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 ]% B# J) @8 z' B 姚弈为梁公姚崇宰相的小子、姚异的小弟。姚弈年少聪明好学,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其为人踏实稳重,办事利落乾净。姚弈于开元年间任雎阳太守、太仆卿、礼部侍郎、尚书右丞等职。父亲姚崇一直让他多接触民众百姓情况,在基层职位上多办实事,积累经验为民造福。而没有让他通过科举升职来学取为官之道。姚弈后从右千牛进太子舍人一职,也是平职调动任命。 5 J6 I* y1 g" P( R- N. F # ~' N: w S5 K- ^8 d) | 姚闳为姚彝的儿子,梁公姚崇宰相的孙子。姚闳于右丞相牛仙客幕府任职判官、侍御史。天宝年初,右丞相牛仙客临将去世。姚闳看到牛仙客病危将亡,就强迫右相牛仙客奏上表,请求让姚弈和另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兵部侍郎卢焕替代其任宰相之位。但牛仙客的妻子将此举上奏朝廷,玄宗知道后十分震怒。于是判姚闳死罪,贬姚弈外出任永阳太守,卢焕任临淄太守。 $ Y7 e: e$ f4 |' C$ P
t Y* l* G- V$ Q5 a9 K* y8 k 姚,姚崇之孙。于唐代宗李豫执政期间,历任淮宁节度押衙、山南东道邓州(南阳郡)刺史等职。 / [: x5 N, s: T' z. h9 u" |" P' J
4 y. R0 w/ H8 T9 j- n
姚思元(唐朝时期) 1 p2 i, W9 ]( n A ) C& Y8 i6 b: ]6 x 林泉(今河南省彰德)人。唐代画家。 : B6 k/ \; [- v0 C& V6 p& u
3 B: B6 }3 i2 W8 ^% x! ]) O7 |4 ~ 姚思元绘画多以道释人像为主,尤以人物肖像画著名一时。姚思元创作了《紫微二十四化图》。姚思元所作所画,并不是止于游戏作画,自我娱乐的,而是用来警悟世人。他画佛像也多是利用场地作成图画, 所以传世的作品极少见到。 }' O8 w V; Q. b
2 m, C1 B& {/ _( P b9 [4 j 《宣和画谱》卷二,道释二有传着,録有其作品《佛会图》、《孔雀佛铺图》及《紫微二十四化图》三件。此外还有《佛光图》、《华岩幢》等。 - [, O+ N' _& U0 h5 P( K - N6 \: Y7 D% h6 G; L A 姚师积(唐朝时期) ( {% y* N2 |& W* b7 V* l# X
2 n* F* c6 `2 s$ b! r# Z* z
唐代雕刻工匠。 : B+ D L0 Z+ @5 G% R+ A $ S) X$ K. C+ [1 }2 @ | 唐高宗李治执政时,姚师积于咸亨三年(672)至上元二年(675),共同雕造由武则天捐资,净土宗大师善导和僧人惠能主持,开凿的洛阳龙门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 : G1 g. C( m. g% u 1 K/ t6 x( F& B" \* C 大卢舍那佛龛包括一尊卢舍那大佛,两边阿难,伽叶各一尊、菩萨二尊、天王二尊和进士造像。其中最高大的卢舍那石佛,高1714米。其雕刻手法细腻精湛,表情温和,敦厚庄严,富有魅力。在《大卢舍那像龛记》中,有姚师积等名匠的题名。 9 A' V) |, t5 D4 W' N
6 v6 h K u5 g: n# } 姚绍之(?—725) ' V( W! E0 x) x& \+ d; G
: r, _6 J, m$ b( b e. _6 g, s 唐代湖州武康(浙江德清县)人。恶吏。 ' U. s$ K# b, m; u/ Y2 c Y. f( ^" ]# g& s9 i% d3 H, v
姚绍之于中宗时初任鸾台典伙,后任监察御史,为武三思“五狗”之一。其为人凶狠,严厉且贪婪,史人称之为恶吏。 5 S4 j. L+ d1 [/ X- ~
^" W0 E( w" X3 T; W1 Q7 R U0 a5 j 当时王同皎,张仲之等人合谋杀武三思,事未遂被捕入狱。姚绍之奉命审理此案,其对王同皎,张仲之拷问毒打,竟然将张仲之的手臂当场击断,令之疼痛难忍,并诬陷成谋反之罪。姚绍之竟将张仲之家族诛杀,此事震惊天下,朝廷也极为关注。 & c: P% K7 J9 p, r" K/ Z6 D' e. s3 y
9 }" s9 ~$ O; @" u
姚绍之升任左台侍御史之后,曾贪赃五百万,获罪当死。但姚绍之得韦后之妹保释,被贬黜至岭南任琼山(今海南省琼山县)尉。不久,姚绍之企图出逃回京,被万年尉捕获,将其腿打折。 7 J3 J$ G* i, l( I
4 k8 y7 b% t3 N/ C1 } 姚绍之后来被召回京城,换任南陵县令。于开元十三年(725)转任括州长史同正,但不准许参与朝政之事。 ' |! d- H: [$ i2 v
9 W9 {/ u4 `5 u- o! c
姚仲蝥(唐朝时期) - K+ P0 ~0 d0 y" R' J/ [/ M
