,他也需要多智善谋者的辅助他。姚枢这样的人,恰恰在两方面都适合忽必烈的需要,因此受到倚重。

  但忽必烈登上皇帝宝座后,情形发生了变化。他称汗不久,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宣布即位,兄弟之间的争位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阿里不哥占有家族多年积聚在漠北汗庭的大笔财富,为了与他抗衡,忽必烈亟须增扩中原财赋。这个时候,倡言舒缓民力、“藏富于民”的理学派儒臣,就不是他眼中最合适的大臣人选了。他起用了汉人王文统,此人精权术,擅机变,不肯拘泥于儒家的纲常名节,被窦默等人斥为“学术不正”,却善于理财,“敷对明敏”。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忽必烈对他十分宠信。

  不过,王文统是李的岳父,李之乱发生后,他因有牵连被诛。因李之乱,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日渐加深。他虽然任命姚枢为中书左丞,但同时提拔出生在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阿合马为中书平章,主持工作。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26
回复 27# 南阳姚文书 7 M0 O/ J; F. [% k9 Q4 g1 I
* G: D8 ~" {$ J$ I& R: m

, h( a0 e1 k- y2 V- v- e6 F          姚枢在中央政府几乎没有施展空间,不久,就带相衔先后到河南、山西等地主持地方工作。随后,元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费用浩繁,长期需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在此大背景下,讳于言利、主张节用爱民的理学派儒臣更加不合时宜,姚枢曾被忽必烈斥为“不识事机”。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一班“聚敛”之臣,因此得到重用。

  除了“不识事机”,姚枢还有一点颇招忽必烈烦。他以传播、显扬理学为己任,对蒙古贵族常欲“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结果招致忽必烈反感,这很可能是他被逐渐疏远的原因。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33
回复 28# 南阳姚文书
" n$ M7 l, \9 D) b# p" {* q( t8 f9 \! R# `' x) E  j
+ h$ c7 B1 v. l4 A8 N8 o7 M' h4 _
           不过,已做了中原王朝皇帝的忽必烈还是离不开姚枢。他先后任用姚枢主持修订典章制度和各种礼仪,在元朝基本文化建设层面上,姚枢仍然贡献巨大。

  据辉县姚枢后裔姚成林先生介绍,姚枢晚年得了心脑血管病,大约在公元1275年的一天,他正在朝廷说事,突然倒在忽必烈面前。经太医紧急救治,他缓了过来,三年后,在家中与世长辞。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35
回复 29# 南阳姚文书 # S& g6 ~/ N# u0 k

: Z/ X8 v+ T9 q$ J. C" {  H( z, E: R5 @
   
5 G; ]- e! ]" [. k% Y4 f; _/ }
3 s3 G  k( N) m. ~- i
/ _" y, Z& R5 c, m! X: h/ g      对姚枢的才智,忽必烈始终看重。据《元史·窦默传》记载,忽必烈曾评价道:“如窦汉卿(即窦默)之心,姚公茂(即姚枢)之才,合而为一,斯可谓全人矣。”

