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大观园』鲁豫有约:刘少奇女儿亭亭忆“智擒王光美”内幕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9-21 16:47
标题: 『历史大观园』鲁豫有约:刘少奇女儿亭亭忆“智擒王光美”内幕
 刘亭亭是王光美的女儿,刘少奇的第八个孩子。她的童年和少年在中南海度过,“文革”中亲历了严酷的政治斗争和父母的冤案,后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1989年为照顾母亲,回国创业。2006年王光美弥留之际,将倾注了自己晚年全部心血的“幸福工程”托付给她。- F% w' T. L0 A0 [, R' N: H
  $ K  T+ R% j. H9 G- m4 I
  全世界只有我爸说妈妈做饭好吃) B$ m  P- G- K( V
  * N- ?; Y  Q- G. J9 Q6 Z
  刘亭亭的母亲王光美是刘少奇的第六任妻子,和刘少奇共同生活了近20年。王光美1921年生于北京,父亲王治昌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段祺瑞时期任农商部工商司长,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于北洋女子师范大学。( s$ E' v4 D  k
  $ n* S0 `& T1 N: ]$ J1 [- E
  王光美数学特好,上中学时是闻名北平的"数学三王"中的女王。1945年,王光美从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是中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她还考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的全奖学金博士,但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王光美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1947年和谈破裂,她决定奔赴延安。
" Q/ e# f. [8 s/ o/ b  : ?% e4 u$ D, c5 s3 z
  到延安后,王光美被分配在朱德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刘少奇,刘少奇很快喜欢上了这个聪明干练的女孩子。1948年8月,27岁的王光美嫁给了50岁的刘少奇,两人结婚20年,虽历经坎坷,但始终相濡以沫。$ [6 K" k3 D" t6 d: Y, \! \8 \
  . b/ I6 y% e* z* e1 O7 {
  一次王光美生病,手脚冰凉,不想惊动医务人员的刘少奇当天夜里就一直守在床边握着她的手。刘少奇有夜间工作的习惯,王光美也陪着丈夫工作。晚上办公要吃夜宵,王光美不愿意打扰厨师休息,就自己动手。每次两人一起参加舞会,最后一支舞曲刘少奇总是请王光美跳。他们的感情交流甚至默契到刘少奇只要咳嗽一声,王光美就明白他要什么,或者光从刘少奇将茶杯盖放到杯子上的声音轻重,妻子就能知道丈夫要什么。# i) C; J) q2 Q/ S, k9 {, @4 m
  
* C5 }: Y3 E4 N: d( W, O  刘亭亭是王光美的第三个孩子,1951年生于北京。1954年,她随父母一起移居中南海。4 u. N! M, V  A1 H6 Z4 Q
  
