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C/ N7 Z5 F1 p+ a$ k7 [
(图片来源:东南新闻网) 
(图片来源:东南新闻网) 6 i& B- f; D# g7 ~& w" j
行程百多公里,鞋底磨穿,全程没吃一口饭,靠6个矿泉水瓶装水补充水分
" b$ L8 W) n) k0 R7 j9 t 老汉称自己不识字,羞于求助
% M3 a( k( C- i7 ]6 y 昨日,在永春达埔,记者见到了演绎这段“传奇”的姚金华老人。凌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这是姚金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达埔洑溪村的自家院子里,姚金华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t( |9 P9 P# t, t% h$ E5 Z
搭车迷路
: t6 t( [ y3 [ z 被摩的抛在野外
0 z, z3 U. i8 x: K+ d9 Q6 ~ 今年4月18日,姚金华和几名洑溪村的老乡到晋江打工。刚去两天,一位邻村的男子突然患病,他便陪同这位老乡回到永春达埔。在家待了两天后,他又赶到了晋江继续打工。他们住在晋江西园街道,但工地却在安海,前后还有10多公里的路程。
1 R; r& F* j j4 u. _ 4月23日,姚金华和一名工友被老板用车送到工地上埋水管。傍晚下班,老板又叫车把他们接了回去。4月24日早上,他一个人去工地,老板把姚送到工地后,给了他30元钱,让他下班后自行打车回西园住地。当天下午5时30分,姚金华看看手表,该下班了,估计没人来接,他决定搭车回去。他招手拦下一辆中巴车,司机说到泉州,途经西园,中途下车即可。姚金华付了8元上了车,但该车却绕西园而过,于当晚7时多直接到了泉州。' \, j! V7 _9 J& G! r
姚金华又找到一辆出租车,从泉州回西园。中途,司机说到了,收了20元的车费,把他扔在路上。姚金华发现,这里并不是他的目的地,自己在哪,不识字的他也说不上。
; b4 u0 B9 l2 A5 W N: Y& m 不识字不认路8 S0 X+ ]0 w6 v& m% N8 c
不好意思开口求助5 D* O& h5 S( g6 y' q" Y
姚金华迷路了。他一心想着回到西园住地,打摩的,10元。司机也不知道他具体住哪,半路也扔下了。老板留下的30元,基本花完了。姚金华告诉司机没钱,摩的司机生气了,但没难为他。
5 W- P7 U# V% a9 x5 |1 K- u 不知东西南北,姚金华一路走下去。一辆警用摩托载着两名联防队员过来,提醒天晚了,一人行路要小心。他哦哦地回应着,却没有说出一句求助的话。“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姚金华说,他不会普通话,说话间,不时夹杂着四川方言和闽南方言。当晚,他走到了一座山上,又饿又累在草地睡去。一个小时后被惊醒,再无睡意,漫无目的走下去。4月25日,天亮了。姚金华还试图回到西园。他不知道西园在哪个方向,越走越没底,担心再走错地方,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回家。
+ h6 l h' B" S8 m+ Q 姚金华是重庆合川人,10多年前在永春达埔安家。不知身处何地的姚金华到处转悠,想找一个路口出去。转了几天,都没成功。4月30日,他来到一个车站,向附近一名修车小伙子询问。正巧小伙子是永春蓬壶人,说到永春沿着前面这条大路一路走下去就是,100公里远,要花很长时间。姚金华说没事,只要能回去就行。/ @8 h# G8 ]2 |; {7 C I: |% H
6个矿泉水瓶
`2 |' g" Z# R. w 找人装水维持生命+ O1 t# [ [$ Y- x1 |' P* h
姚金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随身物品是一个白色塑料口袋,里面有2件衣服,6个矿泉水瓶。饿了数天,他没有向人讨一口饭,也没有想到报警求助,他惟一求助的,就是向路边饭店或人家开口,将6个矿泉水瓶灌满自来水。饿了、渴了,就喝水充饥解渴。一旦有瓶子空了,他又赶紧找水管接水。他知道,水是人体最重要的,哪怕不进一粒米。6 ~1 w, I( t! ^
一路步行。姚金华也试图打车,拦过一辆出租车,司机看他一身脏兮兮,要求先付钱再跑车。姚金华一路走,一路歇,走走停停。晚间继续赶路,实在困了,他就在路边坐下打个盹,休息几分钟后又继续走。“根本睡不着,就想回家,早点到家。我知道家里人都在等我,肯定着急。”走啊走,姚金华披星戴月,沿着大道赶往永春。! m/ k) `: D2 r- K/ B
遇邻居搭救' T3 N2 \) e9 s m
一小碗面线吃了一小时
$ T: U6 x) s7 ^& y; `7 b+ g 5月2日下午3时许,永春石鼓镇。达埔镇洑溪村村民姚清金骑摩托车到县城买饲料,突然发现对面路边有个老头踽踽独行,没精打采,似乎就要倒下。; s4 [& }; S- w T
“姚金华!”姚清金认出这就是他失踪数天的邻居姚金华,大喊一声。姚清金赶紧搀扶姚金华到路侧一家饭店休息。“他满身是尘土,脏兮兮,那样子比叫花子还不如。”姚清金说,他让姚金华先喝下3碗开水,再让老板做了一小碗面线,叫姚金华慢慢吃。就这样,小碗面线,姚金华吃了一个小时。姚清金随后用摩托车带姚金华回家。此时的姚金华腿脚已酸软无力,几乎无力上车。" e& @4 f( Q% b. W1 l: ]
当晚5时多,姚金华终于回到家。全家人高兴无比。这时,姚金华才发现,他的解放胶鞋买来不足一个月,鞋后跟底部都已磨穿,脚板磨破皮。几天来,他的体重少了10公斤。- _" S4 x/ P6 _ ~; Y
在他迷途回家这几天里,晋江的工地和永春的家都炸了锅,老板和家人在晋江四处寻找,报警求助,还在5月2日这天,在《东南早报》刊登寻人启事。
1 [* G/ |) Y! [+ ~ 迷路为何不报警,不求助?姚金华说,他没读书,不识字,不会普通话,不敢找警察,也开不了口向人要饭,因此一路下来都是饿着肚子,以水充饥。幸运的是,正是靠着这6个水瓶,支撑着他完成了这段100公里的徒步旅程。为此,他将水瓶妥善保存着,一个也不能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