9 z; W& ?+ R4 v' k1 N( ]+ \ 唐代状元。 ! Z& r5 e( A- H& n
1 u2 N8 E( j0 N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 姚仲蝥于丙午科举殿试中考取头名,登进士第一甲第一人。世人称之为文状元。同榜进士及第三十二人,科举考官为考功员外郎赵彦昭。 3 u* d0 s* ^8 b$ f" c( _5 ]" r- a 2 q: v: w! S; s& O" y7 ~4 ?1 J 有关姚仲蝥正史失传,事迹失考。 ; E6 K, _$ D7 B, ~. {1 A
+ _6 X! G9 {/ z) M; W
姚恭(唐朝前期) 6 [! \& V' V' l6 `) D1 B
1 X2 L; f) r& d# R1 y7 W 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4 s4 s j( q: ~0 H) n. o- U
: |! w4 h7 J* X% e# L- U( R0 }5 N
姚恭于唐开元年中(713—741)任陇右道成州(同谷郡)刺史。儿子,姚大德(698—772) 。谥号法律禅师,为大唐荷恩寺和尚。法律禅师于大历七年(772)去世,年七十二岁。 , P# r% K7 r$ y
' q# J9 K5 u' f6 K" n9 e! d 姚希直(683—753) O$ e% J4 `4 U/ J X) c; D' Y" ] # y5 I! d! b! o5 n4 f+ x9 \, B0 w# B 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7 h- _! s% k2 p, V
' v H; y$ [$ X2 G8 ]+ e
姚希直曾祖姚霓为隋代左武卫大将军。 7 k3 | |$ t3 {
/ i5 b- {: v% @6 B
祖父姚感。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曾任大夫、河南道豫州刺史、陈州(淮阳郡) 刺史、恒州真定县丞等职。父亲姚忠肃,为皇申府文学。 2 B5 w. z9 f( l( p / H* i: U; j. ]1 j7 g8 s 姚希直曾任汝阴郡司法参军等职。于天宝十二年(753)卒,年七十岁。 & I- w9 W1 E0 ]9 x
U9 s3 P+ E3 R/ i+ t! ^' j 登武担寺西台 3 X6 G6 h K; A# k0 f / K6 {4 M& V/ s7 a 松径引清风, * x$ ~, ^1 Z" S5 B- a6 Q Y. t) I, G4 `& M2 u
登台古寺中。 # D/ M' q- J8 S. k% f. n. r/ G r- u
江平沙岸白, % \. c% y1 x* \7 e- j
1 |. |. |3 {" G. C1 i' p' m$ L! t
日下锦江红。 5 P1 a0 ?+ D3 I i! f7 V& [' z/ w9 g, r
疏树山根净, ( Z5 T6 j) _) G y$ {( ?" Q6 r- y# j! K+ G7 c ]# Q* O
深云鸟迹穷。 7 J* H. w7 n& A3 M' J 0 W4 Q. p' W7 w. t, F1 j3 V2 e& S 自渐陪末席, 9 g0 U3 F. k: J
6 ~0 X( l* ~, h2 `7 L$ j$ @9 f
便与九霄通。 : c' g! J% ]; s! s
. Y3 m, k6 q! A
姚骥(唐中时期) $ c% o9 ^- n' ^: }' h+ Q, R; {- D! M( ]% V1 x) t& c( v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w/ ?0 j- L5 v' Y2 P- Z + W5 {# S i% |7 H4 \/ V, E 有关姚骥的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于唐贞元十二年(796)曾任江南东道信州刺史一职。 8 q2 R- N0 q9 e( p% {2 D1 Q
8 |4 o0 B, f( K# I9 f6 x# e7 X3 @
姚骃(唐中时期) ' [2 K0 V& H k1 h- p# B$ a1 n' [5 O6 \0 W3 C7 |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h7 ]2 z9 G1 J9 B6 D8 x' l+ l& T# S; O4 W j( x4 E
姚骃于贞元十二年(796)由水部员外郎升任括州刺史,元和元年(806)任江南道湖州(吴兴郡)、处州刺史。在任职期间去世。 《统记》作姚骃,《吴兴志》作姚絪。 - _7 a9 o, e6 x; p/ @. Q/ W" S1 L5 O8 v4 \: O
姚沁(唐朝中期) . j! R" ~2 U. ?) {
) A* }8 u0 X& I0 h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y7 V4 A8 Q9 J9 C