  而《元史·姚枢传》则认为他是位忠厚长者:“枢天质含弘而仁恕,恭敏而俭勤,未尝疑人欺己。有负其德,亦不留怨。忧患之来,不见言色。有来即谋,必反复告之。”有人对不起他,他也没有怨气;有人来请教事情,他必定反复阐述,让对方理解透彻,这样的人,的确仁厚。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09:51
回复 30# 南阳姚文书
$ `$ {1 c) P( J2 b: J+ p0 ?4 ~
4 }: Q' r5 ~. G1 B: Y5 Z& U3 X$ ~* p3 R
         2006年元月,辉县市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时,如今姚枢墓的凄凉状况出现在了试卷上。出卷老师将其作为一道综合实践活动题摆在全县初三学生面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位老师没有想到,学生的答案惊人一致:城市建设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现代文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历史为前提!还有学生还提出建一个街心花园之类。这位老师发表网文,感慨万端:学生的想像力是最强的!他们最有创新思维!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10:02
姚枢
9 N1 U% @8 c' Y/ Q3 v) }3 ^4 @   ( ^8 y: J6 N4 L, y
1 O& z  s) m: j- e. n+ T
  (1201~1278) 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先世自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入居内地。少时学习勤奋。金朝末年,父姚渊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录事判官,徙家于许。1232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今北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1235年,皇子阔出统兵攻南宋,诏姚枢从杨惟中随军访求儒、道、释、医、卜等类人才。蒙古军陷德安(今湖北安陆),姚枢从俘虏中访得名儒赵复,力劝其北上讲学授徒,此后理学在北方传布渐广。姚枢从赵复处尽得程朱传注诸书,始攻习理学。1241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旋因与主管官员意见不合,弃官,隐居于辉州苏门(在今河南辉县北)。1250年,召姚枢至漠北访问治道,姚枢上书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军事,姚枢建议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后从忽必烈攻大理、鄂州(今湖北武汉),咨谋军中,屡谏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一代制度,任东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出为河南行省金事,入拜昭文馆大学士,终于翰林学士承旨职位。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10:04
元史—姚枢列传
8 F  g- O, d4 R8 w. J' I+ W  列传第四十五
: W. \3 }! p0 }5 a9 x1 f* m8 y8 u; V" z/ X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内翰宋九嘉识其有王佐略,杨惟中乃与之偕觐太宗。岁乙未,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坑之,枢力辨非诏书意,他日何以复命,乃蹙数人逃入篁竹中脱死。拔德安,得名儒赵复,始得程颐、硃熹之书。辛丑,赐金符,为燕京行台郎中。时牙鲁瓦赤行台,惟事货赂,以枢幕长,分及之。枢一切拒绝,因弃官去。携家来辉州,作家庙,别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惇颐等象,刊诸经,惠学者,读书鸣琴,若将终身。时许衡在魏,至辉,就录程、硃所注书以归,谓其徒曰:「曩所授受皆非,今始闻进学之序。」既而尽室依枢以居。
! {& y  X) ]  N  世祖在潜邸,遣赵璧召枢至,大喜,待以客礼。询及治道,乃为书数千言,首陈二帝三王之道,以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及救时之弊,为条三十,曰:「立省部,则庶政出一,纲举纪张,令不行于朝而变于夕。辟才行,举逸遗,慎铨选,汰职员,则不专世爵而人才出。班俸禄,则赃秽塞而公道开。定法津,审刑狱,则收生杀之权于朝,诸侯不得而专,丘山之罪不致苟免,毫发之过免罹极法,而冤抑有伸。设监司,明黜陟,则善良奸窳可得而举刺。阁征敛,则部族不横于诛求。简驿传,则州郡不困于需索。修学校,崇经术,旌节孝,以为育人才、厚风俗、美教化之基,使士不媮于文华。重农桑,宽赋税,省徭役,禁游惰,则民力纾,不趋于浮伪,且免习工技者岁加富溢,勤耕织者日就饥寒。肃军政,使田里不知行营往复之扰攘。周匮乏,恤鳏寡,使颠连无告者有养。布屯田以实边戍,通漕运以廪京都。停债负,则贾胡不得以子为母,破称贷之家。广储蓄、复常平以待凶荒,立平准以权物估,却利便以塞幸途,杜告讦以绝讼源。」各疏施张之方,其下本末兼该,细大不遗。世祖奇其才,动必召问,且使授世子经。( h1 v6 n! ?# R+ n; Q& t
