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目睹古碑惨片,追忆家族兴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俊杰yjj    时间: 2018-1-4 17:43
标题: 目睹古碑惨片,追忆家族兴衰。
        根据塌坑村,各位长辈们的回忆,塌坑村是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他的整体规模并不宏大。因被山环绕,村在低処,形状如坑,而取名塌坑。历史记载,塌坑村,曾经属于东沙坡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按统一规划,把塌坑村划归马营村管理。直到今天,仍属于马营村的第四村民组,本人就是这村中的一员。少小离家,出外打拼,而今归来,睹村思贤,感慨万千。                                   
6 Q. e. b' P+ L% m        纵观村貌,其整体形势,更像一座,面东摆放的安乐椅,全村父老,祖祖辈辈,住在那里,每天早晨,都能够早早的沐浴到,清晨的第一撸阳光,毫无疑问,这里确实是个安度晚年的好去処,怪不得我的祖先,把这里当成了安家之所。                                                  3 Y& B' m/ P3 J2 a
        因此,假如,让我来说一说,塌坑村的好处,我感觉背风,向阳,纳风,聚气,前应,后靠,应该是塌坑村隐匿群山之间,被我的祖先们发现,并当做归宿之地的重要原因吧,如此想来,我的祖先们,他们还真是很有眼光和智慧的。                                                9 J; |4 K! {! w% m3 s9 D
        塌坑村虽然不是很大。仅居住着,四个姓氏的乡村父老,其中,姚姓家族人数最多,占全村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另外的郭姓家族,杨姓家族和刘姓家族,加起来也不过百分之十多一点。                                                                                    # p# l; R9 c8 h) U
         关于塌坑村的形成历史,最远可以追搜到清朝雍正七年,这一年,因为天灾地难,万般无奈之下,顽强的姚姓祖先,拖家带口,从人口稠密的姚沟村迁出,逃难来到塌坑村这个地方。当时,这里并没有村落,还是荒山一片,完全是我的祖先们,经过几十年的辛苦耕耘,才开垦出土地,建造起窑洞,长期居住下来,后来,才有郭姓人家,杨姓人家,刘姓人家也来到这里,像左邻右舍一样居住下来。于是,便形成了村落。当时的人们,根据村子的形状,为他起名叫塌坑。这个名就这样流传到现在。谁知越叫越响亮,越叫越好听。塌坑,塌坑,既不是,窑洞塌掉的塌,也不是窑洞塌成的坑,他是三面环山,东面朝阳的美丽家乡,他优雅,他绿色,他静秘,他天成,他是真正的,现实版的世外桃园。就这样,我越想越爱我的家乡。                . r5 p& ^7 a0 X% `8 M5 k8 c
        在我们塌坑村里,因为,我们姚姓家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所以, 只有我们姚姓家族的祖坟,最大,最正规。印象中,我们姚姓祖坟的中间竖立着,清朝道光二十年恭立的,碑身厚重,碑体高大的青石石碑。石碑上面恭恭敬敬雕刻着,颂扬祖宗功德的铭文。祖坟四角方方正正竖立着,带有图案的石柱。祖坟中间凸起的坟冢,虽然并不太多,但是,在一棵棵劲柏绿树的眏衬下,仍然散发着庄严,肃目的光华。正因,如此壮大的气势,护佑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不断成长,成功,发家,致富。所以,我们这些背负着姚姓后人名义的子孙们,每逢祭祀之期,都一定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不辞辛苦,带上孝心和厚礼,带上一家子孙,来到祖宗坟前。几十口子人,你来我往;摆贡,挂纸,压坟头;焚香,放炮,磕响头;静坐,冥思,忆古人;仟悔,祈盼,励后人。一幕幕隆重,庄严的祭祖规矩,一直坚持了几百年。听长辈们说,家族众人,推选德高望众之人,管理族内事物,已经迁到外地居住的族人,回村祭祖,村里族人轮流负责住宿,饮食。祭祖完毕,准备回家时,塌坑村族人送给他们路费,礼物。说实在话,你只用冥思一想,就一定能想像出,以前的姚姓族人们,是何等的淳朴,善良与团结。$ g  m( k8 O& I1 D  P" n4 x9 |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这不是我人老怀旧,这是一个在外游子,回家后,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坟,闭塞自私的族人。发自内心的对本族优良传统的温习与追求,这是我发自内心对本族优秀家风复兴的怀念与渴盼。) K" ]. h: o'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1-5 10:46
    塌坑村是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整体规模并不宏大。因被山环绕,村在低処,形状如坑,而取名塌坑。曾经属于东沙坡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今归马营村管理,属于马营村的第四村民组, L9 A! O, ?! c! R6 M+ V$ \
