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日本国志》译者姚文栋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07-6-30 20:12
标题: 《日本国志》译者姚文栋
来源:作家摇篮日报/ w! D0 W8 e8 H: y

( K, [" k: H) K2 y9 O  中国的日本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研究专著的出现,则始于受倭冠困扰的明代。迨至清代,产生了翁广平《吾妻镜补》(一名《日本国志》,1814年序)那样的力作,但与前代相比,由于日本的闭关锁国等因素,日本研究热渐趋消逝。其间,诞生了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东洋记》(1730年自序)、童华的《长崎纪闻》(1735年自序)、汪鹏的《袖海篇》(一名《日本碎语》,1764年自序)等著作,它们的描写多囿于长崎一隅,且含有不少“第以供一噱”的色彩。
8 y7 ^2 a. P1 @
% K5 R8 S' C8 h% W8 `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开始撩开神秘的面纱,大量接纳外人的访问。自此,以首届驻日公使何如璋为首,中国官民踏上东瀛岛国,留下了无数研究、介绍日本的著作。这些著作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浓厚兴趣,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参差不齐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存在一些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例如王之春的《谈瀛录》(3卷,1879年刊)就是如此。该书第三卷“东洋琐记”中,记日本之分野、疆域、险要、户口等,几乎均抄自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的抄袭之作,不一而足。其享誉晚清的《国朝柔远记》(一名《通商始末记》,20卷,1891年刊)的卷十九抄自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卷二十“借”自张自牧的《瀛海论》。8 C! |4 E1 E( Q; Y2 I: H

, {8 v6 [! \& [3 [& a7 X7 r% L  除了王之春外,黄遵宪的《日本国志》(40卷,1887年著)和姚文栋的《日本国志》(10卷,1884年自序,稿本)也存在明显的雷同现象。2 C7 l( C' ]( k7 S4 M. J* n$ B

1 F* X+ ~5 X! A  “姚志”指姚文栋的《日本国志》(南京图书馆藏),“黄志”指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光绪二十四年浙江书局重刊本)。3 `$ R, m" D) M# D3 K: L
/ e" q6 S% _3 }2 O& \1 ]6 ?
   姚文栋作为第二届、第三届驻日使团随员,积极开展日本研究,留下了《琉球地理志》、《日本地理兵要》、《日本会计录》、《日本师船表》、《海外同人集》、《归省赠言》、《墨江修禊集》、《重九登高诗》以及《日本国志》等有关日本的著作。他的名声虽不及黄遵宪,但研究日本著作之多,无人可出其右。《日本国志》非常忠实于《日本地志提要》,不但篇章结构、遣词造句,就连行款——小字、小标题也悉依原文,并且,译文流畅,文字炼达。纵观全文,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学风严谨、水平上乘的译著。0 P" S) ~! Z" O" Z( B# M, @3 K. E
! A# J$ A  @" c# }3 N" I5 g
  《日本地志提要》为当时日本最高修志机关 —— 地理寮地志课的权威塚本明毅领衔,历经寒暑,几易其稿,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日本地志情况的地理著作。6 Q7 s$ a* T) d# z
4 @& q& Z% C& e+ W" \
  黄、姚二人能将如此优秀的著作介绍到中国,这充分说明他们独具慧眼。黄遵宪将《日本地志提要》以及其他日本的有关资料有机地采纳到《日本国志》中,1895年出版后,对于开启民智,全面、客观地认识日本、了解日本,促进改革开放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姚文栋的《日本国志》送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虽然杳无音信,未见刊行,流布不广,但和黄遵宪一样,筚路褴褛之功不可抹,他为翻译此书历经二年九个月的艰辛努力值得高度评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