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浅谈舜帝的生平功绩及其道德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6-7 17:53
标题: 浅谈舜帝的生平功绩及其道德思想
作者:姚学谋
$ t3 J, y4 h$ q. [" w+ q
) U& @2 |! g1 f#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X: g  P# d9 N1 |
今天,我们通过对舜帝生平功绩和思想的了解,深入挖掘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使舜帝思想和精神发扬光大!. ]* b# T) _$ ^! Z
: R8 ~9 o& g0 ]
舜帝,据专家考证,约生于公元前2277年,逝世于约公元前2178,享寿101岁。舜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在有虞氏部落里,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逝世后谥号“舜”。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系列,创造了上古时期的第一个盛世,被后人赞扬为“尧天舜日”。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 d( g2 w* ^: o6 }$ c+ w一、舜帝的生平功绩
* M6 F- P3 c+ ?; [$ Q* `

% c* g' ~7 Q( R; |出生平民家庭,成长环境恶劣

% p+ c9 L0 i+ k
( q, Z4 ]8 e8 y! e; s大约公元前2277年的一天,舜降生在有虞氏部落一个叫姚墟的地方平民家庭里,以地为姓,姓姚;据说舜生下来是双瞳仁,因此叫重华。虽然舜有一个十分骄傲的先祖黄帝,但是从他的六世祖穷蝉起,就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平民。所以可以说,他的家庭出身是“贫下中农”。重华的父亲是一个盲人,叫瞽叟。也有人考证,舜父瞽叟可能不是盲者,而是职掌祭祀的一位乐师。重华生下来不久,母亲握登氏就病逝了。父亲瞽叟就又续娶了一个后妈叫壬女,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叫象,一个妹妹叫敤首。俗话说,有后母必有后父。瞽叟夫妇视象为掌上明珠,宠爱娇惯,却把重华看作是眼中钉,凶狠残忍,常常是无是生非,非打即骂。重华面对这样残酷现实,不失子道,遇骂则忍,遇小打则受,遇大打则避,对父和后母恭敬孝顺,对弟和妹关爱倍至,从不懈怠,使父及后母欲害不能。……使瞽叟等企图折磨死重华的计谋一一落空。瞽叟夫妇和象等气急败坏,把父子兄弟情全抛在一边,又要重华上房修屋,他们却在下面纵火,企图将重华烧死,重华却在妹女果首的帮助下,借助斗笠飘然而下,躲过了一场劫难。瞽叟等又逼着重华去淘井,当他在进入井底作业时,瞽叟等即落井下土,企图把舜闷死在井下,不料舜在事先准备好的井下穿洞中逃了出来。但舜却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不敢有半点不敬。后来瞽叟、后妻、象陷害舜的计划暴露,舜没生三人的气,反而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三人感动,从此再也不怀陷害舜之心了。
( L2 U" V3 K' T2 N: D6 W# s, M

0 a4 i% i5 a0 V勤劳聪明善良,善学善作善成,深得百姓拥戴

8 s0 I; |3 r1 W# F( s. M5 T2 ]
  q' Q* V& i- U/ H( V重华一边孝顺父母,一边辛勤耕作,从基层做起,多种经营,他曾在历山去务农耕田,至雷泽去捕鱼,到黄河之滨去制陶,到寿丘去制造器具,到潢阳去牧牛,到顿丘去经商来往于负夏。重华勤劳聪慧,对于每一件事,他都善于学习,认真做好,善于总结经验,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因此,行行出状元:耕历山,历山获得大丰收;在雷泽打渔,和雷泽的渔民齐心协力多有收获;在黄河边制作陶器,重华认真学习技术,精益求精,烧制的陶器不炸口不裂纹;牧牛于潢阳,潢阳的牲畜膘肥体壮;贩于顿丘,顿丘买卖公平,生意兴隆。
6 }3 v, L" s8 i' X1 h
! ?" m  O' q7 G  I9 N0 w! ~0 R
重华历尽艰辛,经受锻炼有才干,领略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苦辣酸甜,丰富了阅历,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学会以了对付各种困难的本领,结识了一批社会英才,赢得了百姓的同情和支持。重华走到哪里,百姓就跟随到哪里。《五帝本纪》记载:他“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用现在话说,就是重华在一个地方停留一年,聚集在他周围的众人可以组成一个村落;停留二年,追随他的众人可以组成一个城邑;停留三年,拥护他的众人就可以组成一个都会。表明重华在广大百姓心目中是一位可以依赖的领袖。重华20岁时,因为孝顺能干,乐于助人,已成为人人仰慕、远近闻名的好人。