* }; E1 E5 Z# B' m
大约唐元和十五年(820), 姚沁任河东道忻州(定襄郡)刺史一职。 " i) @) ^! B7 a* u# f
/ g% C. Y, B% k2 e, c- h# Q 姚成节(唐中后期) ) o5 S) b4 M( X9 k- d0 B9 V0 {/ F Y
& d3 J$ z% \) U0 G$ a F, q$ l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f1 W+ I; W1 T* f j
7 s% f' a# P1 M, Y, A1 c 姚成节历任唐朝议郎、前使持节。曾于元和末年(约820)任陇右道成州(同谷郡)刺史、捉守使。赐紫金鱼袋。 * {. X( j2 r" A( A; A
7 W- _7 R0 D* A( r' G0 L0 y
姚勖(唐朝时期) 7 ]0 i* n+ L% Y2 Y
( A w! |+ k& j! C, J 字斯勤。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史学家。 ' W: Z1 t7 n# b4 m 9 A: M6 ^* k$ c0 ?0 x* b 姚勖为梁公姚崇宰相的曾孙。唐长庆年(821)初,姚勖于科举中登进士第。后历任监察御史,佐盐铁务,迁谏议大夫。之后改任湖州,常州二州刺史。 # o0 @+ D; A. m* b ! Z$ h" u+ K' r 姚勖的为人和才识深得当朝宰相李德裕的赏识,经过李裕德宰相的多次提拔,会昌三年(843)姚勖任尚书左司部郎中,后升任吏部郎中职。姚勖为官勤政清廉,做出很大的政绩。因此常常被朝廷委以重任。 ' T7 P$ S/ F. s* ^: R { 7 n. F- {+ o) ? 后来,宰相李德裕遭令狐绚等人诬陷,被革职还乡。落难之后的李德裕独居海上,昔日的亲朋好友都不再与李德裕交往,这时李德裕缺衣断食,贫病交加,唯有姚勖及时送上粮食,衣服药物,多次前往问候老宰相,幷且一直不断的关心和援助李德裕,让其渡过饥寒疾痛的难关。姚勖的义举获得了世人的称颂。 4 U7 L! O }% Z$ p$ I5 W. q, u
3 f7 M( N) Q4 N3 a' V 姚勖于年老之际自已做寿物,藏万安山南部,位于其先祖姚崇之墓旁,署名叫“寂居穴”, 其坟墓称为“复真堂”。 在墓中挖土作床叫做“化台”, 并将之刻在石碑上告诫后世人。 & r& [: q& v" M
& Q5 e# T: z/ ?2 @" I 姚勖致力于史学研究,撰有史籍《后梁略》十卷等。 3 J* y& f" q. p+ T
2 D: @2 B$ `% F- C
姚中立(唐朝中期) - m7 j# L) q5 U/ g7 u9 [- w
6 h# [3 a/ c2 ~3 {; W, a3 n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t' [( |6 ~# P3 I7 a+ _: B3 {( d2 p
姚中立历任万年县令、昭州司户参军(长史)。唐大和九年(835),任江南西道朗州(武陵郡)刺史。 9 C) _, D* ?# K) g+ q8 X% W 0 h/ n1 a' `! o) G 姚周(?—869) ) k* P" g# w$ @ ) T$ y" R, e" ^5 M! | 徐州(今江苏省)人。唐代将领。 % D7 B& {1 c# h B, p# r" ]3 B0 t9 v2 b f. J9 u
姚周原本担任唐朝桂林郡戊卒牙官一职。咸通九年(868),姚周与庞勋等将领发动了兵变。之后跟随庞勋率领军队北归,在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得手后,其即率领部队驻兵柳子(今安徽省濉溪西南),出击由康承训所率领的唐朝军队,迫使康承训领军退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 2 N# B4 ?4 r8 w4 Q1 x/ p
4 v( V0 Y5 b/ Z- x: X4 e) W- k& a
次年三月,由康承训统领各路唐朝大军七万多人,向姚周的叛军发起进攻,姚周率领众将士反击,双方激战了数十次还不分胜负。最后姚周因兵力不足,放弃了柳子,率领部下数十人投奔宿州(今安徽)。随后,姚周被宿州守将梁丕所杀。 0 K% J9 u w3 ^5 p 6 O Y6 |9 E' V z* w8 { 姚鹄(唐朝时期) % P! y* [# ~. U+ B& B$ g3 w
) O) C6 H- y$ b" \$ |
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 3 R6 U; [2 r% K+ u- `4 V
+ b( i! h1 `. j3 O$ C! e' ]( @0 } 姚鹄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 0 ]. u+ U T! S) t, q, x# r