  宪宗即位,诏凡军民在赤老温山南者,听世祖总之。世祖既奉诏,宴群下,罢酒将出,遣人止枢,问曰:「顷者诸臣皆贺,汝独默然,何耶?」对曰:「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赋之阜,有加汉地者乎?军民吾尽有之,天子何为?异时廷臣间之,必悔而见夺,不若惟持兵权,供亿之需取之有司,则势顺理安。」世祖曰:「虑所不及者。」乃以闻,宪宗从之。枢又请置屯田经略司于汴以图宋;置都运司于卫,转粟于河。宪宗大封同姓,敕世祖于南京、关中自择其一。枢曰:「南京河徙无常,土薄水浅,舄卤生之,不若关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陆海。」于是世祖愿有关中。
% m6 H4 a! C! g7 L& ~  壬子夏,从世祖征大理,至曲先脑兒之地。夜宴,枢陈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市不易肆事。明日,世祖据鞍呼曰:「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枢马上贺曰:「圣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幸,有国之福也。」明年,师及大理城,饬枢裂帛为旗,书止杀之令,分号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
) o, N. j& S3 t( v  Z! S: _4 J" T  丙辰,枢入见。或谗王府得中土心,宪宗遣阿蓝答兒大为钩考,置局关中,以百四十二条推集经略宣抚官吏,下及征商无遗,曰:「俟终局日,入此罪者惟刘黑马、史天泽以闻,余悉诛之。」世祖闻之不乐。枢曰:「帝,君也,兄也;大王为皇弟,臣也。事难与较,远将受祸。莫若尽王邸妃主自归朝廷,为久居谋,疑将自释。」及世祖见宪宗,皆泣下,竟不令有所白而止,因罢钩考局。
6 M5 G' N; q! z( X2 A! H+ v* U  世祖即位,立十道宣抚使,以枢使东平。既至郡,置劝农、检察二人以监之,推物力以均赋役,罢铁官。二年,拜太子太师。枢曰:「皇太子未立,安可先有太师?」以所受制还中书,事见《许衡传》。改大司农。枢奏曰:「在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仍袭封衍圣公,卒,其子与族人争求袭爵,讼之潜籓,帝时曰:'第往力学,俟有成德达才,我则官之。'又曲阜有太常雅乐,宪宗命东平守臣辇其歌工舞郎与乐色俎豆至日月山,帝亲临观,饬东平守臣,员阙充补,无辍肄习。且陛下闵圣贤之后《诗》、《书》不通,与凡庶等,既命洛士杨庸选孔、颜、孟三族诸孙俊秀者教之,乞真授庸教官,以成国家育材待聘风动四方之美。王镛炼习故实,宜令提举礼乐,使不致崩坏。」皆从之。诏赴中书议事,及讲定条格,且勉谕曰:「姚枢辞避台司,朕甚嘉焉。省中庶务,须赖一二老成同心图赞,其与尚书刘肃往尽乃心,其尚无隐。」及修条格成,与丞相史天泽奏之,帝深嘉纳。- c7 E9 y* j2 i2 V
  李璮谋叛,帝问:「卿料何如?」对曰:「使璮乘吾北征之衅,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帝曰:「今贼将安出?」对曰:「出下策。」初,帝尝论天下人材,及王文统,枢曰:「此人学术不纯,以游说干诸侯,他日必反。」至是,文统果因璮伏诛。0 x4 M+ D1 G1 c1 \% W
  四年,拜中书左丞,奏罢世侯,置牧守。或言中书政事大坏,帝怒,大臣罪且不测者,枢上言:* z  W, ]9 T, B4 r
  太祖开创,跨越前古,施治未遑。自后数朝,官盛刑滥,民困财殚。陛下天资仁圣,自昔在潜,听圣典,访老成,日讲治道。如邢州、河南、陕西,皆不治之甚者,为置安抚、经略、宣抚三使司。其法,选人以居职,颁俸以养廉,去污滥以清政,劝农桑以富民。不及三年,号称大治。诸路之民望陛下之拯己,如赤子之求母。先帝陟遐,国难并兴,天开圣人,缵承大统,即用历代遗制,内立省部,外设监司,自中统至今五六年间,外侮内叛继继不绝,然能使官离债负,民安赋役,府库粗实,仓廪粗完,钞法粗行,国用粗足,官吏迁转,政事更新,皆陛下克保祖宗之基、信用先王之法所致。今创始治道,正宜上答天心,下结民心,睦亲族以固本,建储副以重祚,定大臣以当国,开经筵以格心,修边备以防虞,蓄粮饷以待歉,立学校以育才,劝农桑以厚生。是可以光先烈,成帝德,遗子孙,流远誉。以陛下才略,行此有余。迩者伏闻聪听日烦,朝廷政令日改月异,如木始栽而复移,屋既架而复毁。远近臣民不胜战惧,惟恐大本一废,远业难成,为陛下之后忧,国家之重害。
6 |: h+ [9 Z/ k# n! j; a4 f3 w  帝怒为释。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其年,襄阳下,遂议取宋。枢奏如求大将,非右丞相安童、知枢密院伯颜不可。十一年,枢言:「陛下降不杀人之诏。伯颜济江,兵不逾时,西起蜀川,东薄海隅,降城三十,户逾百万,自古平南,未有如此之神捷者。今自夏徂秋,一城不降,皆由军官不思国之大计,不体陛下之深仁,利财剽杀所致。扬州、焦山、淮安,人殊死战,我虽克胜,所伤亦多。宋之不能为国审矣,而临安未肯轻下,好生恶死,人之常情,盖不敢也,惟惧吾招徠止杀之信不坚耳。宜申止杀之诏,使赏罚必立,恩信必行,圣虑不劳,军力不费矣。」又请禁宋鞭背、黥面及诸滥刑。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卒,年七十八,谥曰文献。) H% S; N. \4 n2 ~: C; N7 @
  枢天质含弘而仁恕,恭敏而俭勤,未尝疑人欺己。有负其德,亦不留怨。忧患之来,不见言色。有来即谋,必反复告之。
7 Q9 m. t: \) p; M& N' D  子炜,仕为平章政事;从子燧,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以文章大家知名,卒谥曰文。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10:24