' u/ k' z7 y  x1 ]% [) m2 U2 @5 R$ n. m& {+ F# Q6 t* P
四岳推荐,尧帝启用
, {& ^/ x' V2 ?+ ~& X9 `- U
+ ~8 l1 i# O6 f4 F' j: k3 q5 z
30岁时,尧帝因为年老,想要找个接班人。四方诸侯之长的四岳就向尧帝报告了姚重华的事迹,帝尧召见重华与之谈政。重华主张彻底改造部落制度,尽早建立统一的国家体制;与之谈社会,重华主张用“五常”确立人的伦理道德观,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建立社会文明新秩序;与之谈思想方法,重华主张“允厥执中”,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注意掌握平衡;与之谈帝王之道,重华主张顺天应地务民,按自然规律办事,无为而治,造福天下百姓;与之谈个抱负,重华主张为政者应时把百姓挂在心上,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与百姓同甘共苦。
' b+ Z* G8 l8 q  q+ {1 T

2 f7 F! `3 x( ?, u4 d0 a0 J) ]5 n- M帝尧对重华的见解非常重视,认为重华是最好的接班人。为了进一步考验姚重华,于是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重华为妻,观察他如何治家。他的九个儿子和重华相处,看他如何待人接物。重华就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个妻子,在妫水之滨居住,更加谨慎孝顺对待父母和弟弟、妹妹。尧帝的两个公主也不敢以出身高贵,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公婆和弟妹及亲戚,非常懂得作媳妇的规矩。帝尧的9个儿子在重华的潜移默化下,也更加淳朴厚道。帝尧知道后,非常高兴。就赏赐给重华许多细葛布做的衣服,赠送琴瑟,送给他牛羊,还为他盖了粮仓。不久,帝尧让重华掌管五种礼教,担任各种官职,进一步考验他。重华都做得非常认真出色。后来帝尧又赠重华以代表权力象征的昭华之玉,授以司徒之职,使重华能在政治舞台上初展才华。
# P  h/ `8 q4 N; G

! @6 C# W5 [  M  f辅佐帝尧,施展才能,初见成效

2 [; P- p9 T) Z7 g+ x
) K" V& t' K/ D( e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尧帝决定,由50岁的重华总理朝政,代替尧帝治理天下。重华首先启用贤才,注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高阳氏有8个很有才干的儿子,天下人都受到过他们的恩惠,对社会很有有影响。但帝尧却不为重视。重华就启用高阳氏8个支族首领苍舒、隤敳(tuí、ái)、梼戭(táo yǎn)、大临、尨降(mengxiang)、庭坚、仲容、叔达,世人称为“八恺”者,参与朝政主管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又请出了帝喾高辛氏族非常优秀8个支族的首领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民世谓之“八元”者,委之以任,布五教于四方,规范社会伦理秩序。
) \3 G/ b# c  L6 Q3 l
$ p9 ^& x7 O8 ]6 ?1 L8 @2 ^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器的儿子,不行仁义,阴毒残忍,专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少皋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专门诽谤诚实的人,憎恶忠直的人,推崇和粉饰邪恶的言论,天下人称他为“穷奇”。颛顼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不接受任何教育,不懂得好话坏话,人称梼杌(taowu)。这三个部族,帝尧时没有对他们实行任何制裁。老百姓都感到恐惧和忧虑。缙云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贪吃贪喝,贪心不足,谋取财物,天下人称他们为饕餮。世人没有不憎恨的,把他们并称为“四凶”。好像现在的黑社会势力一样。在四门接待宾客时,他们又出来捣乱,重华就采取断然措施,把危害部落联盟共同利益的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四个部落的头脑人物驱逐流放到远方。重华正是通过这些措施,稳住了大局,确立了自己的核心领导地位,得以大展宏图。
: m! r  Z) c, y3 i; f7 W

