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庐陵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1
标题: 庐陵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本帖最后由 姚义兴 于 2013-2-16 11:59 编辑 , C/ \1 O- M& r) v+ e
! U5 _% Y. q! Y0 }7 f+ \庐陵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 i0 y# w! v' N- l& D* b: V" u9 [0 q% X姚义兴
提要 江西与湖南山水相依,自古人员经济往来密切。东汉以前,今江西省萍乡市的湘东、莲花县(部分)、吉安市安福县境内的古安成县,曾为长沙郡属地。在姓氏人口中,安福刘姓为该县第一大姓,约占全县人口的1/4,历有“刘半县”之称,究其来源,多出于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
五代后,江西人口,尤其是与湖南接壤的江西庐陵人口,又大量的向湖南诸县迁徙。宋末元初,明末清初,“庐陵”填湖广的规模达到了高潮。以湖南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县新化县为例,现今全县130万人中95%以上的姓氏都是从江西庐陵的泰和县迁来的,令人惊叹。因此,现今江西、湖南人互称“老俵”。而迁徙湖广的江西人,住了若干代后,又有不少人辗转迁往四川,构成了今天四川人的主体。在封建时代的这种大规模、大范围、持续千年的人口迁徙,创造了人类迁徙史的奇迹。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作者试图提供一些江西庐陵人口向湖南、湖北、四川诸省的迁徙史料,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封建时代南中国各省人口迁徙而带来的经济文化的渗透、互动、互补的关系。
主题词 填实 庐陵 湖广 四川
一、庐陵填湖广
清代安福人在《吉安人物记略 》中说:"吉安,古庐陵也。颜真卿、余靖、黄庭坚所宦地。南接赣江,北竟淦水,东控临江,西引长沙,环地几二千里。据江上游,咽喉荆广,唇齿淮浙。"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现辖吉安、青原、安福、吉水、泰和、永丰、永新、遂川、井冈山等13个县(市)区,古称庐陵,宋以后为吉州、吉安府。
庐陵,自古有“吴头楚尾”之称,翻越罗霄山脉,便进入湖南,与之接壤的边界线达数百公里。东汉以前的安福等县就属于长沙。因此,赣湘两省的人口迁移,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次,庐陵所属各县,开发较早,人口众多。以安福县为例,从宋嘉泰迄于晚清,人口均在50万人以上。“故家楚尾临三湘,粗有隙地麻与桑”。土地高度垦复,生存空间减少,居民不得不外迁谋生,故而出现“庐陵老俵一把伞,走到湖南当老板”的民谣。再次,元末明初,两湖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拉锯厮杀的主要战场,社会动荡,人口锐减。例如,湖南湘潭人口由元时的10万人,骤降至2.5万人。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今天湖南、湖北还流传“洪武开坎”的传说。作为位于赣西的庐陵诸县更是首当其冲。这可能就是“解手”之类俗语传说的历史基础吧。据考,今天湖南刘姓的60%来自于安福、吉安、泰和诸县。
以偏远的湖南邵阳地区为例,明代从吉安府迁入该地的姓氏达104个,其中来自泰和县的48个,庐陵县29个,安福县19个,吉水县8个。他们之中有不少进入境内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任土官,有的系卫所、营汛官兵,有的从事农耕,为维护其社会地位,宣扬同姓、同宗、同籍、同祖,采取联宗序谱以联络苗、侗、瑶族中的某些上层人士和有识之士及“业儒”。有些少数民族人士,在编序族谱、家谱时,也称本姓的祖先乃吉安府人氏。
这些从不同朝代从庐陵迁徙湖南的移民,将深厚的庐陵文化传统带至所居地,为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后裔,有的成为叱咤风云的伟人,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后续)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2
1) 湖湘名人的庐陵祖籍0 T3 a/ y+ L8 ~' o! B+ c3 s
毛泽东祖源吉水始末8 _; p& j, N, l# @- N
江西、湖南向有“老俵”通谊,决非偶然。
. M% \$ d6 P+ t 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曾浴血江西,上井冈、打吉安,建都瑞金。毛泽东、毛泽覃先后娶永新女杰贺子珍、贺怡姐妹为妻,除了“革命加恋爱”外,也许还有其深远的人文渊源——他们的祖籍就在江西吉水县。
D+ h. n4 }0 ~+ y8 ~ 毛氏家族自古多俊才。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郑为毛国诸侯——毛伯,从此,毛伯子孙遂以封地“毛”为姓。毛氏后裔自称为“西河堂”族派。至宋代,“西河堂”毛氏有一派迁居浙江衢州,其中出了个人物叫毛让,官居工部尚书。他的儿子叫毛休,在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任太守,便把全家迁居吉水龙城(今吉安市吉水县八都)入籍。
: x. `% f" [3 z2 s& o* W& X* L" _- r 元朝末年,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在推翻元朝统治之际,进入群雄纷争的高峰期。刀兵对垒,烽烟弥漫,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避乱逃难的贫苦百姓潮水般地涌入云南。其实,云南不尽如意,滇南和滇西南烟瘴瘟疫横行,去者十之八九还在边缘地带便莫名其妙地丧生,使人闻风丧胆;滇中和滇东北是元之一隅,梁王统治区,而且战火刚熄,余烟袅袅,惟有原大理国势力范围是一片净土。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人毛太华(1346年)、蔡长甫、戴友伦及安福县郭会、李某五人结伴离开江西,与其他逃难人群一样前往云南。但他们与众不同,有文化、明事理、识时务、善于分析形势,权衡利弊,经过缜密考虑,作出明智抉择,确定去大理。
' _5 T; f5 `$ d! A1 g: ^9 l 毛太华等人避乱西迁路线大致是,从江西吉水出发,由萍乡入湖南,过吉首进入贵州,再经娄山关、桐梓、赤水到四川宜宾,走上官商大道,已历时两三年。他们从西昌盐源进入茶马古道,随同驮运锅盐、布匹、日用百货前往滇西北的马帮来到川滇交界的马喇长官司与华荣庄(今属华坪县)之间的那马箐遭山寇拦劫。恰逢云南行省右丞(从二品)高斌祥率兵出巡赶到,击溃山寇,救出毛太华等人和马帮,并将他们带到北胜世守署小吉都兵寨。高斌祥在与毛太华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从祖籍地(吉安县清水井冈村)来的同乡近邻,格外亲热,而高府正处于兴旺繁盛、春风得意之时,正在招贤纳士,用人之际,遂奉毛太华为座上宾,说服他们在北胜落脚。毛太华等人遇难呈祥,转危为安,对高斌祥感激不已,成为高府的得力帮手。 ' J1 @/ d z. p+ a% c A3 N( g
永胜(时称北胜)是四川内地进入滇西北和滇西的咽喉,是滇西北的交通枢纽、民族大迁徙的走廊,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都有重兵镇守,作为与朝廷、吐蕃争夺盐池(四川盐源)的军事前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北胜称善巨郡,郡守高方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有功,高氏即为大理国重臣,其后裔世袭领地,统治该区域长达800多年。: J! S M/ j) J6 S2 N