    塌坑村虽然不是很大。仅居住着四个姓氏的乡村父老,其中姚姓家族人数最多,占全村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3 ?, n" P6 `9 i2 }/ y
    关于塌坑村的形成历史,最远可以追搜到清朝雍正七年,这一年,因为天灾地难,顽强的姚姓祖先,拖家带口,从人口稠密的姚沟村迁出,逃难来到塌坑村这个地方。当时,这里并没有村落,还是荒山一片,完全是我的祖先们,经过几十年的辛苦耕耘,才开垦出土地,建造起窑洞,长期居住下来。后来,才有郭姓杨姓刘姓人家也来到这里,像左邻右舍一样居住下来。于是便形成了村落。                * a& I7 w* m; E3 c9 @, D
+ P2 H  \7 i, z* ^  m
    在我们塌坑村里,我们姚姓家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所以, 只有我们姚姓家族的祖坟,最大,最正规。印象中,我们姚姓祖坟的中间竖立着,清朝道光二十年恭立的,碑身厚重,碑体高大的青石石碑。石碑上面恭恭敬敬雕刻着,颂扬祖宗功德的铭文。祖坟四角方方正正竖立着,带有图案的石柱。祖坟中间凸起的坟冢,虽然并不太多,但是,在一棵棵劲柏绿树的眏衬下,仍然散发着庄严,肃目的光华。正因,如此壮大的气势,护佑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不断成长,成功,发家,致富。所以,我们这些背负着姚姓后人名义的子孙们,每逢祭祀之期,都一定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不辞辛苦,带上孝心和厚礼,带上一家子孙,来到祖宗坟前。几十口子人,你来我往;摆贡,挂纸,压坟头;焚香,放炮,磕响头;静坐,冥思,忆古人;仟悔,祈盼,励后人。一幕幕隆重,庄严的祭祖规矩,一直坚持了几百年。听长辈们说,家族众人,推选德高望众之人,管理族内事物,已经迁到外地居住的族人,回村祭祖,村里族人轮流负责住宿,饮食。祭祖完毕,准备回家时,塌坑村族人送给他们路费,礼物。
, L6 m* R5 f# _" X: W1 |* }. \. h- }      
0 N2 R! ^' J0 t- \! k! T  ~" o
作者: 辉县姚勇    时间: 2018-1-5 15:13
塌坑在什么地方?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1-5 21:41
有没有配图?则更好。% r3 ]; a) X& u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8-1-5 23:09
支持我们姚家人的正能量!!!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8-1-6 06:54
不忘初心,感恩宗祖!
作者: 姚俊杰yjj    时间: 2018-1-6 10:40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8-1-5 15:135 K4 @/ [3 o3 m8 W: Y9 l
塌坑在什么地方?

6 Y+ n  M: f/ S, K! I" R宗亲,你好。- w# |. O8 r. a+ x1 ^( x/ W( @7 B
       我们村的通讯地址是,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高新孙旗屯乡马营村第四村民组,距离马营村大约2里,我们村的名字叫塌坑,虽然还比较落后,但是,在政府的村村通公路政策号召下,我们村的水泥路已经通车数年,交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自来水,互联网,民用,工用电力设施均比较完备,距离洛阳市区半小时车程,准确方位在洛阳市西南方向,属于丘陵地貌,站到村子背后的山顶上,能看到洛阳的全貌,整个村子坐落在三山一水间。近年立项成立的洛阳自贸区项目已经开始在我们村边建设,回家时,看到这种大好形势,告诉村中乡亲,他们并不关心,我心里说,这就是势啊,俗话说,趁势而为,顺势而上。但是,他们听不懂,只知道每天呆在自己的半分责任田里。
' R) K! S. O: q8 z      好宗亲,扯远了,不要嫌我啰嗦,我实在是看到,这种思想跟不上形势的状态,心里发急呀,或者说,我已经快被他们搞迷茫了,不知到,到底咋帮他们才好呀。
6 {% b  _+ H+ O$ o1 M
作者: 姚俊杰yjj    时间: 2018-1-6 10:54
姚尚明 发表于 2018-1-5 21:411 O0 T& L6 q* t" {# J. m
有没有配图?则更好。

* _# T( X! a9 T# s# g6 v' a宗亲,你好,谢谢你的关注。关于你提到的照片一事,近期还满足不了你的要求,因为,洛阳刚下一场大雪,道路被封不能通公交车,我不在村里住,没有办法给你提供,我们村的环境照片,等到天青路开,我一定马上去办这件事,请你见谅。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8-1-7 07:19
目睹古碑惨片,激起重修初心,让家族兴衰振兴,牢记宗族强盛再现!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