& c( C. `: w1 C- [! [2 w1 z5 d$ B6 C  鲁豫:你们家有几个成员?
* g. b' g8 w. I  c) p6 ~7 U  * U2 R3 M. z; Z( y
  刘亭亭:爸爸、妈妈、外婆、我们6个孩子。孩子们基本都住家里。我爸爸一共有9个孩子。
" b$ M  E+ g8 o5 E- [5 k  
, w+ m2 f$ j5 Y  鲁豫:在您印象中,有没有那种小细节让您觉得爸爸妈妈在一起特别恩爱?刘亭亭:我妈很会做衣服,织毛衣也不错,做饭就不怎么样,好像全世界就只有我爸说她做饭好吃。后来我问她一般做什么饭。她说,每天的晚饭实际上是大厨做的,她给我爸做夜宵时就是把剩饭往锅里一倒,加点水一热,烩饭给我爸吃,她就会做这个。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如果讲比较正式的话题,我们就很安静听我爸讲;如果我爸不讲,我妈就讲。有时候我爸可能嫌我妈讲得多了,但他也不会说你别再多讲了或者怎么样。他好像从没说过这些,顶多就是一个bodytouch(身体碰触),摸摸她,我妈就不讲了,反过来问我爸,你有什么想法啊,或者有什么事情啊。鲁豫:他俩互相之间怎么称呼?刘亭亭:就叫少奇、光美。我妈当着别人的面叫“少奇同志”,因为爸爸不让任何警卫员、秘书叫他主席。我对爸爸有一些特别亲密的回忆,因为在我们家,谁最小谁就有任务去骚扰爸爸,让他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爸爸每工作3个小时,警卫员就会叫最小的孩子去磨他,比如跑进去打断他的工作,或者拉他到院子里走走之类的,让他稍微休息一下,要不然他会一直工作下去。当时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我一开始懂事,他们(警卫员)就跑来找我,把我从楼上拉下来或者抱下来,让我骚扰爸爸。我在爸爸批完文件之后跟他学画画,画小兔子小狗什么的。我们小孩起得早,早上要上学,爸爸妈妈是早上五六点才休息,差不多中午才起床,下午和晚上工作。因为毛主席办公是在夜里,半夜很晚才睡,所以父母也是晚上办公。我们上学之前看不到他们,只有在吃晚饭的时候能看到。我爸爸有特别风趣的一面,比如我小时候不爱吃苦瓜,不吃辣椒。他就说,你不吃我就不带你回老家。他这么一说,我就拼命地吃,吃得流了眼泪还吃。他笑坏了,说是逗着我玩的。
( Y# \+ n: f) j0 B  O- [% d, o    
5 c2 [# U7 [: B% U! J  爸爸说:你们也要尝尝吃不饱的滋味7 @( u( t+ X; n
  , ]" ]6 W; C% R, \( `! Q
  刘少奇和王光美感情很好,在中南海是出了名的幸福家庭。不过,刘家的经济拮据在中南海也很出名。夫妇俩的工资加在一起有500多元,按理讲已是不少了,但是家里子女多,各项开支大,把必要的花销一刨除,手头就有点紧。两人每月交党费25元,刘少奇买烟、茶和其他生活用品100元,全家人的伙食费150元,给保育员付工资40元,每月房租、水电等费用40元,再加上几个孩子每月上学的费用近100元,还要给住在中南海家中的外婆零用钱等,工资所剩无几。! e& x# ]" p  k
  / E# g& }$ U) k" n4 o: G* L
  刘亭亭回忆,她在学校读书时,所有小孩子平时都有几分钱零花的,那时学校伙食太差,附近小胡同有卖小萝卜、糖葫芦、冰棍的,别的小孩一个星期能买一两样慰劳自己,刘家子女只有眼馋的份儿。4 x* m2 M5 m) x9 [, V2 \
  4 a: e. u1 J2 R/ }% L9 x6 e; X
  兄妹们每人每年只能买一双新鞋,男孩子穿鞋费,总是买新鞋的时间不到,鞋子已经惨不忍睹了,但还得凑合着穿。孩子们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经常分不出男女。  r+ n: Q) q6 i- X2 ^0 D
  
! p9 b. c; a- s' D! c8 e  1960年初,阿富汗国王和王后来华访问,在和刘少奇会面时,提出想见一见他家的孩子。刘少奇爽快地答应了,但王光美却开始发愁。她觉得孩子们的衣服难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刘亭亭,所有裤子都有补丁,最好的一条灯芯绒裤子膝盖上还划了个三角口子。她一度想过到北京市去借几套搞外交仪式时献花儿童的服装,最后还是将就了,让阿姨在三角口子上缀了朵小花掩盖破绽。
- x9 D3 X3 y; q  % m! z) Z2 G0 ?
  刘少奇给子女降低了生活水准,但在对孩子的其他方面要求甚严,而且有细致具体的指标。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毅力和体质,他制定了一个“成长进度表”:9岁学会游泳,11岁学会骑自行车,13岁能够自理,15岁独自出门。2 z2 _' T9 u" ^7 T1 W
  
+ Q5 ^0 H" X) ^6 b+ s+ [  60年代初,“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大饥荒席卷中国,刘亭亭当时在学校住宿,这位国家主席的女儿竟然因为饥饿两次晕倒。; }* @- ^6 M- e/ P' E% i
  