洪武十五年三月,征滇明军平定滇西北,明军主帅傅友德第一次进北胜,毛太华以受世守高氏器重的有利条件,配合明军先锋王佐劝服高氏带领率章、子等土酋内附,化干戈为玉帛,兵不血刃,为明军平定滇西北立了功,并依王佐之说,应募就地从军,成为明军主力撤走后留守北胜的军士之一。洪武十六年(1383年)夏,蒙化、邓川、巨津等州土酋复叛,傅友德与部将郭英率兵平乱,攻克原元右丞普彦笃与土酋平章高生凭险据守的松川佛光寨。高生逃往北胜。傅友德、郭英率兵从金江古渡第二次进北胜,追击高生。毛太华凭借在北胜生活多年,熟悉军事地理,配合傅友德、郭英擒获高生。朝廷改土设流,降北胜府为北胜州,设流官知州。毛太华晋升为百户长,参与首任流官知州陶勤兴建北胜州土城(此土城毁于正德十年即1515年大地震,现为国家级地震遗址)。洪武十九年(1386年),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奉朝廷之命,实施屯垦,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在程海之南的凤羽山麓屯垦,此地即以毛姓命名为毛家湾。 ~- _" C! }# s& v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首任澜沧卫军民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兵和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构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毛太华率本百户军民参加规模空前的筑城工程并立下军功。
& a7 x( ^+ h' E 洪武十年(1377年),由北胜府知府高斌祥夫妇主婚,毛太华与土著施蛮女王氏缔结良缘,安家落户。翌年(1378年)生长子毛清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生次子毛清二;洪武十七年(1384年),生毛清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毛太华生毛清四。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庚辰,实际是建文二年。毛太华与同乡蔡长甫以军功奉调内迁。这次奉调内迁,是属中国历史上由朝廷主持的人口大迁移活动,即民间所说的“江西填湖广”。毛太华内迁时55岁,妻王氏46岁,长子清一22岁,次子清二20岁,三子清三16岁,四子清四7岁。毛太华携妻和长子、四子内迁,成为韶山毛氏之始祖;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成为永胜毛氏之始祖。
$ r* X2 t& s( b# e1 l# X. E+ S) l 2005年底统计,永胜毛氏共计4000余人,其中清二后裔达3259人。主要分布在毛家湾、朵果、河口毛家村,三川镇翁彭毛家村,清河毛家井、西湖毛家湾、中州以及期纳、涛源等乡镇。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3
刘少奇祖籍新发现1 ~+ e" o5 o; U& d7 F% [8 r' x# {
纂修于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的湖南宁乡花明楼《南塘刘氏族谱》载,刘少奇同志属宁乡南塘刘氏昭房光裕支派。谱之首载有《初修源流图说》:“吾族世居吴西吉水,汉唐以来,代多名宦。阅有明中叶时显公、喻孺人夫妇随长子长庚名宝者,出宰楚之资阳(今益阳)。解组后,公同夙慕湘滨沩麓之间秀毓灵钟,乃率其子宝、楠、思暨孙邦益、邦义、邦礼等卜筑宁邑南乡……”。! G5 `7 K# I, T( D. f" h* N- z
谱中这段文字,明白地点明了宁乡南塘刘氏的始迁地、始迁祖名及迁徙时间、迁徙原因和迁徙人物等情况。但宁乡南塘刘氏迁于江西吉水何地,谱中未有说明。
( v3 \( F2 t6 w$ R2 {7 g: [$ i- K# [ 江西吉安市新近出版了《吉安地区刘氏村族志》,在这部百余万字的志书之首,刊载了湖南学者刘志盛、刘桂南、刘魁梧的大作《湖南宁乡南塘刘氏源流考》(湖南部分),他们在编著《中华刘氏族谱考述》时,特意对湖南宁乡南塘刘氏族谱进行了研究考证。因为,该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一支的族谱。该谱以刘时显为始祖,时显之下,历代连续至今,记载详明。但是时显之祖居赣地等情况均无记载。为了弄清刘时显的先祖,以便疏通源流,理顺世系,他们先后多次往返于江西吉水县、宁乡花明楼之间,在吉水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吉水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终于在吉水县枫江镇钟家塘村刘家等地找到了答案。6 r; Z" l$ \ u. J; m& H
新发现的枫江镇南岭《粉溪刘氏重修族谱》记载:“时显,行更三,庆连公次子,字柏引,出外,世系不能悉载。”- I7 v6 H( h* p' l
至此,湘赣两地刘氏中断了近500年的家族历史得以重续。经对宁乡、吉水两地刘氏族谱考核对照,推算出刘时显当在明中叶时,即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江西吉水枫江南岭粉溪迁楚。
6 w0 j b) i3 u 据新修的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中的“昭房光裕支派线图”标示,刘少奇属刘时显大儿子刘宝的裔孙,为刘时显的第10代孙。刘少奇的祖父刘端庄,父亲刘方大、母鲁氏。刘少奇为刘方大的第四子,名绍选,字谓璜,后改名少奇。
/ ]) q/ f" a$ y7 u 彭德怀祖籍亦是吉水。
7 _; t' i0 o6 h: t: ^0 @ 湖南双峰县龙田乡《九溪彭氏家谱》记载,九溪彭氏始祖叫彭景祥,于元至正三年(1343),从江西吉水迁湖南双峰县龙田拓塘。彭德怀是九溪彭氏的第20代裔孙。清康熙年间,彭德怀第14世祖彭忠遂,又从双峰县迁往湘潭县斑竹塘(今湘潭市乌石冲)。
$ T' |0 s- ?5 w, Q% G: O$ C2 q+ K 除了上述3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及革命家祖籍庐陵外,历代不少湖湘名人的祖籍也源于庐陵。
& I+ Z- f1 V5 \3 @8 R: r# v7 s 湖南益阳周氏为江西省安福蜜湖周氏的后裔。安福蜜湖周氏,为三国名将周瑜的第二子周胤的后裔。关于周瑜的后裔,陈寿《三国志》做了介绍:“瑜生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 k5 x. }& W! k# r) \5 Q2 c9 U
庐陵郡,郡县同名。包括庐陵、安福、泰和等8个县。新近发现的《蜜湖周氏族谱》中载:周胤忠正不阿,因言忤主,被贬庐陵郡。公元239年,诸葛瑾上书为其鸣不平,孙权召还。但周胤不赴召,策小驴,沿赣江支流泸水寻胜,在庐陵郡平都县(今在安福县)蜜湖结茅定居。死后葬蜜湖之北的小台山,为庐陵周氏始祖。
6 G% ?- _( J! J7 V* i q 蜜湖周氏自晋以来,瓜瓞繁衍,人才辈出。从周胤7世孙周淑孟开始,蜜湖周氏分徙庐陵、吉水等地。宋庆元元年(1195),宋相周必大致仕后,“造安邑(安福),访蜜湖,谒祖庙祖坟”,并为《蜜湖周氏族谱》作序题诗:“谱牒每忧沦丧乱,祀田常恐废春秋。”
) o$ H3 u. c) Y$ m+ D 到了明代,周必大第七代孙周兴泰又从吉州徙湖南省宁乡县梨树乡。为使子孙不忘先祖,周兴泰在宁乡周氏宗祠写下“平园泽世,梨树家声”的对联。“平园”即周必大的号“平园叟”。2 q7 l3 L9 B. A: l; R; L0 [
梨树周氏在宁乡繁衍若干代后,又分徙湖南益阳,其后裔出了周扬、周谷城、周立波等名人并远播港、澳、台及海外。另据湖南道县周文华先生所办的“濂溪公周氏族谱网”站介绍,道县周敦颐家族也属周胤之后。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3
太原王氏,是中国王氏最大的宗派。唐朝末年,有个叫王该的,从山西太原迁徙江西安福连岭定居,其子孙,经千年繁衍,现分布长江以南8个省,人口达百万人之多,其中,包括湖南境内的王氏。
8 e4 w2 L: f" ^) Z2 X7 g E 据199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由达良所撰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载,长者王该之子王余的第4代王邰,五代十国时为南唐相,尽忠王室,以恢复为已任,拜平章军国事。王邰之子王惟德,名怀相,南唐时官上卿之职。王怀相次子赞,号静逸处士,辞官归隐。王赞的后裔传到元明之际有王礼安,为王该第20代孙,亦即王赞第14代孙。王礼安之子王贵,明洪武时(1368~1398),任北直隶辽东指挥使。永乐二年(1401),王贵与其子辅,征云南,屯田长沙卫。王辅,字翼卿,号弼公,永乐时,袭职长沙卫指挥使,征云南有功,授怀远将军。永乐四年(1403),明成祖下诏屯田,王辅奉旨屯长沙卫中舍,即今湖南宁乡铜瓦桥。王辅的子孙后代,遂留居于此。再也没有迁回安福故乡。这个王氏家族,后来便繁衍成著名的宁乡铜瓦桥王氏。他们奉王贵为本支开基始祖,王辅为二世祖。至14代,出了个著名学者王九溪先生。王文清(1689~1779),字延鉴,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初任湖南九溪卫教授,故人称“九溪先生”。累官至御史。回湘后,出任著名的岳麓书院山长,达14年之久。培养了大批门人弟子,被尊为湘学承先启后的泰斗,传见《清史列传》,名闻全国。还有一支为湘潭南湖泉冲王氏,始迁祖为王辅泰,为王该后裔,亦曾讲学于岳麓书院。其子孙衍于湖北、广东、福建、贵州等地。/ L0 b% ~! i& `- G& L) Q/ h