9 u3 X5 n0 e8 o) g+ q继帝尧而为天子,都蒲坂国号为虞
+ y/ f2 J( n8 h3 e9 X7 H% k9 v

* d  w5 Z; I9 C! w2 @3 P, k6 t! I姚重华61岁时,帝尧逝世后,重华继尧而为天子,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国号为虞,史称虞舜、虞帝、舜帝。
  e9 J; \3 M) R  p3 S6 W+ _  D1 d6 u6 ~
舜帝正式登位后,就大刀阔斧地任用二十二个贤能,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施展。9 {' J* n2 K) i" l) O( g
舜帝在征求群臣意见的基础上,不计前嫌,首先任命罪臣鲧的儿子伯禹担任司空,并让他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把治水的大任交代给他。( f1 B& I& v; |5 H9 [# G  c
任命当时种庄稼的行家里手后稷当农官(农业部部长)掌管农事,负责指导农民种植庄稼,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
+ R  p7 n. v9 W. e任命契担任司徒,推行五教,使老百姓讲求诚信,信守道德。- M) j8 S1 A) u1 N1 J7 I
任命皋陶担任法官(士),主管法律和刑法的执行,做到取信于民,严明法制。后来皋陶不负众望,执法公平,实事求是,百姓信服,办案平正公允,得到老百姓拥护。! P3 f9 ]5 K" @
任命倕担任共工,管理百工各种工匠。倕带领大国工匠人才,做出不凡成就。
- D' f& v2 K2 p* J; m1 x' F, H任命益担任主管山林原野的虞官,朱虎和熊罴为副,协助益管理山泽林木,山泽湖水都开发利用起来。# h2 Q! x3 ^; }5 Q/ B* H" O
任命伯夷为秩宗,夔掌管音乐,龙主管接待宾客,作为伯夷的助手。伯夷毕恭毕敬,主持三大祭典,从不马虎。夔作为乐师,办事干练而不傲慢失礼,演奏音乐,就连飞禽走兽都会载歌载舞。龙主管宾客接待,彬彬有礼,远方的部族都来归附。" L2 B' F5 p, R. e( i* n
十二个地区长官尽职尽责,广施恩德,疏远谗佞之人,经常巡行地方,九州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人敢违抗法律和躲避税赋的。
& F, t2 \: E6 c! B! t舜帝顺应历史规律,创建了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从而对四海十二州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宣告了原始氏族部落各自为政的朝代基本结束,一个崭新的中华大一统国家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
3 W7 J0 x5 `' a& U& d7 @9 p舜帝亲自领导治理洪水,改革治水方针 舜执掌天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治水。当时中原地区洪水连年,大片良田沃土被淹没,蒿草丛生,野兽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灾荒瘟疫,贫病交加,饿死冻死病死者无以数计。帝尧曾先后命共工和鲧两位大臣治水,费时十二载,因治水方针不对头,只知水来土掩,堵来堵去劳民伤财,不见成效,洪水依旧吞噬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对此,帝尧忧心如焚。舜执政后,首先治理洪水,他深入洪涝灾区,不顾烈风雷雨和虎狼蝮蛇侵袭的危害,实地考虑山川、河流、沼泽、湖泊和洪水的流向走势,研究总结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断然停止了多年的“坠高堙庳”(huī gāo yīn b),单纯堵拦的治水方针。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宗疏事裒(póu)”,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以疏为主,疏拦结合,边治水边恢复发展生产的新方案,得到了帝尧的充分肯定。
3 N1 v0 Y) {" l( [% M. d. h为了保证这一新方案的实施,舜彻底改组了原来的治水领导班子,严惩了对治水失败负有重大责任的鲧,重组了以禹为首,皋陶、益、弃等参加的新的治水领导班子,并在四海之内实行全民治水总动员,组建12个师的治水大军由州牧地方长官带队,听从禹的统一调度。舜还以极大的毅力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交通困难的情况下,动员百姓保证治水大军的后勤供应。由于舜的治水方针正确,措施得力,全民支援,再加上禹敬业忘我,无私无畏,艰苦拼搏,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整整在抗洪治水前线奋斗了13个年头,终于疏通了三江五源,劈开了三门和伊阙,导引了河水和涧水,整治了无数的大小河流,使洪水流往东海,还中原大地一派生机,百姓得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以万民齐公布尧舜为圣。
6 z& C2 m, N  ~( T1 h/ q0 n, Y实行行政区划,将全国划分十二州。 舜在领导治水的同时,令禹“随山刊木,奠高山川”,顺着山势,刻树为标,以山河为界进行区划。禹遵照舜的指示,将天下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雍州、梁州等九个州。舜在审定时,以冀州之广大,分置并州,幽州;以青州之辽远分置营州,共计12州。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区划,它的显著特点是依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进行的行政划中,其意义不仅有利于各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吸纳、融合、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推动华夏各族儿女从狭隘的血缘氏族观念中解放出来,向区域地缘观念,向国家观念转变,为中华大一统的万世基业培植了根基。
9 ]! q5 j2 S  K6 O0 A8 c5 T9 F4 r按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载,当时国土面积方圆五千里,延伸到遥远的不毛之地。南方安抚了交趾、北发,西方安抚了戎、析枝、渠瘦、氐、羌,北方安抚了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了长夷、鸟夷。四海之内,无不感戴舜帝的功德。
. ~9 u. \. K& T1 X5 t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建立上古文明新秩序。 我国上古社会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群居群处,不分上下老幼瘝寡孤独,以力相征,谁的力气争大,谁就有理,就可以拥有一切,整个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公德标准。到了黄帝时代,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始渔猎狩牧逐渐向农耕文明过渡,人们开始意识到互相交往中应该有一个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应该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黄帝对此已作过一些探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还是“以力相征”。“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以致于黄帝一生未尝宁居,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到了颛顼时代,提出了“依鬼神以仁义,治气以教化”的原则,开始制定尊卑之仪。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非是“尊卑”二字可以概括的,整个社会也未有摆脱氏族部落各自为政以强凌弱的影响。到了帝尧和舜的时代,他们通过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把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地概括为父母、儿子、兄长、弟弟和亲朋之间的伦理关系,明确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社会道德准则,为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奠定了基础。
, g. a  @0 _4 `+ g; K5 b