& w2 U8 `3 h# E( w1 I! ]0 y  鲁豫:听说三年困难时期,您在学校饿倒过,当时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6 W: F5 ^/ M. F% J( [  
( ^& a- r3 s6 A9 ~! [6 ~  刘亭亭:家里吃的肯定比一般老百姓要好。爸爸有时候看我们饿成那样,他自己就吃一口,然后把盘子从最小的孩子开始传,一个一个传下去吃。我妹妹没出生之前,吃饭都是我盛第一勺,第一勺盛得多,因为我晕倒过,学校要求把我们接回来。爸爸说现在人民都吃不饱,你们也要尝尝吃不饱的滋味,这样等你们将来开始为人民做事了,就知道怎么才能不再有让人民吃不饱的日子。
6 L- Y; I* f  P: O* K$ o1 K1 `; N  6 R( p+ l8 e* W1 m" K
  他对男孩更狠一点儿,我哥哥13岁那年暑假去当兵,一开始在警卫局的部队站岗。14岁时,爸爸让他去当骑兵。哥哥自己还挺兴奋的,但我母亲不同意,说这不行,你这样做太过分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俩当着我的面吵嘴。( C4 @4 \$ L% F8 p) _
  
! Q& B. T: v- g  ]* r/ `  鲁豫:您见过毛主席吗?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主席跟你们家的哪个小孩儿握手,是您吗?  P4 {% l3 @: g* |5 L$ `1 t/ U# r
  - q% x  s$ Y' d
  刘亭亭:是我,我们每个月都见面,因为中南海有时候搞舞会,他们去跳舞的时候,我跟我哥就站在后台看,看完了我俩也比画一下。所以那时候能见着毛主席,周总理见得也比较多。我们在北戴河休假时,和总理住一个院子,吃完饭,我们就跑到总理家想再吃些水果或点心,因为我们家没有。5 I5 D( r  Z  T$ ^( F* V
  : |4 A8 J/ g( O% X- S7 E
  1963年,我爸去四国访问的时候,有一天总理突然把我和刘源、刘平平叫去,花了一个下午时间跟我们打乒乓球。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中央得到情报,国民党特务要在柬埔寨炸我爸的车。总理可能怕有意外,就把我们召到一块,最后得到报告说没事了,他才放心地说,你们回家玩吧。
9 \# A7 j/ B8 _# g1 T8 x0 V. F  
3 J- ^" J5 X7 t" X  u  当时阴谋刺杀刘少奇的事件被称为“湘江案”。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柬埔寨,受到西哈努克亲王的热烈欢迎。美国和台湾当局看到中柬友好,断定中国最高领导人肯定要到金边回访,因此密切关注北京的动向。[!--empirenews.page--]7 F, r' ^0 P: @) w( F  ?
  
0 ~- A% ?8 F& k- n  1961年底,台湾当局在南越西贡设立情报站,布置刺杀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少奇的计划。他们决定以“挖地道、埋炸药”的方式,在刘少奇访柬的必经之路,即金边机场与市区之间的公路引爆炸药。中国获得这一情报之后,于1963年3月成立了中央安全领导小组,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任组长,确保刘少奇出访安全。4月28日夜,柬方有关部门逮捕了46名台湾特务,案件遂告侦破。这时,距刘少奇访问柬埔寨只有48小时,一切有惊无险。; ]9 Z0 b6 o1 m6 \! c1 g
    
$ o4 l3 @' B  d  造反派逼我打电话,把妈妈骗到清华批斗; ?6 Z: j4 b" }% x/ A# t
  ( @0 U2 R% [6 u! ^3 y/ k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大院内贴了一张大字报。题目是《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厄运开始了。先是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刘少奇从国家第二号人物降至第八位。接着中南海的“造反派”时常进入刘家抄家、批斗、侮辱、围攻刘少奇夫妇,中南海再也不是刘亭亭的宁静花园。  s' X0 g+ `0 D: D
  