庐陵邓氏,出自于河南南阳邓州新野。其远祖是辅佐汉光武中兴的云台第一元勋邓禹。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先祖就是从庐陵迁四川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有述。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间(881~888),邓禹的后裔邓璠,字韫玉,到江西宜春任刺史,遭黄巢之乱,遂留居宜春白芒(今属江西分宜县)。过了6世,有叫邓梅魁的,从白芒徙邻县安福的瓜畲定居,这时是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的事。之后,安福县瓜畲邓氏分徙庐陵各县。至明初,邓小平的先祖邓鹤轩又从庐陵徙居四川广安县,此是后话。元末明初,安福瓜畲邓家的邓铎,又迁湖南新化县城,若干代后,又分徙离县城20里的梓木冲。至清朝中叶,梓木冲邓氏出了不少读书人,首推著名的古籍整理家邓显鹤。新化县邓氏后代又分徙,分布在今新邵县的塘茅冲、塘口、冷水江市、宁乡县的蓝田坪、香山冲、磨子潭等地。6 v0 y& ^% B) {
刘建绪,字恢先,湖南醴陵人。曾任民国陆将上将、福建省政府主席、第四路军指挥等职。其祖籍是江西安福笪桥,为晋安成(今安福)太守刘遐之后,其始祖母为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魏华存)。民国36年(1947),由刘建绪资助,在湖南长沙设立《笪桥刘氏总谱》谱局,修撰赣湘两省笪桥刘氏族谱,刘建绪亲为作序。此外,新宁县砖屋刘氏,始祖刘彦仁,自安福迁该县油头村,晚清两广总督刘长佑系其裔孙。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4
人所共知,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祖籍湖南湘潭。而湘潭马氏出于何处,却很少人知道。据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的江西永新县《溪冈马氏重修宦谱》载,溪冈马氏由“姓氏马之得姓昉于赵奢,奢固伯益之苗裔马之后,扶风为最著。扶风十九郎而黄金巷(地在江西南昌市——笔者注)十一传后而永新,而谱首马子仪公者,以子仪始家永新也”。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五世马成中出生在一个前有一条小溪,后有一座三台风仙境环绕的小山村,故又称为溪冈(今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马家村),居民亦称为溪冈马氏。马成中人幼年到壮年都生活在溪冈,因基址有限难于容处,举家前往湖南省安仁县经商。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马成中毅然弃商从戎,参加了朱元璋所部,身经百战曾立下赫赫战功,为朱元璋一名爱将。公元1392年,与陈友谅部(元军)激战,殁于军中,葬于长沙,终年57岁。于是其子马光佑携母从长沙逆水行舟千余里,在湖南湘潭县马家堰乡寺门前上岸 ,“筑屋以居,买田以膳”。今嗣孙遍布湘潭、衡山、衡东、株州等县,人口达7万人之多,这一支派马姓,总称为湖田马氏。1919年,马鹤凌先生出生于湘潭县马家堰乡,1950年,其子马英九先生出生于香港,1951年举家赴台湾。9 S) Z' k9 r2 G; K( `! p
为了联宗续谱,江西永新溪冈马氏派出代表,与湖南湘潭湖田马氏族谱进行核对,反复论证,终于在《湖田马氏一修族谱》中,发现湖田马氏1世马成中,就是江西永新溪冈马氏5世。依此类推,溪冈马氏1世马子仪、5世马成中、6世马光佑、21世马鹤凌,22世马英九,生在香港,长在台湾,根在永新。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5
2) 湘西土家族源流之一竟来自庐陵
+ t ~& c, C" T 彭氏是庐陵大姓,自古状元、宰相、将军接踵相传。$ K8 \' V' @% ]
在湘西土家族聚居的永顺、保靖地区,庐陵彭氏自唐末五代迄于清初的9个王朝近千年中,代代相承,做了30余代土司,是名符其实的“湘西王”。
* c2 \/ N+ X) H6 A( _/ O, K$ j& j “夹岸银涛报白练,凌霄铜柱凛千秋”。; h# M- s6 G. i6 l( G
湘西永顺县王村,有一座雄壮的纪念亭。亭中竖立一根直径40厘米,高400厘米,棱形八面,重5000余斤的镌文铜柱,铸造于后晋天福五年(939)。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0 S5 X5 z$ p; a7 i
细读铜柱铭文,庐陵彭氏至湖南开拓湘西的重要史实历历在目。9 k2 L2 R8 @: B$ x% R+ {! q* t5 f
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军攻掠庐陵各地。居住在庐陵山口(今属吉水县)的彭玕、彭瑊兄弟招兵买马,以捍乡里。后与高安人钟传一起,同拒叛乱的吴王杨行密。钟传奏封彭瑊为吉州刺史。不久,彭瑊将刺史之职奏让给其兄彭玕,自己到湖南结交楚王马殷,以拒黄巢。马殷将溪洲(今湘西永顺、保靖、龙山一带)交与彭瑊经营。后来,吉州刺史彭玕被杨行密击败,使率其部属及庐陵百艺工匠千余人,归附楚王马殷。彭玕将女儿嫁与马殷的儿子文昭王马希范为妻。
/ t; _$ }3 @. M# @" c- \ 于是,庐陵彭氏势力在楚王马殷的支持下,进入了湘西土家族聚居区“五溪”,即酉水、辰河、巫水、武溪、沅水流域,遭到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的顽强抵抗。于是,彭瑊采取恩威并用的手段,杀了吴著冲,从而使湘西土家族聚居区长期处于来自庐陵的彭氏的直接统治之下。5 _/ H3 [5 d w$ d
彭瑊杀了吴著冲,征服五溪诸蛮后,当了溪洲刺史。彭瑊死后,梁开平四年(910),他的儿子彭仕愁继位。楚王马殷将保靖、永顺等湘西诸县归彭仕愁拥有,并封他为南北两江都誓主(盟主),当上了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皇帝。
7 t0 D- t9 [. d) H# v" F& V 彭仕愁当了30多年的溪洲刺史,势力逐渐强大,加上又得到邻近蛮酋的拥戴,开始向外扩张。8 H F+ {! a# _6 I9 Z& y0 k
晋天福四年(939),彭仕愁率领湘西诸蛮,进攻辰州、醴州等地,结果被马希范击败。彭仕愁无奈,指派他的儿子彭师杲求和。马希范出于姻戚关系,又清醒认识到来自江西庐陵的彭氏在湘西的势力存在,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于是,在永顺会溪坪立了一根重5000多斤的铜柱,将盟约刻在铜柱上:“尔能恭顺, 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可为供赡;本州士兵,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2 y, P6 C9 }% w6 c% W
会溪坪立柱之后,彭仕愁为了巩固他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的世袭统治,将他的两个儿子,分管永顺、保靖等地。长子彭师裕,成了永顺土司之祖,次子彭师杲,成了保靖土司之祖。
4 G6 ?) \! o, p" H T 永顺土司,从彭师裕到彭肇槐止,承袭了32代。保靖土司,从彭师杲到彭御彬止,承袭了37代。本是汉族的来自江西的庐陵彭氏及其随从人员,进入湘西时,虽不是土家族,但在近千余年漫长的岁月里,受到湘西土家族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长期影响,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成为今天土家族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将当时先进的庐陵汉族文化与科学技术带到了当时落后的湘西,致使当地社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