3 h9 z  w' e% R0 ?0 r$ X创建了一套严格的官吏管理制度。

  n! E  \, c4 ?9 v( ~: |# [" |$ X/ m% t* U; W% a" b+ K# k
舜为了使朝廷上下、地方长官诸侯君长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尽职尽责完成各项任务,他提出了“齐七政”的准则,要大家遵守。所谓“齐七政”,就是要求所有官吏从政时,都不能违反春夏秋冬四季的农事活动,遵照天文(自然规律)、地理(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人道(百姓的共同利益)决定自己的施政方略。为此,舜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人事考核任免制度。根据史书记载“舜辑五瑞”,用五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玉石,制作不同等级的“圭”授予百官,作为行使职权的凭证。舜作为天子“五载一巡狩”,到各州检查工作。“群后四朝”,地方百官每四年要向天子述职,接受考核。地方百官在接受考核时,都要“如五玉”,交出“圭”,经待考核对成绩卓著者,除发还“圭”准其继续任职外,还要“车服以庸”,奖给车马衣物以资鼓励;对政绩不佳或有重大过失者,不再发还“圭”,收回呈命,免掉官职。
  Q% [( z# \- j+ @4 F% D( O

/ r( s8 W/ _2 Q2 g* O* ]; c0 c在舜的严格要求下,朝野百官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除禹治理洪水立下大功外,皋陶为土,司法公正;伯夷主礼,上下长幼谦让、垂主工师,百业兴旺;益主虞,山泽郁郁葱葱;弃主稷,五谷丰登;契为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四海宾朋;夔主典乐,五音谐名。舜还亲自负责少数民族工作,由于坚持实行各族地位平等,以德感人,化解矛盾,团结互助,相依相存,共同发展,所以他能理三苗、朝裸国、纳肃慎,款发号令而移风易谷,国威大振。于是西王母献白环及佩,息慎氏朝弓矢,玄都贡白玉,羽民献火浣布,四海升平,万众齐颂舜的英明。
: P/ h9 ?0 |( y& G5 R2 R2 O