; o/ y! U# ?& v0 g/ j% F! M  1967年1月6日,快到吃晚饭的时间,刘少奇家中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王光美接过电话,传来急促的声音:“是刘平平家吗?你是刘平平的亲属吗?刘平平刚才被汽车撞伤了,大腿骨折,正在我们医院里抢救,请你们马上来!”
  H+ t2 l$ {# j4 H# U8 V  
% X" C# F! J" p! q7 S) G( \  王光美打算马上去医院,但是,周恩来为了她的安全,曾下过指示不得离开中南海。王光美让女儿刘亭亭和警卫班长骑自行车去医院。两人刚走,她又派儿子刘源也去医院看看。过了一会儿,电话响了,是刘亭亭打来的,讲话似乎很犹豫。刘亭亭说,姐姐是“粉碎性骨折”。这下子,王光美和刘少奇马上心急如焚地往医院赶。但是刚进医院门,就发现上当了,他们被清华大学的“造反派”包围了。情急之下,王光美当即迎上前大声说:“我是王光美,不是王光美的都走!”刘少奇还想看看情况,卫士会意,立即架着刘少奇离开了现场。
2 f. ]9 b' V: ?( m" m2 U! q; E4 e, l  
; ]" x  U0 p8 D+ q' N) O3 k  原来,这是清华大学“造反派”精心设计的圈套,假称平平遇上车祸,引诱王光美上钩。刘亭亭和刘源去了之后,也被他们扣为人质。他们逼迫亭亭给王光美打电话。不过,红卫兵没有想到,刘少奇也来了!警卫迅速报告上级,得到的答复是:“刘少奇立即回中南海,王光美可以去清华。”这样,王光美落到了红卫兵手中,被连夜拉到清华大学审问、批斗。刘少奇一回到中南海,马上给周恩来打电话。周恩来立即给清华大学“井冈山”红卫兵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明晨5点之前,必须让王光美回到中南海!”
4 l+ p( n. |# g3 }3 d- d  
9 J7 a2 \) f6 o1 ^; I  ^! R  l  鲁豫:那时候每天大喇叭里都批判您家的人,到处都是有关您父母的漫画。7 f. o' l2 o' O! N$ Z2 j
  ( B. k7 N% ?$ v5 [: F
  刘亭亭:对,我们小孩还好一点,因为要回学校去批斗,我妹妹就很惨,她才六七岁,走到街上有人拿石块打她。
3 i+ \% x4 o% r5 C  
6 B+ o6 o2 M, i! G2 O. F0 j5 v: L. ?  鲁豫:您恐惧吗,绝望吗?8 X3 ]( s; w4 i
    i' h+ _3 m2 [' \8 k
  刘亭亭:不是,没那么复杂,但是我不愿意深谈,这事让人悲痛。那时候警察都处于戒严状态,一有情况我们就要回学校。我爬过城门,也翻过房顶,我们如果在任何人家被他们发现,就会给人家造成很大的灾难,因为我们太“黑”了。
) u( Y- d- h2 V  3 ~# B$ \9 C2 H0 K9 @2 K
  鲁豫:您妈妈被骗到清华批斗那次是不是跟您有关?
  T" [& u5 x3 \% f: a  % j1 ?+ R7 p( a
  刘亭亭:对,那件事赖我,当时我还小,他们非逼着我给家里打电话,逼着我骗父母说,我姐姐挨斗完了被汽车撞了。妈妈在电话里听完,说周总理不允许我们出去。爸爸说,你不去我去,女儿是因为我挨斗被汽车撞了。我妈说,那我跟你一块去。
6 t3 ~) o: j9 V) z9 m  X+ @  
8 M1 J  N0 S# [) K* ]9 q  他们刚一进门,刘源就喊,爸爸妈妈,他们骗你呢,他们要把妈妈骗到清华大学去批斗。我妈一听,就忽然把我爸往身后一挡,我爸一下就愣那儿了。我妈说,不是王光美的都走。然后使劲拉我们,最后等于是把我爸给架走了。我们回家后待在院子里,我和平平哭了。爸爸说,不怪你们,是我犯错误了让你妈妈去作检讨,我一定想办法把你妈妈接回来。后来可能我爸给周总理打了电话,第二天妈妈被送回来了。% K; T% A  l9 z
    . T) ~/ V) a  _+ F
  那时我每天都哭着醒来
3 L* [2 {" o: g0 p- R# X  
* u( t9 i% E# n7 J, G% y- [3 _2 v  我妈突然挣脱所有人,上去一把抓住我爸的手