1 t6 C \/ a3 z- U9 ^ 值得一提的是,庐陵彭氏在湘西的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于清雍正七年(1729),响应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率子孙又回到了睽违近千年的庐陵故乡定居。为此,雍正皇帝大为褒奖,封为参将,赐世袭拖沙喇哈番之职,并赏银1万辆,作为回庐陵祖籍定居之资。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6
贵州穿青族亦来自庐陵' _- I9 P7 q/ }: s, A
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穿青人现分布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数约六十七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 _3 Z% G& ` g3 M7 I) z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 。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来称呼的;所以称为“里民子”,是因为他们先民与早期“里人”(亦泛称“僚”)有关,这是就其历史源流来称呼的;所以称为“穿青”,是从“衣尚青”而得名,这是以其服色特点来称呼的。这几种称呼先是他称,进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们的自称。3 f& y4 F% b; N i% M* m
据贵州穿青人口传和家谱记载,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的,他们的祖先是明洪武七年(1374)来到贵州的。4 [# X* p8 o, j8 y3 ~) g+ x! Z
贵州省民委曾于1982年组成由毕节、安顺、六盘水地区的织金、纳雍、大方、清镇、六枝、盘县、水城等县民族识别办公室的同志参加的调查组前往江西及吉安地区进行调查。 # @5 X, F) {$ x5 K0 x0 L3 N' u
调查工作从1982年10月开始至12月,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涉及14个县市、26个村寨、查阅地方志书26部、族谱14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7次,共搜集调查材料62份。初步查清了穿青人与江西的历史联系,对穿青人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 U& ]& R+ {2 s" ~0 L 吉安自古就有各种氏族或民族杂居,这些杂居人群,有很多因参与当时反抗统治者的造反,失败后就被徙往他方。特别是在元末的反元复宋和清初的反清复明斗争中,吉安人民常聚义兴师,与官兵对抗,这些斗争大多数被统治者镇压下去了,反动统治阶级采取大量撵走反民的政策,很多人都被撵出了江西,其中就有不少人被撵往云南、贵州。 * t: V* k" t8 _7 b' l2 S
据江西地方志书记载,江西古代民族居住面广,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继历史上较早的“三苗’’和“百越民族”之后,又出现有“土夷”、“土人”、“山人”、“峒”、“畲人”、“徭人”、“蛮人”、“獠人”。“棚民”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对“土人”、“山人”、“峒人”这几个民族的情况记载较多。《吉安府志》卷一、二、三、十五“产物、地理、古迹”载;“坐孥草,永丰县秋田出,六月开紫花结实,土人采之以治打扑伤”。 “泰和山、王山,在县东八十里……而土人名此山者犹匡山、王山、子瑶山云”。“金牛泉,在府城焕文门外金牛寺下,……且谓土人名灰汁为金,故名金井”。 * |* w. B* e. i+ X! P1 i- }
《万载县志》“古迹”载:“鄂王岳飞土城,在县城北三十里,三百丘,俗称土城里,接三百丘。土城相传飞征扬公道驻此,灭土冠高蔡阳等,遗址犹存”。“武功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黎原明万历甲戌守备邓子龙追贼李大奎、杨青山至此破之,土人名峡曰破城,又曰武功”。
7 H! c3 ?7 h' G9 z5 r 《莲花厅志》“产物”载:“甜瓜,一名熟瓜,土人用着凉水黄瓜,蕨产山中,茎可食,土人取根作粉。布谷,土人呼为催耕鸟,又名催工鸟”。“西入山里日符溪寨,在九都,元季土寇立寨山上,明初叛服。不常,居民患之,千户喻茂破其寨”。“七一峰隘,砻西乡,昔土人樵采峰上,常有拾得古剑者……”“界下山隘,元时土寇立寨于此”。“界头岭隘,土人立有城隍庙,故又曰:城隍庙。
3 S' [: B4 w- Q/ a8 p+ d1 K- b 穿青人是一个勤于农耕、善于田歌相答的民族。他们辗转贵州,开垦田园,立家创业,生产力有了提高,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6
二、湖广填四川7 z* h- l" T6 I) r/ A0 E* t
金戈铁马、血风腥雨的宋末元初,天府之国经历了一次大战乱。这场残酷的战争断续经历了50年之久,70~80%的四川土著居民在战乱中毁灭了,余下的20~30%的土著居民,又在元、明末年的两次大乱中伤亡惨重,所剩无几。因此,现今的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土著,而是“移民填四川”的后代。/ F9 G1 T) S, u' h- Y; D
例如,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率起义军三进四川,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清政府的“清剿”、义军的“反围剿”在四川大地上拉锯式地惨烈进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将领内部之间的互相争夺厮杀。还有吴三桂反清部队与清军的血战等。这些战乱持续达30余年,四川人民遭受了一次次的屠杀。
7 X+ _/ g7 J8 H$ `+ z! @ 关于屠川惨状,郭沫若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话虽有夸张,但当时,四川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伤亡人数确是惊人的。" b# Y; @/ Q, W* A3 v2 I8 Y8 o+ o
由于战争、瘟疫、灾害,四川人口锐减。明万历元年(1578),四川人口310万人,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陡减至50万人,竟比不上江西庐陵一个县的人口。康熙初年,入蜀赴任的巡抚张德地,溯长江,“船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以至成都,只见“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成都无法驻守,官员只好移驻保宁(今四川阆中县)。
# f' A4 A1 _& g6 ~) D 在封建年代,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因此,清朝皇帝与前朝皇帝一样,在平定四川战乱以后,积极鼓励外省移民进川,移民垦荒三五年免交赋税,而当时江西赋税特别重,这就调动了移民的迁徙积极性。此外,还进行强制性的捆绑移民,因此出现了诸如“解手”之类的历史俗语。清朝的这次大移民,持续了一百多年,从四川省外涌入了大量劳动生力军,又因政府鼓励生育,人口回升很快。康熙六十一年(1722),四川人口从50万人的谷底,增至285万人。乾隆十四年(1874),又增至778万人。到晚清、民国时达数千万人。上世纪70年代后,虽进行计划生育,但四川人口最高峰曾达到1亿多人。0 O$ R. z% v' v' v$ j2 E( N
在这些移民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人,人数达100多万人。当时的湖北、湖南是一个省(包括广西、广东的一部分),称为“湖广省”。故民间称这次进川大移民为“湖广填四川”。而湖广居民又大多是从江西迁入的,所以,民间又在“湖广填四川”的前面加了一句“江西填湖广”的话。
