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读者〗蜂:一个字的词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24 12:46
标题: 〖读者〗蜂:一个字的词
[size=+0]
/ Q* i7 {% T) V; r+ e( D[size=+0]
6 e$ N" t3 @" @, R! I[size=+0]文[size=+0]/凸凹
( ^6 v0 ]7 x( \' {/ l" t[size=+0]7 ^- U2 Q4 o4 j( [
我少时的性格是内向的,常常独自爬到后山坡上去玩。后山坡是一座山,万源县城依山傍水,依的就是这座山。在后山坡,我遇到过好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那年冬天……不,是花开时节,春天,我遇到了一点也不稀奇古怪的蜂。* f# I9 D! N& H- L! Z0 G- v: {' {' U
[size=+0]
4 r" T( r! Y7 \" E# ~不是一只蜂,也不是三五只,而是嗡嗡嗡的一群。
' t) \6 o* ^) [# Y1 }. {0 Z1 K[size=+0]
4 P, U8 Z5 c, ?; v  O& ?; Y但是,我并不惧怕。% T5 L, H4 H* j5 }' c% g
[size=+0]2 g  p3 s, e% J- l
依我当时的知识和所受的教育,知道人有两个:好人,和坏人;知道虫有两只:益虫,和害虫。老师说过,蜂是益虫。8 `, F4 l8 v& M/ d
[size=+0]
3 m; d' E2 O5 [, X/ F5 v蜂是益虫,酿蜜,造乳,产蜡,为农作物授粉,提高农民伯伯收成--老师说过。! X1 v7 ^$ H5 L
[size=+0]/ c. X6 g3 u, A3 K
但是,我还是微微的有些惧怕。/ b9 c/ X7 g5 ]7 l  z' k9 X8 C0 p/ @
[size=+0]
' W) |, _" W  S% d  I5 i9 ^4 ~9 ?+ H母亲说,蜂是会扎人的,别跟它玩。“它怎么个扎法?”“它的箭藏在屁股里,一眨眼就飞出来了,扎在肉里,看也看不见。”“它是益虫啊,怎么会害人呢!”记得,当时质问母亲的样子,像红卫兵。母亲看我一眼,不再说话。母亲出身不好,是地主的独女,她突然低头,做事,不说话的习惯,我习惯。母亲对蜂的评价,我将信将疑--我怕个人的好恶和对某种事物与生俱来的偏激让她对自己的儿子也能违心说谎。& Q4 ~  p; b5 v
[size=+0]+ b; h7 i# E8 O% O
靠在一棵松树的腰上--那是一棵被斫伐的树,一头低杵在自己的桩上,一头高搭在另一棵松树的杈上--群蜂仍在二十多米开外一个野花簇拥的坟堆的上空呈盘旋状翔着,供我观看。只能观看,一动不动。是“并不惧怕”让我不走远,是“微微有些惧怕”让我不走近。哦,玲珑的纸筝,肉质的飞机,会飞的妹妹!我得意自己诗性的冥想,灵性的感触,博爱的姿态--我也有翼了,在后山坡,松树林,日光的岩石中,刀锋般,轻捷地飞。
: k/ O+ z) P+ S9 P! j0 g[size=+0]
# |  V/ t0 R2 J! c. D飞过来了,那些蜂不紧不慢地朝着我客居的领地飞来。在我更清晰地欣赏它们容颜和形体的时间段里,它们逆着汹涌的时间朝我飞来,沉稳,有力,像日本的武士。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蜂:一个字的词,谁能为我说文解字?它们投来的炸弹不像美帝国主义那样一颗一颗的,而像一场大雨下着,雨与雨之间联结得结结实实,成线状、片状,成天空那么大块岩石状,持续不断地向我炸开来,嗡嗡嗡,轰轰轰。6 Z, o+ Y3 i# o5 T7 s
[size=+0]
, J+ c; }! M& L蜂一直是在前方的,由远及近,纵、横、弧、半圆,不一会,五个维度都有了它们的身影。我知道,我虽然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学生,可要拥抱我,蜂,必须以群体的方式。个体的蜂,只能分享。8 e. Z# q' `$ s7 z# M
[size=+0]
' T9 `0 a* P! W! V$ ~即使这样,我依然没有十分地惧怕。理由:蜂是益虫。“益虫是有益于人类的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虫,保护益虫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老师说过。2 K0 c  |, I+ R
[size=+0]
+ b/ F" Q7 g6 o0 L2 r理由使我镇定,镇定使我还能打量眼前离我最近的那只蜂:玻璃弹子似的眼球,豹子模样的脑袋,装甲车般的胸腹,尾部……一口硕大的箭囊!而这只蜂,站在时间的潮头,离我竟只有一臂之距、一箭之地了。母亲、老师,老师、母亲,此刻,我该把谁一口喊出。但我当时真正喊出口的,是,“蜂!蜂!”我不明白,恐怕至死也不明白,蜂们围着我,究竟想干啥。我是人啊,只有八、九岁:人只有两个,哪有八、九岁的坏人--我不是坏人,你知道的!