注:
# ?) }: a  e; V, M+ D        姚枢一派推崇的“道”,同程朱所说的“天”、“理”是同义语。“理谓之道”,“道”即“理”;“理”出自“天”,“天”即“理”;“理”、“道”都是绝对的、离开事物独立存在的抽象(精神)实体,它主宰和派生万事万物,一切封建的礼教、制度都归天理支配,并永恒而至尊。“行中国之道”是儒生们的孜孜追求,“为中国之主”是蒙古贵族的迫切需要,二者一拍即合。姚枢治国平天下之“经”,除弊救世之“策”,实际上是他“以道事君”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与儒生们经常向忽必烈讲解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为君难”及由此引发的“修德、用贤、爱民”治本观点,《资治通鉴》、《贞观纪要》等为政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除了强调“帝王之学”外,姚枢还遵循朱熹“设学养士”的主张,上疏忽必烈“立学校以育才”,使皇子及庶人子弟都来接受教育。忽必烈采纳了姚枢的建议,在各路、府、州、县广设学校。与学校教育并起勃兴的,是各地书院活跃的讲学活动。由于他们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程朱理学的一套,蒙古统治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因此,学校与书院的迅速发展,不仅为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还使程朱理学在元代牢固确立了自己封建正统学说的地位。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10:26
程朱理学又称程朱学派,是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两学派的合体。二程是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洛学”;朱熹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讲学考亭,他的学派被称作“闽学”。所谓的“洛闽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宋代理学原本发源于北方,但随着宋廷的南迁,周(敦颐)程(颢、颐)之学的主要人物也大都流落江南;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自己完整的理学体系,但由于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因此,程朱理学在北方中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播。正是由于姚枢发现、保护并劝勉了赵复,又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及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子配食,请赵复为师,选俊秀有识者为道学生”(《宋元学案·鲁斋学案》),而自己“首受其学”(《洛学编》),才使北方中国开始知道了“程朱诸经”的存在,继而传播开来。为此,元太宗对姚枢“赐锦衣金符”,授“燕京行台郎中”(《元史·姚枢传》)。由此可见,姚枢作为北方中国程朱理学传播的先驱者之一,该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5-24 17:28
回复 18# 固始姚炳建
3 Z9 x7 v. N1 F; N  a( o9 N/ [, x9 A# a
上午与辉县姚屯的姚勇宗亲联系上了,让他与辉县宗亲联系一下,下周我去拜访。五月的郑州会议,他们没有接到通知,可惜了,错过一次交流的机会。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3-6-3 13:01
收集整理了一些枢燧姚氏的资料,供宗亲们参考:
) r- n1 w1 L7 o8 y0 S《寻河南浙江山东湖北江苏枢燧姚氏源流线索》
( b( O  v5 S6 |# ohttp://www.yaogens.cn/bbs/thread-10392-1-2.html
+ M7 p; Q/ }1 i! [; R4 |' Z/ Y8 }7 v* k' {% I/ B
《燧公所撰枢公传记《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 p7 d6 C& x  y0 }% e: s' {/ d& G  p3 s
http://www.yaogens.cn/bbs/thread-16190-1-2.html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6-4 16:17
雨中拜谒姚枢墓( l5 R( B. u2 t. y+ ~
) {6 t$ U5 Z0 \8 S
http://www.yaogens.com/bbs/thread-17995-1-1.html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6-13 08:21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13 08:23 编辑 / Z1 F" V$ K( q- }' l6 v
9 @" |$ X2 E0 ^- `
雨中拜谒姚枢墓  
2 G; E3 p5 @8 w- u2 ?' v# w: Z8 J+ g' {6 L4 c) z