, ~9 H( N+ }# b, g$ r) m 考今湖北、湖南人的原籍,90%来自外省。而在外省移民中,江西又占90%,“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湖广人的来历,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 Z/ W) U' D- } ?. u: B 江西庐陵人除官府组织或个人自发直接上四川外,还有做官入川的,如邓小平的先祖邓鹤轩,于明洪武时至川做官,而定居广安(参阅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但多是辗转湖广,若干代后再上四川的,这就是所谓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的来历。
4 G8 h3 _+ V" W 修于民国时期的四川《宗氏族谱·序》说:“吾宗氏先祖以来,原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分派,迁居湖北黄州府之麻城孝感,住高水井历九代矣。于大明洪武初年,平红巾乱,恢复四川,奉旨填实。”从此段文字可知四川宗氏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湖北麻城孝感之籍算是过籍,最终定居于四川。
' ~/ [. ~" f, O) R. t. Q8 j$ t 4) 原籍庐陵,过籍湖南,定居四川的中国名人
3 p9 |+ ?' N) d, l$ `7 Y 据四川省区域史学者孙绍芬女士所著《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一书介绍,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家主席杨尚昆祖籍均为庐陵。% r: }* U ]0 J* C
世人皆知李鹏总理是四川高县庆符镇人,为庆符东门李氏。而庆符东门李氏,又出自于湖北麻城。湖北麻城李氏又源于哪里呢?纂修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麻城县李氏家谱》中,收有明万历八年(1580)庚辰秋八月作的《麻城县李氏家谱序》:“……李氏先世,派出唐太宗第七子庐陵王之后,宋金之乱,有季八公者,自江西迁至麻城,至提领公生八子而族分焉。”该谱记载麻城李氏的江西始祖为“唐太宗第七子庐陵王(即李恽)分封江西而遗其后也。”至宋金之乱时,季八公“提兵避于麻城”。谱中所称“季八公”者,即为湖北麻城李氏始祖。麻城李氏传至十世,有叫李浩,字朝翰的,又从麻城迁到四川高县庆符镇定居。李鹏即为李朝翰的第15代裔孙。
8 J6 G3 _$ ]& Y8 N, ^7 u G& V0 { 已故国家主席杨尚昆,是四川潼南县双江镇人氏。关于他的祖籍,《杨尚昆回忆录》是这样说的:“双江镇杨氏是从哪个省移来的……据记载,我们这一族的远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南宋末年,曾在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当县令。第二年宋亡,不能归籍,就在湖南辰溪县定居。康熙三十五年(1696),杨文秀的后裔光基辈的堂兄弟三人,先后来到四川……”。6 e2 _: ^5 k4 u7 B1 A; q
在明代庐陵迁楚移民中,还有一支陈姓,自泰和县迁至今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若干代后继迁四川的乐至县,诞生一代革命名将陈毅。) U$ V8 C& W) W6 a) V! o2 g0 R
湖南省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张正清先生在《邵阳古今姓氏述略》中考证,邵阳市新宁县陈姓始迁祖陈和,原籍庐陵之泰和,明洪武时,曾任粤西桂林知府云南道尹,后解甲归田回乡,道经新宁,爱其山水而卜居该县南乡金家村。清代,陈和的第15代孙陈尧钦,“壮年陟川”,定居四川乐至县。陈尧钦的第9代孙陈世俊,即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 Q) G! w* Z5 R6 @4 J
元代名臣夏竦是江西泰和高塘人。明洪武十三年(1380),夏竦的裔孙从泰和迁居湖南永州府东安乡流洪司。数传至夏日昭时,他携妻子从湖南入川,最终定居落业于四川达县明月乡亭子堡六保一甲(今达县亭子镇天安村1组)结庐为舍,创业立基。今达县夏氏人兴旺,人口达4000余人,代有闻人,如民国时期夏绍第、夏文榜父子救死扶伤誉为神医,该县百姓立碑颂之:“留不死妙方依然不死,自先生去后无好先生。”
" R T% B* ?, J5 G 明代正德六年辛未(1511)进士第一名(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是四川新都人。他家祖孙三代均为朝廷重臣。据《明史》介绍,杨慎祖父叫杨春,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先授翰林院检讨,后为首辅(宰相)。杨慎的叔叔杨廷仪,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为兵部右侍郎。杨慎的弟弟杨惇,及侄杨有仁,皆进士。可谓一门数世,显赫天下。关于杨慎祖籍,1994年版四川《新都县志·社会风土》载:“杨,元末避乱,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居本县。”但麻城以前又属何方人氏呢?据《杨少师石斋先生墓表》:“公先世庐陵人,有名世贤者,以元末欧祥乱,徙麻城,避红巾军贼入蜀,家新都。”据吉安市地方志办汪泰荣先生考证,由庐陵徙鄂的始祖叫杨世贤,杨慎是他的6世孙。' D, g( X) r5 s9 `
来自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大紫溪刘氏甲第呈祥的故事,在当地长传不衰。明永乐年间,安福大紫溪的刘大原入蜀当官,卒于任上,其后子孙遂定居于重庆市永川县陈食镇。至第4世刘朝海,中明弘治五年(1492)“亚魁”,即四川省第二名举人。5世刘用中,字义庵。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进士,任云南按察司副使。八世刘之龙,万历八年庚辰(1580)进士,官湖广左布政,后升五省监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9世刘尧珍,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后任兵部左侍郎“因国难就义”。10世刘大来,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岁贡,任成都县训导。2 Q/ b! h# n5 K8 g2 i
著名美籍华人文龙,是四川渠县琅琊乡文家沟人氏。而他的先世祖籍却是吉安县富田。文龙系民族英雄、宋丞相文天祥第27世裔孙。文天祥为国捐躯后,有一支后裔流落于湖南。明洪武四年(1371),有一个叫文泽民的,从湖南回迁于江西吉安老家。过了7代,文固国在清代移民填川时,又从江西吉安举家西迁到四川广安观阁镇,不久,其族人文嗣广又从观阁镇移居渠县文家沟(今渠县保和乡石峡村),至今传衍10代。: k7 E4 @4 Z' P3 Q: V7 p% j
5)庐陵移民开拓四川经济文化的历史贡献! p$ y# N2 M, w) a. L9 E0 e
安福县《前溪刘氏总谱》载,前溪刘氏从20世刘瑞翁始迁四川温江县石桥,直到37世刘名贞迁四川省盐源县白盐井止,共有11代迁四川,其迁入地范围包括四川温江、永川、绵州、资阳、泸州、什邡、建昌、巴陵、合江、凉山、汉州、灌县、会理、光文、定远、蓬溪、冕宁、眉山、西昌等近20个县。时间跨明、清两代数百年。此外,该县塘边刘氏明德堂谱载,塘边刘氏迁四川始于清康熙时,迄于清同治间,持续200年之久。3 Z, Y: y* f3 N3 i1 R' m
庐陵移民填四川的路线有水陆两条路,水陆入蜀:吉安—南昌—九江—重庆,再由四川东路陆路进入川西成都等地,主要是居住在赣江沿岸吉安诸县移民;陆路入蜀:翻越武功山,经茶陵或萍乡,过浏阳到宜昌,从恩施入川,进入巫山、奉节……,主要是安福、永新、莲花等县的移民。还有的水陆并用,翻越武功山,过萍乡,入湖南,经长沙到洞庭湖湖畔的常德,再横贯湖南,沿沅江流域,经湘西吉首而抵四川境,过秀山,沿乌江抵彭水、涪陵而西进……。清道光时期撰写的四川《新津县志·重修万寿宫记》是这样描述这些移民艰苦万状的入川情景:“涉长江,历鄱阳、洞庭、三峡之险,舟行几八千里,波涛浩渺,触目惊心……”。安福县塘边的刘秀章于清同治丁卯(1867)结伴上川,行至湖北张义大店,因缺少盘川(旅费),被同伴丢弃于该地,生死至今未知。/ D7 Z( r) X2 N+ \5 M