7 `! \* Z7 t2 V8 Z/ l, W舜在一片欢呼声中,更加谦虚谨慎,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他拒绝阿谀奉承,更不宣扬“君权神授”去愚弄百姓。他告诫禹和其他大臣,“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后非众,罔与守邦”。(可敬爱者非君乎?可敬畏者非民乎?众人非议其君,则何所奉戴?君非议其民,则谁与守邦?故不可不敬之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实禄永终”((作为领导干部)要恭敬啊!慎重对待自己的位置。因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以一片诚意来实现人民的愿望。如果,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那么,上天带来的福气和官爵、俸禄也将永远终止了。)的道理。一再强调为政者不能自命不凡,忘乎所以,高高在上,脱离百姓。否则失去百姓的支持,你的地位和权势就算是老天爷赐给的,也会支彻底垮台。
$ z( Y" R1 [- U& r" g% Y
4 ~5 [6 X5 V) U! W& i+ O
舜是这样讲,也是这样作的,他贵为天子,却保持着普通百姓本色。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五谷野蔬,很少闻到肉味,用器都是粗陶制品,穿的是兽皮葛麻与百姓无二。他所作的重大决策,“弗询之谋勿庸”,非经众人讨论不主观武断决定,即是已经决定了的事,还鼓励百姓批评建议。舜“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凡属正确者舜闻之则改。因此,在他的领导下,四海政治清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百姓生活和首先水准日益提高,天下大治,实现了黄帝、颛顼、帝尧等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统一大业,创造了我国上古社会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功高日月,被世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一帝,万世敬仰。

# L3 b" R7 v! W( ?5 `
- o# l  i# z% q' F) J- }- z舜晚年将执掌天下大权交给禹,由禹摄政师后,他亲率部族南迁,开发三苗地区,101岁时崩于苍梧。现在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有九嶷山舜帝陵,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有鸣条岗舜帝陵,两地每年都有盛大的活动来纪念舜帝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 u  ~/ K& |, l  ^6 I# f2 i/ G/ u" W  e1 v$ k  C5 |
舜帝的思想及其传承