$ z& v9 J9 E' T' b4 }  Z' X- Y                    在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之时,我忽然觉得河南省另一支姚姓名人——姚枢及姚隧公的研究尚处于空白,枢公遗迹保护得如何?枢公后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在河南姚姓中有多少枢公后裔?7 \6 {% C# C* Y; O0 R2 v7 A
                    郑州会议结束之后十多天里,我一直考虑要不要去一趟辉县,拜谒枢公墓,实地考察一下当地姚姓宗亲的源流及状况。毕竟离南阳还有五百多公里,而且又没有熟人。没有想到,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学谋宗亲和建中宗亲的大力支持,学谋宗亲在百忙中十分关注此事,让我联系洛阳石化的义宽宗亲同行。我在网上搜索辉县姚姓资料,发现了姚勇宗亲2006年留下的一个QQ号码,加了一下,还真联系上了,同是姚姓,热情的话更不用说了。
/ @# w! s6 X/ G5 i, j! [( s: }% \                     2013年5月28日终于成行。我与义宽宗亲分头坐班车,约定到辉县会合。义宽宗亲在洛阳石化工作,稍微近了点。我早上5点20分从内乡坐车,到郑州北站已经是12点半了,谁知郑州北站竟没有去辉县的班车。没有办法,只好去郑州中心站,来回耽搁了近两个小时。买了去辉县一点半的车,等车的间隙,在车站草草吃了碗热干面。在郑州还是晴朗的天,炽热难耐,与姚勇宗亲联系,不料辉县却是下雨,说是当天上不了山。
! q# q( X8 B; c                     车到辉县已经是下午四点,虽然天公不作美,仍然在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然而,义宽宗亲与姚勇宗亲早就谈得热火朝天了。顺便介绍一下,姚勇宗亲是辉县太阳石纺织公司的副总,十分热心姚姓事业。姚勇宗亲带车到车站接我,一块儿先去拜谒姚枢墓。
" k$ x- t6 `8 c- k  [1 f7 E                     姚枢墓位于辉县市县城北关北环路上。据传,在辉县的城北有一座山叫韭山,山似雄鹰展翅的模样,山后是绵延的太行群峰,山前是广袤的华北平原,1280年,姚枢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就选择了这里作为他最后的归宿。元世祖忽必烈还给他加封了许多美名,陵墓很是排场,还派大小官人专门为他守墓。目前枢公墓左侧为大官庄、右侧为小官庄,均是当年守墓人的后代。
2 r/ }! ^) {" N0 K5 R! k$ }                   上世纪70年代,姚枢墓还是一片郁郁苍苍,翠柏掩映,墓前的石马石羊整齐地排列在墓道的两侧。可是后来,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大,姚枢墓被湮没在了钢筋水泥之中,以至于后来,当城建部门测绘县城的北环路时,完全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当姚枢墓赫然惊现于北环路正中央的时候,有关部门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它!所以,马路上的车辆只从一边经过,而另一边则围绕着姚枢墓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 c/ B* |. w8 l  J                    在辉县北环路的正中央,躺着一个历史伟人,一个政治家,一个理学家!这里曾经是荒无人烟的郊野,这里没有耕田时,他已躺在这里!这里没有马路时,他也躺在这里!这里没有楼房时,他还躺在这里!有人盗窃了他的珍宝,他没有吱声!有人用去了他守墓的雕像,他也没有吱声!有人在他的周围堆满了垃圾,他沉默不语!当现代文明的隆隆车辆从他身上疾速碾过的时候他还能沉默吗?
, ~! ?; g  Y1 `$ L& ^; Y1 ?$ `                     2006年燧公墓被毁时,辉县姚屯村的姚勇宗亲曾经给当时的辉县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据实反映情况,然而,八年过去了,面貌依旧。辉煌县时文物局局长张有新同志经过实地考察,并翻阅了大量资料,大声疾呼:“当年,辉县在开通文昌路时,省级文物共城遗址被开膛破肚,文昌路纵向穿城而过,使得残留不多的南城墙瞬间化为乌有。可笑的是,2006年3月,共城遗址晋升为国家级文物,这是辉县人取得的成就,可是这种成就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为共城遗址庆幸呢?还是该为其悲哀?”  D% n/ b% G. U0 Y' R; H- \% r
                  “姚燧墓已经不见踪迹了。然而,姚枢墓还在,虽然已经被垃圾所包围!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它将许多远去的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呈现给世人,它是弥足珍贵的,如果失去,将永无再生的可能!而且,文物的巨大价值还远不如此!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啊!”4 ~3 ]0 \1 S1 z- ]+ d
                  2006年3月,枢公和炜公墓前还有两通石碑,“大元姚文献公(枢公谥号)之墓、大元姚文忠公(炜公谥号)之墓”,碑文依稀可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躺着兄弟两人,虽然可笑,毕竟还有实物。然而,八年后的今天,炜公墓碑已经不知去向,炜公墓早已开裂,尸骨裸露路旁。作为姚姓后人,看了真让人寒心!
. c! p7 Z+ G2 f% C# O- d' v$ F- ]                  雨越下越大,是老天在为枢公、炜公哭泣?还是先人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不得而知。
% l2 S6 V7 P( E/ h1 X6 o                  姚姓后人的心在滴血!
6 F2 p& h' l+ x2 O5 S  f                  辉县自古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许许多多的名人曾隐居于此,齐王田建、孙登、竹林七贤、曹魏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曹芳、理学大师邵雍等等。他们或者为了避乱,或者为了求得安闲,总之,他们选择了辉县。所以,辉县的文物之多让人有些熟视无睹了,以至于竟然暴殄天物!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