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5-4 10:45
标题: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译者:曹新平)
8 S p8 R5 _2 J
依照家谱记载,我的先大母、诰命夫人姚太夫人是姚圣安公之女。我对姚圣安公的道德品行知道的虽不多,但在我少年时亲见我母亲重仁忠义、乐善好施、勤勉不倦,承继家风,她称得上是“巾帼仁人”。
* R4 h% M- d3 G" `1 A- f0 E4 C
姚老夫人功德垂范、积善宏大,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吉庆,后人也受惠无穷。我们应虚心谨慎、磨砺操守,不可堕落情志。
" Z5 p9 o0 Y, V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
; n7 N" N/ ?/ S+ [
到明初胜祖公时,他从小失去双亲,随舅舅李老伯由鄱湖迁徙到桐城西河,成为迁桐的姚氏始祖。他编户登记随舅舅李姓,舅家没有后人,他不忘舅舅收养、提携的恩德在参加科举考试时仍用李氏姓氏。而乡党们都称赞姚氏族谱是姚李两姓并存之。
7 J/ N9 N! j& J$ C% i" h6 ?' p
胜祖公单传二世至四世,他的后人们们出行有高大的车辆,四处说诗传礼,个个文采彬彬出入于学校,名列于官吏名册中,是我们桐城的名门望族,到现在已有十六代了。树堂是胜祖公十三代孙。当初树堂和我同在山右做官,那时他就有胜祖公遗风。他的三伯晓岑公是我的外舅,性情磊落旷达,时常来往于两地,以官箴之言谆谆教诲我俩,希望我们振兴两家门第。他又让树堂长女与我的长男正修永结百年之好,我们两家成为姻亲。晓岑公过世后,树堂也退居林下,专做宗族和睦的事,于是重修宗谱。此次修谱他做到了严明义例、厘清原委、分类亲疏、考究事迹、叙理伦辈、以希教化,谱序清晰、文辞明朗、这些都具备,可见他用心之深、之大、之远啊。我只就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人与事写下来,来表达自己的“饮水思源”的心意,也作为序言。
诰授 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表弟汪志伊 撰写
( a! P7 ?% I' C' K. z$ Q8 Z+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4 11:2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4 11:36 编辑 5 h9 _' m3 T" B- m0 @: ?, A) @
; S1 c8 C. o' d b: C, e/ p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应当指出是哪里谁家什么时候的谱序——应是桐城西河姚氏的,什么时候的(清嘉庆年)?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5-4 12:55
$ k n. x6 A$ G
有原文更好,译文已经是翻译者的重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4 16:48
& }6 g8 L& H. f' p 同感。但站长是转发的,有什么转什么。, r, m7 s$ ]3 w
曹姓人译姚家谱序,有因由。! y- F6 z& r3 N, E H& \# H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4 17:08
清嘉庆年版桐城西河姚氏宗谱/ M o' V( f- S4 M8 V! I
含诰授 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表弟汪志伊 撰写的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 G( Z* T7 x. `4 c/ D3 H4 u
4 w* ]; J1 ~6 P4 T9 m 桐城西河姚氏与桐城望族张氏和汪氏是姻亲。2 Z, P1 Q( ~6 v$ I* l2 C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4 18:01
" o6 t" X, f" R! N; C1 b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
9 V7 N3 R7 b. L% `$ v% I+ Q( k- ?2 w# \+ s E+ w
——
7 x: R' I; D, E, i7 W 可惜没有原文。
/ K; Y" d$ K4 q! Z9 f9 v: t6 }7 L 曹姓译者不懂“二尹(官名)”。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大尹指知县。& Z0 z) Z4 t# p, g# |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并没有与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 ]. p. g+ C" j8 E& {/ C$ r$ {; K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 z, m+ B; ]1 U; w% U1 i. d 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南宋风节名臣宗之公,是我潮阳姚氏、平远姚氏和莆田中沁大孝祠姚氏的直系先祖,舜系103世,史书方志都有记载。有人要认宗之公是先祖,却胡编他的行实,我是不答应的。$ v9 U k0 `0 e! w' z. \6 B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5 06:0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5 06:09 编辑 * n2 O: C3 Y B2 `6 P7 l$ j
3 D3 y1 v" g. x7 d点评清兵部侍郎桐城汪志伊的一段桐城西河姚氏谱序
- R. V, T, E. K1 I+ f
清嘉庆四年版《桐城西河姚氏宗谱》谱序“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乃是“含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所撰,其中提及我姚姓几位先贤:$ P' C' ^+ I5 }: h/ b1 @) G, o
/ A7 }) M0 D& a/ y. S/ q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见 姚网,姚尚明,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5 L# z- |" ~- k$ `, c" s$ q 可惜以上不是原古文,而是曹新平的译文。其中有点错误,应当予以点评。5 h' ]( }8 _* p5 [4 m) y
# U( Z6 L, N- h
曹姓译者不懂“二尹(官名)”。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大尹是知县的别称。/ ^0 o7 Q% G+ Y7 T$ Y& p3 s8 I2 S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并没有与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只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 B. q" A1 G3 O) e, p4 ` 他【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5 B! }. j3 q
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南宋风节名臣宗之公(舜系103世),是我潮阳姚氏、平远姚氏和莆田中沁大孝祠姚氏的直系先祖,史书方志都有记载宗之公的事迹。有人要认宗之公是先祖,却胡编他的行实,不能认可。
/ N4 h" P, g2 C7 k% ?
$ x' j c+ K0 g* O9 B' s! U3 f( u; y+ h8 f7 F0 O3 W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5-5 08:36
( U8 I2 u/ F0 t6 } y
认真阅读教授的点评,可见本文的译者学识有限,希望我姚家人能将原文,上传分享大家,校对甚或纠错。; x, L8 q! m _% h* e# }( ^, A9 G8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5 11:35
晋江钱仓姚氏宗亲礼记对7#文的回复:
3 o7 X# f7 K- x, X; f 认真阅读教授的点评,可见本文的译者学识有限,希望我姚家人能将原文,上传分享大家,校对甚或纠错。" D6 ]9 s5 B+ \5 N( p&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5 14:47
7 [: l1 W( Z" I; E3 k
已发表《〔清〕桐城六尺巷张英序桐城西河姚氏宗谱》,誊录原文,并加以分段、断句和加标点符号。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8 17:57
原序古文:“宋有名宗之者,为吏部郎官,谓大將而下岂无人才,建拔卒为将之议,并谋禁援例陈乞之弊。张拭嘗称其有古诤臣风。”8 V1 c& y! U. k( N6 l" M/ y
曹新平译文:“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
. N, R/ u! T( L: Q/ ?+ m& ~. O
4 z" r+ Q' F) z$ ]——宗之公是我潮阳姚氏直系先祖,我编写过姚宗之传。在读曹新平这段译文时便感觉译者没有忠于原文原意。; {) R: H$ b7 P+ D. p0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