* _) k% R7 i' O1 `! g5 V# r: s
% C' q3 L8 Q* h1 E' V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从平民出身的天子虞舜圣帝都有崇高的评价。- f/ r7 {( ]: I
在最早记载历史的《尚书》云:“德自舜明”。
% ?+ E2 F* U+ A  ?  o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写道:“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下的文明道德,都是从虞舜时代开始的。”
' c, U4 `$ T! M' b  p# s- t6 W有人对舜帝一生的建树用10个字来慨括:孝祖、德圣、民师、帝范、福星。在山西鸣条岗舜帝陵的正门两边矗立着“德圣”和“孝祖”四个大字。/ V8 P, }. [( U! S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孟子对舜帝及其思想都很崇拜。孔子、孟子每每“言必称尧舜”,对于舜帝文化推崇之极。仅《孟子》一书,篇幅并不长,提及舜帝却达五十多处。仅赞赏或提到舜帝禅让的,孔子的《论语》就有六篇,《孟子》有十二篇。孔、孟在《论语》和《孟子》二书中,赞赏尧舜之处比比皆是。《论语·泰伯》说:“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者也,而不与焉!”孔子夸赞说:多么崇高呀!舜和禹贵为天子,富拥四海,却半点都不为自己。1 g9 |. \# y5 f7 N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对于尧舜时期,则评价更高。发出了“唐虞之际,于斯为盛”的感叹!孟子仰慕尧帝舜帝的道德,倡导人们向尧帝、舜帝学习,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孔子和孟子创立和发展的儒家文化正是建立在对舜文化的认同和尊崇的基础上的,儒家文化是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u$ o: @9 W* k& m$ ~; z
可以这样说,舜帝是集三皇五帝文化之大成者,而孔子是集舜以后文化之大成者;舜帝身体力行地创造了道德文化;而孔子是整理、传播了道德文化。
  O; ?, C( v" s! B2 Z6 F一代伟人毛泽东诗句中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舜”,把新中国的人民歌颂为舜尧,对人民建设新中国寄托着无限的希望。他还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的壮丽诗篇的光彩。0 V8 H' E% L4 ^; n6 q0 h; i) _6 U6 |
那么,舜文化主要有那些内容呢?
! r1 [3 v4 M7 c. _3 {+ o- d. M+ h简言之,舜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可以用孝、德、和三个字概括。
3 {) T/ Z8 R! \/ r8 M, ?# P8 q先说“孝”字。! N7 G3 G9 S* ^4 B) Q
一个平民出身的姚重华,却能被尧帝举用而成为“帝”,凭的究竟是什么?" `* y' A3 O* e4 ^' |! _
大家都知道,24孝中,舜帝列为第一孝。为什么,在父母慈爱的情况下,作儿子的孝顺有个基础。但是,在有一个糊涂而愚昧的父亲和后母生的弟弟处处想加害自己的情况下,自己却能孝顺父母,友爱弟弟,确实不容易。而且,作为平民似乎还可以,作为帝王的虞舜做得更好。史记载,舜登上帝位,车子上竖立着天子的旗帜,去朝见父亲瞽叟,态度和悦恭谨,保持着作儿子的规矩。还封弟弟象为诸侯。) z) I; Q5 M6 P" ]$ S
《孟子·万章上》记载:“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此处孟子所说的怨慕,是说舜怨恨自己,思慕父母。舜面对父亲瞽叟和后娘壬女处心积虑的加害,非但不计较,倒反检查自己的言行有哪些地方不如父母意。在他看来,天下百错,错的只有子女,没有做父母的错。思来想去,就更怨恨自己孝顺不够,导致父母憎恨,于是对父母的思念尤甚,情到深处,悲恸难忍,号啕着大声呼喊苍天。
% u* x7 e0 w. n5 @+ y《孟子·万章上》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对学生说,舜处处受人欢迎和赞颂,又娶了好妻子,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却仍然很忧愁,这是由于得不到父母欢心的缘故。舜看来,惟有顺从父母的意愿,使父母欢欣和喜悦,才能真正化解他心中的苦闷。孟子发表感慨说:人们少年的时候敬爱父母,青年时喜爱活泼美貌的异性,娶妻后疼爱妻子,出仕为官以后则忠君爱国。而大孝之人则一辈子孝敬父母。直到五十岁以后仍然那么孝顺父母,这样的典型人物只有大舜。
4 D9 h+ m1 e! ?" p# A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问孔子:老师,请允许我冒昧地提议个问题,什么才是圣人的德行?在人类所有的德行中,难道就没有比孝道更为重要的东西了吗?孔子说:在宇宙万物之中,唯有人类最为尊贵。而作为人,他最高的品行便是孝道,没有任何品行可以超越他。
* b# U/ e% L5 E. r% b(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家犬有义,雁飞有序,从古自今,莫不如是。对内能孝顺父母者,对外则能淳化风俗。以至“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yǔ)。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尔《山海经》中说舜耕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9 G. I- X3 n4 B+ s因为舜“二十而以孝闻”, 孝心感天动地,所以舜能被世人尊敬、拥载、效仿,所以得以被尧看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虞舜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山野村夫成为“帝”,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孝感天地”。' i1 T7 v3 d4 O
古代将虞舜列于二十四孝之首,故而我们将其称之为“孝祖”。2 R5 O! N5 Q( k( j5 c
舜帝之至孝的事迹启示我们,孝道,是从人的最亲近、最自然的情感出发,来感化人、教化人。孝道绝不只是家庭内部的伦理规范,它与国家治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一家之孝,就有可能感化、教化一个地区,进而引领社会风气,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目的。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天地之间无非是一个‘孝字’”。也可以这样极端地说,如果能把“孝”这一道德科目做到极致和顶端,它就是无所不通、无所不包的。这也正是历代思想家为什么不断挖掘由大舜甚深实践的“孝”道的原因所在。反过来,我们要理解大舜孝道的精髓实质,也需要结合后代人的阐发。! D8 }( c: c! `/ W. p" }% a
第二个是“德”字。- @, G: u3 v  J2 h. X) x7 a
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尸子·仁意》篇载:尧问于舜曰:“何事?”舜曰:“事天。”问:“何任?”曰:“任地。”问:“何务?”曰:“务人。”舜在回答尧的测试的时候毫不含糊的说了自己事天、任地、务人的主张。舜以天、地、人为根本为出发点,营构起天道、地道、人道的道德规范,从而确定了包括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宇宙道德为内涵的道德理念。: \3 `$ Y) g; v8 d1 c
在伦理道德方面,虞舜毕生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典”之教;$ d( A) H2 [+ o5 U( t
在职业道德方面,舜帝无论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还是贩于负夏、灰于常阳,都能做到公正、务实、诚信、友善。以致于人人择舜而居,“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Q3 N- x' n( c' I在政治道德方面,舜帝“为政以德”,他“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公天下”与“和天下”精神,为天下人所赞颂;. ]& `* ^3 N* N+ x" ?; V4 I
在宇宙道德方面,舜帝追求“天人合一”“天地人合”的理想境界。
; O9 s% ]+ i( b% n《诗经》说:“不显惟德”。法国作家雨果则说:“道德是真理之花。”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所说:舜帝是天地道德和宇宙道德的典范。) ^4 k1 Y: |" {; k. T: d
第三个是“和”字。5 r* G' m; v8 ^, l- P
“和”是舜帝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目标。舜帝之“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2 W1 ?9 ^- w8 K
在家庭生活中以“和”为本,争取了家庭和睦,诚如《尚书》所言:“瞽子,父顽、母嚚、弟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n: h! C9 v5 j; d0 e6 k2 g
在社会行为中以“和”当先,促进了社会和谐。舜九族之内讲亲,九族之外则讲和。在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中,“和”字当先,“和”以处众,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M( N( |! M" D6 y( F
在民族关系中,以“和”为贵,赢得了国家和平。在舜帝心里,武力征伐不能服众,行德喻教终以化民。他以“和”为贵,使百姓免遭战争之苦,实现了北方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方苗蛮集团的大融合,为古国大一统做出了卓越贡献。2 {# x" h4 {1 j
在宇宙道德中以“和”为规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美。
* {' Y& n/ G4 ]1 i9 s《史记·夏本纪》记载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的情景。古人认为天、地、人相互融通就是最大的“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做到了我们常说的“天地人和。”舜帝以自身的音乐特质创《韶》乐,歌《南风》,以诱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舜帝崇拜瑞鸟凤凰而以凤凰为图腾,以启示人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舜的道德达到了“神人以合”境界。这里所说的“神”,是指自然宇宙大法则,这里所说的“人”,则包括了人的肉与灵。  K  x4 A3 x' t/ T) p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体现的不是单个学派的文化精神,而是涵摄儒、道、墨、释各家各派的一种普遍精神。“和”、“合”二字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合拢、结合。孔子、老子、旬子、孟子、管子都曾阐述过和合思想。东汉以后,这一思想又被儒、释、道吸收和弘扬、“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合贯通。和合文化与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观、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Q: ]5 |3 @8 h# ~孝、德、和三个字,构成了舜文化的核心内涵,其中“孝”是舜得以立身的前提,“德”是舜得以服众的根本,“和”则最终成为了他最突出的思想精神特质,孝、德、和思想,最终落脚在一个“福”字上。
. ?5 j! J$ q) T' p2 U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舜帝才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舜文化是儒文化之之根、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之源!
4 Q, K+ M* g' Z# n; `; t我们今天纪念、崇敬学习虞舜文化和精神,正是要从文献记述的舜的生平业绩,探索体会弘扬中国文明的优秀传统,增进民族的自尊自信,达到建设中国梦的伟大理想!5 p7 Y0 N4 C4 G1 e: w