如果说,当初填四川的移民是迫于官府的压力而入川的话,后来却是自愿的,这是因为天府之国的富庶及无限商机,加之封建王朝的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庐陵人自发“走蜀”,凭着庐陵人特有的聪明才智,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在四川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7 U" C/ e* m: I5 E, s; O
胡礼伟,字英俊,世居庐陵县儒林乡连山堡商坪第十都,因家道破落,为求生计,约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来到川南富顺县桐档镇(今属逢贡市自流井区),为老板当伙头,勤做俭吃,略有积蓄,遂在当地娶妻生子。不料,胡礼伟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妻子吴氏丢下一双儿女改嫁下团,孤儿胡元和只得随族亲返回庐陵原籍。胡元和,字清宇,长大成人后,在家乡亲友的帮助下,从事庐陵人擅长的贩布生意,先贩少量棉布至川出售,然后在当地从挑担赶场,到积有盈利,开设“元和布店”,有店房5间。一般商家卖出的棉布由顾客买回后自行缩水,而元和店是先行缩水然后售出,而且卖出时又多量一点(一尺多量一分),因此,川人称“胡家一尺,不怕打湿”,即胡元和的布不会因洗涤(打湿)而缩短,因而顾客纷沓而来,生意兴隆,资金积累一年胜似一年。其二,勤俭持家,虽有万贯家财,但家中大小生活以温饱为准,不过奢侈生活。其三,抓住机遇。咸丰年间,清军围截阻击太平军,战争阻塞淮盐西运通道,于是朝廷放弃川盐官营,允许川盐自由运销楚岸(长江流域、江淮平原各省),这是有名的“川盐济楚”。这给四川自贡盐业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胡氏父子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从开布店转为开拓盐业生产运销,获利巨大,至胡元和之孙胡汝修时,拥有卤井21眼,火圈500多口,工人1000余人,推牛600余头,骡马10多匹,年盈利达12万两白银。胡氏家庭也增至数百人,分为5大房,但他们不忘家族根源,在祠堂石柱上镌刻了一副对联:“庐陵春到溪山艉,安定经移水竹香”。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1:57
四川重庆市江北县有一个稀有姓氏——淦,究其来历竟出自吉安市的新干县,新干原名新淦,因境内有淦河得名。据江北县淦家沟《淦氏族谱续谱》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金老宰相因幼主昏庸无能,便弃官告老还乡,后携家小四处游历。有一次,来到江西中部赣江附近的淦水河的“淦”字为姓,隐姓埋名,耕读自娱。新干淦氏传至清乾隆后期,有个叫淦农的率率小入川,定居于江北县,传衍至今,有子孙千余人。. {# }5 r. y) Y0 S# \ s Y& V4 h
到了清同治年间,淦家沟有一个名叫淦朝益的年青人,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便到江北县城站柜台,当学徒,以后他又从“打称盘”到小量进货赶“溜溜场”做小生意,经月积年累磨练,利润慢慢增多,生产经逐渐丰富,于是便自己开了一家“荣盛布号”。“买卖争毫厘,仁义送匹马”,淦朝益做生意的秘诀是“诚信”,因此,生意越做越大,直至其店铺房宅占江北县半城之多,还有积谷二千石,人称“淦半城”。淦朝益为防风险,除了经营布庄外,又将生意扩展到酒庄、钱庄,成了一个大财主,以致地方官上任之初,都要到他家拜访。
C3 [+ m* p2 r0 t- R& L9 j 清朝咸丰年间,从江西泰和县云亭乡三十六都下六里走出了一个身材矮小且又秃头的年青人,此人叫肖芳政,字典堂,人称“肖癞子”,可是就是这个“肖癞子”及其儿子们日后成了威震中国西南数省的“生漆大王”。9 g0 P% ?/ S) R4 t! s
且说肖芳政从泰和来到四川,便到彭水县万足场生漆商号“肖长泰”号中学徒求艺。几年后,稍有积蓄,便娶当地女子郑氏为妻,没有房子住,便借当地肖氏宗祠后殿栖身。郑氏陆续为肖芳政生下了5个儿子。肖氏父子6人经数十年的打理拼搏,便自家开了一家“肖源顺”的漆号。肖家虽是做生漆小买卖,但获利颇多,资金也逐年增多,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越来越大,他家的漆船从乌江开到了长江,生漆近销四川的彭水、涪陵,远销湖北的宜昌、沙市、武汉及上海等南方商埠。连日本漆商伊藤三郎也是“肖源顺”的常客。
8 j, A5 T s& [ L0 e/ g “肖源顺”年年两次运漆至武汉,来武汉时,船上装的是漆桶,返回时,则装运汉口布匹,内销四川的漆民、农民而获巨利。
N+ S, |% b1 g, g" |7 P$ m 肖芳政父子做生漆生意到底赚了多少钱?没有人说得清楚。试举几例,可见一斑。肖家每次销售生漆后,所得盈利除购布匹外,多数兑成黄金白银,银两铸成10两、50两的大锭,黄金则有金条、金手镯、金项链、金耳环、金簪子、金戒指乃至金牙签等类。肖家的闰女出嫁,每人都要送一对各重5两纯金手镯陪嫁,其它陪嫁更不及细数。还有一次肖芳政的长子肖鼎三被地方军阀绑票,花了几万两银子才得以赎回。9 @' g6 u0 B& R: E9 W
散布在四川各地的庐陵人氏的会馆有“万寿宫”、“文公祠”、“五侯祠”、“泰和会馆”、“吉水会馆”等等,这些会馆实际上是在川的庐陵人的民间互助组织、商人的信息中心,展示的是悠久灿烂的庐陵文化。在这些会馆中,还不时可听到熟悉的庐陵乡音。比如:同乡旧谊皆曰“老俵”,公鸡称“鸡公”,馄饨称“包面”;黑称“乌”;下雨称“落雨”;这个称“嘞歪”;那个称“那歪”等等。8 Q$ ^. H1 G$ y
庐陵籍商人胡元和在自贡初创业时,仅建了一正两横的房舍,至第二代胡勉齐时,大兴土木,建成了8个四合院,乡人称为“大山新房子”。至第三代胡汝修时,又增建“灌园”新居室,仿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新建祖祠及荷塘、亭榭、小桥、小溪、花园等,面积达30亩。是民国时自贡著名的园林建筑。不仅是胡氏盐业总柜房所在,又是文人名士、达官贵人游乐下榻之所,林森、冯玉祥到自贡时,曾到此参观。
9 s/ V/ T* x' ]# w$ b( h2 @8 h$ r- d 重庆市江津县塘河镇孙氏,原籍吉安府吉水县,后迁湖北麻城县。清初,孙远志从麻城入川定居于塘河镇经商。塘河古镇是今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其中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首推孙氏“廷重祠”。该祠占地4.5亩,宫殿式建筑,由正、中殿及戏楼三大部分组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彩色浮雕,琉璃黄瓦,金碧辉煌。是目前重庆市仅存最完好宗祠建筑。# }3 D4 h ]' Q9 _
“一堂四房聚沭川”。四川沭川县刘氏,祖源于吉安泰和县仙槎乡,入川祖刘永昌,于清嘉庆年间“走蜀”,白手起家经商,遂成沭川富户大族。刘氏家族承袭庐陵“耕读传家”优良传统,致富后在沭川场河边修建“太学楼”,藏书达万册,可谓旧时沭川刘氏的图书馆。并且富不忘义,城内不管是何人,只要遇灾求助,就按家给10吊钱。
6 T s4 {* w5 K4 G. P 庐陵人入川不但带来了文化,而且还带来了生产技艺。据《中国酿造》介绍:“四川豆豉的制法,是江西泰和传去的。”四川《三台县商业志》载,清乾隆中叶,祖籍江西泰和的湛氏在三台县南百里的景福院开设酱园,生产豆豉,后谌氏祖姑又在潼川城中开设“天锡昌”酱园。以后“天锡昌”与同出泰和的邱氏“邱正顺”酱园联手,共同打造潼川豆豉品牌,使该地豆豉调味品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到民国34年(1945),“天锡昌”豆豉产量达1万坛200多万斤,从水路涪江运销至重庆、涪陵、万县等地,从陆路销往川西北及陕甘青等省市。解放后,潼川豆豉得到进一步发展,1992年年产量达600万斤,在全国28个省市有潼川豆豉的销售点,随着海外川菜馆的兴起,潼川豆豉又销东南亚、欧美22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当地财税收入的支柱。
/ K4 W) O$ Z" J. U% B0 m
* P8 \+ Q0 r0 j u0 i5 e 注:本文参考引用了孙绍芳编著的《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和贵州省民委关于穿青人的调查报告部分资料。特此鸣谢!