- \& \* G6 D5 o- r  : n# u8 d5 U9 E3 w) `
  用清华大学红卫兵的话说,如果没有“江青同志支持”,他们怎么敢戏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第二天,所谓“智擒王光美”的传单,就从清华大学飞向四面八方,成为“爆炸性新闻”!& U/ R5 u" Q; H3 g( N
  0 m4 R. q- b# j* x8 }, v
  3个月后,在江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举行了30万人批斗王光美大会。王光美在众目睽睽下,被迫套上旗袍,戴着一长串用乒乓球串成的项链!" Q8 X  ^, g, d2 F
  8 X' R8 z. ?7 c; b, h, r/ I8 @
  1967年4月6日,“造反派”冲进刘家,对刘少奇进行了第一次揪斗。第二天,刘少奇贴出答辩大字报,但几小时后即被撕毁。此时刘少奇夫妇已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最坏的打算。7月18日,“造反派”把刘少奇和王光美揪到中南海的两个食堂进行批斗,同时进行抄家。斗争会后,刘少奇被押回前院(他的办公室)王光美被押到后院。两人被隔离看管。; t# l+ A8 p0 _& h0 V+ v
  8 Q0 a0 U. o0 b1 H9 s  ~
  8月5日,为庆祝《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一周年,天安门广场召开了百万人批刘大会。与此同时,中南海内部也对他们夫妇俩进行长达两小时的谩骂和扭打。刘亭亭清楚记得,挨打的时候,母亲突然挣脱,紧紧抓住父亲的手,互相对视,作生命中最后的诀别。
: l4 O; s* I" T  2 H1 [& l. C! _2 B& r! `
  鲁豫:您爸爸妈妈见最后一面是在什么时候?
" j1 ?7 a7 R' |" V  
- w: J% u# ?: m6 K  M  刘亭亭:是爸爸在中南海挨斗时,旁边围着许多群众,我妈突然挣脱所有人,上去一把抓住我爸的手。然后,他们就开始挨打,鞋都打丢了,我妈和我爸就是不放手。打他们的人逼着我们小孩站在旁边看,当时我们都在场,我佩服我妈,她关键时刻是一个很坚强的人。那次批斗会之后,他们把我父母隔离了,我爸找不着我妈,腰一下就弯了。他们也不许我们跟他说话,还打他,打得我爸扶着窗台走路。有时我爸出来吃饭,我们就假装洗手和他说几句话。
) I! H5 F# K  H9 {" P  
' f; y5 g$ R; w2 l# w. ~7 n- g9 v' {  有一天,突然来辆大卡车,通知我、刘源和刘平平去学校,要把我们一小时内送回学校。当时我们特别想去看看爸爸,跟他告别。他们不让我们去,全拉走了。第一个星期我被关在学校,第二个星期我哥哥姐姐偷偷来找我,我们一起回到中南海门口,不敢说想见父母,说要见我们的小妹妹。我们也想了其他办法,比如写信要我们的书啊字典什么的,都是希望爸爸妈妈在送出的东西里能给我们写点什么。$ w4 p+ L( C4 D- L5 h  t0 I
  $ A9 Q0 w% [9 k# ?- I8 H% Q$ x  i
  没多久他们就把我哥送到山西雁北插队,他那时16岁。我姐姐被抓走的时候,我们正准备吃饭,她在洗衣服。忽然就来了几个人,问哪个是刘平平?我姐说,我是。人家就把她带走了。我们当时觉得突然,但也没有想到是把她逮捕了。我姐转头跟我说,你帮我把衣服洗了。后来我们每天等她回来吃饭,摆着她的碗、她的筷子,她没再回来。
" l+ R! q9 r1 A' M3 r) O+ N( f7 }( }  , n- e7 c& I1 }, f8 M* ^
  鲁豫:您那段时间哭得多吗?$ }4 H" d: H# U! N
  3 k7 ]% Z9 y, |* ]/ y: {3 ~/ b
  刘亭亭:不是有意识地哭,很自然地,每天早上都是哭着醒的。可能那时候哭得多了,现在眼泪倒少了。人家问我怎么活下来的,我说生活的目的很简单,生活的目的就是surviving(继续存在),活下来。未完待续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