) V! y: e; ]3 N6 ^/ \0 ~参考资料:( f1 \% d7 m# K4 i, a$ W% U
古籍:1 i9 W1 h/ m# K- ]
《史记.五帝本纪》;《尚书》;《论语》;《孟子》
; K1 Q) c( {3 S4 f8 y, z1 @, T; M5 J# ?文章:
5 y: B" o9 Z) b/ j9 A8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 a6 k" n5 j; C+ M! b《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十一期载郑国茂文《舜帝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贡献》;2 A: ^! g& {  q/ d9 [4 P/ m
《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一期载姚仲杰文《舜帝的生平及其功绩》;, i5 T" U- J' d1 d
新浪博客载朱广东文《孔子与孟子评价舜帝》;
" o# J% R" C6 }; F% ^# [- a8 [《姚氏宗亲网》载王国宇、周亚平文章《虞舜为人理政:德为先导,和谐为依归》。
8 a$ L6 p0 ]1 r4 T  ]" ]/ ^) m' F                      2018年6月7日
( f3 ]+ w( S  Z# ~3 H3 e( l9 {! j

; E7 t- c7 N1 h$ i  b转自:姚培训 (微信群),谢谢~' H3 R" R9 B, a6 I3 a+ j
. [( H: n* O4 O7 j; y

. M# y9 {, K3 \6 f# ?4 v1 S+ j2 ~& [9 T/ w: g& A: I: u

8 q  d" H6 c4 q  l
作者: 姚宗泽    时间: 2018-6-8 16:17
好文章!拜读了~; J; j+ l. W' h; i% k1 v4 E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