. I( B! ^$ J" {6 w1 T, K $ i! m# X; {, f4 F. S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2-16 12:36
回复 10# 姚义兴 2 S$ W* s+ O6 H# q
$ w) G, Y/ x* B- w4 j% j, s- o/ ~* }' B8 z, c, O+ x. \7 d
好帖!我研究过莲花,安福,永新的语言,它们是一个语系,几乎可以互通。同湖南茶陵话也差不多。往宁冈就是客家语系了。这几个地方与古代庐陵语系是有区别的。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6 13:38
谢上楼鼓励!# G- O" B+ {# @! ~* Z& D, e0 _
另请管理员将第10#删除,重复了。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6 14:16
谢上楼鼓励!
' \9 |+ A6 z T7 \$ P, b ~& H$ }另请管理员将第10#删除,重复了。% u* P% R8 b' P1 M3 Q/ U J
姚义兴 发表于 2013-2-16 13:38
0 _9 f0 d- [( G, p1 V H5 U: f* \# E4 Q9 ?& \- \0 s' J! R9 c
( E9 r% p+ l' g0 p
已删去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2-16 20:36
回复 12# 蓬安姚波
, _' |6 E( W& m* k; R, n7 L$ p, I7 P8 p0 K
& e, n( V, u8 i8 a9 \% b1 ^7 k 义兴宗亲原创的帖子,给了我们许多知识,真是好帖,辛苦了。我再补充一点,庐陵文天祥文家,是个大家族,在现在的吉安县。去年,我同南昌电视台的文台长去实地考查了,庐陵文家发源于永新。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就是永新文家的。另外,胡耀邦老家是瑞州华林胡家,在现在高安与奉新交界处。说明江西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18 21:15
谢13#鼓励!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2-21 15:47
好帖!学习了!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2-24 11:37
感谢义兴宗亲的好帖,学习了。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24 13:26
本帖最后由 姚义兴 于 2013-2-24 13:30 编辑 - l2 k1 `/ f3 H+ A+ C& Y
3 a7 l) ?( E7 _1 J" a上楼诸位宗亲,谢谢你们鼓励!
7 P H0 T4 P( f' L此帖,虽沒有涉及本姓,是若干年写的,但在那場横扫南中国的百姓大迁徙的过程中,他们经受了血的锻炼,泪的掩脸,他们在中国是脊梁!
3 B$ O4 f0 ~1 v4 b) Y写此帖时,对姚氏从江西(包括庐陵)迁湖广,尓至四川的史实,不太熟悉,上了本网后才有了一些了解。9 |: }6 i$ r3 l. k6 _( F
希望网上宗亲高手,能把姚氏在那段壮烈的史实记载并发表!
9 ~( V; R1 Z6 n4 Q) V/ o P因为,除了当年填四川惊心动魄历史外,当今全国各姓徙川或川(包括重庆)各姓播全国,现仍在进行中。 _3 S+ g2 H% T6 E. u
不要忘记!
0 C$ u, {4 j7 W+ H1 e) J这就是我发本帖的存心所在。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4 13:52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发源于黄河中上游,逐渐东移南迁的,这才形成今天的分布状况。1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下,不断的东移南迁;元代以后,主要是东西向的迁徙,东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两桩: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湖广填四川;在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移民方向主要是“下南洋”、“ 闯关东”和“走西口”,主要的移民路线就是:中国的三个人口大省河南、山东和四川,河南向西北、山东向东北、四川向西南迁移,而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人则是下南洋;建国后,先是组建兵团,接着知青支边,继而三线建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前往东南沿海和出国潮,有的已经移民欧美等世界五大洲。 \; u3 i2 U) ~) o0 `' @: c4 t! ?
" k4 C0 k# M- {% R0 J* h; \( x
【一】永嘉南迁
$ `0 F. k4 f9 E0 }7 C" Y- i从4世纪初的永嘉年间到5世纪中叶的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等地。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这很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很多地名都是新什么的,如纽约,就是新约克郡的意思,还有新奥尔良,新威尔士,都是英国的地名,加上一个“新”字的。就是今天,南方还有很多地名,还是古代中原的地名呢!这次移民成为吴、湘两大系南方汉族的基本源流。南迁的流民计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段呈高度集中状态,今南京以东至镇江一带北方侨民甚至比当地原居民还要多。1 `. I& Y; |) `6 `& n4 r
永嘉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但集中的高潮有四次:
% c; ?8 W3 _8 m0 I# }, j% G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不再一一注明)、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 s8 q% E# A+ t' L. w'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波长江南迁。
. z+ N! V7 }: A" n9 I/ K: S' N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入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W& Y% k5 k! `8 ~* f* l% p0 x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e) z, @1 R- E" a) b4 `. P5 u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但移民南迁的路线前后大致相同,主要有东西二线: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西线的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2 V2 |% }+ Y) \$ T' o
0 n8 B# X" ~+ L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而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本区之所以能接受最多的移民,固然有其很多地理上的优势,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东晋至南朝定都建康所形成的吸引力。 + P* {$ D, s- q4 B4 o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 d1 D$ h- p" h# b$ Y1 I8 X3 l. b+ H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2 `; p; k/ w2 p* u& \6 N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 A5 w7 u+ f ^- a8 |) b" r. m. R- L/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 Y/ P/ y5 M) H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 T; T( t& t# j0 r, t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8 }) j4 R. {4 K4 a* x: L
总而言之,移民迁入地可以分为东西二区: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移民总数在700万。' C) a( W+ A$ x5 o
7 |! T) h' J& q9 U【二】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 }( L7 w) `+ v4 Z) z+ L
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显着增加,吴县移民可能占到全县户口的三分之一。由襄州沿汉水南下经郢、复至鄂,诸州户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移民路线都斑斑可考。
6 m5 U y3 Y) i3 C/ A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分布广大南方地区。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不依赖运河是难以想象的。
+ S& s1 E5 w* m2 m-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4 H1 G; r% a+ p) e% C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0 p' v' ~* E9 u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1 `% v3 q) P0 q) J& f0 |( y
& v& r- D: \8 g' A" u* ^6 Q
8 Y( }0 s& A' S1 t; f. N8 P
【三】靖康乱后的南迁0 A* |/ {. T' m/ V
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关于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载。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 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这次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继续南下侵占中原。中原人不断南迁,河南十室九空,成了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
6 I/ r6 X! [# g8 ~这次南迁,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 l: T6 A1 l* n2 v; D. A; D G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 v4 Q% B! D3 O3 C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 p2 I9 a" J9 o- S4 q' D9 M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 P. @8 ~ A0 {" a# J- |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1 x" r4 T2 k$ C' Z- z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 H& N$ B' K" ~/ s3 I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 {# N) z- c# }. v# [: o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6 [' }4 h! x7 x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 W U6 C" `) u6 [3 C v& N
此次南迁路线与唐后期同,南迁大约500万。
6 O/ @- E/ ^1 x& H9 C( ?/ @南宋的内部移民:
3 g% |& V* B' @7 |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 * i) c+ n; E, a/ z' P8 S4 S
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
8 n) y/ `# A4 N: g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 4 C$ k; t H. ^6 R( [1 G" v! Y
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 |2 D9 A! ?1 t% `3 l+ Y7 ~【四】明初移民
% C3 _/ E: }; p% w# w) ^1371年(洪武三年)至1417年(永乐十五年),明朝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在约50年间,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迁民遍布京、冀、豫、鲁、苏、鄂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h t. N4 C, Z