: \; v+ ~4 s9 W8 s$ y/ \[size=+0]
: b1 A& O* e: @) m8 c# K9 t亲近是徒劳的,说服是无效的;逐杀是缺乏理由的,也是无力操作的。突围,然后逃逸。我想到三十六计中最有效、最简单的那个“上计”。' ?* U$ L. F' t/ U8 a- M7 E
[size=+0]! t+ F9 r9 v" W+ A8 t: r
突围很成功。没有谁能挡住我那个突如其来的箭步。再说,我不是肇事者,或许巍然不动也是可以的。我像猛虎下山,一纵一窜就是二三十米。但是,再猛虎下山,再纵、再窜,就始终处在群蜂的包围中了。一架一架的轰炸机,嗡嗡嗡,轰轰轰……还有,眼前,成百上千的箭曩,晃来晃去。) N$ L1 b2 C+ X4 K) h1 h  S
[size=+0]
6 {2 f: _! d& N但是,我依然不十分惧怕--我已经恐怖了。
/ n# n' J- W& `2 s[size=+0]* n$ J  q& P1 \3 T4 _. K7 n- ~8 L
我需要保护。我把两块小巴掌搭在脸上,闭着眼睛突围。蜂放箭了。一箭,一箭,蜂的箭法真好,不是射在手背,就是透过指缝,扎在脸上。无一箭落靶:射向空中。
" S$ d3 D8 n& w* b& L[size=+0]7 ~+ J+ ^: ?9 q5 U& q* V
终于,我绊倒在蜂这个词上。
- Z) x+ g' y3 \/ a# f' Y7 g- a& o[size=+0]
! Q5 {# H6 L, A+ L: v& h- p是在床上。母亲从压柜的破袄中扯一把棉,捻成小团小团的,沁了苞谷酒搽在红肿的部位。我痛得直叫唤,像中箭的狼崽。但母亲,一滴泪也没有。一直想看母亲给我拔箭头,可直到好几天后,红肿完全消失,也没能看见那些箭头。这次,我什么也没问母亲。直到入初中,上了生物课,才知道母亲所说的“箭头”是液体的,有毒。还知道,蜂毒也是有益的,对中老年人类的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奇效。至此,我对益虫蜂的“益性”又多了一层知识。9 j. r4 k9 R7 A# A. B
[size=+0]% O+ E: ?4 Q  C1 z  l/ c6 g7 ~
但是,我依然不能释解对蜂的憎恶,甚至,仇恨。直到有了些年岁,经历多了以后,直到被身边的“好人”没有来由地螫过以后,我释解了--人亦然,况乎虫?7 z1 y( H- N9 Q5 _3 x
[size=+0]
9 V' i4 V4 r, h$ M0 \$ m" S# c[size=+0]                                                                                                                                                                    出处:凸凹的新浪博客
1 I+ s. m' i! x4 ^0 Z7 @[size=+0]
0 W! {# x' K7 D% e- T1 C[size=+0]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