- O6 F% E/ m$ A" U9 Z
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 M! ?2 D2 x$ G6 `4 h+ F, e3 V) T' v$ M
附诗一首: 7 U; r q+ w% E" q0 J7 D' W. S: b+ V5 V+ m0 S+ I+ c! v' n
送友人出寒 1 L, O( j. ~: m( n! T, d6 n1 Z ~4 M% {* b2 [0 @) K
帝城春色着寒梅, + |& B' W/ \" U L8 ]# o0 v [; Y' C
: d4 p6 y p& i% Q
去恨离怀醉不开。 7 `8 V& m+ @6 T0 C
, S/ W+ h& A: B4 a. h; [! D7 o
作别欲将何计免, # @$ I, q& \) l6 S . b3 X9 w, y. C1 j0 z 此行应又隔年回。 5 x0 }8 o* |7 Q6 r
- i% j: c* {! ]4 w9 j 姚管(唐朝后期) 2 j7 Y# F6 w% n/ n # T" D, j/ ^( n# e 生卒籍贯不详。唐代官员。 " [. Q! D B5 [+ ]" [- C2 M! x4 C) I
/ X; T. \% E7 [3 g. _
唐大中十一年(857), 姚管曾任河南道(莱州)东莱郡太守(莱州刺史)等职。 7 E0 q m, ]8 p, m6 ~* p5 Y. @0 h; V0 B9 u, S
姚颛(865—940) 3 p1 r5 w' h" @- G, b9 W0 g
* n3 L2 v( f- Y* d+ A 字伯真。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五代时期宰相。 3 Z% V; u9 _. K, ?) T9 W+ o( U6 i& G
/ ^7 M+ o/ P. |, {7 V3 O
姚颛先祖姚弘庆,约于开成末年(840)至会昌年初(841)间,曾任苏州刺史、仓部郎中等职。唐朝末年, 姚颛进入洛阳城,又出游嵩山。其后在科举中进士及第。在梁国贞明年中, 姚颛历任校书郎、登封县令、右补阙、礼部员外郎等职。后被召入翰林,迁升至中书舍人。及后唐宗平定梁国, 姚颛被贬任复州司马。一年多后任左散骑常侍。历任吏部侍郎、尚书左丞。唐末帝即位,任姚颛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至晋高祖登位, 姚颛罢相任刑部尚书,不久迁任户部尚书。 0 V* Y$ F3 K( W" y
! s' t' Y6 z+ ] I 姚颛生性仁慈宽厚,多为仆妾所欺负,其心内虽然明白,但从不计较。既无喜怒,任之自然。但姚颛身为宰相,却不知钱陌铢两之数,御国无法,为政无所作为。 . L7 {0 T9 B: N S h- O9 s* Y" h. K
姚颛一生忠诚正直,为官清廉淡泊,虽然其能力不强,但都获得上司的信任。姚颛于天福五年(940)去世,年终七十五岁。去世当日,家中一贫如洗,就连购棺材买寿衣的钱也没有,靠官府的捐助才得以办了殡葬,此事令人们哀叹其之可怜。之后朝廷赠其谥:左卜射。 8 c S! A# |4 h3 M2 H9 _/ I! k " ^0 `2 y3 g) e$ S2 ^& K 姚卓文(唐朝后期) z ?6 _2 A, t3 {$ Y; t# H
; k* \& @( e' d. ]: c* y$ j 唐中和四年(884)至光启一年(885),姚卓文曾任剑南道剑州刺史、指挥使等职。 $ C4 X4 F& k7 @, k& D/ E7 k2 l( x9 j6 ]* ?5 ]/ _, L
姚洎(五代十国时期) : U g/ @5 ]8 u% w2 f * |" }& B5 E1 H. t. C* a 不知其世系。五代时期后梁国宰相。 $ k/ k9 ]. X+ E' R
2 }& { O: R# d E' `. t/ O1 y+ | 梁开平元年(907),姚洎以翰林学士擢兵部尚书知贡举。开平二年(908),以兵部尚侍郎兼卤簿使。干化三年(913),以光禄大夫,守御史大夫,吴兴郡开国侯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 $ ?' C, H3 D( _# |+ G& Y
% B, w! f5 l F( j 姚嵘(唐朝时期) 3 O" t0 z3 d! ^# L1 o
+ i2 A+ L9 C! A* F* d 唐代诗人。 ' `) d! ]5 l$ T1 y8 S U W3 m! O5 |, R. l/ U 有关姚嵘的生平事迹不详。 & s/ g, Z' M5 S Z" h! e8 } ; O. G, U. h: U V 仅留传诗一首《全唐书》録。 & V: O/ m0 Y, G2 L
; e2 w& C- t. F- Q5 y; j1 q
题大梁临汴驿 + \1 q4 Z; s. ]" w8 [$ f9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