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有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1381年,田野广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仅有190万,而土地较少的山西人口却达400多万。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河南、河北、山东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的,这不仅是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家谱、史册。仅我们的豫西,从大槐树的移民后裔要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家乡很多姓氏,都是那时迁入的,至今已传了二十一、二代。因此上说,古代中原的汉族人一大半已经南迁,今天的中原人三分之一是晋南移民的后裔。
! S" p; n: Y; N q安徽:1)淮河区凤阳府,来自江南,山西,宿州怀远以西及寿州霍丘来自山东。2)皖江南北安庆池州,来自江西(瓦屑坝),滁州来自东南。 & p8 v) L! _5 M( s; e6 g9 g
江苏:苏北来自安徽江西(自称苏州阊门) & |$ s- k+ F$ K7 ?. M: U. P' l
湖北: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
6 D, [1 v& Z. a" o. p& k( Y湖南:湘北来自江西,湘南主要是军籍来自浙皖苏鲁(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湘中业自湖南;湘西土著居多,移入多军事移民。
/ y, A L" ] a7 F8 ?. q四川:来自湖北红安、麻城居多。 8 H0 a8 |. a. m6 c A! {
山西:迁入河北、河北、山东。
/ L* N/ y2 l! P: ?2 j. {1 J云贵:驻留士兵多江苏安徽上海,自称南京杨柳巷。
) U D7 y2 }) d, {. x5 z5 G8 U8 E明初大移民是是典型的政府行为,强迫人民迁徙。1367年开始,从太湖流域、山西北部及河北真定、广东珠江流域、山东等地迁民移入凤阳地区,总数约50万,移民总数约点总人口80%。苏北扬州、淮安二府在洪武年间接受了来自苏州、徽州和江西的移民约57万。此外,将在南京(现在上海江苏安徽)的军士迁往云贵戍边约数十万;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等州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迁江西人口至湖广,迁湖广人入四川,迁北平、山后(河北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明初移民规模宏大,长江流域达700万,华北地区490万,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达1340万。洪武年间7000万,移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 0 ]" Z$ p5 j( Q
【五】清代移民
0 s* K2 n3 D0 q4 e3 f清代移民多是人民自动迁往他乡,分三种情况:一是向海外移民。迁出地临海的广东福建,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为最多。从18世纪中叶开始至嘉庆十六年(1811)迁台的汉民超过200万。1840年以后,移居海外更多,从1850到19世纪末,仅广东台山就移居海外20万。从1840年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以华工形式迁移出国的可能有1000万左右。二是向山区进发。流民问题永乐时即出现,到宣德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明中期始,大量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农民迁入荆襄山区,后又深入秦岭、大巴山。东南地区无田农民多向闽、浙和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流入湘西山区,闽粤流民甚至迁入赣南山区。三是向边区迁徙。从长城口,或从天津、登州过海潜入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晋鲁豫冀四省均有,以冀鲁为多,称“闯关东”。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取消移民禁令后,向东北移民形成高潮。辛亥革命后势头不减,九·一八事变后,仍有大量冀鲁人民进入东北地区。据统计,1911-1931年间定居于东北的关内移民为555万,1932-1941年为198万,1942-1945年又有388万华北劳工及家属被掳掠至东北,其中一部分返回原籍,总计1912-945年从关内流向关外的移民为991万。此外,冀晋人多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跑口外”,晋陕去归化和河套一带,陇东农民则多入银川平原。陕甘人进入新疆不少。光绪平定阿古柏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和巴里坤等地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在新疆的,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分湖南人由此留在新疆。 ; |- @) G0 U3 `1 ~$ W. a& `- G8 W9 N
(一)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2 H. w# v9 Y4 j# t+ [(二)江西棚民与客家人:赣南山区来自福建汀州和广东;赣西北类似但形成“南客北湖”局面;赣东北,以福建与本省南丰为主,另有徽州人,直到浙西浙南。
, G1 Y- I3 ^: j; g(三)湘东边界:福建广东客家人移去。 ) b% X( T$ |( M
(四)浙南、金衢盆地、浙西,福建江西移入。 3 i, i. P& }8 a) X
(五)广东广西:客家人西迁。 4 u: n" ~8 z+ G9 z# b( [6 ~
(六)开发台湾与云贵,移民西北,闯关东与走西口。
5 z3 Y+ @: L1 A: x【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 a7 ~$ t2 G$ Q, L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在内的广大区域。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但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这与自然、人文因素极有关系。闽、粤两省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据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w& T! ~6 z- ]' T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的走西口# _* Z2 {1 ^! y
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那么“西口”到底在哪里呢?它位于山西、内蒙交界处的右玉县,它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真正的名字叫杀虎口。由于西北晋绥,内蒙古地区地区接近沙漠,土地贫瘠,还由于移民外蒙的汉族,在外蒙闹独立时,被驱逐,移民的数量有限。* ]: A0 X0 n7 R( r9 S: P
2 Q$ g- |: `. ~' S% `【八】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
/ A3 }( }) F1 s2 }( T“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山东又以胶东最多,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关东之要“闯”,清王朝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是不准汉族迁入的。明朝末年的汉族人,要么逃回关内,要么变为满族了。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因为随着日、俄势力进入东北,满清对东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虚设,还因为随着日、俄对东北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三,因为内地曾发生了光绪3年、民国18年、民国31年三次大灾荒,内地居民扶老携幼,结队成群,逃荒到东北,以投靠亲友,并可开种荒地。民国时期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国时期累计各超过1,000万。可以说,今天东北超过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个时期的移民。. Q# S8 t# j. t. |
【九】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7 E# U- ?( j. W8 b1 R/ n. E+ p
河南人沿陇海铁路大规模西迁是由三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一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群众往西安等大后方逃亡。二是国民政府“以水代兵”, 1938年扒开黄河花园口。一泻千里的的黄河水淹豫、皖、苏3省44县市,1250 万人受灾,死亡89万余人。三是 1942年的中原大饥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灾民大规模的西迁浪潮,1942年(民国31年)河南省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米珠薪桂,饿殍载道。而当年的关中平原,则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当时河南省有3000万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灾荒而死亡者,据官方统计竟达300万之多。多灾多难的中原人民辗转洛阳,或扒火车,或步行,沿陇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后方”的。据估计,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绝大多数,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从中原到西北,漫延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即使到现在,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城镇,河南人都占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阳占三分之一,宝鸡、天水甚至超过二分之一,以致西宁、兰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河南人。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就是在西安、天水、兰州唱红的。著名作家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全面记录了河南人的逃亡苦难史。2 V/ ^9 K2 S B( `7 Y! d
【十】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
, B3 w# T/ H, Y( q, ]) m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解放军的南下,国民政府的垮台,大批军政人员、家属和富豪逃离大陆,前往台湾、香港、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有的甚至远赴欧美。据报道,仅到台湾的就有200万之众,那么,解放时逃离大陆的人员应该不下300万之众。建国后,有几次大的迁徙活动。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1974年该兵团人口总数达226万,约占新疆总人口的1/5,占新疆汉族人口的2/5。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还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沪、杭各城市知青50万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虽然后来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二是三线建设:“三线”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 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如深圳,1000多万人,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还有10万大军下海南等;报道说,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往返、流动,现在有多少已经定居,还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恐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运动了。四是出国潮,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人出国求学、务工、经商,估计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有华人社区,但国人出国的主要目的地还是东南亚、北美、澳洲和欧洲;近30年来,已经在国外定居的,估计也有几百万的.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2-25 18:08
义兴宗亲的好帖和姚波宗亲的补充帖子使我们对明清时期的大移民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谢谢了!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25 20:37
谢元周兄,上次重庆姚会因己冗务未能参加,失去了一次"把酒话桑麻"的机会,窃为悔。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