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0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3 19:47:45
|
只看该作者
赵州名人撰写碑文, |! Y. y* ^. ^3 c! a/ S
为姚寿先撰写碑文的张驹贤也是昔时赵州名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甲戌科进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派为山西河津知县。他热心公益事业,曾捐出银两资助纂修《赵州志》;又捐银五百两存入恒顺当中,以备贫寒读书人应试之用。
o* P, x* C x' w9 R( V6 z 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受灾,巡抚吁请各省官员助赈,他慨然捐银2000两,受到朝廷嘉许。张驹贤的祖父张南邨为姚寿先的生前好友,幼时驹贤常听二人一起高谈阔论,于是在碑文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那一段经历:“贤之先大父南邨公,与公(指姚寿先)为道义交,数相过从;晚年,交益笃。贤侍侧,往往闻公绪论。”他感念姚先生对他的启蒙教育,将赞诵之情融入碑文。1 I3 u/ P9 F8 B; |( c" l+ M- }- Q
姚寿先后人讲述
2 m2 O8 @; d. L; C' j 如今,东姚家庄仍然有姚寿先的后裔。据村里姚寿先的后裔介绍,姚寿先有很多故事也是上辈人传下来的。相传,姚寿先教书教得特别好,授课通俗易懂,学生一听即会,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 R7 F/ n/ v% w, `4 q: O) D3 |
早年间,姚寿先教了七名学生,学堂里还用着一个做饭的大师傅。这大师傅知道姚寿先书教得好,于是每当讲课时他就趴在窗外听。有一年大比试时,姚寿先的七个学生前去赶考。放榜后,人们却奇怪了:姚先生明明教了七个学生,怎么考中了八个?后来才发现,原来第八个是做饭的师傅,他偷偷参加了赶考,居然中榜了。
! z8 x: i8 g0 e4 ^7 ^, O 从那起,姚寿先的名声就更大了。姚寿先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商量着要为他立块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